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前面谈到的学生心灵深处美好道德的萌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依据。但是,对“后进学生”而言,这些“萌芽”往往被各种缺点的“杂草” 掩盖着。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要求“后进学生”在一个早晨就根绝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有一位“后进学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很想改正,但缺乏信心。我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不唱歌。如果没做到,我暂时不批评你;如果哪一天做到了,你就来给我报个喜,好吗?”第一天,他没来报喜;第二天他来报喜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没来报喜,我知道他未能战胜自己,但仍然耐心期待着;第五天, 他又来报喜了。尽管一周之内他只有两天报喜,我仍然给他以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逐渐减少,半期过后,他基本上改正了这个坏习惯。在表扬他的时候,我向全班强调的是,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对集体中某个或某些“后进学生”施予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不只是“后进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 是全班的耻辱。我多次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开始在几个“后进学生”中进行“看谁进步大”的比赛,半期语文考试时,让全班学生对《××进步大》的作文进行投票——由于学生们的作文只能写一位同学,这就使参加比赛的“后进学生”之间有了竞争,而且这种竞争随时是在学生集体的监督之中;由于学

生的“选票”是考试作文,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而这种“认真”必须体现为平时对那几个“后进学生”的细心关注。这种教育技巧,我在历届学生中都运用过,可以说是屡试不爽。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着一条朴素的教育科学规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但是,必须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 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或听英模报告,便使“后进学生”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规律。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我从来不对“后进学生”提下不为例之类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相反,我专门印制了“报喜单”,如果某位“后进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一周犯错误的次数减少了甚至没有犯错误,就可以主动到我这儿来领一张“报喜单”,拿回去向爸爸妈妈报喜。

实践证明,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