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史料辨伪
研究历史,要十分重视所据资料的可靠性,只有用确实可靠的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来。根据不可靠或不甚可靠的资料研究历史,是很危险的。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就会遇到有一部分古文献存在问题,或书名古而内容不甚古,或书与作者不一致等,因之产生了“辨伪学”。“辨伪学”及“辨伪”成果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
伪书的产生,导源于伪言、伪事。伪言、伪事的产生,或由于传说失实, 或由于争胜伪托。此类事例可以确指的,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之际。自“百家争鸣”展开,各派学者互相辨驳、争胜,往往以古为高,于是竞托古人言语、事迹需著书立说,如儒家称尧、舜,而诸子说黄帝,伪书自这时就出现了。至秦统一中国,曾有“焚书坑儒”之事,古代典籍几乎烧尽。在西汉初年虽有老儒靠口头传授之经,只不过是先秦曲籍的一小部,而且仅就这一小部也不尽可靠。自西汉至魏晋,陆续发现了大批古书,有些确为先秦典籍, 但也有些是汉晋人伪托或伪造的,于是伪书大增。至后代,亦有伪书出现。
伪书出现的具体原因很我;其为伪的情况,各书也不尽相同。因之辨伪家各有其说。清人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就伪书的情况分为如下六类, 可资参考:
一、全伪。
二、有真书杂以伪者。
三、有本非伪书,而后人妄托其人之名者。
四、有两人共此一书,名今传者不知为何人作者。五、有书非伪而书名伪者。
六、有未足定其著书之人者。
西汉后期,开始了经今古文的争论,揭开了辨伪学的序幕。至东汉前期, 辨伪学正式延生。如王充《论衡》中的《儒增》、《艺增》、《书虚》、《正说》诸篇,均对古书有所辨证。至隋唐时期,辨伪学有所发展。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在不少书下注明“依托”。刘知几《史通》的《疑古》和》
《惑经》诸篇,对比古文献所记同一史事之歧异,辨驳其所记之真伪。至宋代,疑古之风大盛,辨伪之著作亦多。北宋的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南宋的郑樵、程大昌、朱熹、叶適、洪邁、唐仲友、赵汝谈、高似孙、晁公武、黄震等,都有供献。至明代,辨伪学更有发展。明初宋濂撰《诸子辨》,其主观目的虽为辨诸子“各奋私知而或戾(11 违反)大道”的殊说, 但对不少子书的真伪有所辨证。至明后期,胡应麟撰《四部正讹》,以辨伪为主,根据证据、心理、历史许多方面的因素,将伪书分为二十类,还提出了八项审核伪书的方法,这在辨伪学上是一大供献。清之辨伪,蔚然成风, 大家也很多。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是一部代表作。姚际恒是清初的一位大学者,他在该书《小叙》中说:“明宋景濂有《诸子辨》;予合经史、子而辨之。”对集部伪书及“子类中二氏之书,亦不及焉。”此书虽较严紧, 详议审慎;但有取舍随意,武断失当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多种古书的真伪有所评议,但提要别有宗旨,对辨伪事多不深究。民国前期,辨伪学一度继续发展。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古书真伪》对前人的辨伪学有所概述,对不少古书亦有评议。后顾颉刚创“古史辨”学派,辨证古书的方法较前人进步,探讨亦更深入。他还编辑出版《辨伪丛刊》、《古
史辨》专集等,一度把辨伪学推向新的高潮。张心澂撰《伪书通考》,是一部重要的辨伪巨著。黄云眉撰《古今伪书考补证》,编次依姚书,于每篇之下,汇辑前人成果,又有所发明,评述亦翔实具体,为一集大成之作。今天, 我国文化界在全面开展对古文献的整理工作,这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建设工作,其规模是空前的。辨伪工作当是其中的一项具体内容。这项工作将随着整理古文献这一伟大工程而深入发展,并将获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