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极深的关系。

《易经》言:“震为苍琅竹”,震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范畴,为八卦之一,符号为“三”,主少阴,象征雷霆。释震为竹,足见在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竹的坚强秉性。

用竹作符合节,源自先秦。用竹制成的符,是代表君主无上威严的凭信物。符相合则可以行使君主的权威和权力。节也是由君主授予的凭信物,由使臣出使外国和邦国时作为凭信,颜师古《汉书》注云:“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像竹节,因为名。”所以,竹一方面代表了君主、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另一方面使臣要到人在节在,以示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贞。

竹之神韵在翠。修竹挺节,高干森霄,坚贞疏节,清风拂影等秉性与景致,以及竹的夏不畏暑热,冬不屈于风霜;生不避贫壤,伐而后复生的特性, 对于善以物明志的中国人来说,不止得到一种闲适的享受,尤其能得到多方面的启迪。

《孔子家语》训导曰:“山南之竹,不搏自直,斩而为箭,射而达。“即儒学要人们正直、坚强,从正面赋予竹以高尚的道德哲理内涵。

历代咏诵竹子高尚品质的诗文,更是不计其数。魏晋而下,描写竹子功用及品性的《竹谱》,代有人作,尤其唐宋以降,赏竹、咏竹、慕竹之高洁坚贞,成为久而不衰的高雅风尚。苏轼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名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以丹青写竹,而

且以诗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也被用于许多文人的字、号中。如魏晋的嵇康、阮籍等世称“竹林七贤”;唐代李白、孔巢父等人号“竹溪六逸”;北宋文学家廖正一自号“竹坡居士”,南宋爱国诗人林希逸”号“竹溪”,明朝名士管辑,与大奸臣严嵩势不两立,自号“竹木山人”。

普普通通的竹,反映了中国人的高尚志趣,凝聚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坚贞、虚心、高达、旷远的文化心理,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情趣中的优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