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05—1908 年的民族独立运动

1899 年,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妄图扼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他拒绝印度资产阶级关于民族平权的要求,下令缩减加尔各答市议会里印度人的代表名额,大量解雇市政机关里的印籍职员。

为了挑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在1905 年 10 月颁布分割孟加拉省的法令。在东孟加拉,信仰印度教的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等上层分子占统治地位,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多信仰伊斯兰教;在西孟加拉则相反,上层剥削者多是伊斯兰教徒,而广大居民多数是印度教徒。

在国大党的领导下,印度人民掀起反分割斗争。1905 年 10 月 16 日分割

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有 5 万人举行了示威游行。

以蒂拉克为首的激进派提出“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 4 点纲领。在 1906 年 12 月召开的国大党年会上, 通过了这 4 点纲领。1905 年末,蒂拉克提出消极抵抗策略,作为争取实现自治的道路。但他没有把消极抵抗同暴力反抗对立起来,而只是认为当时不存在武装斗争的条件。

1906 年,民族运动扩展到全印。在孟加拉,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工人农民也踊跃参加到运动中来,到处都有工会和农会。在孟加拉和马哈拉施特拉还出现了秘密革命组织。

1907 年,运动进一步发展。东孟加拉地区的农民掀起大规模的起义;旁

遮普地区的农民进行抗税斗争,反对殖民当局提高土地税和增加水税。5 月 1 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与警察发生武装冲突。夏天,印度各地举行了邮政、

电报职工大罢工。11 月,孟加拉铁路工人又举行 10 天大罢工,提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工资等要求。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代替寇松担任英印总督的明托制定改革法案,准备吸收国大党温和派参加立法会议。1906 年,又授意成立伊斯兰教联盟和印度教大会,作为国大党的对立面。

在殖民当局的挑拨和拉拢下,国大党内部斗争激化。在 1907 年 2 月苏

拉特年会上,温和派公开提出放弃 4 点纲领。温和派将激进派排除出国大党。激进派被迫单独召开代表大会,宣布另建民族主义者党,继续进行反英斗争,争取印度完全独立。

1908 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激进派领导人契·皮莱,封闭进步报刊, 颁布刑法补充条例,取缔义务纠察队。6 月 23 日,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 的罪名逮捕了蒂拉克。于 7 月 22 日判处他 6 年苦役。7 月 23 日至 28 日,为

抗议殖民当局对蒂拉克判刑,孟买 10 万工人举行了 6 天的政治总罢工。

1905 至 1908 年的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开辟了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新时期,是“亚洲的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被英国殖民当局采用各种手段镇压下去了,但它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史上,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它促进了印度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印度资产阶级当时还不愿领导革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软弱,又没有制定反封建纲领,没有深入发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