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工人的觉醒

随着印度尼西亚民族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在 20 世纪初,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形成。一些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取得受教育和欧洲人平等的权利,改变妇女的无权地位。贵族官僚家庭出身的拉顿·阿章·卡尔蒂妮(1879—1904 年),在她短暂的一生中,

为反对旧氏婚姻,争取印尼妇女受教育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05,无产阶级首先组织起来。印尼铁路职工成立了第一个工人阶级组

织国营铁路工会,但领导权控制在改良主义者手中。1908,在三宝垅成立了包括国营和私营铁路工人的工会组织。它团结广大工人,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在其影响下,其他工商部门、机关、学校也先后成立了工会组织。

1908 年 5 月 20 日,爪哇退休医生瓦希丁·苏迪罗·胡索多在雅加达医科学校学生的协助下,成立了印尼第一个民族主义政治团体至善社。其宗旨是重振爪哇传统文化,提倡发展教育,促进农业、工业和商业。至善社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学生、爪哇贵族和政府文职官员。到 1909 年底,拥有 40 个分

会,会员 1 万人,被官方承认为合法团体。由于至善社在唤醒民族意识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后来印尼政府将至善社成立的日子定为“民族复兴节”。

1911 年,印尼的花裙商在梭罗成立了伊斯兰商业联盟。该联盟反对外国商人对印尼的掠夺,提出维护民族利益和伊斯兰居民利益的主张,吸收工农群众参加。1912 年,改名为伊斯兰联盟。联盟的任务是救济贫穷盟员,发展民族企业,保护伊斯兰教的纯洁。1914 年成立中央伊斯兰联盟,奥马尔·赛义德·佐克罗阿米诺托任主席。随着印尼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伊斯兰联盟逐步由商业性组织变为政治组织。1913 年时,它已拥有 8 万会员。1917 年伊斯兰联盟第 2 次代表大会通过具有广泛政治要求的原则宣言和行动纲领。文件提出人民参与政治,建立地方议会,取消种族歧视,宗教平等,主要工业民族化,改善农业和教育等要求与主张。到 1919 年,伊斯兰联盟会员达

250 万人,成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群众性政治组织。

1912 年,由道·台敢尔和一群同荷兰社会民主党有关的印欧人(印尼— 欧洲人)建立的东印度党也开始活动。其成员大多数是出身于荷印尼混血的知识分子,在殖民政府中充当中下级官吏。东印度党要求实现民族独立,被殖民当局取缔。

1914 年 5 月,在三宝垅成立了由荷兰社会主义者斯内弗利特领导的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这是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组织。联盟提出争取印尼独立,实现社会改革等要求。它在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中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的活动,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