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次 巩固练习安排
(一)基本练习和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中练习的种类很多,但从结构上看主要分为基本练习和课堂练习两种。这两种练习的层次不同,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详见下表)
种类 |
基本练习 |
课堂练习 |
---|---|---|
目的 |
检查学生学习新知识情况 |
巩固深化新知 |
要求 |
正确合理 |
迅速灵活 |
题量 |
较少 |
较多 |
形式 |
分散出现 |
集中出现 |
题质 |
基本简单 |
综合提高 |
程度 |
适合中下水平 |
以中等水平为主,兼顾差生和优生。 |
学生活动 |
半独立 |
独立 |
教师活动 |
“扶”,辅导中差生 |
“放”,巡视优、差生。 |
反馈形式 |
以整体为主 |
以个别为主 |
(二)练习安排要注意的问题: 1.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练习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
-
练习的时间要有保证。我认为没有充足时间练习的数学课不能算一节好课。新授课的课内练习时间一般在 10~20 分钟,课内练习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做法一定要改变。
-
练习的形式不在于“花色品种”的多少,而在于它的实效性,重点部分要集中练,难点部分要分散练,混淆部分要对比练。
-
练习的结构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用“三论”来指导1.运用系统论整体原理
优化理论的特点是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而不是从某一个方面孤立地研究教学过程中的个别现象。抓三个层次的教学就必须注意沟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纵横网络沟通的一个系统。
如,“6 的加减”,如果孤立地按 3+3=6,2+4=6,1+5=6⋯⋯和相应地减法,这节课就会上得非常枯燥,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如果从优化整体的原则出发,这节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计算和认数的关系。认数和计算在教材结构上是一个整体,10 以内数的计算是以 10 以内数的组成为基础。因此,“6 的加减”在基本训练中就必须安排 6 的组成问题,以 6 的组成为铺垫引入学习新知。②计算和计算意义的关系。学习“6 的加减”必须结合加、减的意义。课堂结构的程序是操作——实物图——几何图——算式, 通过加、减法算式的对比,进一步理解“加”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减”就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份。③计算和计算的关系。“6 的加减”不光要看结果,还要看思维过程和计算方法。如果是用小棒的数数法,用打点点的计数法就不能达到每分钟做 8 道题,错误率在 7%以下的要求。因此在安排练习时可通过看卡片口算,口算笔答,听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目的。
- 运用信息论的反馈原理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必须通过反馈来保持。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一方面是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教学的规律;另一方面是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教师就必须及时对教学过程进
行调控。
一节课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运用反馈的要求不同。(1)基本训练时通过反馈主要看学生的基础,看新旧知识的衔接;(2)学习新知时通过反馈主要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新知识的情况;(3)练习时通过反馈主要看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情况。
- 运用控制论的有序原理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层层深化,拾级而上。教师只有按序控制, 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少时高效,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