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的空间组织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固然和彼此之间的心理气氛有密切的关系,但课堂作为师生交往的一个客观环境,它的组织规模、位置排列、相互之间所处的空间距离也对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课堂教学组织规模的大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据一些国家的实验证明:一个 20 人的班级就比一个 40 人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上要高 30

%。道理很简单,班级人数少、教师便于管理,师生的交往,反馈都比人数多的班级要容易进行。近年来发达国家学校的班级教学就都呈现着向小规模发展的趋势。一般说各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经济条件以及受教育人数的多少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来确定课堂教学规模的。因此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 在教学班的编制上,人数也不尽相同,但大致都在 20~40 人的幅度之内。我国由于人口,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比例失调,不少地方中小学中每个教学班人数竟多达 50~60 人左右,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说明课堂教学的规模应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在经济和师资条件许可的情况,班级人数应以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沟通所能达到的最佳阈限为准则。但究竟在数量上以多少为宜,尚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其次关于课堂教学中座位排列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它的排列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采取的都是秧田式的排列,即全班学生的座位基本上是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这种空间形态有其可取之处,即学生之间相互干扰较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教师也例于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利于进行系统的教学,由于这种排列规范了学生、方便教师的管理,因此一直是课堂教学中基本的空间形态,但这种排列方式有一个严重弊端;它在情感上隔开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讲台上的位置相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高在上,并且也极不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由于座位排列的限制,学生人际交往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学生个

体之间的交往也十分狭窄,一般只发生于同课桌的两个学生之间,充其量也只能扩展到前后座位的同学之间,如果一个学生和他周围的同学在性格、兴趣、行为方式方面的差距较大,则连这极有限的交往也难以进行。而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只处于表层之中,不能为学生提供相互交往,开展友好竞赛和合作的机会,因此缺乏真正的集体性。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一位教师外,其余都是学生,学生之间的交往应该占据课堂交往活动很大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同伴之间的交往包含着鼓励、合作和竞争,并可产生着正的或负的效应,学生之间不同形式的交往是影响班级气氛的重要因素。许多实验证明: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没有学生之间交往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会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交往提供多种空间形态;如马蹄形的排列, 由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相等的空间,因此同样的时间里能为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提供视觉通道。一般可将班上不善于交往的学生放在马蹄形底部,而将比较活跃的学生放在教师左右两旁,这样教师既可积极引导部分学生交往,又可接受另一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且保持了与全部学生的视觉通道联系。而模型的排列则可增加学生之间与学生小组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只是在同一时间内教师要与所有学生相互作用有一定困难,但他可以从一个座位组到另一个座位组去和学生作分别的交往。由此可见不同的空间形态对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各种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在学生集体中一般都存在着许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小组,正式小组是由教师有意识安排所组成的,他们的交往是外显的,而非正式小组是由学生自愿结合成的,这种交往具有弥散性、自由度更大,参加者也更多。大部分学生对于和谐地与同伴和教师交往都有一种内心需要,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善于通过各种形式的介入来对学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促进交互影响中的正效应、抑制交互影响中的负效应,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教学的规律,而且要具有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自由、活泼、主动教学情景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