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性组织

管理性组织的目的是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其作用是使教学能在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对于课堂纪律的衡量标准,过去和现在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前认为一个班级纪律好坏的基本尺度,是看它上课时是否安静。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有一点声响,连一个图钉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声音。而现在,

人们主张课堂不能像过去那样令人感到压抑,教师不是独裁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既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又要有纪律作为保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组织的时候,既要不断地启发诱导,又要不断地纠正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①课堂秩序的管理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迟到、看课外书、做其它功课、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吃零食等不专心学习的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讲课时东拉西扯远离主题,缺乏系统而引致学生不专心; 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之间闹矛盾,以至家庭矛盾等,使学生心情欠佳而不能专心学习;社会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等。有时课堂的安排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如刚上完体育课,就要学生来考虑数学、语文等问题, 也难使学生做到精神集中。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必须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了解他们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然后对症下药提出要求,用课堂纪律约束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如下面两段对话。

对话一:

教师:张小刚,今天你怎么迟到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刚:是的,老师。走到半路我的自行车坏了,我推车跑到学校还是迟到了。

教师:你为了遵守校规,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推车跑到学校很好。但以后要注意早一点从家里出来,防止意外事故。

小刚:是,记住了。

教师:请坐下安心学习,课间我帮你修车。小刚:谢谢老师。

对话二:

教师:王强,你不知道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是违反学校纪律的吗?快点收起来。

王强:对不起,老师。我不知道,下次不会了。

教师:废话。昨天赵明看课外书时,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难道你听不见吗?

王强:但你没惩罚他呀。

教师:以后不要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谁再这样做,就会自找麻烦。你们一定要遵守校规。

如何处理一般课堂秩序问题,教师可用暗示的方法。如用目光暗示,或在暗示的同时配合语言提示:“个别同学刚才恐怕没听见我说的话吧”,“我的话是不是每个人都听到了呢,我有点怀疑”。在这种暗示还不能起到作用的时候,教师也常常边讲解边走向不专心的学生,停留在他的身旁,或拍拍他的肩膀。以非语言行为为暗示或提示,不影响其它学生的学习。

②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无论课堂规则制定得多么切合实际,教师多么苦口婆心地诱导教育,也难免个别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大多数不是他们道德观念上的产物,一般是出于好奇或不正常心理的表现。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互相信任、自然、亲切的气氛, 在没有暴力、厌恶的情况下,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对个别学生的问题,教

师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做出安排,使他们不能从不良行为中得到奖赏,从而自行停止不良行为。这种方法是当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课堂上出现时,只要不影响大局,不会对他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就不予理睬。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其它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抵消他的干扰。如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标本、模型等,或讲述一个生动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方法教师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是,应该认识到,如果能学会避免对不良行为作出反应,就能更恰当地驾驭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对个别生斥责、恼怒等表现,会强化他们的不正当行为。对这种行为不予理睬,反倒排除了对他的奖赏,使他感到灰溜溜的没有趣味,从而消弱它。

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其意思是,教师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一各合乎需要的替换行为,这种行为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奖赏。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讨论时总爱打闹,影响讨论的正常进行。教师可指定他专门思考一个讨论要点,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如果在小组发言较好,让他对全班讲,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此,使个别生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之间做出选择,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对替换行为的奖赏必须是强有力的,足以抵消不正当行为,促使学生选择替换行为。

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对个别生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如果在惩罚之前,帮助学生明辨事理,明白了对他的惩罚是合理的,就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假如一个学生故意或不小心打破了窗子的玻璃,教师对他讲明了利害关系和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让他把碎片收拾起来,并适当赔偿损失,学生就会接受惩罚而没有怨言。在学生明白道理以后,会产生一种内疚感,认识到这是他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假如你只是从教室的讲台上观察学生,假如学生仅仅因被点名才走近你,假如他跟你的交谈只限于回答你的问题,那么,无论什么心理学的知识也帮不了你的忙。应当象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打交道,同他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