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程序: 1.围绕实验提出讨论题目,组织讨论。

一是先进行探索性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讨论。

二是提出讨论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和研究,然后组织讨论。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或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得结果等感知材料在讨论中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

念。

三是提出题目后在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的前提下,组织讨论, 再进行验证性实验。仍以盐类水解例,在总结出醋酸钠水解的本质后,教师可对氯化铵的水解问题提出题目,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论证结论。

前两种方式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后一种则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

  1. 提出讨论题目,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后进行讨论。

对于较大或较难的题目,学生在讨论时易发生困惑,一时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

  1.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和讨论。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较少,敢于标新立异。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对于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

  1. 组织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者是二者结合进行。分组讨论一般是将相邻几位学生分为一组,并兼顾优差生搭配。由于组

内学生水平的差异,讨论中可以互相启发和补充。学生的情绪比较放松,差生可消除自卑感,优等生可在责任感驱使下主动带头发言,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锻炼。运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回指导,及时给予必要的点拨、答疑、发现共同性问题要进行全班讨论。

在全班讨论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当学生主动回答或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表态,应让其他同学主动补充或争论。注意培养讨论骨干力量,让他们去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学。对于能力弱或缺乏进取心的学生,应向他们提出问题,并积极评价其发言,使他们主动地参加到讨论中来。教师要掌握好讨论的节奏,同时,还要根据讨论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讨论的进程。注意抓住中心,不要枝节问题上纠缠,对离题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的讨论已解决了主要问题时,应及时转换题目或小结,做到适可而止。

组织讨论是讨论教学的核心。讨论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化学运动的本质规律为目标,以教材为依据,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抓住主要矛盾,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深入、独立研究课题的兴趣和科学方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 发展智能,在讨论中教师要以参加者的身分出现,造 就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 使讨论进入更高的境界,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