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是《吠陀》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大约形成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赞颂诗 1017 首,另外附加 11 首,共为 1028 首,约 1 万余节,4 万余行。据其中所遇见的地名判断,它最后形成于旁遮普和恒河上游一带。

  1. 《梨俱吠陀》中的颂神诗

《梨俱吠陀》中,歌颂因陀罗神的诗歌大约 250 首以上,约占诗篇总数

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歌颂火神阿耆尼的,有 200 首以上,约占诗篇总数的五

分之一;再次是歌颂酒神苏摩(一种植物,可榨苏摩酒)的,有 120 首左右, 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

因陀罗是《梨俱吠陀》中着力歌颂的英雄神灵。最初阶段,印度次大陆的原始居民把因陀罗表现为火的创造者、雷雨之神、生产能手和劳动英雄。到征伐战争阶段,人们又把他歌颂为军事征战中的英雄。最后,因陀罗上升到众神之上,不管是“天神”,还是“地祇”,都得向他致敬。这表明:当时正处于多神崇拜向少神崇拜的转化过程之中。最初作为自然神的因陀罗也开始向社会神方面转化。这种变化,正是阶级的出现和国家产生这一社会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

  1. 《梨俱吠陀》中的其他内容

《梨俱吠陀》作为印度早期的诗歌,除了崇敬神灵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反映出古代印度人的劳动、爱情、民情、风俗等方面的丰富社会内容。特别是那些反映男女互相爱慕,抒发悲欢离合的爱情歌谣,清新纯洁,生动感人, 表现出健康的恋爱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耶摩与耶弥对唱》:

我愿意争取朋友,达到仁爱之情。/惟愿渡过空间广海而来的哲人,/忆念着世界和未来的年代,/有一个儿子,作为他的父亲的子孙。

是呵,不朽的诸神热望你将此事完成,/你是现存人间的唯一后生。/那么,让你的灵魂结合着我的灵魂,/你就是可爱的丈夫和我结婚。

我耶弥得到了耶摩的爱情,/我就可在同一张床上和你共寝。/我是要服从丈夫的妻子,/让我们和车轮一样迅速相亲。

褚神的天使在我们周围巡行,/他们并未休息,也未闭上眼睛。/你这多情者别来找我,快去寻找别人,/像车轮一样迅速和他相亲。

我不愿把我的手臂来拥抱你的全身,/和自己的姐妹接近,人们说是罪行。/别来找我,你去和别人欢度青春;/美人呵,你的弟兄不向你要求这种事情。

耶弥,你去拥抱旁人,/让旁人也拥抱你,像绕树的藤。/去争取他的心, 也让他取得你的痴情,/他和你可以作成幸福和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