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诞生与佛经的集结

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化的历史阶段。相传公元前六至五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

(即释迦牟尼)不满于婆罗门的社会等级压迫,困惑于人世的各种苦恼,29 岁出家修道,35 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为佛陀——觉者。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所创建的佛教的要义是:以无常和缘起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佛教提倡人要信仰自己的力量, 承认众生皆具佛性,任何人只要持戒修炼,皆可成佛。因此很快得到流行。公元前三世纪倾,由于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在印度国内外得到广泛流传。

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用婆罗门教经典使用的梵语宣教,而主张用佛教徒各自的方言俗语宣教。在佛陀逝世后的早期佛教阶段,佛教徒曾举行过三次结集。第一次结集于佛陀逝世后不久(既公元前 5 世纪)在王舍城举行,目的是汇编佛陀在世时关于佛教教义和戒律的言论。第二次结集是公元前 4 世纪在毗舍离举行的。在这次结集中,佛教徒在戒律上出现分歧,分裂

为上座部和大众部。第三次结集是公元前 3 世纪在华氏城举行。这次结集受到阿育王赞助,主持人属于上座部。这次结集用摩揭陀语整理了佛经的经、律、论“三藏”,并传承至今。

阿育王派人把佛教传往国外。斯里兰卡保存下来的巴利语三藏卷帖浩繁。律藏包括《经分别》、《犍度》、《附录》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僧团的规则和比丘、比丘尼的日常生活戒律;经藏包括《长尼迦耶》、《中尼迦耶》、

《杂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小尼迦耶》五部分,主要内容是佛陀及其弟子宣讲的佛教教义;论藏包括 7 部经论——《法集论》、《分别论》、

《事论》、《人施设论》、《界论》、《双论》和《发趣论》,主要内容是论证和阐述佛教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