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的艺术技巧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在艺术上有以下特色:
- 结构巧妙、严谨。《伊里亚特》是以反映历经 10 年的特洛伊战争为内容的, 但作者只重点写了五十一天的情况。其中除去日神降瘟疫、开公民大会、为死者举行葬礼以及诸神争论等非战争的内容,真正具体描写战争场面不过是从阿基琉斯拒绝参战到他再回到战场上杀死赫克托尔的几天而已,而其中的重点又是两位英雄肉搏撕杀的一幕,可见诗人集中概括事件的手腕非常高明。其结构图示如下:
《伊里亚特》的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史诗中的其它事件都与此有关。它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写特洛伊的陷落,而是集中描写了特洛伊十年战争的最后 51 天中与主题有关的事件:
第 1 天——阿伽门农拒绝释放女俘;
第 10 天——释放女俘和希腊将领的争吵;
第 21 天——忒提斯恳求宙斯;
第 22 天——战争的总画面;
第 25 至 27 天——双方激战;
第 28 天——希腊方面安葬帕特罗克洛斯;
第 51 天——特洛伊方面安葬赫克托尔。而在这 9 天中又有重点,其中第
26 天内所发生的事情就占 8 卷,即全书的三分之一,而这一天距首尾的时间
又恰好相等,都是 25 天。这样的结构很难说是偶然现象。
《奥德修纪》写的是聪明机智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 历经十年风霜终于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结构也很巧妙。前 4 卷写奥德修斯在外时家中求婚者门庭若市的情况,以便与结束时铲除这批贵族食客相呼应;之后主要是回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的十年流浪经历和返家后与“求婚者”的斗争;
第 5—12 卷写奥德修斯离开卡吕普索抵达斯刻里亚岛在菲埃基人那里逗留;
第 13—24 卷写奥德修斯返回伊塔克,设计向“求婚者”复仇。
全诗的情节集中在主人公十年漂泊的最后四十天中。他先前所受的苦难则通过他在阿尔基诺奥斯宫中的追忆来表现。在这四十天中,第 5 卷延续了
26 天,而第 32 天却占了五卷,第 38 天占三卷,第 39 天占四卷。由此可见到荷马史诗的统一布局。
- 具有自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荷马时代,希腊人尚没有“文学”的概念,自然更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不知道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但是, 从《奥德修纪》中可以看出,史诗的作者认为,一个诗人,只有“忠实地” 表现自己民族的遭遇,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奥德修斯听了德摩多科斯的演唱以后对他说:“德摩多科斯,所有的人中我最尊重你;或是缪斯,或是阿波罗教会你歌唱,你忠实地依次唱出阿凯亚人的遭遇,他们的所做所历,他们所受的苦难,似乎你亲自在场,或是某人告诉你。”正是这种自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引导诗人在神话传说中,不自觉地表现了活生生的人的自然感情和欲望,再现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希腊各部落的习俗。
《伊里亚特》真实地再现了荷马时代的作战情况。当时战争的结局不取决于普通战士的拼杀,而是取决于一些武艺高强的英雄人物的决斗。因此, 个别英雄人物的功绩在史诗中占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交战时,双方首先互相问话,弄清双方情况。如第 6 卷有一段描写说希腊英雄狄奥墨德斯和特洛伊人的盟友吕西亚人格劳科斯在战场上相遇,从对话中得知他们两家曾有过友好交往,便握手言欢,交换铠甲,分手而去。为使决斗顺利进行,有时双方还对天盟誓,向神献祭,相约停战。决斗开始后,先用标枪投刺对方;分不出胜负时,再用石块砸对方;倘若还不分胜负,就进入徒手搏斗。决斗的结局大多数情况以一方死亡而结束。那时,胜利者不仅要剥下死者的铠甲,而且要夺走他的尸体,以便从死者亲族那里收到大量赎金。因为古人认为死者不得安葬是巨大的不幸。荷马史诗不仅描写了这种战斗场面,而且描写了人在战死时的痛苦情形以及失败一方的悲惨遭遇:胜利者荡平一座座城池,把城中的男人全部杀光,把所有的女子掳去作奴隶。这正是古代社会战争的残酷现实景象。
《奥德修记》主要表现的是日常和平生活。各种饮宴场面,农、牧业劳动场面,家庭生活场面等,都是古代现实生活的反映。别林斯基在关于普希金的第五篇论文中评价荷马史诗说:“阅读荷马的时候,您会看到艺术理想的可能的完备,然而它不会吸引住您的全部注意力;使您感到惊奇的不仅仅是它,最使您惊讶并使您感兴趣的是荷马的诗中泛溢出来的古希腊的世界观和这古希腊世界本身。”别林斯基的这段话正好说明了荷马诗史具有自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 有描写场面的高度技巧。荷马史诗中《伊里亚特》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奥德修记》中对当时宫廷生活场面的描写都非常出色。例如《奥德修记》
第 7 卷写奥德修斯见到腓尼基人王宫的建筑和果园时这样写道:
奥德修斯向阿基诺的华丽宫邸走去,到达青铜门阈,站在外面,惊叹不已,因为英雄阿吉诺的高大宫殿内耀着光芒,有如太阳和月亮一样。从门口到宫内有好多重铜墙,上面盖着琉璃瓦,黄金的大门紧护着精筑的宫室,在青铜门阈两旁立着银铸的门柱,上面的门楣也是银镶的,门环由黄金制成, 两旁还有金银浇铸的狗;那是赫费斯特的巧艺所作,用来看守高贵的阿吉诺的宫殿;这两只狗千古常存,长生不老。在殿内两边靠墙是一排坐椅,上面铺着女工精织的轻软毡子,从门口直到堂奥。腓尼基的王侯们就坐在那里吃饭喝酒;他们都有无穷无尽的财产。那里还有黄金铸成的幼童,站在精雕的台基上,手里举着熊熊火炬,为宫中饮宴的人照明黑夜。宫里还有五十个女奴,有些在石碾旁边操作,磨着黄色的粟子,有些坐着纺纱搓线,就象高高白杨树的叶子萧萧不停,柔滑的橄榄油从精细的布匹上滴下。
——《奥德修记》第 82 页,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场面形象逼真、井然有序。从这里我们可以生动
地感受到古希腊腓尼基人的物质文明高度及社会生活状貌。
- 具有浓厚的浪漫幻想色彩。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虽然产生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但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因为它的本质是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而这正是荷马史诗所具有的一种特色。诗人对遥远的过去表现出强烈的赞许和崇敬,将它描写成一个幸福的时代。诗人在叙述中对人物和故事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有意的夸张,并且和神话结合在一起,似乎人间的故事就是天堂故事的延续,从而充满了浪漫幻想色彩,引人遐想入胜。
荷马史诗的浪漫幻想色彩还表现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神话故事合成了史诗的情节。一件件事情似乎都是按照神的意志甚至是在神的直接参与下发生的。在《伊里亚特》中,交战双方的命运取决于宙斯的决断;宙斯还允许众神参加了最后一次战斗,希腊人的庇护神打败了特洛伊人的庇护神,使希腊人的胜利有了保障。在《奥德修纪》中,神的两次会议决定了奥德修斯最后能回到久别的故乡和亲人团聚,但是要经过种种磨难。这些磨难,包括智胜独眼巨人,与魔女基尔克周旋以及与“求婚者”们的格斗等都具有神话色彩。
神话,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人们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虽然不是对现实的科学反映, 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却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马克思语)——因为它反映出人类永远不会再显的童年时代,反映出原始人类对天神的敬畏以及力图战胜天神与自然的强烈愿望。荷马史诗的神话故事虽然有天神主宰命运的色彩,但也反映出英雄人物战天斗地的神奇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 具有民间文学特征。荷马史诗是在文字不流行的时候形成的口头说唱文学,开始只能由行吟诗人为听众朗诵。为了便于艺人记忆,便于听众把握内容,史诗常用套语描写类似的事物,有时甚至是整段的重复。同时,许多重复词句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好象交响乐中一再出现的旋律,可以增强朗诵的美感。例如,诗人要表示新的一天开始,几乎总是说“当初生的有红脂的曙光刚刚出显的时候;”《伊里亚特》第 9 卷 122—157 行叙述阿
伽门农为与阿基琉斯和解所允诺的条件在 264—299 行又通过作为使节的奥德修斯的口几乎一字不差的重复一遍;关于宴会的描写也常常一字不改的整
段使用;神、英雄或某一事物所特有的修饰语,如“捷足的”(阿基琉斯)、“战士的统帅”(阿伽门农)、“诡计多端的”(奥德修斯)、“伟大的”
(赫克托尔)等也常被反复使用。这些都显示出荷马史诗的民间文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