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离骚》是“楚辞”中最为宏伟的作品,为楚国大夫屈原所作。全诗共373 句,2490 字,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篇。
- 屈原的生平与作品。屈原(公元前 340—公元前 278 年),生于楚国的怀王、顷襄王时代。他是楚国王室的同宗,以封地为姓。当时中国七雄并峙,相互兼并,“横则帝秦,纵则楚王”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向。屈原年轻时候即进入楚国宫廷,“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后来受上官大夫等人排挤,“王怒而疏屈平”。楚、秦战争之后,更把他流放到沅、湘一带。《楚辞·渔父》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的许多悲愤的诗篇,都创作于流放时期。后来秦将白起攻下郢都,楚国灭亡在即,屈原便自投泪罗江殉国。
屈原的作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
《招魂》、《哀郢》四篇,此外又引录了《怀沙》的全文。班固的艺文志提到“屈原赋二十五篇”,王逸认为是:《离骚》、《九歌》(共 11 篇)、《天
问》、《九章》(共 9 篇)、《远游》、《卜居》、《渔夫》共计 25 篇。不包括《招魂》在内。
《九章》包括屈原不同时期创作出来的九篇作品:《惜诵》、《涉江》、
《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除《橘颂》大约是言志的早期作品外,其余均为流放时期的悲愤怀乡之作。《天问》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长诗,它用诗歌的形式一口气提出170 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日月的运行等各类自然现象;也包括人类远古的神话传说,朝代兴亡的历史等古往今来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些问题极有科学价值。
- 《离骚》的思想内容。《离骚》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国诗篇。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自叙身世、经历、品质、理想,以及自身的不幸遭遇。他认为自己是黄帝家族的苗裔,而且品质非凡,理想高远;然而看到楚国现实政治黑暗之后又深为忧虑。
第二部分运用充分的想象继续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与失望。首先,他假设一个爱护他的女伴“女媭”对他忠告,劝他不要象鮌那样刚强固执,以致丧命。这使他深为失望。于是,他只好渡过沅水,湘江,到苍梧去找帝舜倾诉心曲。他对帝舜说,夏启,后羿、过浇、夏桀、殷纣的失败,都是由于享乐纵欲,残害忠良;而夏禹、成汤、文王、武王所以成功,则是因为他们举贤授能,遵循法度。他的陈述终于得到帝舜的同情,于是他又增强信心开始上天下地寻找自己的同志,但是没有结果。
第三部分写他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求女不成、知己难遇的情况下, 曾经产生出去国远逝的幻想,然而正当他在天空云游自得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陟陞皇之赫戏兮, 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一种眷念故园的深厚感情突然攫住了他的心,远逝异国的幻想被爱国深情所取代。最后是长诗的尾声: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司马迁说:屈原“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贾生列传》)正是对《离骚》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
- 《离骚》的艺术成就。《离骚》是屈原用生命和血泪写成的诗。这首才气纵横,感情起伏的长诗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救国无门的痛苦与忧伤。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第一,长诗表现出对进步政治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出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爱国者形象。以诗人自身为典型的抒情诗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的献身爱国精神,将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第二,《离骚》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的特征是运用幻想的方法去表现精神与激情。它是现实在理想中的变形与升华,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离骚》以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出恶与丑的卑鄙与善与美的崇高,从而启示人们弃恶向善,净化心灵。在长诗的后一部分,更是完全采取幻想虚构的形式,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了生动的情节和美丽的画面。日神羲和、月神望舒,风伯飞廉,雷师丰隆,以至凤凰、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神话中的县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是他瞬息可到的地方。他可以与神女恋爱,可以与天帝交谈, 可以驾着鸾凰、凤鸟飞向天空,可以上天下地寻觅出路。这种浪漫主义的描写方法显然为他自由地抒情言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三,《离骚》结构宏伟,长于抒情,成为后世抒情诗的楷模,何其芳称之为“构成了一个美学中所说的那种崇高美的不朽的建筑物”。《离骚》
在诗句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吸收了散文的铺陈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 既增加了内容容量,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鲁迅说,《离骚》“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说它与《诗经》相比,“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见《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编:屈原与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