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中的诗歌与箴言

《旧约》中的诗歌,从内容看,有劳动歌谣、英雄战歌、颂神诗、爱情诗、哀歌等;从形式分有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抒情诗——包括《诗篇》和《耶利米哀歌》。并附带讲讲《雅歌》。

《诗篇》是《旧约》中最大的抒情诗集,分为 5 卷,共收诗 150 首。《诗篇》中的诗多数可以合乐歌唱,往往注有“交与伶长”、“用丝弦乐器”、“用吹乐器”等字样。很可能是耶路撒冷教堂中使用的乐歌。也有些诗歌注有“调用麻哈拉”、“调用百合花”、“调用第八”、“调用远方无声鸽”、

“调用休要毁坏”等字样,这种写作方法很象中国古代的填词。

  1. 关于“大卫的诗”。《诗篇》中有许多诗注明为大卫所作,因而《诗篇》又称“大卫的诗”。大卫是希伯来民族一位十分突出的领袖人物。这位牧童出身的英雄,生存于公元前 11 世纪,他的作品比希腊荷马的作品还早。但是《诗篇》并不全是大卫所作。因此,所谓“大卫的诗”其实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大卫所写的诗,二是献给大卫的诗。例如第四篇小字说明:“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其内容是:

显我为义的上帝阿,/我呼吁的时候,/求你应允我。/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现在求你怜恤我,/听我的祷告:/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假,/要到几时呢!/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他自己。/我求告耶和华,/他必听我。/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

《诗篇》第四十七篇小字注明: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诗句是: 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上帝呼喊。/因为耶和华至

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他叫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们脚下。/他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他所爱之雅各的荣耀。/上帝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你们要向上帝歌颂,/歌颂!

/向我们的王歌颂,/歌颂!⋯⋯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诗篇》的不同作者对象。

  1. 《诗篇》的思想内容。《旧约·诗篇》的基本主题是赞颂上帝亚卫, 歌颂上帝亚卫拯救希伯来人的功德,惩恶扬善的圣明公正,祈求得到上帝亚卫的训诫,赦宥、蔽护、保佑。也有些诗作在赞美上帝的同时,表达了对贫弱病残者的同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希望。例如第一百四十六篇这样写道: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我的心哪,/你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他守诚实,/直到永远。/他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锡安①哪,/你们的神要作王,

/直到万代!/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有的诗句包含着对为人处世的启示和训诫。如“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 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 “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

也有的诗表现出民众的苦难命运。如第一百三十七首诗表现了希伯来人被囚禁在巴比伦的凄凉悲伤情景,抒发了他们怀念故国的深情和强烈的复国愿望。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

/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们右手忘记技巧。/我若忘记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喜乐的,/情愿我们舌头贴于上膛。/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 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 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象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

① 锡安,耶路撒冷的名山,上有王宫圣殿是犹太民族的象征。

孩摔在盘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

可谓遭遇惨痛,对敌人恨到咬牙切齿。

总之,《诗篇》是《旧约》中文学性很高的作品,是抒情诗的代表之一。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马丁·路德根据《诗篇》第四十六首改编而成的著名颂歌,被誉为“16 世纪的马赛曲”。

《耶利米哀歌》传说为希伯来历史上最著名的先知耶利米所作。耶利米是祭司后裔,生于犹太王西底加当政的时代,活动于公元前 626 至公元前 585 年间,亲眼目睹耶路撒冷被焚,亲身经历了祖国的沦亡遭遇。他热情善感, 忧国忧民,自认为是上帝所选之民,固而终身不娶,沉痛宣道,被后世誉为“流泪的先知”。他一生多次遭受宫廷奸党诬陷,身受迫害,但他终生不悔, 满怀悲伤和愤怒,和着血泪和痛苦写下了《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共 5 章,构成一幅抒情组诗。第 1 章哀叹耶路撒冷陷落

敌手之后的败落景象,悲惨境遇,祈求上帝给巴比伦应有的报应。第 2 章描

写耶路撒冷遭受空前浩劫后的悲伤、凄苦,谴责侵略者的罪行。第 3 章先知

自我叹息,祈求上帝解求他那受难的同胞。第 4 章通过耶路撒冷的今昔对比,

抒发亡国的悲愤和仇恨,指出这全是由于执政者铸成的大错。第 5 章写先知诗人祈求上帝安抚同胞和复兴故国的深情。

《耶利米哀歌》既有深切哀怨,又有切齿痛恨:既有深痛自咎,又有复兴祈求,感情炽烈,感人肺腑。哀歌采用了“贯顶体”(同顶排比)增强气势;还创造了“气纳体”(类似中国的“骚体”,句中加“兮”字缓气)充分抒情,使得诗歌一唱一叹,异常动人:

耶和华阿,/求你记念我们所遭遇的事,/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我们的产业/归于外邦人;/我们的房屋,/归于外路人。/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我们出钱才得水喝,/我们的柴是人卖给我们的。/迫赶我们的,到了我们的颈项上,/我们疲乏不得歇息。/我们投降埃及人和亚述人,/为要得粮吃饱。/我们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们担当他们的罪孽。

/奴仆辖制我们,/无人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因为旷野的刀剑,/我们冒着险才得粮食;/因为饥饿燥热,/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敌人在锡安玷污妇人, 在犹太的城邑玷污处女。/他们吊起首领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少年人抗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绊跌了。/老年人在城门口断绝,/少年人不再作乐。/我们的心中的快乐止息,/跳舞变为悲哀。/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 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这些事我们心里发昏,/我们的眼睛昏花。/锡安山荒凉,/野狗行在其上!

耶和华阿!/你存到永远!/你的宝座,存到万代!/你为何永远忘记我们

/为何许久离弃我们?/耶和华阿!/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 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象古时一样。/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

——《耶利为米哀歌》第五章

《耶利米哀歌》无疑是希伯来诗歌的一个高峰,被后人誉为民族的绝唱, 列入世界古典文学珍品之林。

在谈到希伯来文学的抒情诗的时候,还要讲一讲《旧约》中的《雅歌》。两千多年来,一直认为《雅歌》属于抒情诗,中国多数学者承袭这种传统观点。现在国内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抒情性很浓的叙事诗。

《雅歌》开头第一句说:“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其实,《雅歌》是后期希伯来文作品,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3 世

纪。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观点认为:《雅歌》的诗意是假托世俗的爱情, 象征神人之爱,因此才被收入《圣经》。正如中国《诗经》中的《关睢》是“歌颂周文王后妃太妣的美德”一样。但也有人认为《雅歌》不是宗教诗, 而是真正表现了希伯来古代名王所罗门的爱情。在这种观点下,一种认为是所罗门与埃及法老之女的恋爱,因为法老的女儿作为妃子而一身黑色皮肤, 得不到耶路撒冷人的尊重,所以才作诗美化她;一种认为所罗门在山中遇上美貌绝伦的牧羊女,便装着牧童,向她歌唱、求爱,终于使牧羊女堕入爱河; 或说,所罗门凭王权强行娶了牧羊女,但她在宫中不忘旧情;所罗门不忍伤害她,终于还她自由,让她返回到牧羊情郎的怀抱之中。第三种看法则认为

《雅歌》本来就是一部民间情歌,既不是神人之爱,也不是君王之爱。国外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普鲁士驻大马士革领事维茨斯但。当时他寓居与巴勒斯坦相毗连的叙利亚。叙利亚的农民在结婚后第 1 周举行婚礼节,新郎新娘特意装扮成国王和王后的样子,而村上的人们围着他们载歌载舞。1873 年时,维茨斯坦仔细地观察了叙利亚农民的婚礼场面,发现叙利亚人在结婚庆典中所唱的歌曲与《雅歌》非常相似。这可以作为《雅歌》是民歌的佐证。中国学者也有这种看法。朱韵彬先生曾对君王恋爱说进行了批评(见 1985 年第二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圣经·雅歌)诗新说》(兼议对

《雅歌》的几种评论)。朱先生认为:《雅歌》一共 8 章 23 节,其中 20 节

全部是写牧羊女与其情郎的相见、相爱、误会、结合等等,只有 3 节描写君

王婚恋,也是为了烘托气氛。比如:第 1 节以所罗门王朝众多女子众星拱月爱慕君王的艺术氛围来烘托男女主人公(牧羊女与牧羊情郎)爱情的热烈; 第 7 节采用插叙描写展现出旷野间的王家婚礼场景来反衬牧羊女与牧羊情郎

的相爱;第 18 节以王子王女的爱恋与民间青年男女们相爱对比,都是为了突出民间青年的爱情主题。所以说,《雅歌》的基本情节是“写一对男女青年在山野林间,在田园牧场,在竹林茅舍中相见、相爱、相许、相从的过程。”

《雅歌》可能是民间情歌的加工与汇集,而成为一部有情节线索可寻的情调浓郁的对唱叙事诗,也有人把它看成有头有尾的诗剧。其表现男女之间热恋中的狂热和激动,朴实而优雅:

(女)我是沙仑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男)我的佳偶在女子中, 好象百合花在荆棘内。(女)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他带我入筵宴所,以爱为旗在我以上。求你们给我葡萄干增补我力,给我苹果畅快我心,因我思爱成病。他的左手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将我抱住。(男)耶路撒冷的众女子阿, 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亲爱的,等她自己情愿。(女)听阿,是我良人的声音;看哪,他蹿山越岭而来。我的良人好象羚羊,或象小鹿⋯⋯

——《雅歌》第 2 章

《雅歌》中有许多诗成功地运用比喻等艺术手法抒发情感,使纯真的爱情和质朴的大自然交融在一起,充满生活气息。如第 4 章以男主人公的口气描述女性之美: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你的眼在帕子内好象鸽子眼。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你的牙齿如新剪毛的一群母羊,洗净上来,个个都有双生,没有一只丧掉子的。你的唇好象一条朱红线,你的嘴也秀美。

你的两太阳在帕子内如同一块石榴。你的颈项好象大卫建造收藏军器的高台,其上悬挂一千盾牌,都是勇士的藤牌。你的两乳好象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对小鹿,就是母鹿双生的。⋯⋯我妹子,我新妇,你夺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项上的一条金链,夺了我的心。我妹子,我新妇,你的爱情何其美! 你的爱情比酒更美,你的膏油的香气胜过一切的香品!我新妇,你的嘴唇滴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你衣服的香气如黎巴嫩的香气。我妹子,我新妇, 乃是关锁的国,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

这些比喻与描写显然与希伯来人的生活习俗有关。从中可以看出这支古代游牧民族在一定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下所产生的心理定势。

《雅歌》在表达男女情爱时,大胆直率,不受任何宗教训诫的约束。如第 3 章写女主人公的强烈爱情心理:

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我说:我要起来,游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城中巡逻看守的人遇见我,我问他们:“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我刚离开他们,就遇见我心所爱的。我拉住他,不容他走,领他入我母家, 到怀我者的内室。

然后是男声的和唱:“耶路撒冷的众女子阿,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她自己情愿。”接着就描写旷野上所罗门王的盛大的迎亲场面作为铺垫。在第 8 章中,对纯洁坚贞的爱情予以高度赞扬:“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来换爱情,就全被藐视。”其热烈程度如《诗经》中的《野有死麇》, 其专一程度又如《诗经》中的《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非我思存。编衣綦巾,聊乐我员。”

《雅歌》用酬答的形式抒写爱情。用白描的手法直抒情怀。用生动的比喻传情达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千百年来,诗人、画家、音乐家都把

《雅歌》当作无底的艺术甘泉。

第二部分:哲理诗——包括《箴言》、《传道书》和《约伯记》等内容。a.《箴言》

《箴言》是《旧约》中的哲理诗集,相传为所罗门所作,因此又称《所罗门箴言》。第一章开篇就说:

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箴言。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言语;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使智慧人听见、增长学问,使聪明人得着智谋;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谜语。

由此可见,《箴言》确是希伯来民族的“智慧文学”。它被誉为哲理诗的“集中之集”,是希伯来民间关于宗教,伦理、生活、处事等方面的格言、警句、谚语、寓言的汇集,肯定受了民间口头创作的陶冶,并非所罗门所作。

《箴言》共 31 章,在信仰上帝的说教中,时时显露出一些至理名言。如: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

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你的邻舍,既在你附近安居,你不可设计害他。人未曾加害与你,不可无故与他相争。不可嫉妒强暴的人,也不可选择他所行的路。因为怪僻人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

人为他所亲密。

——《箴言》第三章

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平的砝码,为他所喜悦。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慧。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奸诈人的怪僻,必毁灭自己。

——《箴言》第十一章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 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温良的舌,是生命树;怪谬的嘴,使人心碎。

——《箴言》第十五章

将事隐秘,乃上帝的荣耀;将事察清,乃君王的荣耀。天之高,地之厚, 君王之心也测不透。除去银子的渣滓,就有银子出来;银匠能以作器皿。除去王面前的恶人,国位就靠公义坚立。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宁可有人说请你上来,强如在你觐见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

——《箴言》第二十五章

义人增多,民就喜乐;恶人索权,民就叹息。爱慕智慧的,使父亲喜乐; 与妓女结交的,却浪费钱财。

——《箴言》第二十九章

《箴言》约成书于公元前 300 年。它是久经磨炼的希伯来人提炼出来的至理名言。它动用凝炼的语言、比喻和对照的手法, 总结人生的真谛,制定社会道德的规范,教诲立身处世的道理,富有深刻的启示意味和审美价值。

b.《传道书》

《传道书》是一部人生哲理诗篇,他认为万事皆为虚空:喜乐福祉皆虚空,房舍田园亦虚空,不如珍惜日光下的当时,全书 12 章,其中不乏有益的人生哲理。如: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的人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赐给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

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上帝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 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上帝的恩赐。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上帝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传道书》第五章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

——《传道书》第九章

《传道书》与《约伯记》并称为希伯来“智慧文学的双璧,并为世界文学中的优秀哲理诗章。

c.《约伯记》

《约伯记》共 42 章,从形式上看是哲理诗,其实是一部情节曲折,人物

形象丰满的诗剧。全诗用对话体写成,一共 2 千 4 百行。故事内容是:阿拉伯马斯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名叫约伯,他为人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他和妻子生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拥有许多奴仆,上万的牛、羊、驴和骆驼,家里十分富有,日子过得美满。一天,上帝会见众天使时,遇见天上巡检撒旦,上帝向撒旦称赞约伯是个真正的义人。撒旦不信,并与上帝打赌, 说:约伯只不过是因上帝对他好而来报恩而已。于是,撒旦在一日之内就使约伯家破人亡,倾家荡产。牲口被人劫走,羊儿被火烧死,儿女全被压死在废墟里。而约伯却撕乱了自己的衣裳,将脑袋剃得光光的,伏在地上拜上帝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去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上帝责备撒旦,撒旦又使约伯从头到脚长满脓疮。约伯却仍然对上帝充满虔诚。妻子叫他痛骂上帝,朋友责怪他获罪于神,但他问心无愧,受苦无怨,并不怀疑上帝的圣明。最后,剧中有位青年指出:受苦受难有时恰是上帝对人的严酷考验,以增强他们行善的信心。这时上帝在风雨中降临在约伯面前,使他恢复原状。约伯又活了 140 岁,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幸福美满。

这部诗剧所探讨的是好人为什么受苦这个社会问题。但最终仍然没有答案。诗剧只是说明:只要敬畏上帝,信守正义,最后终会得到好的结果。旨在坚信善有善报的人生哲理。《约伯记》是《旧约》中一部杰出作品,它把辩证的哲理、浓郁的诗意、戏剧性的描写交融在一起。这部诗剧大约是公元前 5 世纪下半叶的作品,对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浮士德》的开端“天上序幕”便借鉴了上帝与撒旦打赌的手法, 采用上帝与魔鬼非斯特打赌的作法,用以确立整部诗剧的主题思想。不过, 与古希腊戏剧比较,《约伯记》还只是戏剧的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