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文学
耆那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在印度与佛教同时兴起的宗教。创始人筏驮摩那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同时代人。他出生在吠舍离的一个刹帝利王族家庭,30 岁出家修炼苦行,42 岁成道。此后在摩揭陀、拘萨罗等地传教,72 岁逝世。耆那教徒尊称他为“大雄”。
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末,许多耆那教徒为饥荒所迫,移居印度西南部。留在摩揭陀国华氏城原地的教徒为了保存经典,举行第 1 次结集,编定了 12 “支”。他们主张穿白衣,得名“白衣派”。而移居的耆那教徒主张恪守大雄古训,以天为衣(即裸体),得名“天衣派”。耆那教是与佛教同时兴起的旨在反对婆罗门等级制度的新宗教,它和佛教一样,都否认吠陀书有圣典之源的权威性,都否认印度种姓制度的宗教意义。耆那教同早期佛教一样。不承认神的存在。只要苦修,人人可得解脱。约在公元五六世纪,耆那教徒在伐腊毗举行第 2 次结集。
耆那教的经典统称“阿笈摩”(又译“阿含”)或“悉檀多”,分成 6 类。第 1 类是 12 部“支经”,第 2 类是 12 部“次支经,”第 3 类是 10 部“杂经”,第 4 类是 6 部“惩戒经”,第 5 类是 4 部“根本经”,第 6 类是两部百科全书式的《吉祥经》和《问答经》。这些经典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耆那教的教义和戒律,与佛教三藏一样,包含有传说故事和箴言诗等文学成分。其传世作品有《多浪迦维》(描写一位尼姑今生与前生的爱情故事)、《婆苏提婆游记》(以黑天的父亲婆苏提婆游历各地为线索,大量采入民间故事)、
《虔信甘露颂》(咒语性质的颂诗)、《问答宝蔓》、《嘉言宝蔓》《教诲诗集)、《妙语宝集》等。如讽刺贪婪之心:
太阳变冷,月亮变热,云彩变硬, 大海仅仅满足于小溪流水,
狂风静止不动,烈焰黯然失色, 贪婪之火也决不会减却光辉。
耆那教还改造了婆罗门教的史诗、传说和故事为自己服务,在后期也写了一些戏剧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对印度梵语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