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50 年代中期,西方列强控制亚非拉地区的力量明显削弱。美国由于侵朝战争失败,开始从帝国主义阵营霸主顶峰跌落。昔日号称“日不落国”的英帝国主义更为虚弱,不得不从苏伊士以东撤出海外驻军;法国在奠边府战役惨败后,在北非为集中力量应付阿尔及利亚战争,被迫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

① 赫鲁晓夫:《没有武器的世界》第 2 卷,北京 1960 年版,第 305 页。

② 同上书,第 316 页。

① 这笔军火物资贷款本利共计 14.06 亿新卢布,已于 1964 年全部还清。

独立。而苏联此时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则有可观的增长。

1955 年亚非国家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进一步高涨的形势。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报告中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日益瓦解”是战后时期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彻底废除可耻的殖民主义制度现在已经作为最尖锐最迫切的问题被提到议程上来了,”①因此,苏联举起同民族独立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旗帜,以“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为主要手段,一步步地向亚非拉地区进行和平渗透,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据统计,从 1955 年到 1964 年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经援每年平

均为 42500 万美元,军援每年平均为 37500 万美元。这些数额当然远远比不上美国给予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援和军援的庞大数额,说明当时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同美国相比还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苏联的援助主要集中在牵制世界全局的战略意义重大的地区——东南亚,中东和加勒比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站稳了脚跟,这就开始形成与美国进行全球性争夺的局面。

1960 年 9—10 月间,赫鲁晓夫出席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并获得大会通过。②1961 年 10 月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构思:“历史经验日益使过去的殖民地人民相信,只有从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政治依附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他们的国家走向真正的自由、繁荣和幸福”。③赫鲁晓夫在 1963 年 12 月回答阿尔及利亚《共和阿尔及尔报》、

《人民报》、加纳《加纳时报》和缅甸《先锋报》有关当前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些问题时,还进一步说明:“在一系列获得解放的国家,革命民主的领导人正在寻找过渡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法和形式。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对许多国家来说,民族民主国家是这种过渡的适宜的形式。它可以依靠由一切决心为独立的民主发展而斗争的社会力量组成的反帝统一战线。它可以为吸引群众参加政治生活,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本国的新生活创造广泛的可能性。不言而喻,这里也并不排斥沿着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道路发展的其他形式。”①

苏联领导人之所以如此积极主动地倡导“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 为他们选择发展道路问题操心,建议他们采用适宜的国家形式并对他们的其他选择表示尊重,其原因和目的就是要密切苏联和第三世界各国的关系,以便把它们纳入苏联的全球战略轨道。这种企图,在苏联领导人实际处理与受援国直接有关的重大国际问题时,总是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

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援助 苏联的全球战略在亚洲是南下战略, 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陆上的阿富汗南下,另一条是从海参崴南下,打通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

苏联从远东南下这条路线比较长,需要一个中间站。1958 年 7 月赫鲁晓夫直接向毛泽东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利用中国海岸线漫长的优越自然条件, 就包含着这一战略意图。遭到毛泽东严词拒绝之后,赫鲁晓夫并未把目光转

① 《赫鲁晓夫言论》第 5 集,北京 1965 年版,第 26— 27 页。

② 《苏联与非洲各国(文件与资料)》第 2 卷,莫斯科 1963 年版,第 5— 47 页。

③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北京 1961 年版,第 5 页。

① 《消息报》1963 年 12 月 21 日。

向越南。因为越南在胡志明领导时期与中国关系比较密切,赫鲁晓夫是不喜欢的。当时苏联对越南采取的是“脱身政策”,援助越南抗美的整个负担落在中国肩上。从 1955—1964 年,苏联总共只给越南 16 亿美元。

1954 年,苏联同阿富汗签订了经济援助协定,提供 3500 万美元的贷款。从这一年起,苏联在阿富汗对外贸易中占第一位。这是苏联通过经援插足南亚的开始。

1955 年 2 月 2 日,苏联同印度签订了关于建设年产一百万吨钢的比莱钢

铁厂的协定。由苏联提供工厂建设贷款 5 亿卢布(在 12 年内按 2.5%支付利息),负责完成设计任务,供给生产设备,对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挥,为工厂培养经营管理干部。当年 11 月,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访问印度期间,又答

应给印度巨额的经济援助。1957 年至 1960 年,苏联又向印度提供计约 5 亿卢布的新贷款,帮助建设其他工厂企业。1959 年比莱纲铁厂建成投产以后, 双方又缔结扩建该厂把年产量提高到 250 万吨钢的新协定。①

1955—1956 年,苏联还同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锡兰,后来又同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朗、也门、阿根廷、乌拉圭、几内亚和加纳缔结了和比莱钢铁厂协定基本相同的一系列经济合作协定。苏联的“经援”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的,引人注目的建设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政治上和宣传上的需要。

苏联势力在印度经济领域的增长,加强了苏印之间的关系。赫鲁晓夫对苏印关系的重视,是早就有其战略性考虑的。他拉拢印度也不仅仅是为了对付美国,而且是为了牵制中国。据统计,1960 年以后印度从苏联获得的“军援”为 24 亿美元,而同一时期印度从美国获得的“军援”仅为 3 亿多美元。

赫鲁晓夫不但卖给印度 24 架大型运输机,而且苏印两国还达成了一项协定, 规定由印度购买 12 架最新式的战斗机(米格——21 型战斗机),并由苏联援助在印度根据特许制造这些飞机。1962 年 10 月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赫鲁晓夫迫不得已告知中国:他已决定“暂缓向印度出售米格——21 型飞机,迄今我们还没有把这种飞机交给印度。”①“但是,莫斯科和北京的公开分裂排除了这个障碍。这个协定在 1964 年后期得到了实现”。②

苏联对缅甸渗透是以提供经援和签订贸易协定开始的。1955 年和 1960 年赫鲁晓夫两次访缅。1955 年苏联给予缅甸七项“赠礼”工程,并与缅甸签订了第一个贸易与支付协定以及购买缅甸大米的议定书。但是,苏联以其大半陈旧过时的机器设备换取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的缅甸大米,造成了严重后果,迫使缅甸逐步缩减接受它的“经援”。

1962 年以后,苏联向缅甸的扩张由经济转向政治,大肆推销所谓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吹捧奈温军人集团实行的那种密封罐头式的“社会主义”, 攻击缅甸共产党和挑拨中缅关系。缅甸出于自身利害的考虑,对苏联提供军援和在缅甸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一直未予同意。

印度尼西亚是亚非国家团结反帝反对殖民主义的万隆精神的诞生地。1956 年和 1960 年,苏联先后两次同印尼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总协定》,

向印尼提供 36850 万美元的贷款,帮助印尼建设年产 10 万吨钢的钢铁厂以及

①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第 2 卷,第 277 页。

①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第 123 页。

② [美]罗伯特·唐纳森编:《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得失》,北京 1985 年版,第 232— 233 页。

其他工厂。③

1958 年 5 月 14 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坚决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印尼内政,支持苏加诺总统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政府采取措施平息反革命叛乱。④接着,在印尼展开收复西伊里安的斗争中,苏联政府又于 1962 年 2 月

9 日发表了坚决予以支持的声明,谴责荷兰殖民主义者的顽抗和美国的军事讹诈。①

苏联利用印尼急需获得军事装备而西方国家又进行抵制的机会,在 1961

年至 1964 年间,先后七次向它出售军火和军事装备,总售额共约 12 亿美元, 其中包括飞机、舰艇、地对空导弹、坦克、大炮、雷达和卡车等。②苏联成为印尼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从中获得了数额巨大的利润。

插足中东并向非洲国家渗透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 是世界的交通枢纽。中东战略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60%以上,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埃及是中东地区最居关键地位的国家,它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在战略交通和经济贸易上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河。中东地区原先为英法殖民地,苏伊士运河公司为英法股份所把持。

美苏两国都是在 50 年代中期先后插足中东取代英法势力的。先是美国在中东搞军事联盟,对苏联进行“遏制”,控制阿拉伯国家。在美国策动和支持下,1955 年英国、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伊朗五国建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不是正式成员国,但派观察员列席理事会,实际上在该组织内拥有重大影响。苏联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突破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包围,实现其南下战略,急需在中东找到立足点。此时,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为苏联提供了机会。

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在中东组建任何军事集团,认为《巴格达条约》是美英手中一个镇压中东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工具。因此,尽管美英采取了威胁利诱、策动政变和暗杀等手段,仍然未能把伊拉克以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拉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向苏联提出了购买武器的要求。1955 年 7 月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奉命到开罗去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他向赫鲁晓夫呈交了一份报告,排除了纳赛尔在这项交易中会因任何压力而退缩并把他的新朋友置于困境的可能性。①赫鲁晓夫为了避免过分刺激西方,决定让这笔交易由捷克斯洛伐克出面去进行。

1955 年 9 月,苏联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出售 2.5 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这不只是苏联向亚非拉提供“军援”的开始,而且也是苏联势力插进中东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9 月 27 日,纳赛尔发表声明,宣布埃捷武器交易协定已经签订。这对习惯以中东的主人自居的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先斩后奏。它们非常愤怒,竭力反对。10 月 1 日,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

③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第 2 卷,第 205 页;《南洋问题译丛》 1966 年第 2 期。

④ 《真理报》1958 年 5 月 18 日。

① 《真理报》 1962 年 2 月 9 日。

②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经济统计资料》,北京 1977 年版,第 559 页。

① 〔埃及〕穆罕默德·哈·海卡尔著:《苏联人同阿拉伯人关系史话》,北京 1979 年版,第 29— 31 页。

谴责美英等西方国家干涉埃及的独立和合法自卫。②

海卡尔颇有见地指出:“苏联人通过 1955 年的武器交易在埃及建立起来的新关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因为这种关系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俄国由于战略上的原因所寻求的进入中东的门户,而且还打开了通向非洲的道路,确定了苏联同世界各地解放运动的关系模式。”

③实际情况的确如此。针对美英法在 1955 年 12 月表示要在建造阿斯旺高坝的

贷款问题上卡埃及人的脖子,赫鲁晓夫于 1956 年 1 月表示,苏联准备为水坝建设提供资金,这就使苏埃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

与此同时,叙利亚也密切了对苏关系,原因是法国对叙利亚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感到愤怒,不再向它出售武器。苏联与叙利亚在 1955 年 11 月签订了贸易支持协定之后,12 月又签订了苏联向叙利亚提供武器协定。1955 年 10 月 31 日,苏联和也门王国友好条约在开罗签订。1956 年 1 月 3 日,苏联与苏丹建立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这样,苏联便在中东站住了脚跟并开始向其他非洲国家渗透。

1956 年 4 月赫鲁晓夫、布尔加宁访问英国,与英首相艾登会谈并于 4 月

26 日签署双方会谈公报:两国将采取步骤结束在世界各地的军备竞赛;给中东带来和平;支持英国和平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争端的努力。这就意味着,苏联人接受艾登的要求,限制向中东供应武器。

纳赛尔认为苏联人可能正在同西方在武器供应问题上达成谅解,于是决定寻找另一条出路。1956 年 5 月 16 日,埃及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决定撤销对台湾当局的承认。纳赛尔的决定使杜勒斯气得发抖。7 月 19 日, 美国宣布撤回它为阿斯旺高坝提供大部分资金的建议。

1956 年 7 月 26 日,纳赛尔宣布对英法资本经营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声称埃及将把运河公司的收入用来建造阿斯旺水坝。这一勇敢的行动使苏联感到有点吃惊。谢皮洛夫向埃及驻苏大使指责说: “你们是我们的朋友,你们至少应该事先同我们商量一下”。

  1. 月 29 日,在英、法的支持下以色列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英国飞机轰炸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并向赛得港发动进攻。10 月 31 日,苏联政府声明;“坚决谴责英、法和以色列政府对埃及的侵略行动。”①而实际行动上却未介入。在 10 月 30 日下午,苏联领导人得悉轰炸开罗后,拒绝了叙利亚总统库阿特利请求苏联进行军事干涉的要求,②而且很快把援埃技术人员撤往苏丹喀土穆。

  2. 月 1 日,美国向联大紧急会议提出一个要求立即停火的决议案并获得通过。美国还以中断石油供应,不准使用美援武器,甚至出动第六舰队,逼英法停火撤军。而赫鲁晓夫在 11 月 2 日却仍然对埃及大使库尼说:“我们非常钦佩你们抵抗侵略的方式,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法从军事上帮助你们, 但我们将动员世界舆论。”苏联领导人只是到确实看清美国已经公开站出来反对英法时,才加紧活动。11 月 5 日,英法军队占领赛得港的当天,苏共中

② 苏联外交部编:《苏联与阿拉伯各国。文件资料集(1917— 1960)》,莫斯科 1961 年版,第 123— 124 页。

③ 《苏联人同阿拉伯人关系史话》,第 10 页。

① 《苏联与阿拉伯各国。文件资料集(1917— 1960)》,第 242— 243 页。

② 《苏联人同阿拉伯人关系史话》,第 43— 44 页。

央主席团召开紧急会议,接着于深夜由部长会议主席致函美国总统,建议苏美两国联合进行军事干涉;同时照会英法以政府,表示“苏联政府决心使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和平。”③事后,赫鲁晓夫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夸耀说,苏联发出照会 22 小时后,英法以就停止了侵埃战争。

苏联从自身利益考虑制定了这样的中东政策,即在不引起与美国重大冲突的前提下,积极对中东进行和平渗透,扩大其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解决中东问题的作用。

1957 年 9 月,当美国策动土耳其武力威胁叙利亚。纳赛尔没有征求苏联

人的意见,根据埃叙共同防御条约派部队进驻叙利亚。翌年 2 月埃叙联合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苏联公然表示反对,指责它是“帝国主义和阿拉伯反动势力奴役人民和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是纳赛尔个人野心的反映。

1958 年 7 月伊拉克爆发革命,成立以卡塞姆为总理的伊拉克共和国。卡塞姆对外奉行反帝、团结其他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独立与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巴格达条约组织者失去了巴格达。美国立即派兵入侵黎巴嫩,英国增兵约旦,中东局势马上紧张起来。纳赛尔要求赫鲁晓夫向美英发出警告, 制止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像他在苏伊士事件上所做的那样。赫鲁晓夫拒绝了。他不准备去冒致战争的风险。他把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的结果告诉纳赛尔: 苏联所能做到的,至多宣布在保加利亚——土耳其边界进行一般性的军事演习。他又说:“可是,我坦率地告诉你,不要寄托比这更大的希望”。①事后, 赫鲁晓夫却又在公开场合说,正是由于苏联对美英在中东军事行动表示强烈抗议之后,才迫使美英撤出其在中东的军队。

苏联不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统一,也不尽力支持它们的反帝斗争,却要控制受援国。而埃及不仅反对苏联的控制,而且反对苏联控制其他阿拉伯国家, 它把促进阿拉伯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基于这种根本矛盾,双方多次通过报刊以及赫鲁晓夫与纳赛尔的来往信件互相指责,只是由于苏埃互有所求,才使争吵得到了暂时平息。

1964 年 5 月 9—25 日,赫鲁晓夫首次访问埃及,参加阿斯旺水坝第一期工程竣工的庆祝盛典。苏联领导人借此向非洲国家首脑宣传,这是苏联的技术和援助取得的胜利。这次访问发表公报,特别提到阿拉伯的团结。赫鲁晓夫在阿斯旺讲话中宣布分别授予阿卜杜勒·纳赛尔和阿密尔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称号。

亚非国家万隆会议以前,非洲只有四个独立国家。万隆会议之后,反殖民主义斗争烈火在非洲大陆由北向南迅速蔓延。1956 年,苏丹、突尼斯、摩洛哥相继宣布独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加纳于 1957 年独立,几内亚于 1958

年独立。进入 60 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形成高潮。仅 1960 年的一年里,就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1960 年以“非洲年”载入世界史册。然而,从苏联与非

洲各国的关系来看,1960 年非洲 26 个独立国家中,同苏联建交的只有 6 国,

其中又只有 4 国与苏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而且,当年 6 月 30 日刚果宣告独立后,很快就爆发了西方新老殖民主义者争夺刚果事件。7 月 14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联合国出兵干涉刚果的决议时,苏联同美国一起投了赞成

③ 《苏联和阿拉伯各国。文件资料集(1917— 1960)》第 255— 262 页。

① 〔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著《开罗文件——纳赛尔同世界领袖、叛 逆者和政治家的关系内幕》, 上海 1974 年版,第 142 页。

票,实际上等于支持美国假手联合国进行武装干涉。

为了树立苏联在非洲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赫鲁晓夫在 1960 年秋天亲自率苏联代表团出席第十五届联大。9 月 23 日,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必须完全彻底地消灭殖民主义制度》的演说,声称“苏联忠于支持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政策,呼吁联合国发出保卫殖民地解放事业的正义呼声”并向大会提出《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草案。①10 月 12 日, 他在大会上再次发表演说,要求把宣言草案列入联大全体会议的议程。② 12 月 14 日,出席这届联合国大会的世界各国代表排除了美、英、法、葡、比和南非等少数国家的阻拦,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简称

《非殖民化宣言》。它宣布:“所有民族都享有自决权”,“应该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殖民主义”;指出:“使人民遭受外国统治与剥削就是妨碍世界和平与合作。应采取各种步骤,无条件地将所有权力移交给托管领土和非自治领土人民,从而使他们可能享有完全的独立和自由。”苏联领导人后来多次指出,联合国通过这个历史性决议,“使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每一个大小民族都得到自由和独立。这是联合国的荣誉。”不言而喻,苏联当然因此也得了荣誉。

在 60 年代初期非洲国家纷纷取得独立的高潮中,也出现了“非洲社会主义”的第一次高潮。加纳、几内亚、马里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领导人都先后宣布摒弃资本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当然,非洲人民向往社会主义的感情只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压迫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愤恨,而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有明确认识的结果。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赫鲁晓夫在 1961 年 10 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同时指出了这些国家实现非资本主义过渡的政权形式和过渡办法。当时,苏联就把非洲作为主要试验场地,选择了加纳、几内亚、马里和阿尔及利亚作为培植从“非资本主义道路”逐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典型,企图把这些国家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并向他们推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可是,由于脱离了非洲国家国情,苏联在这些国家所搞的“试验”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

① 《苏联与非洲各国(文件与资料)》第 2 卷,第 5— 33 页。

② 同上书。第 38—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