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955 年 5 月 9 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以后, 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8 国政府于 5 月 11—14 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条约决定建立“武装部队的联合司令部,统率根据缔约国各方协议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部队”;“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 51 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条约还规定,为了对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进行磋商,缔约国“建立政治协商委员会,由每一缔约国派一政府成员或一特别代表参加。”①1955 年 5 月 21 日—6 月 4 日,华沙条约各缔约国都先后履行了批准手续。从当时世界两大阵营对抗的总格局看,华沙条约是防御性的,是苏联面对美国武装西德强化北约组织必然要采取的一个相应战略措施。建立华约组织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雅尔塔体制,保障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
华约组织的主要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以及联合参谋部均设在莫斯科。联合武装部队的历届总司令、第一副总司令和参谋长、以及政治协商委员会的秘书长、国防部长委员会主席等要职,一直由苏联人担任。苏联还在许多缔约国中驻扎部队,同时将其军事人员以总司令的代表、军事顾问等名义常驻在一些成员国军队的各级机构中。这样,华约组织实际上变成了苏联与西方抗争和从政治、军事上控制东欧国家的工具。自华约成立以来苏联与其他华约参加国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始终存在,并不断表现为尖锐的冲突和斗争。1958 年,由于罗马尼亚的强烈要求,苏军从罗撤出。1961 年苏联与阿尔巴尼亚关系破裂,阿尔巴尼亚与华约组织关系也告断绝。
① 《华沙条约组织:文件与资料,1955— 1980》,1980 年莫斯科版,第 6— 8 页。
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和发展 1955 年 5 月 14 日,即苏东 8 国签订华沙条约的当天,莫斯科发表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即将亲自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的公报。这意味着,苏联把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作为巩固社会主义阵营整个构想的一个组成部分。1955 年 5 月 26 日,赫鲁晓夫率领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第一副主席米高扬,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兼《真理报》主编谢皮洛夫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等人组成的苏联政府代表团飞抵贝尔格莱德。赫鲁晓夫在机场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发表的讲话中,公开承认苏方对过去“发生的一切衷心地感到遗憾,并且决心要消除这个时期中的一切芥蒂。”由于当时还没有公开批判斯大林,他把苏南关系破裂的责任归咎于贝利亚、阿巴库莫夫等“人民的敌人,卑鄙的帝国主义代理人”。他表示深信,“在苏南关系中笼罩阴影的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①赫鲁晓夫念着早已准备好的稿子,铁托无动于衷地站在一边听着。等赫鲁晓夫讲完,他连照例的欢迎词也没有作,对赫鲁晓夫只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你看,我们用不着把你的讲话译出来,在场的人都懂俄语。”就挥手让赫鲁晓夫等人登车离机场而去。
苏联政府代表团在访南期间,与南斯拉夫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会谈。会谈的气氛非常紧张。苏南双方事先都为会谈结果准备了宣言草案,但两者之间差别很大,无法调和。铁托的态度非常坚决,寸步不让。赫鲁晓夫只好撤回自己的草案,同意以南方提出的草案为基础来拟定宣言。结果于 6 月 2 日签定了《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的政府宣言》。
苏南《贝尔格莱德宣言》中明确规定了两国关系的九项原则,其中包括: “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两国相互关系中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互相尊重,不以任何(无论是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性质的)理由干涉他国内政,因为国内的政治结构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问题以及发展社会主义不同的具体形式问题完全是各国人民自己的事情”,“谴责任何侵略和任何政治上及经济上支配他国的企图”等。①显然,《贝尔格莱德宣言》肯定了南斯拉夫的不结盟政策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张。这是铁托的胜利,也表明赫鲁晓夫作出了重大的让步。
1956 年 6 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问了苏联。在铁托来访之前,赫鲁晓
夫免去了莫洛托夫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谢皮洛夫为苏联外交部长。6 月 20 日,苏南双方签署了莫斯科声明,重申两国关系准则,并且实现了两党关系正常化。在由赫鲁晓夫和铁托签署的文件中明确强调:两党的合作“应当以完全自愿和平等、友好批评以及就两党的争执问题进行同志式的交换意见为基础”;“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形式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加强,并且认为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对方接受它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形式的见解的任何倾向。”②
苏南关系的恢复在形式上以通过完善的协议完成了。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实质性分歧。此后双方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原则和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上多次展开了争论。
1957 年 11 月,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
① 《赫鲁晓夫言论》第 4 集,北京,1965 年版,第 236 页。
① 《新华月报》 1955 年第 7 期,第 109 页。
② 1956 年 6 月 22 日《人民日报》。
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即《莫斯科宣言》。同时,出席莫斯科会议的全世界 64 个共产党和工人党还一致通过了《和平宣言》。南共只是有保留地赞同了《和平宣言》,而拒绝在《莫斯科宣言》上签字。他们不同意《莫斯科宣言》中关于划分世界两大阵营的社会主义阵营必须以苏联为首的观点,更不同意宣言中对南共的不点名的批评。因此,从1957 年底开始,苏共发起和组织了对南共的新围攻,批判南斯拉夫内外政策的文章充斥了苏联和东欧的报刊。
1958 年 5 月,苏共开展了对南共纲领的批判,两国关系又趋紧张。后因中苏分歧公开化及其他一些原因,赫鲁晓夫又主动缓和与南斯拉夫的关系。1960 年 9 月赫鲁晓夫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恢复了与铁托的个人接触。
1961 年苏南签订长期贸易协定。1962 年 10 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访问南斯拉夫,12 月铁托应邀去苏联休假,苏南关系又趋和好。1962 年苏南之间的贸易额比 1961 年增长了 30%。1963 年双方签订了原子能合作协定,并扩大了文化交流。1964 年 9 月,苏联让南斯拉夫以“特殊身份”参加经互会的活动。尽管赫鲁晓夫竭力想把南斯拉夫拉回社会主义阵营,但南斯拉夫领导人在解释与苏联恢复友好关系的含义时,仍强调这并不意味放弃自己奉行的不结盟政策,并坚决拒绝参加华沙条约组织。
1956 年 10 月苏波会谈 1955 年 6 月 2 日发表的苏南《贝尔格莱德宣言》,在波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民群众要求为过去被打成“铁托分子” 的领导人平反,苏共二十大以后,波兰国内对苏联的不满情绪开始高涨。1956 年 3 月 20 日,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六中全会上,奥哈布当选为第一书记。他上台以后,公开承认波党在过去的许多错误,开始采取一些适应人民要求的革新措施。在这种形势下,波兰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原领导人贝鲁特的全盘苏化政策,摆脱苏联控制,独立自由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在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罢工和示威游行,群众喊出了“俄国佬滚回去!”“我们要面包和自由!” 等口号。1956 年 6 月 28 日,在波兹南举行国际博览会期间,该市斯大林机
车车辆制造厂的 16000 工人上街游行遭到了从华沙调来的保安部队和坦克的武装镇压。这就是受到当时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波兹南事件”。
围绕“波兹南事件”,苏波之间以及波党内部的意见分歧公开暴露。苏共中央在事件发生后于 6 月 30 日发表声明,认为“波兹南事件”是帝国主义间谍策划的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的颠覆活动,而同一天,由波兰政府总理西伦凯维兹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则在波兹南为事件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公开肯定波兹南工人的合理要求,并做了善后工作。7 月,苏波两党各自在自己的机关报《真理报》和《人民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对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性质问题,作了观点截然相反的论述。随着波兰局势的发展,苏波关系日趋紧张。
7 月 18 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七中全会。全会同意奥哈布在会上对“波兹南事件”所作的分析,决定进一步推行经济合理化和政治民主化,改善人民生活。全会还决定恢复哥穆尔卡的党籍并准备恢复他在党内应有的领导地位。
苏共领导深怕波兰会摆脱苏联的控制。因此,在 1956 年 10 月 19 日波党八中全会开幕的时候,赫鲁晓夫未经波兰方面的邀请,率领莫洛托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等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突然飞抵华沙,企图干涉波党新领导班子的人事安排。与此同时,驻波苏军奉命向华沙实行挺进包围。
在华沙机场上,苏、波两党代表就发生了争论。赫鲁晓夫坚持要求参加波党八中全会,遭到了波方的严词拒绝。波党组成了以哥穆尔卡为首的代表团与苏共代表团进行会谈,而波党八中全会则照常举行。在会谈开始时,赫鲁晓夫指责波兰领导人说:“你们在排斥优秀的共产党员”,“你们在为反动派和反革命分子开辟道路。政治局不能改组,你们的新候选人名单将把社会主义毁掉,我们有权要会议听取我们的意见。”赫一再要求参加波党八中全会,并且威胁说,华沙实际上已经被苏军包围。哥穆尔卡冷静而坚决地表示,除非苏军马上撤离,否则将不进行谈判,而且他要到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说明事实真相。赫鲁晓夫只得命令苏军停止前进。
在继续会谈中,赫鲁晓夫表示同意哥穆尔卡及其支持者进入政治局,但不允许把罗科索夫斯基排除在外。哥穆尔卡明确指出:“罗科索夫斯基不能留在政治局,因为他是苏联控制的象征。”而西伦凯维兹也指出:“政治局候选人的新名单已经公诸于众,这个新名单是不能取消的。”
19 日下午 5 时左右,波兰领导人得悉苏军仍在继续前进,坦克已开进了罗兹的郊区。哥穆尔卡再次声明,如果苏军不撤退,只好马上停止谈判。对于赫鲁晓夫反复提出要给波兰数量更多经济援助问题,波兰领导人坚持在新领导成员问题解决之前,拒绝讨论经济问题。
会谈继续到 19 日深夜。当赫鲁晓夫从罗科索夫斯基那里得知,波兰大多数军队不会听他指挥,可能会把枪口对准俄国人时,不得不放弃诉诸武力的打算。①
在会谈结束的时候,客人们不得不对主人的解释感到满意:波兰所走的道路并不妨碍同苏联结盟,波兰不会退出华沙条约组织。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主人的两项要求:签订一项特别协定以解决驻波苏军的地位问题, 把不受欢迎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调回莫斯科。20 日凌晨发表了简短的苏波会谈公报,公报含混不清的言辞表明双方观点并不一致,只提到决定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问题,苏联的压力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
苏共代表团离开波兰后,波兰党的八中全会继续举行。10 月 20 日,哥穆尔卡在会上作了长达六个半小时的报告。全会同意哥穆尔卡提出的政治路线并通过了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决议。10 月 21 日选举了新的政治局,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
赫鲁晓夫回国以后,苏联政府于 10 月 30 日发表宣言,承认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犯了错误。11 月 16—18 日,哥穆尔卡率波兰党政代表团访苏,与赫鲁晓夫签订了苏波关系协定,规定在平等、不干涉内政、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12 月 17 日,苏联外长和国防部长访问华沙,双方又签订了《关于暂驻波兰的苏联军队的法律地位的条约》。①双方确定,苏军暂时留驻波兰,但不得干涉波兰的内政和主权;苏军的驻地、人数与调动,均须取得波兰政府的同意。在此之前,哥穆尔卡于 11 月解除了具有苏波双重国籍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国防部长职务,并让他返回苏联。
苏联与匈牙利事件 波兰问题刚刚告一段落,苏联又面临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匈牙利事件。
多年来,以拉科西为首的匈牙利领导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顾
① 参见《最后的遗言》,第 319、323 页。
① 尼哈明主编:《国际关系与苏联对外政策,1950— 1959》1960 年莫斯科版,第 60 页。
国情,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群众意见很大。1953 年 6 月纳吉出任部长会议主席后,情况仍未好转。与此同时,匈牙利党内的分歧也不断发展。1955 年 2 月,苏共中央再次把匈牙利党政领导人召到莫斯科,批评纳吉关于发展轻工业的方针和其他一些政策是错误的。拉科西借此于 3 月召开匈党中央全会,指责纳吉已形成了一条修正主义路线;四月中央全会同时以纳吉搞派别活动和有个人野心为由,撤销了他的党内外一切职务,改由赫格居斯担任政府总理,实际上党政大权仍由拉科西把持。
苏共二十大之后,匈牙利国内要求改革和摆脱苏联控制的呼声进一步高涨。1956 年 7 月,苏共中央派米高扬前往匈牙利。在他的策划下,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全会决定解除拉科西的第一书记和政治局委员职务,改由格罗继任。
但是,格罗仍不能控制局势。在 7—10 月间,群众运动继续发展。10 月21 日清早,布达佩斯各报突出报导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八中全会的情况, 并摘要刊登哥穆尔卡报告的要点。电台宣布:“波兰的事件同时也可当作我们的教训,因为我们的情况相同。”波党八中全会成功地抵制了苏联的干涉, 推选哥穆尔卡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这对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匈牙利人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10 月 22 日,由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裴多菲俱乐部经过讨论,向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当晚,布达佩斯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 23 日举行声援波兰人民的示威游行,并在十点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对政府的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苏联驻军立即全部撤出匈牙利;在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调整苏匈关系;发扬民主,改组党政领导,清算拉科西集团的错误,拥护纳吉组织新政府;进行经济改革,保障人民生活等。
10 月 23 日,走上布达佩斯街头游行的群众达十万人,人们高呼“俄国佬滚回去!”“格罗必须下台!”等口号。和平示威迅速转变为流血冲突。匈党中央委员会在 23 日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让纳吉及其支持者进入政治局并由纳吉再次出任部长会议主席。这次会议还作出了邀请苏军来帮助维持秩序的决定。
10 月 24 日,当苏军坦克出现在布达佩斯街头时,示威行动进一步演变为大规模的暴动。工人、学生与苏军发生了流血冲突。与此同时,各种反动分子则乘乱鼓动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和一些要害部门。当天下午 2 时,米高扬和苏斯洛夫各乘一辆装甲车,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驰抵匈党中央所在地, 参加匈党中央会议。米高扬指责格罗举措失当,触怒了群众,还指责格罗对匈牙利事态作了“歪曲”“夸大”的报告,才致使莫斯科匆忙作出把军队开进布达佩斯的决定,使苏军卷入流血冲突,25 日,格罗被迫辞去了党的第一书记职务,由卡达尔接任。27 日,苏军暂时控制了局势。
1956 年 10 月 30 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基础的宣言》,宣言发表前一天,即 10 月 29 日,由再次抵匈的米高扬和苏斯洛夫把宣言草案交给纳吉。《苏联政府宣言》肯定匈牙利人民要求纠正错误是正确的,同时指出:“黑暗的反动势力和反革命势力很快就混入了劳动人民这个正当和进步的运动中,他们企图利用劳动人民的不满来破坏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的基础,使地主和资本家的制度在
匈牙利复辟。”①宣言承认苏联在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犯了错误,损害了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苏联政府在这个宣言中第一次公开声明,苏联与南斯拉夫恢复党和国家关系时确定的那些原则,应当成为它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进一步加强友谊合作的基础。苏联政府声明准备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共同讨论来保证这些原则的贯彻, 并表示同意研究从东欧国家撤走苏军的问题。②就在正式公布这个宣言的当天,苏军撤出了布达佩斯。
10 月 30 日,苏军撤出布达佩斯的当天,武装分子袭击了布达佩斯市委大楼,残酷杀害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警卫战士。就在这一天,纳吉宣布取消一党执政。此后三天内,一些武装分子在国际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支持下打开监狱,释放了大批刑事犯和前党卫军分子,并在首都残酷杀害共产党人。10 月 31 日,纳吉在同米高扬、苏斯洛夫和苏驻匈大使会谈中,明确要求苏军撤离匈牙利和声言要退出华约组织。11 月 1 日,纳吉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正式宣布“匈牙利政府立即废除华沙条约,同时宣布匈牙利中立”,并“请求美苏英法四大国保证这种中立。”他还要求联合国“把匈牙利的中立和四大国的保证列入即将举行的联合国会议议程”。①11 月 1 日夜里,苏联用飞机把卡达尔由布达佩斯接到莫斯科,要他组织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11 月 3 日,以卡达尔为首的新政府成立。新政府要求苏军帮助恢复匈牙利的国内秩序。次日,苏军再次开进布达佩斯平息暴动。②赫鲁晓夫后来说,苏共中央主席团这一决定,是在“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协商——首先是同兄弟的中国共产党协商”之后作出的。他还说:“如果我们袖手旁观, 拒绝支援匈牙利同志,这将是不可饶恕的,简直是不可饶恕的。”③
事件平息后,苏联向匈牙利提供了小麦、肉、糖、木材等应急物资。1957 年 3 月 27—28 日,卡达尔访苏期间,苏又给匈 10 亿卢布的贷款。在 3 月 28 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双方强调苏军驻匈是防御帝国主义者侵略阴谋的“决定性因素”,要“用一切形式巩固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④同年 5
月 27 日,苏联同匈牙利签订了《关于苏军暂驻匈境法律地区协定》,再次强调苏军驻匈“对于保证共同防御可能发生的侵略是适宜的”。①
苏中关系 从斯大林逝世至苏共二十大以前,苏中两国继续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曾经长期担任中国驻苏大使的刘晓在他的回忆录中指出,“赫鲁晓夫上台不久,尚立足不稳,需要中国支持,因而尽可能求同存异,在经济上援助我。”②这种说法是符合历史情况的。1954 年 9 月 30 日,赫鲁晓夫率团访华,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国庆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两国伟大人民的友好、同盟和互助,是建立在完全平等,互相尊重民族利益、
① 《匈牙利事件》,第 151— 153 页。
② 《真理报》,1956 年 10 月 31 日。
① 《匈牙利事件》,第 29 页。
② 同上书,第 34 页。
③ 《赫鲁晓夫回忆录》,第 599— 600 页。
④ 《苏联——匈牙利关系文件集 1948— 1970》,莫斯科 1974 年版,第 97、112 页。
①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第 2 卷,第 247 页。
②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第 126 页。
互相帮助求得共同的经济繁荣的真诚愿望之上的”。③在访问中,苏联代表团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重要协定。10 月 12 日,发表了《苏中两国政府联合宣言》和《苏中两国政府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重申并强调中苏和亚洲、太平洋各国之间都将遵循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发展国际合作。宣言针对当时的世界形势,指出美国继续占领日本和支持台湾政权的危害性,希望早日同日本关系正常化以消除战争危险。两国还签订关于苏军自旅大撤退,其海军根据地完全移交中国,以及将原来中苏共管的石油、金属、民用航空和造船四个合营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完全移交中国的几个协定。还签署了关于科技合作,修建兰州——乌鲁木齐——阿拉木图铁路及中蒙、中苏铁路联运的公报。④除了原先已确定的帮助建设 141 项工程外,苏联政府答应再帮助新建 15 项骨干工
程,即总共 156 项工程。⑤这些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一定作用,“为新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但是,这一切援助都是有偿的。①
50 年代上半期的苏中关系总的来说是团结友好的,但是已经存在着分歧
和分裂的因素。就在赫鲁晓夫 1954 年访华期间,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严厉批评苏方企图把四个中苏合营公司变为独立于中国主权之外的经济实体。这才使他们同意把这四个公司中的苏方股份作为对中方的贷款转让给中方,并于1954 年底结束合营。此外,50 年代初期,在中苏非贸易支付中,由于结算办
法不合理。中方吃亏很大。直到 1956 年 7 月,经过谈判,苏方才加以纠正, 并将过去多收的款项退还给中国。②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赫鲁晓夫再三强调苏中团结“牢不可破”的同时,赫鲁晓夫曾私下对苏共的其他领导人说:“同中国人的冲突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③1955 年 9 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莫斯科,赫鲁晓夫在与阿登纳一起散步时对他说,中国是对苏联最大的问题。他说:“您想象一下,赤色中国现在已经有六亿以上的人口,每年还须增加一千二百万。这些人靠着一把米过活。这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您帮助我对付赤色中国吧!”据阿登纳回忆,这句话,在他逗留莫斯科期间, 赫鲁晓夫反复提了三次。④这表明赫鲁晓夫当时已经把中国看作潜在的敌人。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苏中两党在“和平共处”、“和平过渡”以及如何全面正确评价斯大林和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下出现了重大的分歧。此后,这些分歧不断加深。两党开展了激烈的论战,并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国家关系。
波匈事件后,周恩来总理于 1957 年 1 月访问苏波匈三国。周恩来在莫斯科访问期间,与赫鲁晓夫举行了会谈。针对当时苏波之间的紧张关系,周恩来严肃地批评了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指出:“调动苏军,兵临华沙, 对当时的波兰施加军事压力,这是行不通的,不符合兄弟国家之间的关系准
③ 《苏中关系文件资料集》,1959 年莫斯科版,第 292 页。
④ 同上书,第 301— 305 页。
⑤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第 2 卷,第 213 页。
① 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 1989 年版,第 318 页。
②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 1988 年版,第 31 页。
③ 《赫鲁晓夫回忆录》,第 665 页。
④ 《阿登纳回忆录》第 2 卷第十三章《莫斯科之行》。
则⋯⋯”①1 月 19 日,中苏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社会主义各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以民族平等的原则为基础的。
1958 年 4—7 月间,苏联先后向中国提出了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 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4 月 18 日,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由苏中共同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发报无线电中心和一座远程通讯的特种收报无线电中心(即长波电台)。建设所需的费用,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小部分。中国政府复信表示,同意建设大功率长波电台, 欢迎苏联在技术方面给予帮助,但一切费用应由中国全部承担,所有权是中国的,建成后中苏两国可按签订的专门协定共同使用。但苏方坚持在使用时间和器材上双方各占 50%,中国拒绝了这一建议。7 月 21 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求见毛泽东,以赫鲁晓夫的名义提出,希望同中国商议建立一支共同的潜艇舰队,以便利用中国海岸线漫长的优越自然条件。这个提议遭到了毛泽东的严词拒绝。毛泽东认为,如同合资建设长波电台一样,建立共同舰队也是一个涉及主权的政治问题。他对尤金说:“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们可以说我是民族主义”,“如果你们这样说,我就可以说, 你们把俄国的民族主义扩大到了中国的海岸”。②
1958 年春夏之交苏中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成为两国关系从友好到交恶的转折点。7 月 31 日—8 月 3 日,赫鲁晓夫访问北京。在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会谈中,对中方当面责问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之事,赫鲁晓夫解释说是“某些政府部门干的事,是因为尤金传达错了而造成的误会”,竭力推卸自己的责任。但他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却把中国领导维护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诬为“拒绝合作”,和“反苏”。①尽管双方有很大分歧,在 8 月 3 日发表的会谈公报,还是强调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共同看法,并未披露这些分歧和争执。②
1959 年 6 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给赫鲁晓夫,邀请他正式访美。
赫鲁晓夫在 9 月访美之前,给艾森豪威尔送了两个“见面礼”。一是当年 6 月,苏方通知中国政府,拒绝向中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资料和原子弹样品。周恩来认为,赫鲁晓夫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讨好美国,以便向美国提出由苏美两大国垄断核武器的建议。二是同年 8 月 25 日印军侵入西藏朗久地区,爆发了中印边界第一次武装冲突时,苏联政府不顾中国方面的情况通报和劝阻, 通过塔斯社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对冲突“表示遗憾”。周恩来指出,这就等于告诉美国,苏联不支持中国。③葛罗米柯后来承认,就在 1959 年夏天, 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罗伊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们不妨联合起来反对中国。” 他不但没反驳,而且立即表示要“改善苏美关系”。因为他当时已意识到: “实际上,苏中关系在很多方面已接近到了零点。”④
同年 9 月 30 日,赫鲁晓夫在结束苏美戴维营会谈之后直接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当晚盛大的国庆宴会上,他发表讲话,教
① 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北京 1990 年版,第 93 页。
① 《赫鲁晓夫回忆录》,第 670 页。
② 《苏中关系文件集》,第 403— 406 页。
③ 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北京 1989 年版,第 163 页
④ 葛罗米柯:《永志不忘》第 2 册,1988 年莫斯科版,第 387 页。
训主人不要“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①10 月 2 日,双方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谈。在谈到中印边境冲突时,赫鲁晓夫坚持塔斯社声明的立场,并指责中国“为了一块不毛之地把尼赫鲁推向西方⋯⋯”,甚至说:“你们为之战斗的土地只是一块人口稀少荒凉的高地,让给印度算了。”当赫鲁晓夫指责中国“冒险”“好战”“对亚洲和平不负责任”时,受到了陈毅外长有力的反驳。赫鲁晓夫后来建议烧毁 10 月 2 日的中苏会谈记录。但那次会谈给中苏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无法消除的。10 月 6 日,赫鲁晓夫在苏联符拉基沃斯托克(海参崴)劳动者大会上的公开讲话中又影射中国“像公鸡好斗那样热衷于战争,这是不理智的。”②
1960—1961 年间,苏中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论战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
1960 年 7 月 13—16 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体会议,批准了主席团作出的
从中国撤走全部苏联专家的建议。苏联政府于 7 月 16 日就此事照会中国外交
部,并立即采取行动,通知当时在华的 1390 名苏联专家及 2 千多名家属在 8 月底以前全部撤回苏联,带走全部图纸、设计和资料。这样,苏联政府就片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 343 个专家合同和合同的补充书,废除了 257 个科学
技术合作项目。苏联专家的突然撤离,使中国的 40 多个重工业、国防工业部门,250 个工厂企业的建设中途停顿,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蒙受巨大损失。与此同时,苏联还在苏中边境制造事端,同时在 8—9 月间两次拒绝中国政府关于举行边界谈判的建议。1961 年,苏联不顾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等困难,以逼债的手段要中国连本带息偿还在抗美援朝时苏联支援中国军火物资的贷款,①并进一步挑起边境冲突。
1962 年,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当年 4—5 月,苏联驻新疆领事馆和苏侨协会在伊犁和塔城地区用挑拨民族关系等手段,策动数万名中国公民携带20 多万头牲畜出走苏联。10 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中国边防
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而赫鲁晓夫却于 12
月 12 日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公开指责中国的这一正义行动。
1963 年在两国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中苏两党代表团于 7 月 5 日至
20 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7 月 20 日,苏联公开宣布中苏谈判失败,同时公开宣布苏美英三国在部分禁止核试验问题上大体已达成一致意见。8 月 5 日,苏美英三国正式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时,赫鲁晓夫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的方针已表现得十分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