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学艺术领域的新变化

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多样化 在 50 年代中后期至 60 年代前期,苏联文艺界一方面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的创作方法,同时也不狭隘地排除其他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诸如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甚至自然主义, 等等。这就使苏联文艺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多样化。如果说从 20 年代

到 50 年代初,苏联文艺经历了一个由多元到集中,由多样到统一——单调、“划一”的过程,那末从五六十年代开始,苏联文艺则又开始出现了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总的趋向是逐渐拓宽领域,在包括题材、体裁、艺术风格和手法,甚至创作方法上显示出了多样化的倾向。

这一时期的文学题材已不限于工农业生产题材和历史重大斗争的史诗性的“大题材”,描写爱情、友谊、个人命运和婚姻家庭之类的“小题材”也屡见不鲜。在舞台和银幕上打破了“理想人物”、“英雄人物”独占的局面, 进入艺术形象之林的已不乏具有七情六欲,带着满身人间烟火味的“普通人”。这使文学艺术更加接近现实,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靠拢起来。在体裁上,不仅是散文、诗歌、戏剧、电影全面发展,中短篇小说和特写重新兴起并占居文坛重要地位,就连多年来很少有人敢于涉足的讽刺喜剧、主观抒情作品也跻身文坛。在格调和风格上,已不单是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战后

初年流行的那种高歌猛进、昂扬奋发的乐观主义,这时已出现了一种“复杂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的所谓“复杂”,就是革命伴随曲折,战争渗透悲剧,“人性”难免弱点,在总的乐观主义的旋律中伴有淡淡的哀愁,在广阔而鲜明的背景上,局部地带着一种感到人生辛酸、痛苦而阴郁的色调。

这个时期苏联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人才辈出,期刊如云,作品纷繁上。在 1954 年召开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时,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仅 3695 人,到 1959

年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达 4801 人。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坛上,从十月革命后经受革命和内战锻炼的最早一代作家(如肖洛霍夫、苏尔科夫、吉洪诺夫、里昂诺夫),到工业化和集体化时代造就的第二代作家(如西蒙诺夫、包戈廷、特瓦尔多夫斯基),经过伟大卫国战争洗礼的第三代,即“前线一代”作家(如邦达列夫、贝科夫、伊萨科夫等),直至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登上文坛的第四代作家(如叶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等),四代人济济一堂,在题材风格上各异其趣,使文坛显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文艺期刊的激增,是该时期文艺繁盛的一个表征。1956 年后,仅莫斯科

一地就创立和恢复了《青春》、《青年近卫军》、《各民族友谊》、《莫斯科》、《我们的同时代人》、《戏剧》、《文学问题》、《外国文学》等杂志和《文学与生活》周报(后易名为《文学俄罗斯报》)等。国内其他地方也新创刊了不少文艺及综合性刊物,如《涅瓦》、《北方》、《顿河》、《高潮》、《伏尔加》、《乌拉尔》等。①各种报刊的总数 1958 年较之 1950 年翻了一番。

创作繁荣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文艺现象。在散文方面,出现了特写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高潮。这个高潮是由作家奥维奇金在 1952—1956 年写的一组揭露农村官僚主义的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所开创的。这组特写作品抨击并揭露了官僚主义,描写了一个顽固保守、冷酷自私,习惯于搬弄上级指示, 不关心人民疾苦,阻碍生产发展的官僚主义者形象。在奥维奇金的带动下, 出现了一批大胆揭露社会问题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数量最多的要算反映农村问题的短篇小说,如特罗耶波利斯基的《一个农艺师的札记》(1953— 1954)、田德里亚科夫的《伊凡·楚普罗夫的堕落》(1954)卡里宁的《中等水平》(1953)等。这类题材的中篇小说有尼古拉耶娃的《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1954)等。

代表这个时期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1956),它以感人的笔触表现了战争的灾难和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开创了战争题材小说的一个新时期。

长篇小说在 50—60 年代虽然失去了垄断地位,但也出现了一些重要作品。如列昂诺夫描写林学教授献身精神的《俄罗斯森林》(1953),肖洛霍夫反映 30 年代集体化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1960)。另外,反映科技界斗争的有格拉宁的《探索者》(1954),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有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1958),表现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有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1955),描写工厂革新与保守斗争的有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1953)。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也出现了活跃局面。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像叶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和阿赫玛杜琳娜等一大批年轻诗人。

① 阿·阿朱别依:《赫鲁晓夫的悲剧》,第 103 页。

他们同仍在进行创作工作的中老年诗人一道,将诗歌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倡导“永恒主题”、“表现自我”,描写“活人”的诗歌理论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只写“劳动主题”的种种禁锢。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抒情诗仍然没有陷入个人感情的狭小天地,而是充满着对人民和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直抒胸臆,用诗歌回答人们关心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大声疾呼”派诗歌反映了五六十年代的社会情绪,叶夫图申科是该派诗人的主要代表者。他的诗题材广泛,以政治性、抒情性见长。他既写国内现实生活,也干预国际政治,以大胆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而闻名。他在这个时期写的《等等》、《济马站》、《恐惧》、《历史不仅是战争》、《布拉茨克水电站》等诗,一方面反映了苏联批判个人崇拜后的社会思想情绪, 同时也表达了苏联青年一代的思想情感。他有一首没有公开发表、但却流传甚广的诗《斯大林的继承者们》,对它有人说好,有人则把它看作是“丑化斯大林的代表作”。

这个时期诗坛上最著名的诗人还是在三四十年代就登上文坛的老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他继战争年代写的著名长诗《瓦西里·焦尔金》之后,在 50—60 年代又写了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1950—1960)和

《焦尔金游地府》(1963)。前一首长诗既描写了过去的伟大成就,也表现了人们遭遇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后一首诗以讽刺幽默的笔调描写了战后个人崇拜时代的苏联现实。该诗发表以后,一些人表示欢迎,但另一些人则对它进行批判和谴责。

五六十年代的叙事诗虽不及抒情诗影响大,但也达到了一定的繁荣。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沃兹涅先斯基的描写红场教堂工匠们不幸遭遇的《工匠》

(1959),斯麦里雅科夫的表现二三十年代共青团员英雄主义的《严峻的爱情》(1954),叶夫图申科的描写德寇大屠杀,控诉法西斯残无人道的《娘子谷》(1962),以及伊萨耶夫的表现坚定和平信念的《记忆的审判》(1962) 等。

戏剧、电影艺术的成就 戏剧创作的新变化表现在涌现出了一大批“大胆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的剧作。剧作家们大胆针砭时弊,讽刺官僚主义, 批判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这类作品有史泰国的《个人事件》(1954),考涅楚克的《翅膀》(1954)和佐林的《客人》(1953)。这些作品因触及了社会的矛盾而引人注目。

但这个时期占总数一半以上的剧作是着重描写人,探索人生价值,表现道德问题的。这类作品有 B.罗佐夫在青少年升学问题上揭露不正之风,表现生活的真正意义的喜剧《祝你成功!》(1954),有阿尔布卓夫以建设工地青年人为题材,歌颂爱情和友谊的《伊尔库茨克故事》(1959),有史泰因以海上舰队生活为题材,表现尊重人、信任人的人道主义主题的《海洋》

(1961)。这个时期以革命历史、战争和列宁为题材的剧本,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包戈廷的歌颂列宁的戏剧三部曲之一《悲壮的颂歌》(1958),A.萨伦斯基的描写苏联姑娘打入德军司令部从事英雄斗争的《女鼓手》(1959), 西蒙诺夫表现战争中的道德问题的心理剧《第四名》(1961)等。

戏剧的体裁和风格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除正剧外,各种喜剧、悲剧开始兴旺,围绕道德问题思考和争论的心理剧、哲理剧更趋普遍,历史纪实剧、传记剧也方兴未艾,诗剧、爱情剧也竞相问世。

电影艺术经过战后年代的危机期(1951 年故事片下降到年产 6 部)以后,

1953 年开始回升。到 1958 年上升到年产量 102 部(一说 115 部),从 60 年

代起大体保持在年生产大型故事片 150 部左右的水平上。①

50 年代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现代题材电影,如根据小说《茹尔宾一家》改编的《大家庭》,青年导演米隆温尔和胡齐耶夫夫拍摄的《扎列赤纳亚大街上的春天》(1956),扎尔赫依拍摄的《高空》(1957)等。此外,还有一些影片,如丘赫莱依的《晴朗的天空》(1961)、巴索夫导演的《寂静》(1964) 和《农庄主席》(1964),以及描写战争真实的新片如《雁南飞》(1957)、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和《伊凡的童年》等也颇受观众的欢迎,其中有些影片还在国际上获奖。

① 《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66— 2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