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60 年代上半期的政治经济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的召开和主要议程 1961 年 10 月 17 日至 31 日,苏联共产党在克

里姆林宫新建的大会堂召开了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近 5000 名代

表出席,世界上 80 个共产党、工人党派代表到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未派代表参加)。

大会除了听取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修改党章和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外,还通过了新的党纲。赫鲁晓夫是这次大会的中心人物,他致开幕词,作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又作《关于苏联共产党纲领》的报告,在讨论中还作了一次长篇总结发言,只有修改党章的报告是由弗·罗·科兹洛夫作的。这充分说明赫鲁晓夫在党内地位的加强。这次大会突出地表现了以下特点:

(一)充分肯定和宣扬二十大以来的成绩和胜利,从而既证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领导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的“英明和正确”,又证明苏联“已具备了建设共产主义物质基础的条件”。(二)系统地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反复论证二十大以来的思想理论和苏共新纲领的内容同这些原理的继承性和联系性,从而树立一种观念:似乎是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进一步批判斯大林、批判“反党集团”、批判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的“修正主义”和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为代表的“教条主义”,企图以此来维护苏共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核心和领导地位和苏共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的不可怀疑性。

赫鲁晓夫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与其说是对二十大以来的工作总结,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思想理论和内外政策所作的系统宣传。赫鲁晓夫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作了这样的概括:“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这段时期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世界体系的竞赛。这个竞赛成了历史现阶段世界发展的枢纽和基础”①。这个概括不仅同斯大林对战后世界形势的估计——两个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较之苏共二十大的看法——两个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同时存在——也有了新的变化。报告论述的国际形势的两个特点是:“社会主义体系威力的进一步增长,这一体系变成世界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在各国人民的心目中遭到了重大的道义上的失败”。②赫鲁晓夫重申, “和平共处”的原则“始终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方针”。③

在谈到苏联国内的建设成就时,报告说:共产主义建设速度的加快,是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六年来,工业品产量增长了将近80%。1956—1961 年国家对国民经济共投资 1560 亿卢布,比二十大以前苏维埃政权所有年代的投资还多。有 6000 多个大企业投入生产。赫鲁晓夫特别向

① 尼·谢·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总结报告》,见《苏

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30 页。

② 同上,第 33 页,第 31 页。

③ 同上,第 56 页。

大会宣布:“以火箭—核技术重新装备苏联军队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① 报告肯定了 1957 年“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说这项改组提高了各加盟共和国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调动了经济中的巨大潜力。农业是赫鲁晓夫重点关注的部门,也是总结报告着力较多的部分。报告说,这几年在农业方面实行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措施,使农业对共产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五年中,农业产值与前五年相比,增长了 43%,谷物、肉类、牛奶以及其他农产品的产量都大大增加了。赫鲁晓夫特别表彰了垦荒运动,他说,现在新垦地提供的粮食占全国收获量的 40%以上。

报告极力宣扬苏联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的发展与提高。报告说,在苏联,国民收入的 3/4 用来满足劳动人民的个人需要。“苏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增长,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②“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③赫鲁晓夫还列举了苏联在文化教育和科技术方面的成绩,诸如苏联的脑力劳动人数已超过2000 万,有 35 万科学工作者,以及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把标记送入月球和尤·阿·加加林与格·斯·季托夫的宇宙飞行等。

赫鲁晓夫也谈到苏联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缺点,不过比起对成绩的重彩浓抹来,这些问题和缺点都是轻描淡写,而且都存在于地方或具体管理部门,并不涉及中央的方针和路线。

苏共新纲领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了一个新党纲。赫鲁晓夫在大会上说:这次大会“将作为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代表大会,作为审查和通过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纲领的代表大会,载入史册”。①

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已有过两个纲领:1903 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和 1919 年 3 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二个纲领。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文件说,1917 年 10 月,无产阶级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 在历史上第一次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党的第一个纲领实现了”。社会主义在苏联完全地和最终地胜利,使“党的第二个纲领也实现了”。现在,苏联共产党通过的第三个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纲领。赫鲁晓夫把这三个纲领比做三级火箭:第一级使俄国脱离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级使它上升到社会主义;第三级的任务则是引入共产主义轨道。②

赫鲁晓夫这样讲的目的在于强调这三个纲领各自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可否认,三个纲领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也有各自的明显区别。而这些区别不仅表现在对不同历史任务的叙述上,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领导人对苏联共产主义的不同认识以及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和策略。第一个纲领是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共同起草的,只有 7 页篇幅。内容分

为最终目的的理论阐述和最近任务及政治、经济目标的具体条文等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

① 尼·谢·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总结报告》,见《苏

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74 页。

② 同上,第 107 页。

③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苏共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的决议》,第 12 页。

① 尼·谢·赫鲁晓夫《关于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281 页。

② 同上,第 297 页。

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有计划的组织社会生产过程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民发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和剥削。第二部分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最近政治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代之以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里要实行人民专政和议会制,凡满 20 岁的男女公民都有普遍、平等和直接的选举权,实行地方自治,人身和住宅不受侵犯,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罢工、结社、迁徙和就业的自由不受限制,全体公民不分性别、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一律平等。同时还规定了保护工人阶级利益和肃清对农民的封建剥削的各项具体条文。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就政权的转变来说,这个纲领的最近政治任务确实实现了,而就纲领的最终目的和具体的政治、经济要求来说,并没有完成。

确切地说,1919 年 3 月俄共八大是修改第一个纲领。这个纲领是以列宁为首的党纲委员会起草的。篇幅增加到 26 页。它一开始就宣布:“1917 年10 月 25 日的十月革命在俄国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贫苦农民和半无产阶级的支持下开始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①这个纲领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最终目的理论部分保留了第一个纲领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八段文字,后面增加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反对机会主义的内容。第二部分分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任务。而正是这一部分对第一个纲领中的具体内容作了相当大的修改,主要是强调了阶级原则,区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即苏维埃的民主。纲领放弃了第一个纲领中关于议会制共和国的设想,实行苏维埃制度,对于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对于人们不分性别、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的一律平等原则,都作了阶级性的解释,加上了相当的限制。允许民族分离权,但强调联邦制的联合,用由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组成的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红军代替了“普遍的人民武装”的主张。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不按地区划分而按生产单位划分。抛弃了法官由人民选举的“资产阶级民主公式”, 法官要体现无产阶级的意志,遵循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学校要变成完全消灭阶级划分的工具。要消灭宗教偏见。在经济方面,要按照一个全面的计划把全国所有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在由谁来管理经济的问题上,纲领提出,工会应当做到把作为统一的经济整体的全部国民经济的全部管理切实集中在自己手里。要加强纪律。还要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在农业方面,废除土地私有,建立国营农场、支持共耕社与协作社,一切土地一律由国家组织耕种。在分配方面,要以产品分配代替贸易。由国家垄断银行,等等。第二个纲领的中心思想是要通过无产阶级的国家权力实现有鲜明阶级原则的社会主义制度。

赫鲁晓夫宣布的第二个纲领实现的主要标志,是苏联最终地、完全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如果从纲领提出的具体任务看,确实大部分变成了现实,而且不少方面早做过了头,但是当然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

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新纲领,也即第三个纲领,是由二十大成立的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起草委员会起草的。篇幅达到 117 页。这个文字特别冗长的新纲领是赫鲁晓夫时代苏共领导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个纲领同样也分为两

①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见《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人民

出版社 1964 年版,第一分册,第 526 页。

大部分。第一部分题名《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基本上再现了第一个和第二个纲领中对资本主义及其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所做的分析,同时增加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观点和斯大林关于俄国是帝国主义矛盾焦点的观点。另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十月革命后俄国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第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发展作了自己的论证和分析。

纲领不仅肯定了列宁时期的国有化和新经济政策,而且也肯定了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民族主义分子和其他敌对分子的斗争,特别是斯大林实行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纲领说:“苏联的工业化是工人阶级、全体苏联人民的伟大功勋”。“农业集体化是在经济关系、在农民的整个生活方式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①纲领还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八条经验与教训。

纲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导致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②关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纲领抛弃了斯大林的一条道路、一种模式的观念和政策,只强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切国家所固有的一系列主要规律”。纲领的着眼点在于,苏联要“在社会主义兄弟般的大家庭里解决共产主义建设的任务”,③ 因而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体系是国与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新类型”,④ 必须建立最紧密的联盟,形成新型的国际分工,要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团结一致和合作,以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谴责了“脱离世界社会主义大家庭孤立地、单干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说这种方针“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经济上是有害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和危险的”。

⑤这说明,赫鲁晓夫并没有完全摆脱斯大林的大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超国家的传

统观念。

纲领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前途的概括基本上仍然用的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观点和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纲领宣布:“帝国主义进入了没落和灭亡的时期。资本主义已从根基到顶峰,包括它的经济制度和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陷在不可避免的瓦解过程中。”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总危机,最近几年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第三阶段,不过,纲领认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同世界大战相联系展开的。纲领罗列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总危机和表现。纲领还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它是把垄断组织的力量和国家的力量联合成统一的机体,由国家直接干预生产过程,使经济生活国家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未改变帝国主义的本性,不能消灭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而使资本主义矛盾更加尖锐化。

纲领认为,工人阶级和国际革命目前处于更加有利的形势。它肯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争取和平反对垄断组织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指出,争取

①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172 页。

② 同上,第 178 页。

③ 同上,第 176 页。

④ 同上,第 178 页。

⑤ 同上,第 178— 179 页。

①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182 页。

民主的斗争是争取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纲领重述了苏共二十大提出的观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不一定同战争相联系,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即在工人阵线或人民阵线的基础上争取议会的多数,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纲领同时也指出,在剥削者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必须考虑非和平的过渡。纲领认为,一切国家革命的主要规律是共同的,而斗争的形式和速度则是多样的。纲领强调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这个专政的主要内容不应当是暴力。纲领还要求工人阶级克服分裂,注意同社会民主党在各种斗争中合作。同时又指出,共产党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机会主义作斗争。目前主要的危险是修正主义,也有另一种危险,即教条主义。赫鲁晓夫在其关于党纲的报告中说,就其历史意义来说,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是位列第二的世界发展结果。纲领指出,已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国家, “解决全民任务的根本条件,是始终不渝地同帝国主义作斗争。”①民族独立国家要继续维护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进步,摒弃使人民遭受苦难的资本主义道路,走能给人民自由和幸福的社会主义道路。

纲领把世界范围内的斗争最终都提高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纲领还阐述了“现代的基本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纲领的第二部分是《苏联共产党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纲领的这一部分首先提出了一个“共产主义”的定义:

共产主义是具有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社会全体成员享有充分的社会平等的、无阶级的社会制度。在那里,随着人们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在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不断发展,一切社会财富的泉源都会充分地涌现出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伟大原则将实现。共产主义是自由的、自觉的劳动者的有高度组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将确立起社会自治, 造福于社会的劳动对所有的人来说,都会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认清了的必要,每一个人的才能的运用都将有益于人民。②

应该说这个定义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依据。不过,在导言中却加进了不少赫鲁晓夫时代的色彩。一方面,尽量使共产主义人道化,除了传统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还加上了“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的口号。纲领提出:共产主义执行着使一切人摆脱社会不平等、摆脱各种形式的压迫与剥削,摆脱战争灾祸的历史使命,并在地球上确立各国人民的和平、劳动、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①另一方面,在勾画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时,十分强调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强调国家在建设中的作用,强调“整个社会经济的有计划的组织达到最高阶段。”

在讲到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条件时,纲领指出:“苏共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政党,是根据物质和精神前提准备和成熟的程度提出和解决共产主义建设的任务的”。②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纲领提出了一个在二十年内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计划。

在 1961—1970 年的第一个十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时,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

①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291 页。

② 《苏联共产党纲领》,第 214 页。

①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165 页。

② 同上,第 216 页。

美国;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人人都将在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证;所有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将成为生产效率高、收入高的经济单位;苏联人对设备完善住宅的需求将基本得到满足;繁重的体力劳动将消失;苏联将成为工作日最短的国家。

在 1971—1980 年的第二个十年中,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富裕的物质的文化的财富;苏联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地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样,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时期完成。

为了在两个十年的时间里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一,要求进一步发展重工业,从技术上重新装备国民经济的其他一切部门。工业品产量在第一个十年要增长一倍半,在第二个十年增长不少于五倍。劳动生产率在头十年提高一倍以上,二十年内提高三倍至三倍半。电力年产量在头十年达到 9000 亿—10000 亿度,第二个十年达到 25000 亿—30000 亿度。钢产量在二十年内达到年产量 25000 万吨。要使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工业得到大发展。最大限度地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要发展农业和改变农村中的社会关系。农产品的总产量在十年内要增加一倍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上超过美国;二十年内产量将增加两倍半,谷物总产量增加一倍。畜牧业的产量, 肉类十年内增加两倍左右,二十年内增加近三倍;牛奶十年内增加一倍多, 二十年内增加两倍。在农村社会关系方面,要完善集体农庄的内部关系,提高公有化程度,过渡到有保障的按月支付劳动报酬,逐渐取消个人副业,广泛发展公共企业和服务业,逐渐赋予集体农庄所有制以全民性质,还要加强国营农场与集体农庄的联系。第三,在经济管理上,要在加强完善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集中领导的同时,发扬民主管理原则。

纲领最诱人的地方在于要迅速提高全体居民的福利、保证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要高的许诺。纲领提出,在苏联国民收入总额在二十年内增长四倍的情况下,按人口平均收入增加两倍以上。集体农庄庄员最近十年平均收入增加一倍以上,二十年内增加三倍。保证人民能得到质量好花样多的食品和日用品。十年内要消除住宅缺乏的现象。在二十年终了时,每个家庭,包括新婚夫妇都将有设备完善、合乎卫生和文化要求的住宅。全体居民将免费使用住宅、公共交通工具、水和煤气。十年内过渡到六小时工作制。二十年内将为企业、机关、集体农庄免费供应午饭。纲领还论述了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苏维埃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性质的变化。纲领说,无产阶级专政在保证社会主义取得完全胜利,过渡到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之后,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从国内发展的任务来看,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已经不再是必要的了。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现阶段已变为“全民国家”。赫鲁晓夫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组织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自治的道路上的极重要的里程碑”。①关于党,纲领说:“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由于苏维埃社会的一致性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经变成了苏联人民的先锋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

① 尼·谢·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总结报告》,见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352 页。

②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275 页。

从苏共第一个纲领到第二个纲领再到第三个纲领的历史发展以及对它们的内容对比中可以看出:苏共新纲领既是对第一、第二个纲领的继承,又充分体现了赫鲁晓夫时代苏共领导对当前世界、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的新观点、新路线和新政策;既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统理论为依据, 又集中了二十大以来赫鲁晓夫的所谓“创造性”的“新发展”。正是这些新观点、新发展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大争论。

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在苏联进行共产主义建设并非自赫鲁晓夫开始, 斯大林早在联共(布)十八大(1939 年)就提出了这项任务,二战以后又作过专门的论述。不过斯大林还只是提出了一些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原理, 而赫鲁晓夫则制定了一个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计划,而且在理论原理上赫鲁晓夫同斯大林之间也有了不少差别。斯大林当时主张苏联“一国共产主义”,苏共新纲领则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在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内的发展以及对这个体系的规律性和优越性的利用,保证它们有可能缩短建设社会主义的期限,开辟了它们大致同时,在一个历史时代内,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远景。”①斯大林曾提出两种过渡的理论,即由集体农庄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然后才由统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赫鲁晓夫则提出:“党的出发点是,农村的共产主义建设将要沿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形式的道路进行。不能把一种社会主义形式同另一种形式对立起来”。②这就是说两种所有制将一同进入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这个未来的新社会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从马克思到列宁,谁也没有把共产主义看成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未来。赫鲁晓夫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四十多年以后试图制定出一个建设共产主义的具体计划,应该说并非想入非非。问题在于,赫鲁晓夫过高的估计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那个二十年计划,虽然赫鲁晓夫说它是“以严格的科学计算为指导”,而实际上则充满了主观、片面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赫鲁晓夫把在十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上超过美国作为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准,姑且不说这种提法有无道理,即就从苏联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说,国际上不少专家都认为这个目标是不能如期达到的,何况共产主义除了物质条件,还应具备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的条件。因此,与其说苏共新纲领是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具体计划,还不如说它只是一份在苏联历史上曾大肆宣扬过的文件,因为在不久之后,它就被束之高阁了。

对斯大林的再批判 苏共二十二大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斯大林的再一次批判。

从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开始的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谴责以及为斯大林时期受迫害者的平反和恢复名誉的工作,一直是在党内的激烈斗争中进行的。在这场斗争中,赫鲁晓夫根据确立和巩固自己领导地位的需要而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在 1956 年底和 1957 年初,在遇到来自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强大压力之后,曾一度降低反斯大林的调子,有时甚至颂扬一下斯大林。在1957 年党中央六月全会以后,为了批判“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

反党集团”斗争的需要,又曾加强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到 1959 年底,批判的

① 《苏联共产党纲领》,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272 页。

② 尼·谢·赫鲁晓夫《关于苏联共产党纲领》,同上第 336 页。

气氛又有了某些缓和,在这年 12 月纪念斯大林诞辰日时,对斯大林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可是,在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又把反斯大林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中有一节专门谈到二十大谴责斯大林错误的必要性。他还再次引用了列宁在 1922 年底和 1923 年初尖锐批评斯大林的话。在赫鲁晓夫旧话重提的指引下,大会在讨论赫鲁晓夫的报告和新党纲时,不少发言人都涉及了这一内容。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列平和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谢尔久克揭露了 1937—1939 年大规模镇压中的大量“罪行”。赫鲁晓夫在其总结发言中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谈了斯大林的“罪责”。他详细地介绍了基洛夫被暗杀时的一些可疑情节,并说:“还需要作不少努力才能真正弄清楚他的被害是谁的罪过。”①他还第一次透露了奥尔忠尼启泽自杀的不正常情况和斯大林第一个妻子的哥哥阿·斯万尼泽被处死的若干细节。他还谈到图哈切夫斯基等红军高级将领的悲惨命运。他还提议,应该在莫斯科建造一座纪念碑,“永远纪念成为专横的牺牲者同志们”。这一建议得到了大会的通过。

在大会闭幕之前,来自列宁格勒地区的代表伊·斯皮里多诺夫、莫斯科代表彼·杰米契夫、格鲁吉亚代表基·托瓦希什维里和乌克兰代表波德戈尔内先后要求把存放斯大林遗体的水晶棺移出列宁墓,理由是:“再继续放在那儿,就是一种亵渎行为。”德·拉祖基娜在斯大林的劳改营和监狱中苦熬过 27 年,她也登台作了发言。在她发言之后,二十二大通过了如下决议:“一、把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上建造的陵墓命名为‘列宁墓’;二、认为在墓中继续保留约·维·斯大林的水晶棺是不适宜的,因为斯大林严重地违反列宁的遗训,滥用权力,大规模镇压正直的苏维埃人,以及在个人迷信时期的其他行为使他的灵柩留在列宁墓中成为不可能。”①就在决议通过的当天晚上,斯大林的棺柩被移出列宁墓,葬在距列宁墓不远的克里姆林宫墙下。墓基上立了一块花岗岩石碑,后来在上面镌刻了“约·维·斯大林”几个字。这样, 斯大林就同先已安葬在这里的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等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随着斯大林的水晶棺被移出列宁墓,他的名字被从马列主义导师名单中排除。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斯大林的新浪潮。成百上千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乡镇、街道、广场、工厂和农庄都重新命名。1925 年命名为斯大林格勒的察里津,被改名为伏尔加格勒。

苏共二十二大把谴责斯大林同继续批判“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结合了起来。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等在 1957 年六月会议后失去了在党和政府中的领导职务,被分配担任了较低级的工作。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莫洛托夫则常常试图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讨论新党纲草案时,他向中央委员会寄了一份分析文章,把这个纲领草案称之为一份错误百出的“修正主义”的文件。赫鲁晓夫这一次讲到反党集团时把马林科夫同莫洛托夫的名字调了个位置,莫洛托夫被提到第一位,马林科夫则被列为第三。赫鲁晓夫指责“反党集团”成员

① 尼·谢·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发言》,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

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430 页。

①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 507 页。

激烈反对党谴责个人崇拜、纠正滥用权力、清查迫害活动的路线,是因为他们对许多大规模迫害活动负有责任。在大会上发言的一些人详尽地谈到了“反党集团”成员的罪行。党的监察委员会主席什维尔尼克指责莫洛托夫“替 1937 年加紧大规模镇压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根据”。还指责他安排逮捕格·伊·洛莫夫—奥波科夫。谢列平指责莫洛托夫曾同意逮捕乌拉尔地区党委第一书记卡巴科夫、远东最高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克鲁托夫和轻工业人民委员乌恰诺夫等人。谢尔久克指责莫洛托夫跟斯大林一起在处决名单上签字。

卡冈诺维奇被说成镇压行动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波德戈尔内指责他为1947 年乌克兰的大恐怖制造舆论。莫斯科党的负责人福尔采娃谈到了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犯下的罪孽。什维尔尼克指责卡冈诺维奇怂恿在车里雅宾斯克、伊万诺夫、雅罗斯拉夫尔等地逮捕一系列干部,采用讹诈和挑拨的手段来实行对党和政府许多干部的逮捕,还指责他要对铁道人民委员部83 名领导干部的被逮捕承担个人责任。俄罗斯联邦总理波利扬斯基揭露他在库班地区对党的干部队伍进行了破坏。

至于马林科夫,斯皮里多诺夫和谢列平指责他参与了“列宁格勒事件”; 马祖罗夫和什维尔尼克指责他亲自参加了恐怖行动和非法审讯,特别是 1935

和 1936 年在白俄罗斯这样干过;什维尔尼克还指责他与贝利亚密切合作,在亚美尼亚和第比利斯搞清洗。

伏罗希洛夫以一名正式代表身份参加了大会,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赫鲁晓夫第一次把他列入反党集团的成员。波利扬斯基在发言中对伏罗希洛夫作了特别尖锐的谴责。谢列平在发言时指出,在亚基尔临刑的前一天晚上曾给伏罗希洛夫写信请求他担保自己家属的安全,而伏罗希洛夫在这封信上写道:“我怀疑这个根本不诚实的人的诚实。”①赫鲁晓夫在总结发言中特别谈到伏罗希洛夫,说他在反党集团向党进攻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发言时就像俗话说的,佩戴着自己所有的勋章,穿上盔甲,好像骑马上阵一样。不过,赫鲁晓夫对伏罗希洛夫并未全面否定,说对他所做的许多好事,中央仍然给予好评。②

在二十二大以后,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马林科夫先后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党籍。伏罗希洛夫虽然被宽容地保留了党籍,但也失去了党内的一切职务。

苏共二十二大在继续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借口下,还公开点名批判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参加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向大会的祝词中批评了苏共领导的这种做法,说这无助于团结,“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对此,赫鲁晓夫在其总结发言中更加变本加厉地攻击了阿尔巴尼亚人,而且还说:“如果中国同志愿意出力使阿尔巴尼亚劳党同各兄弟党的关系正常化,那末未必有谁会比中国共产党更好地促进这一任务的解决”。③中苏两党的冲突和论战进一步发展。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是赫鲁晓夫时代的顶峰。作为这个时代

①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1961 年莫斯科版,第 2 卷第 403 页。

② 1960 年,伏罗希洛夫被解除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职务,但又一次授予他“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

③ 尼·谢·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发言》,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

表大会文件》第 425 页。

的重要标志的“非斯大林化”在这次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会通过的苏共新纲领不仅把赫鲁晓夫的思想理论系统化了,而且对赫鲁晓夫所理解的共产主义也勾画出了一幅基本蓝图。赫鲁晓夫主义和赫鲁晓夫时代的历史特点比较明显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苏共二十二大以后,赫鲁晓夫政权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麻烦和挑战,赫鲁晓夫的改革也就很快进入了它的最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