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政策

奥地利问题的解决 1938 年3 月被希特勒德国吞并的奥地利,根据1945 年 2 月雅尔塔协定的精神,在 1945 年 7 月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在

对奥和约签订之前,四国继续保留它们在奥地利的部队。战后 10 年间,由于苏联坚持“德国—奥地利问题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和西方三国在德国问题上采取另建联邦德国的政策,奥地利问题的解决一直没有取得进展。1954 年 10 月,决定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签订之后,苏联政府担心西方可能按照联邦德国的模式,在奥地利西占区建立一个分立政权,并使其加入北约, 从而增强对东欧各国的威胁。因此,苏联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奥地利的政策。苏联政府正式宣布不再坚持德国—奥地利问题“一揽子”解决的方案。这是苏联政府的一个让步。1955 年 3 月 26 日,苏联政府表示同意召开四大

国会议解决对奥和约问题,3 月 29 日还邀请奥地利总理访苏。在 4 月 12 日

至 15 日的苏奥两国总理会谈之后,5 月 2 日,苏美英法四国驻维也纳大使邀请奥地利代表参加,共同拟订和核查了对奥和约草案,5 月 15 日,上述五国的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对奥和约》。7 月末,该条约经过有关国家议会批准开始生效。10 月,奥地利国家议会通过了体现《对奥和约》精神的中立宪法。奥地利和维也纳的外国驻军也基本上同时陆续撤出。西方之所以接受奥地利中立化的主张,主要是考虑到该国共产党力量较弱,中立后建立的基本上是属于西方性质的政权,不会被苏联控制,德国问题已使西方承受了很重的外交负担,苏联撤出奥地利后,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就可处于西方影响之下。

奥地利问题的解决被认为是苏联领导人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成功例子。它不仅使战后欧洲问题的解决有所进展,也增强了苏联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

1955 年四大国首脑日内瓦会谈 对奥和约签订以后,英国政府提议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进一步商讨德国问题和裁军问题。这个建议得到了苏联方面的积极响应,会议于 1955 年 7 月 18 日至 8 月 21 日在日内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经过各方协商,四大国首脑会谈的议程是,德国问题、裁军问题和加强东西方相互接触问题。苏联方面提出的讨论亚洲与远东问题(包括提议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方面提出的讨论东欧的政治局势问题的提议,都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没有被列入议程。

关于德国问题,苏联方面认为这不单纯是一个统一与否的问题,它是与欧洲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苏联方面提出在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分两个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阶段承认两个德国是权利平等的两个国家,分别参加两大集团,双方签订和约,保证用和平方式解决与双方有关的问题。第二阶段,取消两大军事集团,建立欧洲安全体系。而西方国家坚持认为在德国统一之前无法考虑建立欧安体系,主张通过“自由选举”来谋求德国统一,而且并不保证统一后德国实行中立。由于双方各持己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在裁军问题上,苏联重申了自己在 1955 年 5 月 10 月提出的裁军方案, 即苏、美各保留 100~150 万军队,英、法各保留 65 万,同时分禁止使用和禁止生产两个阶段解决原子武器的问题。苏联的方案遭到了西方三国的拒绝。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开放天空”的建议,以便相互监督对方国家的军力发展和布署情况。这一建议遭到了苏联的断然拒绝,最后四方同意将裁军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工作范围内进一步讨论。此外,四国一致同意加强相互交流和接触,逐步消除人民交往和经商的各种障碍。

苏日复交 在中欧和西欧取得外交进展的同时,苏联也开始注意调整与它的东邻日本的关系。在战后,苏联代表虽然参加了旨在解决日本问题的1951 年 9 月的旧金山和会,但苏联政府不满意由美国一手包办的对日和约, 因而没有在这个和约上签字。这意味着苏日之间的战争状态仍然没有正式解除。从 1954 年开始,苏日双方都在谋求改善双边关系。1955 年 6 月至 9 月, 苏日双方的政府代表在伦敦举行了第一轮谈判。双方在苏联放弃向日方索要战争赔款、发展经贸关系、签订渔业协定和允许日本加入联合国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分歧相当尖锐。苏方认为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应划归苏联。而日方坚持认为,国后、择捉、齿午和色丹不应包括在千岛群岛之内;它们一直是日本北海道地区的附属岛屿,应全都归还日本。因双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互不相让,谈判持续了 3 个月之久。其间,苏方代表曾表示如能解决其他问题, 可考虑归还齿午和色丹两岛。但由于日方不仅坚持归还四岛,而且认为,北千岛和库页岛南部的归属问题应由国际会议决定。苏联代表对此要求的反应相当强硬。总的来说,在这一轮谈判中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不久以后,在 1956

年 1 月至 3 月,在伦敦又举行的第二轮谈判,双方也因在同一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欢而散。

为了贯彻苏共二十大缓和东西方关系的总构想,同时也为了集中精力关注棘手的战后欧洲问题,苏联政府打算用西北太平洋的渔业发展问题,使对此特别关心的日本政府在恢复苏日正常关系方面采取积极态度。因此,在1956 年 5 月 14 日,签署《苏日渔业条约》和《海上营救协定》之时,苏方表示,该条约和协定的生效要等到苏日关系正常化的时候,苏联政府还根据苏联与联邦德国的建交谈判经验,提出苏日两国可先谋求建交,然后再解决争议问题。根据这个原则,苏日两国外长于 1956 年 7 月 8 日在莫斯科重新开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仍没能完全避开领土问题。针对日方归还北方四岛的要求,苏联方面只同意归还两岛,并且要以确定苏日国境线为条件,因而谈判又告中断。苏联关于首先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的主张在舆论上赢得了主动,而且这样做确实有利于日本国际地位的恢复。因此,在国内的压力下, 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苏联提出的建交与领土问题分开解决的原则。于是,两国在 1956 年 10 月中旬举行的第二次莫斯科会谈中,签署了《苏日联合宣言》。其中规定,双方解除战争状态,恢复外交关系,在经贸和国际上加强合作, 苏联同意把齿午和色丹在苏日和平条约签订以后移交日本。苏日恢复外交关系削弱了美国利用日本在东亚遏制苏联的对峙程度。

柏林危机(1958—1961) 德国问题是战后欧洲问题的焦点,而柏林问题又是德国问题中最为敏感的热点。由于西柏林的“飞地”性质(即它处于民主德国的心脏地区),使民主德国和苏联时常感到西方力量活动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力图采用各种手段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1958 年 10 月 27 日,民主德国领导人乌布里希发表声明,指责西方三国违反了战后有关使德国非军事化的协定,因而无权继续留在西柏林,大柏林应该统一,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苏联政府在 11 月 10 日的照会中也敦促西方三国立即就西柏林问题举行谈判。11 月 13 日,西方三国表示无意撤出西柏林。 11 月 27 日,苏联政府再一次提出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方案:将西柏林建为自由城市类型的独立政治单位;西方国家经过民主德国通往这个城市的交通要由这些国家与民主德国签订协定来解决;如果六个月内不能就西柏林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与民主德国单独签订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和约。苏联政府的意图在于,在全德统一问题不能在使其中立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时候, 两个德国同时存在会更有利于东欧各国的国家安全和苏联在那里的既得利益。西柏林自由化将使这个城市中立化,因而不再成为西方势力的据点。另外,如果苏联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就可以肯定德波边界和德捷边界的现状, 从而缓和战后苏联割取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部份领土所引起的民族矛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方案进行了紧急蹉商。12 月 31 日,由美国政府出面发表了态度强硬的照会,断然否认西柏林对苏联和民主德国安全造成的威胁,并且强调说:“西方三国将严肃地承担继续保卫西柏林 200 多万人民自由的权利和责任”。在西方的强硬态度面前,1959 年 1 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在美度假期间向美国递交的一份备忘录,表明苏联放弃了六个月的期限。对此,西方三国也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同意苏联方面在 1 月 10

日提出的建议,于 1959 年 5 月在日内瓦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这一问题,并允许两个德国派出观察员参加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西方三国坚持用“自由选举”来解决大柏林统一问题和全德统一问题,而苏联的方案是同时与两个德国签约,使西柏林自由化和中立化。这种分歧使这次外长会议毫无结果。但是,由于双方各有所得而使矛盾暂时有所缓和:西方三国使苏联放弃了六个月的期限和单独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的意图;而苏联则迫使西方承认民主德国在解决德国和柏林问题上具有与联邦德国的对等地位以及西柏林不属于联邦德国。在 1959 年苏美首脑戴维营会谈没有就解决柏林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后,1960 年 5 月的四国首脑会谈也因“U—2 飞机事件”而流产,苏联表示要在 6 至 8 个月后再来讨论柏林问题。至此,柏林危机的第一阶段结束。

1960 年 9 月初,联邦德国打算在西柏林召开德国难民组织大会。民主德国对此反应十分强烈,指责联邦德国的这一行动是将“西柏林滥用为复仇之地”,并且部分地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交通。这就导致了苏美新一轮措辞强硬的照会战。美国政府在照会中暗示,一旦西柏林与外界的地面交通被全部封锁,它将采用空运的办法,并回击任何限制措施。苏联曾寄希望于新当选的肯尼迪政府在西柏林问题上作出适当的让步。因而,1961 年 6 月 3 日至

4 日两国领导人在维也纳举行了会晤。苏联的备忘录提出,美国如不愿意与两个德国签订一个和约,可以签订两个和约,而其他对德参战国可以与任何一个德国签订和约。另外,苏联再次提出六个月的期限,表示在此之后,苏联将与愿意缔约的国家缔结和约,并规定“西柏林的自由城市地位”,而该市的交通问题,“应当根据与民主德国签订的相应协议来解决”。肯尼迪拒绝了苏联这个方案后,苏联在 6 月 20 日将这个备忘录提出的方案以照会的形式正式通知西方三国。7 月 17 日,美国代表西方三国答复说,西方不反对在解决整个德国问题之前改善柏林的现状,但将坚决保卫西方在西柏林的权益。同时,美国国会通过一项特别决议,表示将采用一切手段(包括武力)

捍卫自己在西柏林的地位。

在这种局势下,无论是交通封锁,还是与民主德国单独签订和约都会使冲突进一步升级。而在不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由西方以武力保证交通的情况下,苏联又会因自己与盟国的条约被无视而处于难以回旋的境地。另一方面, 如果再次撤销六个月的期限,苏联政府便会在国际社会面前威望扫地。经过一段准备之后,苏联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修筑柏林墙,即围绕西柏林 154

公里长(其中东西柏林的交界线为 28 公里)的四周建筑一道只留一些固定通道的屏障。它的灵活性在于,这不是完全的交通封锁,但却是严格的交通管制。8 月至 10 月,苏美两国的坦克车和装甲车经过一段在该墙的剑拔弩张的对峙后,10 月 18 日,苏联将坦克退至东柏林一边的支路上,西侧的美国坦克和推土机也撤离了柏林墙。这表明美国为了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不得不承认柏林墙这种既成事实。这样苏联和民主德国最为担心的间谍活动和东德人外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苏联在 1961 年 10 月的苏共二十二大上表示,“不

坚持一定要在 1961 年 12 月 31 日以前缔结对德和约。”这时,加勒比海地区局势日益紧张,苏美两大国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