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8 年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在当时之所以能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是与苏联教育本身的发展过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苏联的教育制度大体是在 30 年代中期就确立

了起来。当时,一方面为了纠正 20—30 年代初教育改革当中出现的生产劳动安排过多,课堂教学学时数太少和教学秩序混乱的状况,另一方面为了迅速培养各种人材以满足大规模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要,因此在中等学校取消了劳动课,“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保证对学生施行投考高等学校所必需的普遍教育训练上”,①这就在学校教育上产生了一定的片面性,使普通教育的基本方向主要纳入了为高等学校培养具有较好基础知识人才的轨道,而忽视了国民经济方面的各种需要。

随着中学教育的普及,中学毕业生大量增加,能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者只是少数,大部分则需要走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道路。比如,仅1957 年一年,就有 80 万普通中学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而能够进入大学校

门的只有 25 万人。①这样一来,就提出了怎样使中等教育适应使绝大部分青年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问题。

①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 年 3 月—1964 年 10 月),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336 页。

① 罗·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传》,第 163 页。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中学毕业后面临就业的广大青年在知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学会使用完善的机床,精密的仪器和较为复杂的农业机械。这样,改革教育,特别是改革普通教育,把普通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便成了教育所面临的迫切课题。

为了给实施教育改革做准备,1955—1957 年间在一些学校首先进行了若干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赫鲁晓夫于 1958 年 7 月向党中央委员会散发了他所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意见书,尔后又向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作了传达,并于同年 9 月 21 日在《真

理报》发表。这个意见书经苏共中央 1958 年十一月全会通过,于 12 月 24 日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审核批准,便形成了以同一意见书名称命名的“教育制度法”,向全国推行。

苏联 1958 年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加强学校与生活的联系”,按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这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中等教育。而实施中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之一,是用八年制义务学校取代原来的七年制学校。八年制学校是一种不完全的中等普通劳动综合技术学校,是“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全体青年从八年制学校毕业后都应当到企业和集体农庄等处参加公益劳动,然后在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通过三条途径(即三种类型的学校)“受到完全的中等教育”。

第一条途径,也是主要的途径,是使从八年制学校毕业参加生产的青年先受初步的职业训练,然后在参加生产工作的同时,在工农青年学校学习。工农青年学校是“用来完成从事生产或在机关中工作的男女青年的中等教育”。这种学校“采取分部上课学校、夜校、季节性学校(在农村地区)和函授学校的形式”,学生每周可脱产学习 2—3 天,学习期限为 3 年。该校毕业生领取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并有权投考高等学校。

第二条途径是,从八年制学校毕业的青年在从事生产训练的中等普通劳动综合技术学校(即工厂艺徒学校和农业艺徒学校之类)中继续受教育,这类学校特别注重职业培训,以为学生未来在国民经济或文化某一部门的工作作准备。

第三条途径是,一部分青年通过中等技术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学生在这里除受到完全的中等教育外,还学习专业工作技能,并取得中等技术专家称号。①

此外,还建立了数量极少的“寄宿学校”(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学校),这种学校学习条件很优越,依据地区条件设一至八年级和一至十一年级两种。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这种学校增加了用于综合性技术教学的课时, 力图使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依据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则,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必须首先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入学;同时,要求高校办“工业企业和车间”,企业要办“工厂高等学校”,以此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从这次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虽然从赫鲁晓夫总的思路来说是基本对头的,但是由于他的改革建议是从急于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急于

①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 年 3 月—1964 年 10 月),第 336— 340 页。

建成共产主义的总指导思想出发的,这就使他既没有吸收教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也没有能够吸取苏联 20—30 年代和 1953—1958 年间积累起来的教育

改革的经验,而较多依靠了他在 20 年代对那类技工学校的体验,而且对当时现行的教育采取了矫枉过正的做法,造成劳动课时过多,影响了学业,同时由于许多学校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条件,既满足不了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需要,又酿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到赫鲁晓夫后期,教育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行,于是在 1964 年 8 月 10 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等普通劳动综合技术学校学制》的决议,决定缩短学制,把原定三年制改为两年制①。赫鲁晓夫下台后,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部分修改中等普通学校劳动教育》和《关于进一步改进中等普通学校工作的措施》等一系列决议,②都是要求“缩短修业年限”,加强各科知识教学,根据可能条件施行职业教育等等。这实际上是纠正了 1958 年教育改革的错误和偏向。

中等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联共(布)十九大和苏共二十大为教育事业规定的重要目标,是要在第五个(1951—1955)和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

—1960)期间逐渐普及十年制中等教育。其进程大体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以各共和国首府、共和国直辖市、州和边疆区的中心城市为重点,从大工业中心开始,逐步完成从七年制教育(后改为八年制教育)到十年制中等教育的过渡,然后再向落后城镇和农村地区铺开,以全面实现十年制中学教育的普及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在改善和调整学校布局上进行了大量工作。在50 年代,大大增加了八年制学校(由七年制学校所改)的数量并扩大了中等

学校的学生名额。到 60 年代,还进行了学校的合并,主要是将一部分初等学校合并或把初等学校与八年制学校合在一块,这使初等学校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新办的学校还是增加了的。仅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61—1965) 就新开办了 1.4 万所学校,这比第六个五年计划多 5 千所,比第五个五年计划多 1 万所。①至于在校学生数量,尤其是普通教育学校的高年级(9—11 年级)学生数量增加得更快。从 1952/53 学年度到 1964/65 学年度,各类普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净增 1402.2 万人,即比原来增加了 43%;而在同时期内,这类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净增 488.7 万人,比原先增长了 3.5 倍。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在普及完全中学教育方面所进行的巨大努力。

事实上,普及完全中学教育的目标在 50 年代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并没有完

全达到,到 60 年代仍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因此,在二十二大通过的党纲中仍旧把普及中等教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方针之一。为普及中等教育而扩大各类学校的网络,大大加剧了对师资的需要量。为此,扩大了高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师范的名额,同时为应急之需,在教学质量高的优秀中学还开办了短期师范班。对于那些受过师范教育并且乐意转入教育工作岗位的人,赋予他们无须考试进入高等师范高班学习的权利。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扩大了教师队伍,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质量。在从 1952/53 学年度到 1964/65 学年度

① 《苏联国民教育文件汇编》(1917— 1973),莫斯科 1974 年版,第 218 页。

② 同上书,第 219 页。

① 《苏联的国民教育》,莫斯科 1985 年版,第 75 页。

② 《苏联的国民教育与科学文化》(统计汇编),莫斯科 1977 年版,第 26、68、113 页,由此资料计算得出。

的 12 年内,全日制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的人数由 150.1 万增加到 219.9 万,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比例由 1952/53 学年度占教师总人数的 17.6%提高到1964/65 学年度的 40%。①

应该看到,由于学校和学生数量的增加,特别是由于 1958 年教育改革造

成教育秩序混乱,导致了教育质量的降低,因此,从 60 年代初开始,采取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其中包括整顿教学秩序,改进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办法;加强外语教学,增建外国语重点学校,等等。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熟练劳动力和专业人员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在五六十年代也得到了加强和发展。1954 年建立了一批新型职业学校,录取受过完全中学教育的青年,学习期限定为 6 个月至 2 年。这类学校为工农业输送了具有高等技能的工人和初等技术人员。

根据 1958 年 12 月 24 日教育制度法,将所有劳动后备学校改组为学习期

限为 1—3 年的专业化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分日校和夜校)和学习期限为 1—

2 年的农村职业学校,招收读完八年制学校的青年入学。这种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分工较细,为工农业各部门和文化生活服务机关培养了熟练的职工。国家对这些学校采取了加强物资设备的措施,还为安排它们的教学和劳动制订了年度和长远规则。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受到重视,这类学校在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从 1956 年到 1966 年 10 年间,职业技术学校增加近 1200 所,在校学生增加

了整整一倍。如果说 1955 年培训了 65.1 万人,而到 1965 年则达到 110 万人。这期间这类学校的招生人数也增长了一倍。

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在这 10 年间,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在物质技术基础得到加强的同时,大学生和中专生的人数不断增长。从 1952/53 学年度到 1964/65 学年度,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 147.74 万增加到 322.8 万,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

由 144.15 万增加到 360.84 万。①在同时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由 1953 年

的每年 29.55 万人增加到 1964 年的 55.83 万人,高等学校毕业生由 1953 年

的每年 22.02 万人增加到 1964 年的 35.4 万人。②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则

由 1953 年的 55.8 万人增加到 1964 年的 103.87 万人,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

由 1953 年的 43.08 万增加到 1964 年的 82.05 万。③

在五六十年代,苏联尤其对工程师进行了大规模的培养。1950 年苏联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目还大大落后于美国,苏联为 3.74 万人,美国却为 6.1

万人,而到 1960 年,苏联培养的工程师人数为 12.04 万人,而美国却只有

4.3 万人。④

但是五六十年代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总数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高等学校的数目还有所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将培养普通教育学校 5—7 年级教师的两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与师范学院和大学进行了合并,此外,有些被认为不适宜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也被合并或者撤销。这个时期大力调整了高校网的

① 《苏联的国民教育和科学文化》(统计汇编),第 97 页。

① 《苏联的国民教育与科学文化》(统计汇编),第 153、213 页。

② 同上书,第 176、248 页。

③ 同上书,第 174、246 页。

④ 同上书,第 288 页。

布局。在战时高校向东疏散而使高校布局趋向合理的基础上,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细亚各共和国的高校网进一步扩大,这些地区在这个时期新建了 89 所院校,①这在不小程度上改变了高等学校密集于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和其他几个大城市的不合理现象。

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发展了夜校和函授教育。在 1952/53 学年度,夜校部和函授部大学生分别只占大学生总数的 2.6% 和 32.6%,到 1964/65 学年度,夜校部和函授部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就分别上升到 14%和 44%。②夜校和函授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又适应了国家对高级技术人材的需要。

为了加强对教学和科研高级骨干人才的培养,这个时期也扩大了对研究生的招生。1952 年全国研究生仅有 2.67 万人,到 1964 年发展到 8.3 万人。

③在这些研究生中,有半数以上(1952 年占 58.7%,1964 年为 59.5%)是高等学校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