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禁酒法”的伪善者
经过一番努力,《疤脸》很快拍摄成功,并送交“电影制作审查协会”。不料这一大霍克斯竟气冲冲地来到休斯这里,脸上布满着平常不易见到
的怒色:
“莫名其妙,电影制作审查协会,还有那个威尔·海兹,怎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纯属是刁难!”
霍克斯所指的那个威尔·海兹,是美国极有手腕的政治家,担任着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委员长。在哈定总统(1865~1923 年,第 29 任)人主白宫时曾被任命为邮政部长。
同时,海兹又是个虔诚的清教徒,是长老教会的老顽固,为了将他的清教教义强加于美国人头上,他掌握住了在当时的美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电影事业,作为传播其意志的手段。于是成立了所谓“电影制作审查协会”,并担当了这个独立审查组织的会长。当然,独立审查与那个“禁酒法”是相通的。
“禁酒法”,曾号称是自林肯总统的《解放奴隶宣言》以来,最具有决定性的宪法修正案,实际上是那些虔诚的清教徒们,在自由与节制的名义下, 为表现他们的清教徒主义所制定的法律,这项禁酒法被喻为美国的“高贵实验”。
然而此时在“高贵实验”中的美国,是处在从“狂乱的 20 年代”刚跨
人“大恐慌的 30 年代”的。
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也许正是因为禁酒法的存在,美国民众对于酒的需求反而与日俱增。也因此而使象阿尔·卡波涅之流所组织的犯罪辛迪加得以有器张发展的机会。例如在纽约,地下酒店比比皆是,这黑色帮派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帮派集团与 FBI 的艾利玖特·涅斯所发生的大决斗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当时,美国人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从来不喝酒的良家妇女们一反常态,竟纷纷举杯畅饮,去好好亨受一下这偷偷喝酒的乐趣。而实际上,这种现象是象征着正处在大恐慌年代中的美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矛盾中,如威尔·海兹之类的共和党长老们,却在“清教徒主义的卫士”的自诩声中,通过他们掌握的“电影制作审查协会”,强行干涉电影界内务。当然强迫休斯的电影《疤脸》进行修剪,责令其变更剧本,甚至强行要求重拍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而休斯拍摄《疤脸》的动机,就是要扯下那些以美国人的正常生活做赌注来进行那种所谓的“高贵实验”的清教徒主义者们的伪善的假面具!
“电影审查协会不是要我们减少机关枪乱射的场面,将东尼被警察活捉并处以残酷的绞刑的情节换上去吗?都依他们!”休斯现在只想让电影能够公演。
“这样怎么行!”霍克斯不悦地看了看休斯。 “你知道,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休斯苦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