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英德瓜分东非和各族人民起义

19 世纪 70 年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东非,一直占有殖民优势的英国遇到了德国的强劲挑战。80 年代中后期,双方为抢占东非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它们既争夺又勾结,经过一番较量,于 1890 年签署了赫耳果兰条约,最终完成了对东非的瓜分。英国夺得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德国则占领了坦噶尼喀、卢旺达和布隆迪。

英德对各自东非殖民地的占领和统治,迅速激化了东非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东非各族人民为获得独立和自由,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反对殖民占领和殖民统治的斗争。1905—1907 年的马及马及起义,把东非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成为坦噶尼喀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滥觞。东非各族人民的起义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德的殖民统治,在东非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英德对东非的争夺和瓜分

尽管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西方列强对东非存觊觎之心,并对东非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殖民渗透活动,但争夺和瓜分东非的斗争却主要在英德两国之间展开。英德争夺和瓜分东非的斗争经历了半个世纪,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885 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或称之为英德殖民渗透阶段。

英国自 19 世纪 20 年代渗入东非,至 50 年代已基本控制了桑给巴尔素丹国。60 年代末,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东非战略地位更显重要,为此,英国加速了对桑给巴尔素丹国的控制。1872 年,英属印度汽轮航运公司开辟了每月两次的通往桑给巴尔的海上航班;1877 年,英国东方电报公司铺设电缆,接通了亚丁至桑给巴尔的通讯线路。这一时期,英国与桑给巴尔的贸易量也急剧上升,成为桑给巴尔素丹国最大的贸易伙伴。19 世纪 70 年代初, 其贸易量两倍于德国、三倍于美国①。70 年代中后期,英国开始探索把桑给巴尔素丹国及东非其他地区变成其殖民地的可能性。1875 年,在英国驻埃及领事戈登的策划下,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于 11 月派军队前往东非。他们在英国军官指挥下,先后占领了布腊瓦、基斯马尤等地,计划自沿海至乌干达建立一系列军事据点,实行军事占领。英埃的军事行动遭到桑给巴尔素丹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考虑到占领形势尚不成熟,下令埃及军队撤回。1877 年, 麦金农与桑给巴尔素丹巴加什谈判租借东非沿海地区事项。所谓租借地,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殖民地形式。但这次谈判以破裂告终。1884 年 7 月,英国殖民者约翰斯顿潜入东非内陆,在乞力马扎罗山一带与当地酋长订立了一系列条约,旨在把这些地区纳入英国殖民势力范围。

19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英国在东非的殖民活动往往不以政府直接出面的形式进行,其原因一是英国在当地的殖民势力比较强大,可以通过控制、操纵桑给巴尔素丹来维护自身的殖民利益;二是英国当时尚未遇到强劲对手,政府在幕后活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交纠纷。这是一种狡猾的殖民活动方式。

① R.Oliver & G.Mathew,History of East Africa(《东非史》),Oxford 1963,vol.1,p.236.

德国在统一前已渗入东非沿海地区,但活动规模十分有限。19 世纪 60 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些德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活动,如汉堡的一些商行在桑给巴尔开设分行,派驻代理商。60 年代,德国的探险家开始深入东非内陆活动。70 年代初德国实现统一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很快向帝国主义过渡。随之而起的是德国殖民势力的膨胀,垄断资本开始把眼光转向海外。1873 年,德国成立了开发热带非洲协会;1876 年,又成立了国际非洲协会德国分会;1880 年,上述两个协会合并为柏林德国非洲协会。1884 年,德国一群殖民主义者又发起组织了德国殖民协会。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尽管德国垄断资本把殖民目标瞄准了非洲,但尚未采取公开的殖民入侵活动。究其原因, 主要是德国统一不久,急于巩固普法战争后在欧陆建立的地位,因此不能把大量精力投向海外。但是,以对非洲殖民活动为宗旨的殖民组织的出现,预示了德国大规模殖民活动的开端。

在英德殖民渗透阶段,两国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当时双方实力对比相适应的是,英国在这个时期的活动显得更为强劲,从而占有明显的优势,自 19 世纪 70 年代起,德国加快了渗透步伐,但尚未对英国构成威胁,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两国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

1885 年 3 月—1886 年 10 月,是英德争夺和瓜分东非的第二阶段,或称之为德国急剧扩张阶段。

进入 19 世纪 80 年代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同德国国内的狭小市场发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从而有力刺激了德国垄断资本对海外殖民地的占有欲;而当时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化,更增加了德国抢占海外殖民地的紧迫感。在这种形势下,德国国内鼓吹对外殖民扩张的呼声甚嚣尘上。1884 年初,英驻柏林大使安普西尔报告说:“由于今秋的大选临近,俾斯麦对殖民事务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因为反对派在大选中会喊出当前风行的口号:‘为德国夺取殖民地!’”①事实也是如此,俾斯麦在大选前一改以往对殖民地的保守姿态,于 1884 年 4 月首先在西南非洲建立了德国在海外的第一块殖民地;10 月,为加强德国在东非的殖民活动,任命罗尔夫斯为驻桑给巴尔领事;12 月,臭名昭著的殖民主义者彼得斯潜入东非内陆,在乌萨加腊等地与当地酋长订立了 12 份条约,涉及面积达 15 万平方公里。1885 年 3 月, 德国政府宣布把上述地区置于德国保护之下。这一事件不但标志德国开始对东非实行直接占领,同时也拉开了德国急剧扩张的序幕。

桑给巴尔素丹巴加什致电德皇,声明彼得斯所订条约无效。然而,对德国而言,巴加什的态度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英国的反应。1885 年 3 月,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公开表示:“如果德国希望成为一个殖民强国,那末我将说:愿上帝帮助它成功。”②难道英国真诚欢迎德国分享东非殖民地?当然不是。英国的态度是由它当时在国际关系中的困境所决定的。在苏丹,声势浩大的马赫迪起义使英国殖民军穷于应付而无力自拔;在埃及,英法发生冲突, 两国关系十分紧张;在阿富汗,俄国重兵压境,英俄大有一触即战之势。为避免陷入四面楚歌,英国不愿再与德国搞僵关系。然而,英国外交部官员私下认为,德国在东非的行动“是一种明显的表示,如谈不上敌意,也至少是

① P.Gifford,Britain and Germany in Africa Imperial Rivalry and Colonial Rule(《英德在非洲的大角逐和殖民统治》),Yale 1967,p.6.

② 佐伊·马什等:《东非史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第 186 页。

对英国的仇视”①。十分清楚,德国在东非的殖民扩张从一开始就触犯了英国利益,两国矛盾由此而起,双方的冲突也将不可避免。

德国在东非首次得手后,加快步伐,继续扩大其势力范围。1885 年 4 月, 登哈特与维图统治者辛巴谈判后,宣布维图及其邻近地区为德国保护地。巴加什素丹再次提出抗议,德国立即使用武力迫使素丹让步。1885 年 8 月,德国战舰驶入桑给巴尔港,并公开扬言“要让素丹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②。在火炮瞄准下,巴加什被迫承认德国在东非订立的所有条约,并同意让德国使用达累斯萨拉姆和潘加尼两个港口。

德国在东非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引起了英国的嫉视:英国外交部官员认为:“东非沿海地区的政治发展对于印度和大英帝国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担心,德国如继续蚕食东非,“可能导致他们通向南非的东部和西部”, 从而会直接损害英国在南非的利益③。英国面临选择,正如英驻桑给巴尔总领事柯克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英国准备眼睁睁看着德国在东非沿海地区占有最高主权,⋯⋯还是设法取得一定的妥协,借以保持我们的势力。”④ 在这种形势下,英国驻桑给巴尔领事霍姆伍德起草了一份备忘录,详尽描述了东非发展前景及其巨大的潜在商业利益,他呼吁英国成立东非协会,并向政府申请特许状,以插手东非的殖民事务。霍姆伍德的呼吁立即得到麦金农等人的响应,他们四出活动,竭力取得各界人士的支持。1885 年 4 月底,霍姆伍德正式把计划呈报外交部。英国政府鉴于国际关系中的困境,不愿同德国发生冲突,但更不愿丧失在东非的殖民利益,因此建立特许公司确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因为特许公司既可放手进行殖民扩张,又可不让政府承担直接责任。英国政府把霍姆伍德的计划通报德国政府,德方很快作出反应,希望英国推迟计划的实施时间。为了避免在瓜分桑给巴尔素丹国时与英国发生冲突,德国还同意与英法共同组成勘界委员会,以确定桑给巴尔素丹国的疆界。

1885 年 6 月,英、德、法三国组成勘界委员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委员会中居然没有一名桑给巴尔素丹国的代表。委员会作了三次航行勘察,但对桑给巴尔素丹国在大陆的内陆地区范围始终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德国为夺取内陆地区,将其内陆纵深范围限为 10 哩,在某些地区甚至否认素丹的统治权;桑给巴尔素丹国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英国主张其内陆纵深应达40 哩。双方分歧颇大,勘界委员会经过几次争论,于 1886 年不欢而散。

德国为了扩大在东非的所得,决定利用英国与其他西方列强的矛盾。德国政府主动派代表赴伦敦谈判,德方表示,若英国在东非作出妥协,那末德国将在埃及问题上支持英国。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于 1886 年 10 月签订了英德协定,规定桑给巴尔素丹国的领土上除沿海岛屿外,大陆的内陆地区纵深为 10 哩;划分英德在东非的势力范围,其界线约同现今坦桑尼亚与肯尼亚的国界;英国承认德国占有维图,并支持德国租借达累斯萨拉姆海关。为了换取法国对英德协定的承认,英德支持法国占领科摩罗群岛。1886 协定对英国

① P.Gifford,op.cit.,p.7.

② R.Oliver,op.cit.,p.371.

③ Gifford,op.cit.,pp.4-5.

④ Z.Marsh&G.W.Kingsnorth,AnIntroductionto theHistoryofEastAfrica(《东非史简编》),Cambridge 1963, pp.108-109.

来说,排除了德国独占东非的威胁,保住了大部份传统势力范围;对德国而言,协定巩固和扩大了它在东非的殖民势力范围。

1886 年英德协定暂时缓和了两国自 1885 年 3 月以来的矛盾,标志着英德争夺、瓜分东非斗争的第二阶段的结束。在这个阶段,两国争夺的目标集中在沿海地区,但又逐渐向内陆推进。

1886 年 10 月—1890 年 6 月为第三阶段,或称之为英德最终瓜分东非阶段。

1886 年英德协定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两国争夺东非的矛盾,相反,协定签署后,双方又展开了新的一轮争夺。1887 年,英国成立了东非协会。在政府帮助下,东非协会从巴加什素丹手中租借了与英国势力范围相对应的大陆沿海地区,租借期为 50 年。1888 年 4 月,东非协会改组为英国东非公司,9 月获得政府特许状。德国不甘落后,1888 年,德国也成立了东非公司,并租借了德国势力范围的沿海地区。至此,东非沿海地区被瓜分完毕。

争夺内陆的斗争更为激烈。英国东非公司的目标是“夺得几乎所有的维多利亚——尼亚萨湖区,⋯⋯然后向坦噶尼喀湖挺进,并在该湖建立港口”①。如能实现这个目标,英国在东非和南非的殖民地将连成一气,从而为二 C 计划的最终实施铺平道路。德国东非公司则力图占领广大内陆地区,建立对英国殖民地的包围圈,使英国殖民势力限于沿海一隅。

争夺内陆的斗争首先围绕着苏丹赤道省展开。马赫迪起义后,赤道省与外界联系中断,英德两国都力图通过援救该省总督埃明帕夏以控制其手下的武装力量,并趁势把赤道省纳入本国势力范围。英国首先成立了以麦金农为首的营救委员会,并于 1889 年派遣杰克逊率队出发。麦金农明确指出,此行目的是“打开直接通往维多利亚——尼亚萨湖区的苏丹通道,进而在东非内陆建立据点”②。德国也成立了同样的组织,并在同年稍晚些时候派出魏斯曼和彼得斯分批出发。然而,英德的营救队都迟了一步,受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派遣的斯坦利早于 1887 年底启程,沿刚果河而上,先行抵达赤道省。埃明帕夏放弃了赤道省,随斯坦利前往沿海。

英德在赤道省没有得手,于是立即把眼光转向乌干达。乌干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占领乌干达就意味着控制了尼罗河源头。1886 年英德协定所划分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维多利亚湖东岸,因此乌干达的归属并没确定。德国一旦占有乌干达,便可形成对英国殖民地自维图经乌干达至坦噶尼喀的弧形包围圈,并切断英国人与尼罗河源头的联系;而英国如控制了乌干达,也即控制了尼罗河上游,这样有利于确保它在埃及的殖民利益。1889 年 6 月,彼得斯率援救队溯塔纳河而上,抵达赤道省边界。当他获悉埃明帕夏已经离开后, 立即转向乌干达境内最大的王国布干达。在布干达,由于英法传教士和阿拉伯人的活动,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使布干达陷于长期动乱之中。布干达国王姆旺加幻想借助外国力量来增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曾向先行抵达的英国援救队及杰克逊求援,但杰克逊并没有立即作出答复。彼得斯抓住时机,赶到布干达首都门戈,与姆旺加订立条约,置布干达于德国保护之下。杰克逊闻讯后火速赶回门戈,要求姆旺加废除对德条约,并重新与英订约,但遭拒绝。

① Gifford,op,cit.,p.18.

② Gifford,op.cit.,p.12.

英德在乌干达的冲突激化了两国矛盾,也给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前景蒙上了阴影。德国精心拼凑的三皇同盟破裂后,俄国与德国宿敌法国迅速接近, 俄法关系日益密切。这使德国在欧陆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英德的冲突无疑将使德国更陷孤立。为避免出现更加被动的局面,德国于 1890 年与英国谈判,对东非作了最终瓜分,并为此签署了赫耳果兰条约。条约规定,德国承认桑给巴尔为英国保护地,乌干达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国放弃维图;英国同意德国占领其沿海租借地,英国把北海的赫耳果兰岛让给德国。

赫耳果兰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德瓜分东非的争夺和斗争最终完成。在第三阶段中,德国的凶猛扩张已危及英国在东非的殖民利益,因此英国采取了毫不相让的行动,双方抢占殖民地的速度明显加快。在这场势均力敌的争夺中,两国的殖民目标已从沿海转向内陆。赫耳果兰条约的签订,使英德在东非占有殖民地的格局最终明朗化:英国占有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 德国则攫取坦噶尼喀、卢旺达和布隆迪。

二、英德对各自殖民地的占领

赫耳果兰条约签订后,英德分别采取行动,实行对各自殖民地的占领。英国在订约后四个月,宣布桑给巴尔及其所属岛屿为英国保护国。1894

年,英国东非公司交出特许状,英国政府把沿海地区接管过去,并入英属东非保护领。

英国占领乌干达化费了数年时间。1890 年 12 月,东非公司派遣卢加德前往布干达。当时布干达的形势比较复杂。早在 1840 年代末,第一批阿拉伯人就进入布干达活动,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教徒人数不断增加,在当地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1875 年,斯坦利抵达布干达,他呼吁西方派遣传教士赴布干达。1876 年,英国新教行教会首先派传教团进入布干达传教。同年,法国天主教白衣神父会传教团也接踵而至。于是,在布干达逐渐形成了代表阿拉伯人势力的伊斯兰教派、代表英国势力的基督教新教派和代表法国势力的天主教派。他们积极活动,扩充实力,力图控制布干达政局。1884 年 10 月,布干达国王穆特萨去世,其子姆旺加继位。姆旺加目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给本国政治生活带来的危害,决意逐步清除西方传教士及其势力。1885 年 10 月,他下令逮捕并处死了英国的汉宁顿主教;1886 年 5 月,他在门戈对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进行清洗。1888 年 9 月,姆旺加为肃清外来宗教的影响, 计划恢复布干达传统宗教卢巴雷教,并把天主教、新教和伊斯兰教都列入取缔之列。由于消息被泄露,上述三个教派联合起来,废黜了姆旺加,立其兄基威瓦为王,姆旺加被迫逃往维多利亚湖南岸。基威瓦上台后,由三个教派分享政权。但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一个月,伊斯兰教派为独占布干达而发动政变,废黜基威瓦,立其弟卡勒马为王,并把天主教和新教势力驱赶出境。1889 年 10 月,天主教派与基督教新教派为重返布干达而与姆旺加携手联合, 并击败了卡勒马的军队。伊斯兰教派在布尼奥罗国王支持下,虽一度打回布干达,但在 1890 年 2 月的战斗中再遭重创,只得败退布尼奥罗。姆旺加复位后,大权完全落入天主教派和基督教新教派之手,但他们都企图排斥对方, 因此两派磨擦不断,矛盾日益激化。卢加德到达布干达后,基督教新教派有恃无恐,而天主教派则加紧备战,气氛十分紧张。卢加德为站稳脚跟,首先于 1890 年 12 月迫使姆旺加订约,承认英国东非公司对布干达的宗主权。1891

年 5 月,他率军击溃了退居布尼奥罗的伊斯兰教派的武装力量,解除了外部的威胁。接着,他率军远征,收编了原苏丹赤道省总督埃明帕夏留在当地的武装力量。除把一部份军队留在托罗——布尼奥罗边界一线外,其余均带回布干达,此举大大增强了英国在布干达的实力。英国实力的增长引起了天主教派的不安,两派对立更加尖锐。1892 年 1 月,基督教新教派与天主教派之间终于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卢加德依仗军事优势击败了天主教派,而天主教派却挟持姆旺加外逃。3 月末,姆旺加避开了天主教派的监督,返回门戈。天主教派失去了姆旺加,只得屈服。英国基本控制了布干达。

1894 年,英国政府从东非公司手中接管了布干达,并宣布成立乌干达保护国。保护国成立后,英国继续向布干达周围地区扩张。

布索加地区有若干布索加人王国,它们以前都臣服布干达。英国早在1891 年就向布索加地区渗透,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乌干达保护国成立后,英国殖民当局用武力征服了这些小国。1895 年 12 月,英国与布干达订立《乌干达——乌索加协定》,规定布干达放弃对布索加的全部主权。此后,英国把布索加并入了乌干达保护国。

布尼奥罗在英国入侵前一直是个独立国家。英国为打通进入阿尔伯特湖的道路,派遣武装力量入侵布尼奥罗,并在沿途建立四个殖民据点。布尼奥罗国王卡巴累加奋起抵抗,不断袭击英国殖民军。1894 年,英国依仗先进的武器装备击败卡巴累加军队,卡巴累加被迫撤离本土。英国对布尼奥罗实行了军事占领。

1896 年 7 月,英国将布尼奥罗、布索加、安科累和托罗全部并入乌干达保护国。

1895 年,英国把自沿海至奈瓦沙湖之间的地区宣布为英属东非保护国

(1920 年改名肯尼亚)。在这个地区,马萨伊人由于内战而削弱了力量,瘟役的流行更使他们大伤元气,因此英国人进入内陆时并没遇到强烈抵抗。英国殖民当局对马萨伊人采取蚕食政策,逐步侵占其土地。然而,在占领吉库尤人、南迪人和基皮斯吉人的土地时,英国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战争才得以实现。

德国于 1889 年 10 月宣布成立德属东非保护国,最初由东非公司管理。但德国的殖民占领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当地人民有力的抵抗。1891 年,德国政府取消了东非公司的特许状,直接接管东非殖民地。德国对其殖民地的占领主要通过暴力行动,在镇压了各地人民的反抗后才得以实现。

三、英德对东非的殖民统治

英德瓜分和占领东非后,着手在各自殖民地建立殖民机构和各种统治制度。

1890 年,冯·索台被任命为德属东非的首任总督。他上任后逐步健全殖民统治机构,先后成立了财政部、测量及农业部、司法部、卫生部和公共工程部。

德国殖民当局对德属东非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统治形式。在沿海城镇及其邻近地区,各级政府由德国官员直接掌握和控制;在沿海地区和某些内陆地区,以德国人出任的地区专员为首,下设若干名“阿基达”(中层官员,通常由阿拉伯人担任),在阿基达之下又配备了许多“琼贝”(村长,一般由

非洲人担任);在大部份内陆地区,部落酋长(有些是被保留下来的原部落酋长,有些则是由殖民当局任命的部落酋长)直接从属于殖民当局。上述地区的统治形式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属直接统治。德国官员代表殖民当局握有最高权力,殖民当局任命的一些中下层官员,如阿基达、琼贝和酋长们, 虽有非洲人或阿拉伯人出任,但他们只是执行殖民当局的指令,主要任务是征税、为德国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为公共工程征集劳工、监督农民种植当局规定的经济作物等。在德属东非的东北部高原地区,布隆迪、卢旺达和布科巴,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地区的传统统治者和社会制度在形式上被保留下来, 素丹和酋长在一定范围内仍可行使某些权力,殖民当局向这些地区派驻一名驻节长官,名为顾问,实则监督素丹和各级酋长,进行间接统治。

德国的对外殖民政策同其对内政策一样,带有鲜明的军事专制的特色。在政治上,殖民当局完全依赖赤裸裸的暴力来维持对德属东非的统治。 1893—1906 年间的四任总督全部来自军人。非洲居民(包括各级酋长)稍有不满或反抗,立即会遭到残酷的惩罚和镇压。彼得斯公开表示:要让非洲人 “知道德国人的厉害”①。他在任乞力马扎罗地区专员时,在戈戈族人地区一

次就惨无人道地烧毁 12 座村庄。

在经济上,为把德属东非变成宗主国的工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殖民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经济强制措施。

第一,强行剥夺非洲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1895 年,殖民当局宣布,德属东非的全部土地归德皇所有,当局有权出卖、出租或分配这些土地。于是,大批良田落入德国和欧洲的移民或公司之手。据统计,1907 年仅萨达尼一地,德国 12 家大公司占田就达 12.5 万英亩①。而分配给非洲人的土地则大多是零星和贫瘠的土地。

第二,全力推行单一经济作物生产。德国为使东非殖民地生产其所需的农业原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吸引德国及欧洲移民迁居东非,分给大量土地,支持他们开办种植园,大规模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德国移民或公司建立的种植园,占地面积一般都较大,如最早开办的两座棉花种植园占地面积均达 300 平方公里②。至 1910 年,德属东非已有橡

胶种植园 250 座、剑麻种植园 54 座、棉花种植园 17 座③。另一方面,殖民当局应用行政手段,强迫当地农民种植橡胶、剑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因此, 德属东非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仅以剑麻为例,1905—1913 年,种植面积由 1390 公顷增加到 24750 公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剑麻、橡胶和棉花已成为当地主要出口项目,1913 年剑麻出口值为 1030 万马克, 橡胶为 650 万马克,棉花也超过 200 万马克④。

第三,肆意掠夺当地人力资源,为了给德国或欧洲人种植园提供大批劳动力,殖民当局实行强迫劳动制,成年居民每年需无偿服役一个月。服役者大多被送往种植园,也有部份人在铁路等公共工程工地劳动。此外,殖民当局还通过征税等手段迫使土著居民外出出卖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名目繁多,

① Oliver,op.cit.,p.444.

① D.W.Nadudere,Imperialism in East Africa(《帝国主义在东非》),London 1981,vol.I,p.23.

② Gifford,op.cit.,p.410.

③ Harlw,op.cit.,pp. 152-153.

④ Stoecker,German Imperialism in Africa(《德帝国主义在非洲》),London 1986,pp.150-151.

如茅屋税(每年 3 卢比,1912 年后改为人头税,税额上升至 3—5 卢比)、死亡税等。1891—1892 年度,德属东非税收总额为 145.8 万马克,1895—1896年度已猛增达 621.5 万马克①。为了交纳不断增加的税金,非洲居民或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或外出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现金。

第四,强化对贸易的控制。德国东非公司包购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作物和其他传统产品,并垄断了大部份进出口业务。1897 年,德属东非的出口仅有22%输往宗主国,而 72%却经桑给巴尔转运英国和印度;至 1911 年,对宗主国的贸易占其出口总额的 59%,而转运英国和印度的已降为 10%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垄断资本已成为德属东非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中传统作物生产萎缩,尤其是粮食生产,不但不能自给,反而需要进口。1913 年的官方统计表明,当年的粮食进口已达 504.9 万马克③。大量西方工业品的涌入,摧毁了当地传统手工业。对外贸易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德属东非经济被纳入了殖民地经济的轨道。

在英国的东非殖民地,即桑给巴尔保护国、乌干达保护国和英属东非保护国(肯尼亚),英国所采用的殖民统治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乌干达,英国实行间接统治。曾在印度等地服役的卢加德,深受英国殖民统治技巧的薰陶。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居住和目睹的众多国家中, 只要有可能通过其原有的首领和习惯法来统治土著居民,英国就不会实行专制政策”①。他对乌干达提出实行间接统治的设想:“关于乌干达的内政,我认为目标应该是利用固有的行政机构来治理这个国家。”②1892 年,卢加德用武力平息了教派争斗后,对布干达的权力作了重新分配。姆旺加仍为“卡巴卡”(国王),他由三位首席部长辅佐,基督教新教派代表任第一首席部长,天主教派任第二首席部长,伊斯兰教派任第三首席部长。各地区的酋长席位也在三个教派中重新派定,基督教新教派获得了其中大多数席位。天主教派次之,而伊斯兰教派仅得到三个酋长职务。卢加德此举为英国在布干达实行间接统治奠定了基础。1894 年,英国政府从东非公司手中接管布干达, 次年任命威尔逊为布干达总督。威尔逊进一步完善了布干达的间接统治制度,增设了土著法院等组织。1900 年,英国专员约翰斯顿与布干达国王签署的布干达协定,最终从法律上全面确认了间接统治制度。协定规定,布干达作为乌干达保护国的一个省,其财政收入归保护国。国王每年由殖民当局支付不少于 1500 英镑的年薪。国王可任命一位首相、一位首席法官和一位财政部长协助其工作。国王的法庭仅审理布干达臣民的案件,无权过问外国人的纠纷,该法庭判处死刑须经英王批准后生效。整个布干达被重新划分为 20 个郡,郡下设乡和村。布干达设立政务会议,由 3 位大臣、20 名郡长及国王指定的 60 名其他成员、6 名知名人士组成,其决议经英王政府代表批准后方能实施。十分明显,协定在形式上保留了布干达的传统制度,但其实质已被

① Oliver,op.cit.,p.449.

② Nadudere,op.cit.,p. 25.

③ Sroecker,op. cit.,p. 156.

① Margery Perham,Lugard:The Years of Adventure 1858-1898(《卢加德的冒险年代》),London 1956, p.311.

② Margery Perham,Native Administration in Nigeria(《尼日利亚的土著管理》),Lon-don 1962,p.36.

改造,英国殖民当局掌握了当地最高权力,国王和各级酋长实际上成了殖民当局的雇员,成为他们进行统治的工具。布干达的间接统治日后被推广到整个乌干达保护国。

桑给巴尔保护国也实行间接统治,但程度与乌干达有所不同。殖民当局的最高官员是英国驻桑给巴尔总领事。英国政府为桑给巴尔素丹增设了首席大臣一职,但任此职的却是英国人马修斯(他还兼任素丹军队的总司令)。素丹名为国家元首,但不得过问外交、军事、司法和财政等重大事宜。素丹本人的财政支出受到限制。素丹虽可以指定其继承人,但事前必须经英国方面首肯,新素丹还应向英王宣誓效忠。因此,桑给巴尔素丹仅仅是英国殖民当局的一具摆设而已。

在肯尼亚,英国原来计划建立一整套既适合殖民者、又适合当地居民的政府机构,但这个计划在实践中碰壁,因为当地不存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于是,英国实行直接统治。英国专员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殖民当局设立了农业部、财政部、司法部、贸易与关税部、林业部、卫生部和公共工程部; 1906 年后,专员之下又成立了立法议会和行政议会(这两个议会中没有一名非洲人的代表)。肯尼亚被划为四个省,殖民当局曾在马萨伊等族中任命了一批酋长。由于这批人不具备传统的权威,英国人后来只得改变做法,从当地有影响的头面人物或长期受殖民当局雇佣的人员中挑选。酋长由英国专员任命,并由当局支付薪水。他们主要负责征税、召集劳动力等日常事务。在酋长之下,还设有村长一职,以协助酋长工作。1907 年颁布的法院条令规定部落设立长老会议,行使司法权。

无论实行间接统治或是直接统治,英国对东非各殖民地的统治和掠夺都十分残酷。

第一,掠夺非洲居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肯尼亚,英国殖民当局于 1902 年颁布了皇家土地法令,宣布一切土地归英王所有,当局有权处理这些土地, 有权把不超过 1000 英亩的耕田或 5000 英亩的牧场租让给欧洲移民,租让期

为 99 年。1915 年,英国竟把租让期延长到 999 年。少数白人以此霸占了大

量良田。英国东非辛迪加由外交部分配到 500 平方公里土地;在裂谷地区, 两个辛迪加和四个白人移民竟占据当地 1/2 的土地;在肯尼亚高地,英国人德拉梅尔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土地 100 万英亩①。在布干达,殖民者入侵前,其全部土地属于国王,各级酋长虽从国王手中分得土地并对农民征租,但他们不享受土地所有权,也无权转让土地。1900 年的布干达协议使这种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全面解体。协议规定,布干达一半土地作为英王财产,由殖民当局掌管,在另一半土地中,500 平方英里作为布干达国王及王室的私产,其余的 8000 平方英里分配给酋长们。这不但使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用权,而且产生了一个以酋长为主体的新的地主集团②。这些人大多集地主和殖民官员于一身,作为地主,他们依靠殖民当局而占有土地,并向佃农征租;作为殖民官员,他们负责替当局征税、筹集劳力、维持秩序,并从中取得报酬,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主要社会基础。

非洲居民失去土地后,被殖民当局强行赶入所谓的土著保留地。在肯尼

① Nabudere,op.cit.,p.55.

② 起初主要是上层酋长分得土地,获地者约千余人;后来范围逐步扩大,下级酋长也分得土地。人数增加到近 4000 人。

亚,最早建立的是马萨伊人保留地。1904 年,殖民当局与马萨伊族酋长订约, 规定在乌干达铁路的南北两侧建立两个保留地,两地之间仅留一条半英里宽的通道。1908 年,这条通道被关闭。1911 年,英国强迫马萨伊族订立第二个协定,把南北两个保留地合并,所有马萨伊人只能在铁路以南的狭小的保留地中生活。马萨伊人一再反对,但合并还是于 1913 年完成。在英国的其他东非殖民地,也程度不同地采用划定保留地的做法。保留地大多土质贫瘠,连殖民当局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在这样的地方,50 万英亩土地就是白给,也没有一个思想健全的欧洲人会要。”

第二,强制推行单一经济作物。英国强制殖民地农民改变当地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转而生产英国所需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例,英国垄断资本为摆脱对美棉的严重依赖,竭力在东非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为此,英国专门成立了英国棉花生产协会,并筹集了 50 万英镑的基金。这个协会在殖民当局配合下,把大量棉种运往乌干达等地,由当局向农民分发棉种,强迫他们种植。仅乌干达一地,1906—1915 年间,棉花出口量竟增长了 171 倍;1918 年棉花种植面积已达 56000 公顷①。除棉花外,英国在乌干达还强行推行咖啡和橡胶生产;在肯尼亚则鼓励白人移民创办大规模的种植园,生产棉花、橡胶、咖啡和剑麻;在桑给巴尔支持阿拉伯种植园主扩大丁香生产。

第三,实行强迫劳动制。在乌干达,每个成年非洲人每年须为当局无偿劳动 30 天;肯尼亚为 24 天。但实际上往往超过所规定的期限。例如,1901 年,肯尼亚殖民当局发布一项法令,声称英国总督能随时动员当地非洲居民修建公路或从事其他工程,酋长在接奉命令后,有权派遣有劳动力之男子去筑路或养路,其期限由酋长根据需要决定。非洲居民如有违抗,可被判处 30 先令以下罚金,或一个月以下的监禁。强迫劳动制为白人移民经营的种植园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难题,也为殖民当局兴建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第四,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英国在东非殖民地不但设置众多税目, 而且税额也不断提高。以肯尼亚为例,仅在麦卡柯斯地区,征税总额在 1901

—1902 年度为 8668 卢比,而 1912—1913 年度已增加至 168042 卢比;在北

部的卡维龙多,1901—1902 年度为 26000 卢比,1912—1913 年度已达 336000 卢比②。

英德对东非殖民地的残暴统治和无情掠夺,使东非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失去了独立,经济上失去了自主,生活上失去了自由。东非社会的各类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四、东非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英德对东非的殖民占领,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东非各族人民顽强有力的抵抗。

英国占领布干达后,为控制通往阿尔伯特湖的通道,于 1893 年向布尼奥罗实行军事扩张。为了保卫独立,布尼奥罗全国团结一致,在国王卡巴累加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英国入侵军。1894 年,英军依仗其军事优势,连连击败

① 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前引书,第 717 页。

② Harlow,op.cit.,p.50.

布尼奥罗军队,卡巴累加被迫撤离本土,但一些酋长们仍在国内坚持抗英斗争。英国实行武装占领后,威尔逊曾派遣一名效忠英国的布干达酋长出任布尼奥罗行政长官,但遭当地人民的拒绝,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使英国傀儡离开布尼奥罗。英国当局恼羞成怒,力图强行恢复这一任命,并派兵弹压,放逐了 15 名布尼奥罗酋长。尽管如此,布尼奥罗人民的顽强斗志使那位布干达酋长不敢再在当地露面。

在布干达,英国控制政局后,国王姆旺加成了笼中之鸟。他不堪忍受英国官员的侮辱,逃离本国,前往布杜。英军尾随袭击布杜,姆旺加被迫逃入德属东非。在群众支持下,姆旺加组织武装力量,不断骚扰英军。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先后七次派出军队前往镇压。1899 年,姆旺加联合布尼奥罗共同抗英,不幸兵败后被放逐到基斯马尤,以后又被转至塞舌耳群岛。

在肯尼亚,反英斗争也此起彼伏。1895 年,英国当局无视穆斯林传统, 安置了一名效忠英国的当地人为谢赫。这激起了人民的不满,谢赫的合法继承人穆巴拉克·本·拉希德举兵反抗,大批群众响应。起义军攻打并烧毁了沿海的一些城镇。 1896 年 3 月,英国从印度调来一团士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

在基斯马尤地区,当地居民于 1898 年攻占英军哨所,并发动起义。1900 年,起义遭镇压。次年,当地酋长又策划对英国副专员詹纳的暗杀。英国当局大举报复,打死、打伤当地居民 150 名。

南迪人自 1895 年起就开始有组织地袭击英国商队。尽管殖民当局不时派兵弹压,但南迪人无所畏惧,照样破坏铁路,拒交税金。1905 年,英国征调尼亚萨兰和乌干达的军队,以优势兵力对南迪人先后进行五次进剿。英国殖民军烧杀抢掠,南迪族酋长惨遭杀害,大批牲口被劫。

在德属东非,人民的反抗斗争更加激烈。 1888 年,德国东非公司强迫桑给巴尔素丹把沿海地区租让给该公司后,德国人在沿海主要港口征税,并砍掉了桑给巴尔素丹国国旗。在潘加尼、巴加莫约和坦噶等地,德国人砍倒素丹旗帜的行为激起了人民的义愤,他们纷纷揭竿而起。起义领导人阿布希里·伊本·萨里姆是潘加尼附近的小种植园主、斯瓦希里人,他向群众大声疾呼:面对德国人的入侵,“继续保持沉默是怯懦的表现”①。在他领导下, 起义席卷沿海地区,德国东非公司驻沿海地区的代表被驱赶或囚禁,起义迅速向内陆扩展。齐古阿族在酋长伯瓦纳·赫里率领下投入战斗,瑶族人民也组织起来,迫使德国人撤离林迪和米金达尼,并包围了基尔瓦·基温杰的德国驻军。起义烈火也蔓延到乌散巴腊和乌萨加腊地区。 1888 年末,阿布希里率义军攻打巴加莫约,接着又围困了达累斯萨拉姆。起义得到人民支持, 发展到万余人,并占领了一些沿海重镇。阿布希里起义震惊了德国,1888 年12 月,德国同英国达成协议,联合封锁海岸,后来葡萄牙、意大利和法国也

参加联合行动,企图以此切断起义与外界的联系。 1889 年初,德国政府

任命魏斯曼少校为首任驻德属东非专员,并先后拨款 400 万马克,令他前往镇压起义。魏斯曼在埃及、莫桑比克和亚丁等地召募了上千名雇佣兵,与德国东非公司军队合在一起。1889 年 5 月,魏斯曼集中兵力剿杀沿海义军。由于德军配有当时最先进的连射炮和马克沁机枪,手持弓箭的起义军屡战败北,只得向内陆撤退。6 月,德军控制了沿海地区。为了抓获阿布希里,德

① Giford,op,cit.,p.669.

国当局竟悬赏 10000 卢比。在人民群众支持下,阿布希里继续在内陆与德

军周旋,不断袭击西方商队、传教士和德国殖民据点。 1889 年 12 月, 阿布希里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不久被绞死在巴加莫约。起义的另一位领导人赫里为保存实力,曾一度诈降。1894 年 3 月,他再度举兵,失败后逃往他乡。至 1891 年初,沿海地区的起义基本上被镇压下去。

1891 年,居住在德属东非南部的赫赫族在酋长姆克瓦瓦的率领下,也掀

起了反德斗争。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初,赫赫族就先后击败了恩戈尼人、尼亚姆维齐人和马萨伊人,控制了沿海通往塔波拉及以西地区的商道。赫赫人的活动成为德国进入内陆的障碍。1891 年 9 月,由泽柳斯基率领的德国殖民军发动大规模的惩罚性讨伐,力图一举征服赫赫人,结果遭姆克瓦瓦的伏击,伤亡惨重。次年,姆克瓦瓦又攻占德军的基洛萨要塞。德国殖民当局经过周密策划后,于 1894 年大举进攻赫赫族的首府卡伦加。德国人借助猛烈的炮火,在付出极大伤亡后才攻占卡伦加。姆克瓦瓦被迫撤离。在以后的四年中,他坚持游击战争,四出打击德国殖民者。德国殖民当局为抓获姆克瓦瓦,以 5000 卢比的赏金换取他的首级。姆克瓦瓦在人民支持下,始终没有放弃抗德斗争。1898 年 6 月,姆克瓦瓦不幸被德军包围,他宁死不屈,饮弹自尽。德国殖民者竟惨无人道地割下他的头颅送往柏林。

在尼亚姆维齐族居住地区,伊西凯酋长距塔拉波 50 公里处的商道旁建立

要塞,阻止德国人的入侵。1892 年 6 月和 8 月,伊西凯两次痛击进犯的德国殖民军。1893 年 1 月,德军重兵围攻要塞,伊西凯不愿落入敌手,引爆火药库,全家壮烈牺牲。

除上述斗争外,沿海地区 1894 年爆发了奥马里起义,坚持了一年之久。

1890 年,萨加拉族在其酋长马钦加带领下掀起反德斗争;1891—1892 年,马西图族也举行了同样的斗争。在北部地区,1892 年查加族酋长梅利领导族人奋起反德。此外,戈戈族、尼亚图鲁族和苏库马族等也同德国殖民者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斗争。在布隆迪和卢旺达,德国人也遭到了当地人民有力的抵抗。

19 世纪末东非各族人民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英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入

侵,具有鲜明的反帝反殖性质。这些斗争几乎波及整个东非地区,自 19

世纪 80 年代末持续至整个 90 年代,有些地区基至延续到 20 世纪初。参加这次反抗斗争的成份比较复杂,有上层统治集团成员、各级酋长,也有基层人民群众。但斗争的领导权一般都掌握在原统治集团成员手中,这是由当时东非社会的主要矛盾——东非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这些反抗斗争先后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敌我力量对比过份悬殊; 此外,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起义军内部各种政治势力不协调等,也是起义斗争失败的原因。

五、马及马及起义

德国对东非殖民地实行武装占领后,实施了残暴的殖民统治。德属东非人民不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要忍受沉重的税收和强迫劳动,这使他们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最终导致 1905—1907 年声势浩大的马及马及起义的爆发。

1904 年,恩加兰比一位名叫金吉基蒂勒·恩格瓦勒的乡村医生自称是上帝的使者。他对群众宣传说,上帝为了把人民从德国人的暴虐下拯救出来,

派他带来了“马及马及”(斯瓦希里语 Maji 的译音,意为水);人们只要喝下这种圣水,便可逢凶化吉,刀枪不入,使德国人的子弹失去杀伤力。他号召人们行动起来,“杀死德国佬!”上帝的使者带来圣水的消息不胫而走, 马图姆比人、恩金多人和恩戈尼人成群结伙前往恩加兰比。恩格瓦勒利用群众领取圣水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组织训练工作,为马及马及起义奠定了思想和组织方面的基础。

1905 年 7 月,基尔瓦·基温杰附近的一个德国种植园主强迫当地的马图姆比人延长劳动时间,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他们奋起反抗,公开拔掉棉苗, 袭击德国种植园,赶走殖民官员,起义爆发了。

马图姆比人举事之时,恩格瓦勒尚在外地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他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措施,派人割断了基尔瓦·基温杰通往达累斯萨拉姆的电话线,使德国人无法进行联络;他又派人赶往中部和南部地区,号召人民起义。起义烈火熊熊燃烧,迅速扩展到鲁菲季河以南地区,恩金多人、恩戈尼人和贝纳人纷纷投入战斗。有人描述说:他们“只要得到圣水,或稍稍接触了圣水,那末他们心中除充满热情外,绝不会想到死亡。战士们一旦投入战斗, 立即被杀敌的激情所吞噬,⋯⋯他们急于把敌人踩在脚下,而根本不留意加农炮的轰炸”①。德国殖民当局对来势凶猛的起义浪潮惊恐万状,他们派兵前往镇压,并抓获了恩格瓦勒。德国殖民者对他施以酷刑,但恩格瓦勒始终威武不屈,德国人无计可施,便把他绞死了。恩格瓦勒在起义之初就壮烈就义, 给起义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更激励了人民的斗志。1905 年 8 月,起义军攻占利瓦勒要塞;半个月后,又对德军另一重要据点马亨格发起大规模进攻, 迫使德军弃城而逃。在达累斯萨拉姆四周,起义军也频频出击,破坏交通线, 烧毁田野里的庄稼,沉重打击了德国殖民军。

1905 年底,德属东非当局一边从各地调集兵力,一边要求柏林政府增援快速部队和武器弹药。德皇威廉二世深感马及马及起义的威胁,下令派遣1000 多名士兵和大量武器增援东非殖民地。德军登陆后,部署了一条长达 250 英里的半月形包围圈,并逐步收缩。他们沿途实行惨无人道的焦土政策,焚毁房屋庄稼,屠杀无辜百姓,估计至少有 12 万人惨遭杀害,起义地区一片凄惨景象。德国殖民军的疯狂镇压,使起义军力量受到极大削弱,起义逐步走向低潮,1906 年 3 月,马图姆比人的反抗基本被平息;同年底,南部地区的反德起义也被镇压;1907 年初,起义的另一名著名领袖潘达遭害,起义终于失败。

马及马及起义是东非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帝反殖斗争。起义烈火在短期内燃遍了从达累斯萨拉姆至基洛萨一线以南、基洛萨至马拉维湖一线以东的五、六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坚持了近两年时间,打得德国殖民者丧魂落魄,一度只能龟守几个孤立的据点等待增援。德国殖民官员在起义被镇压后还惶惶不安地承认:“始终无法忘记马及马及起义。起义可能再次大规模爆发的想法充塞脑海。”①马及马及起义又是东非人民借用宗教外衣进行反帝反殖斗争的典范。起义的发动者利用宗教形式,宣传群众,鼓动群众,组织群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马及马及起义还超越了部落界限,在反对德国殖民统治的共同目标下,各族人民携手战斗。起义爆发不久,恩戈尼酋长桑吉

① Gifford,op.cit.,p.682.

① L. H. Gann, Colonialism inAfrica, 1870-1960(《殖民主义在非洲》), London1977,vol.I,p. 309.

就致函其以前的敌手、瑶族酋长马塔卡:“我们已接到上帝的旨意,所有白人都必须离开这里。我们已准备对他们开战。⋯⋯我原想送你一些牲口作为礼物,但眼下却无力办到。上帝旨意的战争是首位的,请你支援 100 名带枪的战士,帮助我攻打鲍马。⋯⋯让我们抛却前嫌吧!”②十分明显,反对德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共同命运唤醒了德属东非各族人民的民族觉悟和独立意识,这对坦桑尼亚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及马及起义虽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东非人民的伟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德国的殖民统治。坦桑尼亚人民把这次起义视为本国历史上一部光辉的史诗,是走向“乌呼鲁”(斯瓦希里语,意为独立和自由)的动力。

② Gann,op,cit.,p.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