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苏丹马赫迪起义

19 世纪初,殖民列强对非洲的占领尚未深入内陆。对于地处内地的苏丹来说,侵略威胁来自想要掠夺黄金和奴隶的埃及。埃及在侵略小国林立、尚未统一的苏丹时,不仅进兵顺利,还建立了以掠夺为目的的行政统治。1869 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改变了整个东北非的局势。英法为控制运河展开了争夺。埃及爆发了反对外来侵略的阿拉比起义。伊斯兰化的苏丹人民不堪奥斯曼埃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利用埃及统治混乱之机,在马赫迪主义旗帜下,发动了大规模反外来统治的斗争。1882 年,英国镇压了阿拉比起义后, 以埃及为基地,将侵略的触角伸向尼罗河上游。马赫迪起义的矛头随之从反奥埃统治为主转向反对英埃统治。老奸巨滑的英国企图以建立受自己控制的苏丹自治政府来平定苏丹人民起义,但酷爱独立自由的苏丹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马赫迪国家。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还统一了分裂的国家,整合了互相隔绝的各族,培养了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意识。

然而,英帝国主义绝对不能容忍在“2C 计划”必经之尼罗河上游和英印航线之红海沿岸出现一个独立的非洲人国家。它不但不允许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染指这一地区,而且挑动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互相残杀。马赫迪起义虽然建立了国家,但它并没有彻底摧毁旧的生产关系。马赫迪国家象所有胜利后的农民起义一样很快封建化了,宗教也逐渐失去了它的号召、凝聚和组织作用, 阶级矛盾加剧,统治集团内讧严重。失败已不可避免。英埃入侵以后,苏丹被强行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名义上实行英埃共管,实际上变成英国的殖民地,成了帝国主义的原料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一、奥斯曼埃及对苏丹的入侵与统治

1811 年,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取得政权后,想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奥斯曼帝国之外的大帝国。1811—1818 年,他入侵阿拉伯半岛,占领了东至波斯湾、南至也门的大片领土,随后即把侵略矛头指向被埃及历代统治者认为是自己势力范围的苏丹。他不仅要开疆拓土、打通由散纳尔和达尔富尔控制的尼罗河盆地通往埃及的传统商道,还要用苏丹尚勇好武、能干忠诚的黑奴充实自己的军队,要掠夺苏丹的黄金等自然资源以培植自己的国基。而促使阿里兵进苏丹的直接近因,则是要消灭逃亡栋古拉的马木路克残部。

入侵苏丹由阿里的儿子伊斯梅尔·卡米尔帕夏主持。1820 年 7 月 20 日, 伊斯梅尔率军从阿斯旺出发,经过下努比亚,征服了马哈斯国。在栋古拉, 马木路克被逐四散,东支准备过红海到希贾兹①,被比贾部落斩杀;西支到了北非的突尼斯;北支投降阿里军队;南支逃到善迪②。伊斯梅尔继续挥师南下, 沿途一些小部落纷纷不战而降,唯尚武不羁的夏吉亚人英勇抵抗,但大刀和长矛终究敌挡不住大炮和火器,很快归于失败。1821 年 6 月,伊斯梅尔兵至散纳尔,芬吉人末代素丹巴迪六世投降,但梦想尽快取得奴隶和黄金的阿里

① Hijaz,旧译汉志。

② 迈基·希贝卡:《独立的苏丹》,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第 4 页。一说逃亡的 马木路克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参见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剑桥非洲史》,vol.5,p.24.

急不可耐,派其婿德弗特达尔③库斯劳指挥另一支大军,于 1821 年 4 月 20 日从尼罗河向西南之达尔富尔进发,攻占巴腊,征服达尔富尔统治下的科尔多凡。至此,大规模的征服告一段落,奥斯曼埃及基本上控制了苏丹。第二阶段的征服主要在东部和南部,伊斯梅尔统治时基本完成。1831—32 年,埃及统治者向东扩张,占领了卡萨拉。1840 年 3 月 20 日,阿赫美德帕夏征服塔卡,骗取哈登多瓦,再次占领卡萨拉。1865 年,奥斯曼素丹将以前租给阿里的萨瓦金和马萨瓦割让给埃及。1869 年,比较欧化的伊斯梅尔任命英国人萨缪尔·贝克统帅一支远征军,征服贾阿里,建立赤道省,贝克被任命为该省第一任省督。1873 年 12 月,在比拉利远征军被击败后,伊斯梅尔以任命祖贝尔为总督换取了对巴赫尔·加扎勒河省的统治。1874 年 10 月,祖贝尔从南部、阿尤布帕夏从西部围攻达尔富尔,在马拉瓦希杀死其素丹伊卜拉欣, 11 月 2 日占领法席尔。至此,整个苏丹处于奥斯曼埃及统治之下。

奥斯曼埃及在进军途中就逐步设立了行政统治。一般来说,全苏丹由总督(胡库姆达)统治,他向开罗的阿里负责;下设由省督(穆迪尔)统治的若干省;省下设区,由省督任命的官员统治,部落酋长协助其工作。这套统治方式有四个特点:一是高度中央集权。对于埃及来说,苏丹只相当于它的一个省,所以苏丹的事务全由阿里决定。二是大量任用欧洲人充当高级官吏。省级以上官吏多由欧洲人担任,但这些官吏主要为奥斯曼埃及服务,最多时达 2 万人,其中有曾担任赤道省省督的英国人贝克和戈登、任加扎勒河省督的意大利人盖西、任马萨瓦省督的瑞士人穆泽戈尔,戈登还担任了苏丹总督。三是带有浓厚的军事性,用军事威慑来维护政治统治。其省督和总督都是当地驻防军的司令,1881 年,在喀土穆驻军 7470 人,在科尔多凡驻军 5830 人,

在达尔富尔驻军 4863 人,在栋古拉和柏柏尔驻有 4000 多人,在赤道省和加

扎勒河省为 3000 多人,在沿埃塞俄比亚各据点为 5500 多人①。苏丹人民稍有

反抗,便遭残酷镇压。库斯劳为替伊斯梅尔·卡米尔 1822 年 10 月在贾林被

杀报仇,共屠杀了 40000 人②,1823 年一次竟杀死 5000 人③。四是其目在于使苏丹人民完全顺从奥斯曼埃及的统治,并从苏丹最大限度地榨取人力、自然和经济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掠取奴隶。阿里一再告诫入侵之奥埃军政官员说,我们不断往苏丹派兵的目的“就是要从苏丹掳回黑苏丹人”。他认为:“适合招募入伍的奴隶,具有和宝石同样的价值,甚至更有价值。”他计划从苏丹取得 10 万黑

奴,为达此目的,有时甚至和下属做交易,即每送回 3000 名适合服兵役的苏

丹黑人,就给他们增调 1000 人的军队④。获取黑奴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战

争俘虏。例如在征服杰贝勒塔比时掳回了 1900 名俘虏。二是武装猎获。猎奴主要在努巴山区、尼罗河上游及埃塞俄比亚边境地区进行。三是国家专卖。阿里曾颁布命令,规定奴隶贩卖商除为政府效劳外,不得在苏丹境外贩卖奴隶。他还和达尔富尔素丹订立奴隶专卖协定。据估计,散纳尔每年向埃及输出 1500 名奴隶,达尔富尔每年多至 6000 人;善迪奴隶市场更加繁荣,生过

③ Defterdar,奥斯曼帝国专管税收和财政的官员。

① P.M.Holt,Mahdist State in the Sudan,1881—1898(《苏丹马赫迪国家》),Oxford1958,p.32.

② 迈基·希贝尔:前引书,第 18 页。

③ 西克·安德烈:《黑非洲史》,第 1 卷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第 547 页。

④ 迈基·希贝卡:前引书,第 13—15 页。

天花的年轻男子值 15 美元,姑娘值 25 美元①。在苏丹南部,贩奴活动更加猖獗。阿拉伯人和北方人成了唯利是图的中介人。四是代缴实物税。阿里曾允许把身强力壮的苏丹人当作实物税上缴。掳回的奴隶用途不一。身强力壮的训练充军,有较高技能者充作官员薪饷或家内使用,其余变卖出售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在奥埃征服的 60 年,苏丹丧失了大量的人口,仅 1839 年在苏

丹捕捉的黑奴就达到 20 万人。人口的急剧减少使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第二,难圆黄金梦。在入侵苏丹前,阿里曾听说,苏丹南部粒粒黄沙都

含有金子。征服苏丹后,他陆续派专家到苏丹去分析土壤样品,他本人也亲赴苏丹视察。结果表明,苏丹仅在法祖格利地区和希布恩山区有少量黄金。懊丧之余,他转而贪婪掠夺苏丹的象牙、阿拉伯树胶、骆驼、牛、羊等。1827

—1828 年大约从苏丹掠走 1270 吨树胶, 1836—1837 年向埃及输出了 25000

张牛皮、 6400 张山羊皮和 19600 张绵羊皮②。19 世纪 70 年代,大约每年有

3000—4000 头骆驼从事来往于埃及——苏丹之间的贸易。戈登还宣布在赤道地区对象牙贸易实行政府垄断③。埃及每年从垄断苏丹象牙贸易中弁取商业利润就高达 400 万镑④。

第三,强行征收苛捐杂税。征税有以下特点:一是重复缴纳。苏丹人民每年须缴税三次。一次上缴埃及国库,一次上缴苏丹总督,一次落入税吏和地方官吏的腰包。二是税目繁多。除规定的人丁税、牲畜税、什一税之外, 还有出售谷物和牲畜的上市税(一般为售出价值的 50%)、水车税(每年 7 镑⑤)、挂旗税(4 镑)和修房税等。三是采用估税法。高额估税,不顾人民承受能力,不管天灾人祸,照例完纳。四是征法恶劣。不但实行连环保法, 还在军队陪同监督下提前预征。如 1871 年,加法尔·穆兹哈尔总督在北方诸

省超限度地征收了水车税,其继承者还一年征收了三年的水车税。仅 1873

年一年,埃及统治者就从苏丹人民身上搜刮了 100 万镑⑥,相当于埃及当年政

府收入的 1/10。 1878 年,苏丹财政赤字累计达 32.7 万英镑,但埃及政府还

规定每年上缴埃及 14.3 万英镑。沉重的赋税不但源源流入埃及国库,也填满了官员们的私囊。一个月薪二镑的政府机关文书因得到总督赏识擢升税吏, 任职三年便搜刮钱财达 6 万镑。这意味着 5000 户人家被捣毁,几百万人无端被掠夺和遭鞭笞,意味着无数抗命不缴税的人被杖毙于门前⑦。曾经人口稠密、农牧兴旺的散纳尔,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初,145 个村庄只剩下 599 人, 大部分居民不是饿死,就是为逃税而四处流浪。

苏丹人民不甘沉沦,自奥斯曼埃及占领以来,一直进行着反抗。1822 年秋,马克·尼米尔指挥群众纵火烧死伊斯梅尔·卡米尔。1834 年,马哈斯人民在马克·巴黑特领导下掀起抗税暴动。1865 年,卡萨拉驻军中全体苏丹籍士兵发动兵变,反对残暴统治。1877 年,达尔富尔人民在拉希德领导下发动

① Robert W.July,A History of the African People(《非洲人民史》),New york 1980,p.266.

② M.W.Daly,Empire on the Nile:Anglo-EgyptianSudan(《尼罗河帝国:英埃苏丹》),Cambridge 1986, p.193.

③ Robert W.July,op.cit.,p.274.

④ 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第 370 页。

⑤ Seton Churchill,General Gordon(《戈登将军》),London 1885,p.160.

⑥ 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非洲史 1800—1917》,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第 475 页。

⑦ Seton churchill,op.cit.,p.161.

抗税起义。⋯⋯在苏丹人民不断英勇斗争的同时,伊斯兰化的苏丹社会出现了一种“马赫迪期待”,即当广大贫苦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和荒淫奢华的生活深恶痛绝时,就会期待“马赫迪”降世,建立千年幸福王国,既恢复真正的教义,又把群众救出苦海。1881 年,这个伟大的先知应运而生,他就是穆罕默德·艾哈迈德。

二、马赫迪大起义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 1844 年 8 月 12 日生于阿巴岛一个造船主家庭,后迁至卡拉里。他自幼离家,辗转拜师,研习宗教,潜心苦修。他深受穆斯林世界正在广泛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之鼓舞和影响,深深同情人民疾苦,痛感伊斯兰教的腐化和堕落。据说他曾拒吃学校发的口粮,认为那是反动政府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他还在其教长为儿子举行的割礼仪式上,反对用女奴跳舞,认为这有悖原始伊斯兰教。被革出师门后,他经过痛苦的思索,决定净化宗教,拯救民族,并毅然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先知——马赫迪,从而担负起变革社会现实的历史使命。

1881 年 6 月 29 日,马赫迪在阿巴岛发布宣言,愤怒声讨奥斯曼埃及统治者。他说:“这些土耳其人以为王国是他们的。⋯⋯他们违背了安拉的使者及众先知的教导,无视安拉的启示,篡改穆罕默德的法律,亵渎安拉的宗教,把人头税强加在你们和所有穆斯林的脖子上。⋯⋯土耳其人不断抢走你们的人,将他们戴镣监禁,掳掠你们的妻儿,屠杀安拉保佑下的生灵。”① 他提出“宁拚千条命,不缴税一文”的战斗口号,号召人民对土耳其人进行圣战,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指导思想,在苏丹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 的理想社会。

阿巴岛起事后,喀土穆占领当局先派人前去调查核实。8 月 7 日派出和平使团招降,声称总督是应该服从的领导者。马赫迪义正辞严地驳斥道:“我才是伊斯兰世界应该服从的领导者,我受之于安拉的使命,谁都要服从。” 软的不行,拉乌夫总督便派出助手萨乌德率军 200 人前去讨伐。8 月 12 日,

马赫迪率领一支由 350 人组成的军队、打着写有“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

德·马赫迪”字样的四面大旗勇敢迎战,杀敌 120 名士兵和 6 名军官,自己

伤亡仅 12 人①。这一仗揭开了马赫迪武装大起义的序幕。

首仗大捷后,马赫迪及时进行了战略大转移。他效法先知从麦加到麦地那的先例,把义军从政府军控制范围内的、位于尼罗河上易受水陆夹攻的阿巴岛带向卡迪尔山区。此地地势险要,政府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多是逃荒而来的农民,有利于发动群众,壮大队伍,建立根据地。1881 年 12 月 9

日,法硕达省督拉希德率领由 350 名士兵、 70 名非正规军和 1000 名舒卢克部落民组成的军队②,想出其不意消灭马赫迪,但却钻进了义军设好的埋伏圈,全军覆没。从此马赫迪威名大振,通往卡迪尔山道路上挤满了前来投降

① P.M.Holt,op.cit.(1958),p.34.

① P.M.Holt,op.cit.(1958),p47.一说马赫迪军队为 4000—5000 人。参见 A.Egmont Hake,The Journal of Major—Gen.C.G.Gordon,C.B.at Khartoum(《戈登在喀土穆的日记》),London 1885,p.459.

② 迈基·希贝卡:前引书,第 82 页。一说拉希德率领的军队由 400 名正规军和 1110 名舒卢克部落民组成, 参见 P.M.Holt(1958),cit.,p.48.

的人。1882 年 6 月 7 日③,散纳尔省督沙拉利率军 3000 人前来围剿,马赫迪

指挥 3500 人在卡迪尔全歼来敌。卡迪尔之战影响极大,群众认为这简直是个

奇迹,似有神助,魔法无边。义军人数随之迅速扩大到 15 万。

1882 年 7 月,英国趁法国入侵突尼斯之机,炮轰亚历山大里亚,9 月攻陷开罗,击败了实际上与马赫迪起义军遥相呼应、默契配合的阿拉比运动。从此,埃及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苏丹也作为保护英国在埃及统治的屏障和向南扩张的必经之地而成为英国的进攻目标。同时,英国人第一次提出“必须着手解决苏丹问题”①。马赫迪起义的矛头指向也从以反奥埃统治为主变成反英埃侵略。马赫迪利用阿拉比抗英之机,一方面整编义军,加强军事训练,为军事上从战略防御转向进攻准备条件;一方面大量散发信件,广遣密使,到处鼓动。起义像洪水一般蔓延全国,甚至到最遥远的穷乡僻壤,慢慢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大好形势。

1882 年 9 月 4 日,马赫迪挥师三万,正面攻击苏丹第二大城市、科尔多凡的政治经济中心乌拜伊德。但由于起义军尚不完全适应从丛林游击战向阵地攻坚战的急剧转变,结果丢下上万具尸体败归。马赫迪立即总结教训,决定围困巴腊和乌拜伊德。10 月击败了来自喀土穆、由加迪尔帕夏率领的两个正规营和 752 名非正规军的援助。1883 年 1 月 5 日,既无粮草、又无援军的巴腊守军投降。马赫迪给予宽大处理,打消了乌拜伊德守军的顾虑,起到了分化瓦解的作用。1 月 17 日,赛义德率领乌拜伊德 3500 名守军投降,缴获

步枪 5000 支、炮 5 门、火箭 1 支及大量弹药。在攻占乌拜伊德时,逐渐形成了马赫迪军队的作战模式:第一步是派密使携信件到处煽动起义,使政府军忙于镇压以分散其兵力;第二步是派兵与人民起义合流对敌,进一步消耗政府军队的战斗力;第三步是由马赫迪军队主力围打孤城,彻底战而胜之。

英埃不甘心失败。英国默许埃及政府用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埃及军队消灭马赫迪起义。1883 年 1 月,英国军官希克斯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9 月27 日,由配备机枪和大炮的 12000 步兵、50 匹战马和 5000 头运输骆驼组成的大军①从杜怀姆出发。马赫迪采用集中兵力、诱敌深入、断其退路的战术, 于 11 月 4 日用 4 万人将其围在希甘,并切成三段。为了瓦解其军心,马赫迪发表《告士兵书》说:“谁投诚,谁得以平安无事,如若不相信我们,迷信你们的枪炮和火药,则必死无疑。⋯⋯军中那些先亡者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11 月 5 日晨,马赫迪军队发起总攻,消灭希克斯和全部主要官员,仅 250 人生还。希甘大战胜利以后,起义队伍更加壮大,声势浩荡,迫使埃及在达尔富尔和巴赫尔·加扎勒的统治相继崩溃。1883 年 12 月 23 日,达尔富尔总督

斯拉廷投降。1884 年 1 月 15 日,马赫迪军队进驻法席尔。1884 年 4 月 28 日,马赫迪军队攻占代姆祖贝尔,加扎勒河省督卢普顿被俘获。英国政府被

③ 西克·安德烈:前引书,第 736 页。一说是 5 月 30 日,参见 P.M.Holt(1958),op.cit.,p.50.

① Mekki Shibeika,British Policy in the Sudan 1882—1902(《1882—1902 年英国在苏丹的政策》),Oxford 1952,p.

① 彭坤元:《苏丹马赫迪起义》,《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三分册,重庆出版社 1985 年,第 667 页。一说是 7000 名步兵、500 名骑兵、400 名非正规军、2000 名随从、5500 头骆驼,P.M.Holt(1958), op.cit.,p.63.另一说是 7000 名步兵、500 名骑兵、400 名非正规军、10 门山炮、1000 名穿胸甲的兵、2000 名随从、 5500 头骆驼,迈基·希贝卡:前引书,第 192 页。又一说是 10000 人、4 门克虏伯野战炮,10 门山炮、 6 挺诺顿菲尔特机枪、500 匹战马、 5500 头骆驼。A.Egmont Hake,op.cit.,p.502.

迫改变策略,命令埃及军队撤出苏丹。马赫迪在苏丹和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威望大增,希贾兹、印度、突尼斯、摩洛哥都派代表团前来拜访,祝贺其胜利, 倾听其教诲。

1884 年 1 月 4 日,英国政府向驻埃及总领事巴林发出撤退命令。1 月 16

日,埃及政府命令喀土穆当局执行。几乎同时,戈登从伦敦出发,于 1 月 25 日到开罗与赫迪夫会晤。戈登身负双重使命:一是担任苏丹总督,负责处理撤退问题;二是组织一个苏丹自治政府。2 月 18 日,戈登到达喀土穆。他宣布撤走军队,赋税减收一半,允许拥有奴隶,还将旧税册、皮鞭和笞跖等刑具抬到广场当众烧毁,企图平息人民的愤怒。这纯属惺惺作态,因为他在致巴林爵士的信中建议:“如果要维持埃及的平静,一定要摧毁马赫迪。⋯⋯ 现在可能是比较容易摧毁的时候。”①他要求派印度军队前往摧毁马赫迪②。与此同时,戈登还宣布成立“地方自治政府”,他认为:“在苏丹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就能阻止马赫迪势力的扩张。”③ 在启用奴隶贩子祖贝尔被批准后,他挑选了三个核心人物,即大封建主、舒克里亚部落酋长阿瓦德·克里姆·阿布·辛贝伊,大奴隶贩子赛义德·侯赛因·贾迈比贝伊及伊十拉欣·法齐贝伊。同时,戈登修书马赫迪,委任他为科尔多凡的素丹,并送去一份委任状和一套官服。3 月 5 日,马赫迪回信驳斥说:“我是众所期待的、当地无愧的马赫迪,是先知的继承人,我无需接受你委以的科尔多凡素丹之位。⋯⋯安拉已晓谕我,与我为敌者,安拉必诛之。”④他还派人送一套苦修僧的军服给戈登,劝他改宗伊斯兰教。戈登的阴谋破产了。马赫迪派出大将奥斯曼·迪克纳,1884 年 2 月 5 日在辛卡特击败贝克的 3700 名救援军,歼

敌 800 人,其中欧籍军官 11 名,这就切断了从喀土穆到萨瓦金的交通线;3

月 12 日切断喀土穆通往埃及的电话线,4 月 27 日攻占柏柏尔。这样,喀土穆与外界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都被堵死,完成了打援围城的战略部署。

英国政府见撤退不成,就在 8 月 5 日决定派出救援军,并给埃及贷款 30

万英镑作为战费。1885 年 1 月 8 日,沃尔斯利的沙漠纵队从库尔提出发。马

赫迪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喀土穆。1885 年 1 月 5 日,马赫迪军队攻下喀土穆之外围重镇恩图曼要塞。马赫迪给戈登发出敦促投降书。戈登困坐愁城,惶惶不可终日,但仍负隅顽抗。1 月 26 日,马赫迪命令发起总攻。戈登被愤怒的马赫迪战士矛刺身亡。这个双手沾满苏丹、中国及其他亚非国家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1 月 28 日,援军到达青、白尼罗河交汇处,但为时已晚。1 月 30 日,马赫迪胜利入城。

到 1885 年夏天,起义军又连续攻克了栋古拉、卡萨拉、散纳尔等重要地区,解放了除红海港口萨瓦金以外的全部苏丹领土,建立起一个统一、独立的苏丹国家,定都恩图曼。但不幸的是,马赫迪 6 月 22 日病逝。其未竟的事业由他的亲密助手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来完成。

为什么在帝国主义疯狂扩张的年代,马赫迪起义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第一、正义的战争必胜。起义是由于奥埃的野蛮征服和残酷统治引起的,

① Cromer,op.cit.,pp.487-488.

② P.M.Holt,A History of Sudan(《苏丹史》),Logman 1988,p.94.

③ Allen,Gordon(《戈登》 ),London 1935,p.118.

④ 王彤;《从反埃到反英的马赫迪起义》,《世界历史》1983 年第 5 期。

起义的矛头是指向奥埃和英埃统治者的,所以,苏丹人民称马赫迪为“独立之父”。同时,这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还具有要求平等的社会经济内容。就连戈登在 1884 年 9 月 12 日的日记中也不得不承认:“人民反对我们,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呢?他们不要战争,但他们几乎都不愿把谷物卖给我们。” “根据我所看到的来判断,⋯⋯我认为这不只是由于一般的宗教狂热,⋯⋯ 在更大程度上,这是一个有关财产所有权的问题,像是要在宗教旗帜下来宣传共产主义。”①所以,这场斗争不仅是反对外来统治、反对殖民压迫,也是反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要求变革的斗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踊跃参战,誓将敌人赶出去。

第二、结成了较为广泛的统一战线。马赫迪的队伍成份复杂。对马赫迪无比虔诚的信徒完全为革新伊斯兰教而来,因此,其中既有贫苦的流浪汉, 也有愤世嫉俗的部落酋长及各派教长。他们的宗教信仰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驱除奥埃和英埃异教徒,按原始伊斯兰教重新改造社会。其次是对奥埃统治不满的人,他们多是尼罗河上的船工及垦殖的农民和破了产的中小商人。这些人或不堪重税,或难以与欧商竞争,经济上的损害使之产生仇外情绪。再次是南方游牧民,他们主要是不愿被埃及人掳掠去当兵,受到了马赫迪军事胜利的影响而投身起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丹几乎每个阶层都参加了起义,虽然其作战目的不尽相同,但都走到马赫迪大旗之下,共同为驱除异教徒而斗争。

第三、起义时机适当。马赫迪起义之时,英国的执政党是以格莱斯顿为首的自由党(1880—1885),他们是殖民扩张中的温和派,主张用英国实行幕后操纵的办法即半殖民地形式扩大英国势力范围。格莱斯顿曾打算尽早撤出埃及,不想变埃及为保护国①,而苏丹一直是列于埃及之后考虑的。因此, 马赫迪起义之时正是英国放松控制之时,同时埃及正处于阿拉比运动高潮期间,自顾不暇。正如希贝卡所说:“一个国家,在国内经济上有着种种纷杂的问题,在其军队的各级军官中又酝酿着兵变,随着外国占领而出现的更为复杂的种种问题,加上统治一个难以驾驭的庞大帝国的种种复杂的问题—— 象这样一个国家,当宗教在东方还是最强大的统一力量的时代,是无法指望把一个宗教运动镇压下去的。”②

第四、精湛的指挥艺术。马赫迪在短短的四年起义中运用了多种战略战术,充分显示出他高超的军事才干。当敌强我弱时,他实行战略转移,建立根据地,养精蓄锐;在强弱易势之时,他及时从战略防御转向进攻。随着战局的发展,他指导军队从惯用的游击运动战转向攻坚阵地战;还把攻心为上的宣传战和拚死决斗的肉搏战结合使用,创造性地形成了点面结合的作战模式。在具体战斗中,他们时而使用集中优势兵力、诱敌深入的战术,时而使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所有这些都收到明显的效果。政府军被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到处挨打。

第五、宗教的历史作用。马赫迪起义时,苏丹正流行泛伊斯兰主义。马赫迪用宗教思想武装群众,使之唤发出超人的力量;而原有的宗教组织则为起义军提供了斗争的组织系统,马赫迪广发信件就是利用了教会组织;对起

① A.Egmont Hake,op.cit.,pp.74,78.

① Robinson & Gallagher,Africa and the Victorians(《非洲的维多利亚时代》),Macmillan 1961,p.122.

② 迈基·希贝卡:前引书,第 57 页。

义领袖的神化有也利于义军的团结。马赫迪起义利用宗教不但打击了西方列强,而且加强了各部落、各民族的团结,培育了统一的民族意识,为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哈里发统治下的马赫迪国家

马赫迪国家由马赫迪创立,在烈火中诞生。哈里发继位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和发展它。

马赫迪在世时,将其手下的三员大将分别封为先知手下三位哈里发的继承人。阿卜杜拉为贝克哈里发继承人,希卢为乌玛尔哈里发的继承人,其亲戚沙里夫为阿里哈里发之继承人。其中阿卜杜拉指挥最大的黑旗师,沙里夫指挥红旗师。马赫迪在世时曾告诫其亲戚说:“阿卜杜拉就是我的无可置疑的继承人”①,甚至还公开耻笑其亲属要继位的想法是愚昧的和落后的②。马赫迪去世后,阿卜杜拉继位,与沙里夫的矛盾愈演愈烈,其各自所在部落塔伊沙和阿卜拉弗的斗争也逐渐升级。为了集中权力, 1886 年 4—5 月间,阿卜杜拉迫使两个低级哈里发放弃自己的卫队和军队,由在首都的黑旗师总指挥、其弟雅果卜统帅。同时,阿卜杜拉大量调动、撤换自己不信任的高级官吏。马赫迪死后一年,他任命的省督仅有两人仍在位①。这种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的做法激怒了反对派。他们集中兵力,针锋相对。1885 年 8 月,哈里发将加迪尔调离乌拜伊德,并派他平定努巴山区叛乱。12 月 20 日被叛军杀死。1886 年 4 月,哈里发派其心腹大将安贾率军对付准备抢占首都谷仓的哈立德,还命令安贾不要给苏莱曼管理的中央金库上缴战利品和赋税;同时派亲戚尤尼斯·迪卡姆占领富庶的杰济腊。这样就从外部排除了对首都的威胁。在首都,1886 年 4 月 26 日下令逮捕了掌握经济大权、支持沙里夫的苏莱曼。这样似乎稳定了政局,但沙里夫政治上不甘心大权旁落,经济上不愿其追随者承担赋税。1886 年,沙里夫以阿卜杜拉对他和马赫迪家族不敬而造反,双方发生枪战。11 月 25 日,哈里发妥协,大赦暴乱之人,答应给沙里夫所有他该得到的荣誉,并从金库发薪给马赫迪家族。沙里夫派放下武器。七周后, 沙里夫派的七个显贵被捕并送往法硕达处死。沙里夫被判入狱。沙里夫派群龙无首,遂自行消散。一波乍平,一波又起。1886 年达尔富尔和加扎勒河省的里泽卡特部落在马比布领导下叛乱,哈里发派安贾将其击败。1886 年 11

月 2 日,西部苏丹的卡巴比什部落之萨里赫为报杀兄之仇,与英埃政府勾结叛乱。哈里发命令科尔多凡省略阿达姆前往平定。1887 年 5 月,萨里赫被围杀。1887 年 2 月,伊卜拉欣企图恢复其祖先在达尔富尔的统治,1888 年 1

月 25 日被击败投降。1889 年 2 月 22 日,马赫迪军队与科尔多凡叛乱的朱马扎战于法席尔郊外,并取得胜利。从此,马赫迪国家领导集团才稳定下来, 国内局势趋于安定。

马赫迪国家是在起义中随部落的迁徙融合、新市镇的产生、大兵团的经常调动而从原有的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组织逐渐演变为以地域和阶级分化为基础的国家。马赫迪留下了一个草创的国家制度,它还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① 迈基·希贝卡:前引书,第 571 页。

② P.M.Holt,op.cit.(1958),p.

① P.M.Holt,op.cit.(1988),p.101.

国家以原始伊斯兰教为基础,其权力来自上帝。马赫迪是宗教、军事和行政首脑,马赫迪去世后,由阿卜杜拉继承。建国以后,马赫迪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那种披着宗教外衣的、对外驱逐外国势力,对内进行社会改革的群众革命运动已不复存在。马赫迪国家也像所有胜利后的农民起义一样封建化了。

首先是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战时由马赫迪和三个哈里发组成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统揽全局事务。建国后,马赫迪成为国家首脑。阿卜杜拉继位后,在中央设立各部,全国分为 20 个省。省分两类:一类是边界地区的军事省,省督府就是驻军司令部,下辖各地指挥官、税收官和部落贵族;另一类是非军事的都会省,省督就是税务官。随着国家的稳定,政权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重大决策由几乎每天召开的家庭会议决定,阿卜杜拉只听其弟雅果卜和儿子奥斯曼的意见。在中央各部的设立上,沿袭奥埃统治之旧制,甚至连其雇员都有 1/4—1/3 是旧政府的职员。在人事制度方面,任人唯亲,文官由巴卡拉人垄断,军职都由塔伊沙担任。在办事效率上,内耗严重。曾经是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的战友现在变成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对手。在中央,雅果卜和奥斯曼争斗不断,以致阿卜杜拉只好在 1891 年用结亲的办法来维系团结。在地方,各将领争斗不休。例如,在东部埃塞俄比亚边界地区, 安贾战死后,阿里和塔马勒争夺指挥权,阿卜杜拉调解无效,只好处死塔马勒以求政行令止。在阶级关系上,从哈里发到各地小小的税务官都成了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他们不但掌握各级权力,还有大量收入,广大的下层群众成为他们的统治对象。不但要为大小官吏服务,还要向国家尽各种义务。阶级力量重新组合,政权封建化。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出现了,那就是 1893 年哈里发阿卜杜拉在恩图曼围起了王城。生活奢侈,深居简出。以前每星期五晚的舞会必出席,现每年只在四个重大节日时露面,严重脱离群众,俨然一个封建皇帝。

其次是革新经济体制和政策。马赫迪国家经济生活的理论基础是:一切战利品上缴国库,然后按需分配。起义时建立了比特马勒(即中央金库)制度。第一座金库是 1881 年在卡迪尔山区建立的。建国后,其理论基础发生变化,私有观念加强。金库的规模日益扩大,职能复杂,成为领导财政、工农业和内外贸易等的机构。中央金库设在恩图曼,各省设省库。其来源一是战利品,包括军用物资、金银、粮食、牲畜、地产等;二是上缴的赋税,有人头税、商品税等;三是国家专卖的利润,如奴隶贩卖、输出象牙;四是没收国家罪犯的财产。金库的支出范围也很广,主要用于宫廷生活、各级官吏薪饷、供应各级军队、开办军工厂、救济灾区等方面。后随经济发展,财政制度不断完善。1894 年 2 月设立卫队金库,专门供应卫队。1895 年 2 月设立哈里发私人金库,供应宫廷。以后还相继设立了军部金库和市场警察金库等。原始的中央金库改称大众金库。

在中央金库的统一领导下,苏丹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在北方,允许与埃及贸易,主要是谷物和布匹等。到栋古拉和柏柏尔的埃及商人不但人身受到保护,而且有权随意处理自己的货物。商人在缴税后,利润率仍非常高, 布匹达 100%,石油达 250%,糖为 300%,肥皂为 400%。从 1892 年 12 月 20 日到 1894 年 1 月 28 日,苏丹向埃及出口商品价值为 8297 英镑,进口 18429

英镑①。在东都,主要通过沿海的萨瓦金和马萨瓦进行贸易。进口商品主要是走私军火、面粉、烟草、食糖等。1892 年 12 月 20 日到 1894 年 1 月 28 日,

从苏丹出口萨瓦金的商品价值为 90909 英镑,进口 47297 英镑。

马赫迪国家还建立了一套货币体制。中央金库铸造了金镑、银元和铜币, 发行流通。但由于苏丹曾被奥埃征服,所以,埃镑和西班牙银币、奥地利银币也广为流通。阿卜杜拉曾多次采取措施,限制外币流通,但都收效甚微。因此,流通领域较为混乱。

马赫迪国家对农业非常重视。1890 年 8 月,哈里发对官员们说:“所有的酋长和埃米尔都要重视增加土地种植。”①然而,1888—1890 年苏丹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大旱灾,农业遭到严重破坏,恩图曼挤满了逃荒的人。阿德兰司库因不能满足首都的浪食供应,在 1890 年 1 月下狱。苏丹的手工业虽然相当落后,但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除原有的内河修造船舶作坊外,由于军事的需要,恩图曼出现了许多生产军械的马萨鞍、军服等装备的手工工场。随着经济发展,有权有势的人占有土地,或在经商中暴发。他们成为不

劳而获的剥削者,而广大无地、少地的人不但要给主人无偿劳动,还要上缴各种赋税。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的基础。

第三是建立统一的军事制度。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建国后,马赫迪军队改为正规常备军,统一编制,由总指挥统率。其基本单位是中队 (100 人), 由拉斯米阿指挥;下设 5 个分队(各 20 人),由穆斯卡达姆指挥。军事省军队由省督指挥,由省库负责供给。都会省隶属于中央,由上面派部队维持治安,由中央金库供给。军队的装备来自设在首都的生产武器和军用物资的工厂。军人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在改组军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埃及人和达拉格拉人被排斥出军队,黑人士兵和阿拉伯人也被分开编排。另外,还从军队中分出有三个团的卫队,由奥斯曼统帅。为此专门设立一个由杰济腊供应的金库。据斯拉廷说,1895 年时卫队人数达 9000 人②。

第四是建立司法制度。马赫迪起义之初,就声明使用伊斯兰法律,因此, 古兰经和圣训自然是司法的基础。起义中发布的公告也随之成为必须遵守的。设在恩图曼的法院由哈里发任命的大法官主持。他有十名助手。他们不但处理首都的案例,还要处理省法院上交的案件,有时哈里发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另外,哈里发还常派特使,到全国各地考察司法情况。各省设有省法院,由法官与省督共同主持。以后还分化出一批特殊的法庭,执行特殊的职能。如市场法庭,由法官与警察司令共同主持,负责处理市场上出现的问题。较重要的是金库法庭,处理财政案件。马赫迪国家发布的文告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声明收回外国人侵占的土地,归部落人民所有;二是对处理妇女的婚姻及其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定。

在对外政策方面,马赫迪的理想是把纯洁了的伊斯兰教即马赫迪主义推向整个穆斯林世界,用来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办法就是圣战。马赫迪去世后, 哈里发继承了这一狂热的原则。马赫迪和阿卜杜拉部曾给埃及赫迪夫、奥斯曼素丹、维多利亚女王写警告信,要求承认马赫迪国家和马赫迪主义,否则就要发动圣战。1888 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四世向哈里发提出了联合抗击

① P.M.Holt,op.cit.(1958),pp.177,237.

① P.M.Holt,op.cit.(1958),p.178.

② P.M.Holt,op.cit.,p.188.

欧洲殖民者的建议。1889 年,孟尼利克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哈里发对此都不予回答。1895 年,孟尼利克派穆斯林代表塔伊布重提修好,得到的回答是: 一要官方信件;二要信奉马赫迪主义。阿杜瓦战役后,孟尼利克再提建议, 哈里发仍然为那个狭隘的宗教原则所囿,但一方面,也为其诚意所动,另一方面又由于已北临英埃侵略军,于是到 1879 年,两国虽没正式结盟,但确实有书面的意向存在①。

马赫迪军队还在东、北、南三线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在北边与埃及接壤的地区,为防止英埃反扑,马赫迪国家一直陈兵边境, 双方相持三年。1889 年,马赫迪军队进攻埃及, 7 月 10 日被围困在巴拉加

  1. 天,损失惨重。 8 月 3 日,两军战于图希基,埃军大获全胜。马赫迪军队北进到此结束,但埃军也迅速撤出瓦迪哈勒法以南地区。此后,马赫迪军队还偶有小规模骚扰,如 1893 年 7 月发动了对巴里斯和穆拉特的进攻,但影响不大。

在东部与埃塞俄比亚和意属厄立特里亚边界地区,主要有三个争夺点: 北面是埃及军队争夺萨瓦金,中部是与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争夺卡萨拉,南部则以加达里夫为据点与埃塞俄比亚抗衡。1884 年 6 月,英埃与埃塞俄比亚订立协定,埃塞俄比亚王同意英埃军队经埃塞俄比亚撤出加拉巴特,英埃则允许埃塞俄比亚向苏丹扩张。1887 年 1 月,埃塞俄比亚之阿达尔率军入侵苏丹,杀死当地驻节长官阿尔巴布。1887 年 4 月 21 日,哈里发急调正在科尔

多凡的安贾率军东征。1888 年 1 月 9 日,安贾兵分四路,席卷埃塞俄比亚西

部,最远是 1 月 23 日到其古都冈达尔。1889 年 3 月 9 日,双方再度开战, 约翰四世亲自率军分三路进逼加拉巴特。埃军初战告捷,但皇帝中流弹身亡, 其首级与皇冠、御剑都被作为战利品送回恩图曼。埃塞俄比亚国内陷于混乱。1890 年意大利建立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后,欧洲人的威胁增大。1891 年,英埃攻下托卡尔。1893 年 12 月,阿里率领马赫迪军队攻入厄立特里亚,在阿戈尔达特损失惨重。1891 年 4 月 5 日,英国与意大利签订协定,意大利承认英

埃对苏丹之所有权。1894 年 7 月 17 日,英国也允许意大利占领卡萨拉。总之,东部边界地区由于牵涉国家较多,关系复杂而处于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状况。

南部形势极为复杂。1884 年 5 月,马赫迪军队攻下加扎勒河省后,兵进兰多,将赤道省的埃米尔赶到杜菲勒。1888 年 6 月 11 日,乌玛尔·萨利赫兵进杜菲勒,两军战于拉贾夫,马赫迪军队取得胜利。但随后英、法、比都相继插手这一地区。埃米尔法德尔投降比属刚果,并被任命为比属刚果赤道省的省督。1892 年末,哈里发用兵拉贾夫,1893 年 10 月又派阿拉比·达发阿拉赫到此地,征服拉库塔到河东的地区,重建了马赫迪在赤道省的统治。1894 年 1 月 10 日,马赫迪军队向南深入赞德国,直到瓦德莱,抓获法德尔。比利时不甘心失败。1894 年 3—11 月,比属刚果对阿拉比·达尔阿拉赫镇守的赤道省发动了三次大战,比利时不得不暂时撤退。但在 12 月的一次战斗中,阿拉比·达发阿拉赫失败,被迫撤往拉贾夫。从此马赫迪军队在南部处于守势,直到灭亡。

① G.N Sanderson,Contributions from African Sources to the History of EuropeanCompetition in the Upper Valley of the Nile(《欧洲人在尼罗河上游竞争之非洲史料文稿》),in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Ⅲ, no.1(1962),p.70.

四、重新征服苏丹与法硕达危机

19 世纪 90 年代是帝国主义在非洲大角逐的年代。此时在英国执政的主要是保守党,他们攻击自由党瓦解帝国,主张更积极地扩张,要求最大程度地重建帝国。他们是殖民扩张中的激进派,不但要长期占领埃及,还要重新征服苏丹。苏丹对埃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不但控制着尼罗河的水源,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尼罗河商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大国在苏丹建立有效政权就会把埃及捏在手心里。同时,苏丹又是 2C 计划的必经之地,是隔断2S 计划的要点。另外,英国的帝国主义分子也甚嚣尘上,他们一是要为戈登报仇,二是不愿看到一个独立的马赫迪国家继续存在下去。而此时围绕尼罗河的外交斗争为英国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出兵机会。

英国一直认为尼罗河流域是它的势力范围,决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即使在马赫迪国家独立之时,英国仍通过一系列条约保护自己的权益。1890 年7 月 1 日,英德签订东非协定,英国建立了肯尼亚殖民地和乌干达保护国, 将德国限制在上尼罗河以南。1891 年 4 月,英国与意大利订立条约,意大利承认英国在尼罗河流域的特殊利益。1890 年 5 月 24 日,英国与刚果自由邦订立协定,刚果承认尼罗河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总之,在这一阶段,英国的外交宗旨是使其他列强远离尼罗河,而法国因在埃及事务中吃亏及 2S 计划受挫而反对这一安排。于是,新一轮的竞争与对抗开始了。

1894 年 3 月 15 日,法德签订关于喀麦隆的协议,法国获准向东自由发

展。1894 年 4 月 12 日,英国与比利时达成协议,比利时拥有从阿尔伯特湖到法硕达的所有尼罗河左岸地区。这个协定忽视了刚果自由邦和法属非洲之间关于乌班吉的争议。于是 1894 年 8 月 14 日,法比订立协定,取代了英比协定。法国重新获得对加扎勒河省的权利,从而打开了东进尼罗河的通道。在埃塞俄比亚,因为英国一贯支持意大利侵略,所以,当乌查里条约被废除以后,法国乘虚而入,不但为孟尼利克提供人力和武器援助,还得到了孟尼利克的信任。阿杜瓦战役彻底打破了尼罗河地区的力量平衡。法国的影响日盛一日。1897 年 3 月,法国派出拉加尔德使团到亚的斯亚贝巴,并宣布支持塞俄比亚进入白尼罗河右岸。同时,英国也派出罗德使团,但收效不大。法国从东西两边兵进尼罗河盆地。1895 年 11 月,法国外交部批准马尔尚可率一支远征军到尼罗河,同时利奥波德也派出远征队配合行动。给马尔尚的最后命令是 1896 年 2 月 24 日,但实际上他在 1897 年 3 月才从布拉柴维尔出发。在东面,法国和埃塞俄比亚同时派出三个代表团沿索巴特河向尼罗河进发。英国迫于法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加之阿杜瓦战役后,意大利向英国求援,要求解除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对卡萨拉意军的围攻,所以,英国政府决定兵进栋古拉,不仅要减轻对意大利的压力,还要对付法国在上尼罗河的抢先行动。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占领苏丹、保卫埃及。索尔兹伯里在内阁会议之后对克罗默说,之所以出兵栋古拉而不去卡萨拉,就是要占领苏丹①。

1896 年 3 月 12 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占领栋古拉的决议。同时决定给埃

及贷款 80 万英镑。3 月 18 日,国会发布进军命令。英埃联军由基切纳将军

率领,其中英军 8200 人、埃及军队 17600 人、运输牲口 7000 余头、炮舰 10

① Robinson & Gallagher,op.cit.,pp.348-349.

艘、运输船 5 艘,还配备有新发明的马克沁机枪。马赫迪军队约有 50000 人、

34000 支步枪和一些老式大炮,但比较分散。基切纳吸取希克斯和贝克失败的教训,一方面挥兵南下,一方面敷设铁路,疏理河道,慢慢推进,步步为营。

征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896 年 3—9 月,揭开了全面征服苏丹的序幕。3 月 20 日,英埃军队占领阿卡沙。6 月 7 日,双方战于法尔卡,马赫迪军队指挥伊德里斯战死,翌日马赫迪军队大本营瓦尔达陷落。8 月 23 日, 双方又在哈菲尔开战,之后马赫迪军队主动撤退。9 月 23 日,栋古拉首府乌迪被占领,其他地方不战而降。第一阶段战事结束。基切纳一方面迫于尼罗河缺水和铁路尚未修好等问题,不能急于进军;一方面因英国内阁对是否继续扩大占领意见不一而回国待命。哈里发也在调整战略部署,准备放敌人进来,用优势兵力在首都将来敌击败。他急调艾哈迈德率达尔富尔和科尔多凡军队进京,积极备战。双方对峙一年多。

第二阶段从 1897 年 7 月到 1990 年结束。基切纳一边率军继续南进,一面忙于修通从瓦迪哈勒法经过努比亚沙漠到阿布哈马德的铁路。哈里发准备兵进贾林古城梅特马,但贾林部落在 1897 年 6 月 23 日勾结英军叛乱。7 月 1 日,哈里发不得不派兵将其摧毁。8 月 7 日,英军攻陷阿布哈马德。柏柏尔的驻防军被迫后撤,8 月 31 日英埃军队攻入柏柏尔,9 月 6 日正式占领。之后双方又都进行充分准备。1898 年 2 月 21 日,马赫迪军队在艾哈迈德指挥下集结北上,3 月 19 日到达阿特巴拉,4 月 8 日被英埃军队包围。在阿特巴拉之战中,马赫迪军队死 3000 人、伤 4000 多。艾哈迈德被俘,1906 年死于

罗塞塔;英埃军队伤亡 510 人,其中英国人 114 人①。奥斯曼·迪克纳率众逃跑。基切纳在阿特巴拉修建船坞,作为前进基地。哈里发也调动所有军队包围自己的卫队,积极布防。他先在萨巴鲁加峡谷驻防,后因供应不足,自动后撤。9 月 2 日,双方在恩图曼郊外的卡拉里激战五小时。马赫迪军队英勇奋战,拼死冲锋。英国《每日邮报》随军记者记道:“这是一支为按马赫迪主义建立和保持如此长久的巨大帝国而光荣战死的军队,他们的射手备受苦难,疲惫不堪,耗尽了弹药,仍毫无惧色地守护在黑、绿旗的周围。”①但因冲不破敌人用速射机枪组成的火力网,马赫迪军队最终失败了,死 11000 人,

伤 16000 人。英埃军队仅死 48 人②、伤 382 人,雅果卜等将领阵亡。基切纳进入恩图曼,将马赫迪的遗体从陵墓中拉出,焚尸扬灰。马赫迪国家到此终结。投降的沙里夫被流放舒卡巴,1899 年 8 月 27 日因疑其重新策划起义而遭逮捕,后来沙里夫与马赫迪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枪决。哈里发率残部逃往科尔多凡。1899 年初,他与从东部加达里夫逃来的法迪尔汇合,共约有 5000

人。11 月 24 日,他们与温加特勋爵率领的 3700 人的军队战于乌姆迪维卡拉特,激战多时。哈里发见大势已去,遂坐在自己的羊皮服上,阿里在右,法迪尔在左,让温加特枪决,表现了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此时,奥斯曼·迪克纳仍在东部坚持战斗,直到 1900 年 1 月才最后失败。

① P.M.Holt,op.cit.(1958),p.220.一说英埃军队失踪 487 人,死 81 人,参见 P.M.Holt & M.W.Daly, op.cit.,p.112.

① 郑家馨、何芳川:前引书,第 374 页。

② P.M.Holt(1958),op.cit.,p.221.一说死 49 人,参见 p.M Holt & M.W.Daly,op.cit.,p.112.另一说失踪 386 人,参见 Robinson & Gallagher,op.cit.,p.369.

马赫迪起义建立了煊赫一时的马赫迪国家,为什么它只维持了 14 年就被很快摧垮了呢?

一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马赫迪起义是非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强、持续较久的一次反殖民主义武装斗争,它摧毁了一些原有的不合理制度,部分地发展了生产力,解放了一些受苦难的群众,这是它能够建立国家并维持 14 年的根本原因。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马赫迪主义者不可能跳出封建主义的圈子,建立一个新式国家。他们像所有的农民起义胜利后一样,蜕化变质,经济上出现两极分化,官员与人民群众矛盾加剧,稍有解放的生产力又被套上了落后生产关系的桎梏;加上天灾人祸,生产力停滞不前, 经济落后,这样一个国家要在强敌入侵时保持长久独立是不可能的。

二是由于连年征战,国力耗尽。马赫迪国家建立于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之时。英帝国主义绝不会让它独立于自己的控制之外,千方百计要摧毁它。在经济上对它实行封锁,在军事上不但实行武器禁运,还不断骚扰,并用埃及、埃塞俄比亚军队施以强大的军事威慑。法国、比属刚果也趁火打劫,不断在边境制造事端。在这种情况下,哈里发本应在国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凝聚强大国力;对外联合另一非洲近邻埃塞俄比亚,共同抵御外侮。但实际上, 国内捐税愈来愈重,引起人民不满,而且实行血缘统治,引起巴卡拉部落、阿什拉弗人的反抗,加之哈里发本人深居简出,放松了对全国的控制,将领之间不和等。这不但引爆了国内部落叛乱,而且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基础。在对外政策上,马赫迪国家一味妄自尊大,迷信圣战,既不会利用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也不接受埃塞俄比亚多次提出的和平联合建议。虽有书面意向存在,但马赫迪的武断不但使非洲兄弟之间大动干戈,而且也使自己成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的牺牲品。当国力耗尽之时,面对英埃的侵略,马赫迪国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三是由于宗教的悲剧色彩。宗教帮助马赫迪起义获得胜利,并建立了马赫迪国家。然而,宗教并不能保证这个国家不再被外族征服。恩格斯说:“所有这些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运动都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可是这些运动在获得胜利的情况下,也把原有的经济条件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样,一切又都照旧,冲突就成为周期性了。”①马赫迪国家正是这样。曾经用来掌握群众的马赫迪主义因其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而渐渐被群众抛弃。马赫迪战士的士气不高,缺乏以前那种狂热和激情。由于经济基础未变,小生产者固有的分散性、狭隘性、逆来顺受等弱点重新表现出来。军队不但缺乏团结、纪律涣散,而且由于供应不足,开始骚扰百姓,与人民为敌。这样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四是由于对手强大,战术不灵。马赫迪起义时,面对的是奥埃统治当局。他们虽然强大,但基本上同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后来英国虽然加入,但其当时的政策是撤退。而当英埃重新征服苏丹时,保家卫国的马赫迪人民遇到的对手主要是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英国,交战双方已不属于同一层次,有了质的差别。而且英国此时的政策是征服、是占领。马赫迪国家真正遇到了强敌。在作战时,英埃军队吸取了以前失败的教训,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 不怕拖时间,拚实力,打消耗战。马赫迪国家却沿袭诱敌深入的旧战术,不

①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第 526 页注

①。

能扬长避短,而是用自己装备差、供应不足的军队去与拥有马克沁机枪的英军一味打阵地战。哈里发任人唯亲、妒贤嫉能,使精明强干、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不是战死就是被捕处死。现任将领又互相挚肘,互不信任。在讨论作战计划时,艾哈迈德固执己见,不听阿卜杜拉的规劝。在指挥权上,阿里、奥斯曼和雅果卜争执不休,军令难以贯彻到底。在军队中,资历老的与年轻的将领互相不服,阿拉伯人与黑人士兵不和,皇族看不起非皇族。这种内部不和严重削弱了本来就不强大的马赫迪国家的力量。

上述各因素的合力,决定了马赫迪国家在这场卫国战争中的失败。

在英国忙于镇压马赫迪起义之时,法国也加紧了在东北非的扩张。它采取东西并进的办法。东有由法国人和埃塞俄比亚人组成的使团。1897 年 12

月,旁尚率团到达离法硕达 100 公里的地方。1898 年 6 月 22 日,另一使团到达索巴特河与尼罗河交汇处,升起了法国国旗,在等待从西面前进的马尔尚不至后返回。三周后,即 1898 年 7 月 10 日,马尔尚率 8 名法国人和 120 名塞内加尔人士兵到达法硕达,升起了法国国旗。基切纳在攻克恩图曼后, 急忙沿尼罗河南下,9 月 25 日赶到法硕达,在同一地点升起了埃及和英国旗帜,并警告法国人说:“法国军队在法硕达和尼罗河谷地的出现被看成是对埃及政府和大不列颠权力的直接侵犯。”①英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要求法国无条件撤出,因为英国国内一致认为应占领苏丹,且基切纳手握重兵,英国海军也随时准备战斗。法国是非常虚弱的,就像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我们除了争辩别无办法,而他们(指英国——引者注)驻有军队。”②然而,法国也不甘心没捞到任何好处就撤退。经多次外交谈判毫无结果,英法剑拔弩张,准备战争。但法国毕竟实力不如英国,且受欧洲外交斗争的影响,只好在 10 月 12 日暗示准备撤退,但要求得到一个从乌班吉到尼罗河的通道。英国政府的回答是:10 月 24 日命令海军准备占斗,预备舰队也处于战备状态。同时外交部也毫不妥协。10 月底内心空虚的马尔尚私自离开法硕达。11 月 3 日,法国政府通知法军撤离。1899 年 3 月 21 日,英法共同发表声明,规定法国保有从达尔富尔到乍得湖的中苏丹,但被彻底排挤出尼罗河流域。法国既没有在尼罗河盆地取得战略据点,也没有达到拿它迫使英国在埃及问题上让步的目的。几乎使英法走向战争的法硕达危机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东北非的完成。也最后巩固了英国在苏丹的地位。

五、一九一四年前英埃共管苏丹

马赫迪国家被消灭后,如何管理苏丹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英国既不愿赤裸裸地变苏丹为自己的殖民地,也不愿按恢复埃及赫迪夫失去的一省办事, 而想采用一种形式,即成立一个表面上尊重埃及权力,实际上保护英国利益的混合形式的政府。这个政府的组成原则就是 1899 年 1 月 18 日签订的《共管协定》①。

《共管协定》规定:英国和埃及对苏丹拥有联合主权,在苏丹要同时悬

① P.M.Holt & M.W.Daly,op.cit.,p.117.

② Robinson & Gallagher,op.cit.,p.371.

① 全名是《英国女王陛下政府和赫迪夫殿下政府关于未来管理苏丹的协定》,参见迈基·希贝卡:前引书, 第 829—834 页。

挂英国和埃及的旗帜;苏丹保留军事状态,未经英国许可,不得接纳其他国家领事。

英埃共管的中心内容是总督制。苏丹设一个总督,具有最高军事和民政统治权,由赫迪夫根据英国政府推荐而任命的英国人担任;未经英国政府同意,不得随意撤换总督。总督可以颁布和废除法律,未经总督同意,埃及法律不能在苏丹生效实施。总督之下是由埃及军队中的英国官员担任的各省省督和视察。埃及军人担任低级的行政管理职务,他们既是本地区的行政长官, 又是警察局长,受英籍视察的监视。在统治者的最低层则使用顺从的苏丹土著部落酋长,并允许他们在某些规定下尽可能根据其部落习俗进行统治②。总督府有三个主要的部:内务部负责管理高级官员,处理省督上报的事情;立法部负责起草条例,是总督的法律顾问;财政部负责全苏丹的预算和支出等。总督还有咨询机构——政府官员委员会,它由总提名的人士组成,只当顾问, 没有执行权;1910 年发展为总督委员会,由三位部长和总视察及 2—4 名总督提名的人士组成。

被征服后的苏丹完全失去了主权。所谓共管,也就是实际上由英国统治, 埃及仅作为陪衬而已。在苏丹事务上,埃及唯英国马首是瞻。英国人认为: “任何适宜于向埃及政府提出的有关苏丹事务的意见,我们希望埃及政府都必须照办。”①实际上,埃及此时完全受制于英国,不办也得办。苏丹总督受英国控制。对苏丹总督的有效控制是通过英国政府驻开罗的领事和总顾问来完成的。在苏丹总督处理事务时,开罗的英国领事有优先权。苏丹的立法受开罗的英国领事和英国控制的埃及司法部控制;其财政上的预算,特别支出和财政官员任命,都要得到英国控制的开罗政府的批准。总之,苏丹实际上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重新征服苏丹后,共管当局着手对苏丹进行统治与开发。首先划定了苏丹的边界。1899 年的英法声明,规定了苏丹与法属中苏丹的边界。1902 年的英意协定,固定了苏丹与意属厄立特里亚的边界。1902 年英国与埃塞俄比亚签订协定,划定了苏丹与埃塞俄比亚之边界。1906 年,英国与刚果自由邦商定了苏丹的西部边界。1913 年,划定了苏丹与乌干达的边界。这样,苏丹的疆界就在条约规定下基本稳定。其次是修筑铁路和开通电报线。早在征服之时,从埃及到柏柏尔的铁路就已修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柏柏尔、喀土穆和乌拜伊德都用铁路连接起来,同时也接通了各大城市间的电报线。据埃及人材料记载,1900—1910 年,埃及政府向苏丹贷款 5414525 埃镑,其中3919987 埃镑用于铁路,914320 埃镑用于修筑苏丹港②。修铁路便于掠夺物资和运输军队,架设电报线则有利于更有效地统治全国。再次是兴修水利,种植棉花。早在奥埃统治时期,英国人就在苏丹引种棉花。英埃征服以苏丹后, 便强迫人民大规模植棉。1904 年,在伦敦还成立苏丹实验种植辛迪加,后改名为苏丹种植辛迪加,指导棉花生产。1911 年,帝国棉花生产协会到杰济腊地区调查后,决定大量种植长绒棉。他们一方面强迫农民以 1/3 的土地植棉, 强迫苏丹地主以每亩 2 先令将土地出租植棉;另一方面发行 300 万英镑公债,

② Robert Collins & Richard Herzog,Early British Administration in the Southern Sudan(《英国在南苏丹的早期行政管理》),in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2,no.1(1961),p.128.

① 迈基·希贝尔:前引书,第 753 页。

② M.W.Daly,op.cit.,p.195.

打算在尼罗河上游修一条水坝,并在尼罗河两岸分别修一条运河。工程于1914 年开始。英埃的这些措施把苏丹纳入了单一种植的轨道。

共管初期,苏丹政府的收支迟迟不能平衡(参见下表①)。苏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单位:埃镑)

年份

收入

支出

1899

126,569

230,238

1900

156,888

331,918

1901

242,309

407,335

1902

270,226

516,945

1903

462,605

616,361

1904

579,013

628,931

1905

665,411

681,881

1906

817,921

827,961

1907

975,973

1,012,357

1908

979,343

1,163,657

1909

1042,599

1,153,519

1910

1,171,007

1,214,676

1911

1,311,218

1,350,854

1912

1,428,605

1,490,668

1913

1,654,149

1,614,007

1914

1543,549

1,531,346

然而,统治当局并不管这些,仍然残酷剥削和掠夺。苏丹棉农

苏丹主要物资输出情况

① M.W.Daly,op.cit.,p.457.

类别单位

年份

象牙

树胶

高梁

总值

埃镑

埃镑

产量吨

出口吨

埃镑

1901

15

7925

7693

178531

276,079

1902

57

34701

9900

268,878

395,321

1903

49

29826

8065

192,920

397,565

1904

64

43195

11,816

179481

389,364

1905

76

51,326

7110

113,131

309,000

1906

50

37,017

7290

96,000

264,096

1907

49

40,304

9325

154,592

248325

449,329

1908

50

39,673

10108

157271

175708

515938

1909

60

45,056

13,282

201,238

258,000

22,000

673,902

1910

83

60,999

13,577

217,932

212,500

32,000

977,621

1911

99

73,932

14,357

435,622

163,000

18,000

1376,958

1912

107

94,465

19,615

603,511

129,000

1,000

1,373,119

1913

125

113,236

15,129

371,528

112,000

2,000

1,185,186

1914

92

84,605

12,372

314,919

250,000

1,020,260

只能得到全部收成的 40%。苏丹的物资大量输出(参见下表①)。到 1913

年,苏丹出口的阿拉伯树胶可满足世界需要的一半②,棉花出口也增加到 2300

吨,棉籽达 4700 吨。各种农作物出口总值为 150 万英镑。苏丹变成了向英国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的生产基地。

马赫迪国家消失了,但马赫迪主义信念却并来完全消失。在英埃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苏丹人民从未放弃和停止战斗。1908 年,在杰济腊地区继续传播马赫迪主义的哈布巴在图库尔村发动反政府军武装起义,杀死了两个政府官员,5 月初又奇袭卡特菲亚之政府军。在潜回恩图曼煽动起义时,哈布巴被捕,1908 年 5 月 17 日被当众绞死。他在一次审判中曾义正辞严地说: “我的愿望是,苏丹应由穆斯林根据穆罕默德法和马赫迪信条与箴言统治。我清楚,苏丹人民自己会比现政府做得更好。我毫不犹豫地说,他们所谓的友谊和奉承只是伪善与谎言。我坚信,人民喜欢的是马赫迪主义而不是现政府。”①1906 年,基特拉的努曼领导人民起义,杀死数名政府官员和军人, 后遭到残酷镇压。南部地区的努艾尔人从 1906 开始起义,多次与政府军血

战,一直坚持到 1927 年的努艾尔人大起义。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尽管都先后失败,但它唤醒了人民,培养了反殖民、反压迫的斗争精神,为现代史上苏丹人民的解放斗争奠定了基础。

① M.W.Daly,op.cit.,pp.458-460.

② 西克·安德烈:《黑非洲史》,第 2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第 107 页。

① A.Adu Boahen,ed.,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非洲通史》),vol.7,California1985,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