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及其殖民统治制度的初创

大约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列强加紧对非洲实行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计划;1884—1885 年柏林会议后,列强在非洲的大角逐愈演愈烈, 终于将非洲瓜分完毕。20 世纪初,非洲各国几乎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

在列强瓜分非洲期间,为捍卫领土主权,非洲各族人民开展了长期而顽强的抵抗运动。除埃塞俄比亚以外,所有的抵抗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 在抵抗运动中所提出的主权问题,对非洲各民族的形成、对日后民族运动的兴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法、德、意、比、葡、西在非洲着手建立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的殖民统治机构和殖民地经济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苦难。

一、列强瓜分非洲的序幕

非洲是欧洲列强入侵最早的大陆,但到 1876 年时,被侵占的领土远在其他各洲之下。据苏潘统计,当时澳洲被占领土为 100%,亚洲为 51.5%,美洲为 27.5%,而非洲仅及 10.8%①。在非洲被占领土中,英国为 4.1%,法国为 2.8%,布尔人为 2.4%,西班牙为 0.8%,葡萄牙为 0.7%。这说明,在非洲殖民事业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英法两国。早先曾在非洲占有殖民地和殖民据点的荷兰、丹麦已经退出非洲,德国和意大利还未真正参与非洲的争夺。这些被占的领土,除阿尔及利亚和南非较大以外,多为非洲的沿海岛屿、大陆沿岸的小块殖民地和殖民据点,其中包括西班牙殖民者所占的休达、加那利群岛、西撒哈拉沿岸、费尔南多波岛和下几内亚;葡萄牙所占的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亚速尔群岛、几内亚(比绍)、圣多美——普林西比、安哥拉、莫桑比克;英国占据的塞拉利昂、冈比亚、黄金海岸、拉各斯、原属荷兰的开普殖民地、纳塔尔;法国占领的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象牙海岸、利伯维尔(加蓬)等。这些殖民地和据点分布在非洲沿岸,像一条锁链紧缠着非洲内陆, 为后来列强实行野蛮的侵略和分割提供了前进的基地。

非洲与欧洲之间仅隔着地中海,而北非一带早已卷入南欧地中海经济区,那末,为什么欧洲列强到 1876 年还只占领非洲很小一部分领土呢?

第一,这与非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欧洲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尚不足以克服这些自然障碍有关。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和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像一道防阻欧洲侵略的自然屏障;而非洲的热带病,又给欧洲殖民者从东西海岸渗透到非洲内陆造成了极大困难。据统计,1787——1850 年到西非访问和定居的欧洲人,其死亡率为 43.3%;在塞拉里昂因病死亡的英军,每年其死亡率为 48%,远高于在印度和西印度的 7.5—8.5%①。就当时交通工具、技术装备和医药条件而言,欧洲殖民者还缺乏入侵非洲内陆的能力,他们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内陆还一无所知。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奎宁的发明,自然障碍不再是不可克服的了。非洲内陆探险的进展,则为欧洲列强侵入内陆创造了便利条件(参见本卷第十章)。

① 亚·苏潘:《欧洲殖民地领土的扩张》,转引自《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796 页。

① Philip Curtin etc.,African History(《非洲史家》),Boston& Toronto 1978,p.446.

第二,这同欧洲局势并不稳定有关。1848 年的革命风暴、克里米亚战争、意大利独立战争、德意志统一运动,俄土战争,这些事件搅得欧洲动荡不宁, 把列强的主要注意力吸引到欧洲本土。直到俄土战争之后,在欧洲才形成政治均势,出现和平与稳定。正是在此前后,欧洲列强力图把它们之间的冲突转移到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

两个新的欧洲殖民国家——德国和比利时出现在非洲舞台上,向英法发出了挑战。早在 1861 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就写道:“海洋冲刷着我们的海岸,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汽船和电力缩短了距离。地球表面一切未占用的土地(大多数在非洲),能够成为我们行动和成功的地域。”②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他就积极向刚果河流域扩张,挑起了刚果河危机。统一后的德国逐步转向新政策,不仅企图在非洲取得一席之地,而且企图转移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目标,让它卷入海外领土的竞争。在新的挑战面前, 英法两国的政治家也改变了腔调。1852 年,英国政府要人迪斯累里曾说过: “殖民地是吊在我们脖子上的石磨”①;而这时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则提出了 “英国人要从开普到开罗”的口号②,这就是英国对非政策的简单表述、著名的“二 C 计划”的扩张蓝图。列强唯恐在瓜分非洲中落后于人,各种扩张计划相继出笼,什么“二 S 计划”③、“赤道非洲帝国”、“条顿计划”④等等。于是,在 19 世纪最后 25 年内,非洲几乎被欧洲帝国主义瓜分殆尽。

是什么力量驱使欧洲列强走上疯狂瓜分非洲道路的呢?固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非洲内陆探险的重大进展,自然条件已不再成为欧洲殖民者侵占非洲内陆的制约因素;南非钻石和金矿的发现、苏伊士运河的开航,也增加了非洲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战略中的重要性。但瓜分非洲的根源不在于此, 而是由于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以及各资本主义国家因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对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激烈争夺。茹·费里这类帝国主义政治家比那些为瓜分非洲进行辩护的社会达尔主义者、种族主义者的解释更坦率、更令人信服,他说:“法国总嫌资本太多,所以大量地向国外输出,事实上这个伟大国家输出的资本是以亿万法郎计算的;我说,法国是如此富裕,有理由从这方面来考虑殖民地问题。但是,先生们,这个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比我上面提到的更重要得多。殖民地问题,对于由工业性质本身所决定必须大量输出产品的国家来说, 是个市场问题。在欧洲各项工业遭到危机的时候,开辟一个殖民地就是开辟一个市场。”①垄断资本家所要的是独占的、排他的殖民地市场(包括投资、销售和原料市场),这就是当时瓜分非洲和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根源。

自 1873 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欧美列强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了争夺世界领土的步伐。正当此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1865—1909)

② R.Oliver& A.Atmore,Africa since 1800(《1800 年以来的非洲》),cambridge,1974,p.109.

① 转引自《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798 页。

② R.Oliver&A.Atmore,op.cit,p.113.开普(Cape)、开罗(Cairo)二地均以英文字母“C”开头,“二 C

计划”由此得名。

③ 指法国企图打通塞内加尔(Senegal)到索马里(Somalie)的计划。

④ 布尔人的祖先是荷兰人,与德国同属条顿人。双方企图互相勾结,建立一个布尔人共和国和德属西南非洲的“条顿非洲”。

① 让·徐雷-卡纳尔:《黑非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0 年,第 179 页。

作为金融垄断组织的代理人,已着手实行征服非洲刚果河域的计划。为了掩盖他的野心,1876 年 9 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所谓国际地理学会议。参加此会的有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葡萄牙、奥匈帝国、美国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他们借口讨论“开化非洲所应当采取的最好方法”,结果是成立了国际中非考察与文化协会(通称国际非洲协会)。利奥波德在此次会议上致开幕词,谈到会议的主旨在于鼓动列强对非洲发动一次新的十字军远征,他说:“打开地球上唯一尚未进入的地区,并使之文明化,冲破笼罩着当地全体居民的黑暗,我敢大胆地讲,这是一次十字军远征,而这个远征与我们这个进步时代是很相称的。”②国际非洲协会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各国都成立了分会,纷纷派遣人员到非洲进行探索工作。以这次会议为标志,非洲的内陆探险就直接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联系在一起了。当时,除英、法、葡、比、德、意等国注目于非洲的殖民地争夺之外,美、俄、奥匈也想插手非洲。英国并未成立分会,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非洲已占优势。

在利奥波德的指使下,比利时分会的活动最为积极。1878 年 11 月,利奥波德纠集一批比利时和外国的资本家,成立了所谓上刚果研究委员会,筹措巨款,将它变成一个实行殖民侵略的垄断资本合股公司。1882 年前后,利奥波德起用著名的非洲探险家斯担利,来实现他和上刚果研究委员会的侵略计划。还在 1878 年初斯坦利刚从非洲回到马赛,就被利奥波德招到门下。斯坦利奉命重返非洲(1880——1884),去刚果河流域开辟殖民地。他率领一批冒险之徒,先去桑给巴尔,然后潜回刚果河口,溯河而上,直达刚果盆地。斯坦利一行对土著酋长威逼利诱,骗得 400 多项“条约”,又建立 22 个商站和殖民据点。借以作为国际刚果协会占有刚果盆地的依据。

然而,法国殖民军也已在布拉柴的率领下控制了刚果河北岸和河口一带。1881 年底,当斯坦利回到刚果河下游时,他发现了北岸的法国国旗,那里后来建立了布拉柴维尔城。斯坦利只好在南岸安营扎寨,后来就建立了利奥波德维尔(今金沙萨)。1882 年,布拉柴在刚果河下游从土著酋长手上骗得的“条约”经过法国政府批准,当地就变成了法属刚果殖民地。于是,在刚果河下游地区,不仅出现了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引起了英国和葡萄牙的争夺。1884 年的英葡条约承认葡萄牙在刚果河口的主权,英国在该地区也享有商业权益。这个条约又引起法、德、比、美诸国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刚果问题在国际上的连锁反应,便成了召开一次解决非洲问题国际会议的直接理由。

到 19 世纪 80 年代初,不仅所谓刚果问题在列强间引起了危机,而且在

非洲其他地区也因列强从 70 年代中叶以来的扩张而出现了复杂的局势,隐藏着潜在的和公开的冲突。

在南非,英国为了垄断钻石和黄金生产,加快了扩张的步伐。1871 年, 它吞并了钻石产区西格里夸兰;1877—1879 年夺占东格里夸兰;1879 年灭祖鲁王国;1877 年英军突袭比勒陀利亚,宣布兼并南非共和国,但在第一次英布战争(1880—1881 年)中被击败。1882 年,布尔人向贝专纳扩张,引起英布之间的激烈角逐。1884 年,德国宣布兼并西南非洲。英国对此极为不安, 担心德国人和布尔人的进一步扩张,会使两者连成一片,横断英国入侵内陆

② Robert Cornevin,Histoire Du Congo Lēopoldville—Kinshassa(《刚果<金>历史》),Paric 1970,p.97.

的通道。

在东非,英德矛盾亦趋尖税。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德国逐步向英国的这一传统势力范围渗透。柏林会议前夕,德国派卡尔·彼得斯到东非,与乌萨加腊地区的酋长签订保护条约,引起了英国的警觉,双方开始了瓜分内陆的争夺。

在非洲之角,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红海南岸的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就成了列强加紧争夺的目标。1883 年,法国将它早已买得的奥博克及其附近地区变为法属索马里保护国(今吉布提)。1877 年,英国同埃及签订协定,承认埃及对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南至哈丰角)的统治,认为这是英国防御其他欧洲强国在亚丁对岸获得立足点的唯一保证①。1884 年埃军撤出后,英、法、意等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争夺。

在北非,1882 年英军以武力镇压埃及奥拉比运动(参见本卷第二十一章),占领了埃及。在英国动武前夕,法军主力撤往突尼斯,而于 1883 年将其置于保护国地位。到柏林会议前夕,摩洛哥成了法、德、英、西争夺的重点。

在西非,德国势力早已渗入,与多哥、喀麦隆和利比里亚一直有巨额贸易往来。到 1884 年,俾斯麦派遣国际非洲协会德国分会头目纳赫蒂加尔等领军乘舰到西非,先占多哥(7 月 5 日),后占喀麦隆(7 月 15 日),强迫两地酋长接受德国保护。英国也急于抢占喀麦隆,但海威特比德国人迟到了一步。德国还打算侵入几内亚,为此法国提出了强烈抗议。

到 1884 年,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已遍及全非洲,到处都可见到剑拔弩张、横刀相向之势。实际上,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不仅是为谋求刚果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且要调整有关各国的对非政策,谋求分割非洲领土的原则和方案,以消除各国间的冲突和潜在危机,继续维持列强间在欧洲脆弱的均势与平衡。

最先提出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的是葡萄牙首相马奎斯·迪·博卡热,其目的在于解决刚果问题。因为 1884 年 6 月,由于法、德的抗议,英国国会否决了英葡条约。英国外交部曾对葡萄牙的建议加以阻难,但是葡萄牙未与英国协商,已向有关各国发出了照会。7 月初,俾斯麦谴责英葡条约,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到 1884 年 10 月,法国也同意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英国只好同意参加。

有关各国经过协商,决定由德国宰相俾斯麦充当调解人,召集各国代表在柏林举行会议。会议从 1884 年 11 月 15 日开始,至 1885 年 2 月 26 日结束,

历时 104 天,与会国有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意大利、

奥匈帝国、西班牙、俄国、丹麦、瑞典和挪威、卢森堡、美国、土耳其等 15 国。国际刚果协会因尚未得到承认,所以只派观察员列席会议。名义上,各国代表均有权参与决定国际非洲协会的领土划分和进一步瓜分殖民地的原则问题,但实际上,一切仍由大国操纵解决。

俾斯麦抓住英、法、比、葡等国在刚果河流域的矛盾,以调解人和会议东道主的身份,为德国在非洲的扩张铺垫基石。他在柏林会议开幕词中说: “召开本次会议的帝国政府相信,所有受到邀请的政府都希望,通过同这一大陆内地的贸易,向居民提供学习条件,对宣传有益知识的传教会和各种事

① 刘易斯:《索马里近代史》,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第 85 页。

业进行鼓励,以及准备消除奴隶制度,尤其是取缔贩卖黑人等方式,使非洲土著与文明相结合。”①这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隐约地道出了与会国瓜分非洲的目的。

柏林会议期间,与会国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德、英、美等国对刚果抱有野心,但在刚果未占有领土,因而强烈主张在刚果河流域、尤其是在刚果河口地区实行自由贸易。法、葡因在刚果占有领土和权益,它们极力反对该地区实行自由贸易。

利奥波德善于审时度势,在幕后操纵谈判。他指使熟悉刚果情况而在开发刚果时起过重要作用的比利时代表团秘书班宁多方联系;美国代表团中的国际刚果协会代理人斯坦利和桑福德在各国之间穿针引线。他们一再保证, 国际刚果协会主张在刚果地区实行自由贸易,因而利奥波德的计划得到了德、英、美等多数与会国的赞许和支持。这些国家认为比利时国小力弱,与其将刚果交给法、葡,还不如由利奥波德来统治更好些。这样,利奥波德在鹬蚌相争中得利。

俾斯麦在刚果问题上采取了促成法比妥协以抵制英葡结盟的策略。他听任利奥波德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在会外进行交易。起初,法国代表提出了对刚果河整个右岸以及左岸部分地区的占领要求。俾斯麦反对这一要求,英国也不同意。在德英两国的压力下,法国代表被迫撤回原议,承认国际刚果协会对刚果河地区的领土权利,只要求在协会可能出卖这块领土时给法国以优先购买权;协会则同意法国占有刚果河以北和以西地区,惟刚果河口除外。至于葡萄牙,协会则同意它占有刚果河口南岸,并保有北岸飞地卡奔达,但须将河口以北 36 公里地区划归协会所有。

会议期间,协会先后与英、意、奥匈、西、俄、瑞、挪、丹、比诸国达成协议。这些协议的内容大致相同,即各国承认国际非洲协会对刚果的主权, 但协定中并无“国际共管”的约束条件。这样,利奥波德便把刚果盆地变成了个人占有的所谓“自由邦”。

1885 年 2 月 16 日—24 日,柏林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共

计 38 条①。第一章《关于在刚果河流域及其河口和周围国家自由贸易的共同声明》宣布,所有国家在以下地区享有充分的贸易自由:(1)刚果河及其盆地的整个境内,(2)自南纬 2 度 30 分线延伸至洛热河河口的大西洋海区内,(3)

刚果河盆地以东延伸至印度洋,自北纬 5 度往南至赞比西河河口;同时规定, 所有运至该地区的货物免缴入境税和过境税,任何在前面所标地区内享有或将享有最高权的国家不应在该地区实行垄断和享有特权。第四章《关于在刚果河航行的议定书》中规定,在刚果河及其所有河汊和支流上的航行,对所有国家的商船应该是完全自由的。这些条款表明,列强承认利奥波德的刚果自由邦,无非是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旗帜,先向非洲的心脏部位开刀,力图将中部非洲(从大西洋岸边直至印度洋沿岸地区)分割肢解。

柏林会议集中讨论了进一步瓜分非洲的原则,即《在非洲大陆沿岸地区占据的领土被认为有效而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的共同声明》。第六章载明: “今后占据在其领土以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土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

① 王绳祖等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 1988 年,第 265 页。

① 参见《国际条约集(1872—1916)》,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6 年,第 81—104 页。

相应的文件和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同时, 在各自占领的地区,“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保护贸易和过境自由的永久权”。这就是列强彼此瓜分并互相承认其占领非洲领土的原则,即所谓“有效占领”原则。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它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列强瓜分世界领土的特征。但是列强之间的瓜分,又是按它们各自的实力来确定的。

柏林会议是一次赤裸裸地瓜分非洲的会议,它标志着瓜分非洲的序幕已经结束,高潮已经到来。

二、大角逐和大抗争

1876—1884 年,西方列强在非洲所占殖民地与全非洲面积的比例,已由

10.8%增长到 25%;而柏林会议后的 15 年,即到 1900 年时,则猛增到 90.4%。在瓜分非洲的高潮中,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大角逐,另一方面则是非洲人民的大抗争。

柏林会议之后,根据“有效占领”的原则,从纸面上瓜分非洲缔结协定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在瓜分非洲中有两类协定:一是欧洲列强同非洲的国王、酋长、首领缔结的协定,二是欧洲列强之间缔结的协定。前一类协定是后一类协定的依据和讨价还价的砝码。柏林会议一结束,俾斯麦便于 1885 年 3 月率先宣布乌萨加腊地区为德属东非,其根据就是彼得斯与当地酋长签订的协定。1886 年,英德签订了第一个瓜分东非的协定,英国承认德国对上述地区的占领。

属于前一类的非一欧协定又分两种。一种是非洲当权者同所谓欧洲民间组织如探险队、贸易公司、传教会等签定的协定。在瓜分非洲期间,欧洲列强的代理人,例如斯坦利、布拉柴、纳赫蒂加尔、彼得斯、卢加德等,都以探险家、商业公司、传教会的名义,带着一小队武装,深入非洲内陆,以武力胁迫和诱骗各地的非洲首领签订各种协定。这些协定,是以含糊其辞的联盟、保护的名义,在非洲人不知真情的条件下缔结的。1888 年英国和洛本古拉缔结的莫法特条约和拉德租让权就很典型(参见本卷二十八章)。欧洲列强之所以让商业公司、探险协会出面缔约,是为了减少风险和开支,一旦这些协定生效,或没有遇到其他列强的干预,便被各自的政府接管。德国东非公司、英国皇家尼日尔公司、东非公司都最终把自己的领地转交给了政府。另一种是非洲国家政府同欧洲国家政府之间缔结的协定。欧洲列强往往利用非洲国家的统治者企图加强对自己的诸侯(或附庸国)的统治,或者为使自己在对另一个欧洲国家或非洲邻国的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诱骗他们缔结协定,将其置于自己保护之下。例如,1889 年意大利同刚刚继位仅 40 天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条约》(即《乌查利条约》), 并根据对第十七条的篡改,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参见本卷第二十三章)。

这些协定以纸面上的占领变为实际的占领,一是需要以武力扑灭非洲人民的抵抗运动,这就是本时期非洲历史的主要内容——非洲人民的大抗争; 二是需要根据柏林会议的议定书,得到有关国家的认可。在瓜分非洲期间, 列强的代理人和特使都力图抢先奔向尚未被占领的认为有利可图的地区。这就不免造成许多磨擦和危机,例如 1898 年英法在苏丹的法绍达(今科多克)

横刀相向,形成所谓的法绍达危机;1893 年卢加德和德尔科为抢占博尔古而造成的武装对峙,等等。但是,这些磨擦和危机终究没有发展成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当时他们可以互相以牺牲非洲人的领土主权来达到妥协。例如,1898 年 6 月 14 日,英法两国订立《巴黎条约》,确认彼此侵占的领土,从而结束了在西非的争夺;1899 年,双方又达成协议,法国承认苏丹西南部和白尼罗河流域是英国势力范围,英国则确认苏丹以西的赤道非洲是法国势力范围。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我们一直忙于在地图上白种人从未涉足过的地方划线,我们互相馈赠山川湖泊。我们所遇到的一点小小的障碍就是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位置。”①列强的代表在谈判桌上以交换非洲领土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其结果是同一个民族、同一部落、同一国家被割裂,有时甚至分裂成几块,给今日独立的非洲国家遗留了无穷的后患。

不论是非—欧协定还是欧—欧协定,都是纸面上的东西。欧洲列强要实际占有他们在协定中所瓜分到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还得靠武力侵占。因此,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也是非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1876— 1900 年间,非洲人民的反殖反帝斗争风起云涌。凡殖民者入侵的地区都在抵抗殖民者的侵略。非洲各族人民为了保护领土主权,上至爱国的封建主、奴隶主、酋长,下至普通的农牧民、奴隶,都积极参加了抵抗运动。在大多数非洲国家,反殖斗争是由爱国的君主和酋长领导的,例如埃塞俄比亚的抗意卫国战争,第七次阿散蒂战争、拉巴赫领导的乍得湖地区的抗法战争、萨摩里领导的瓦苏鲁国的抗法战争、格比达西领导的达荷美的抗法战争、马达加斯加的抗法战争、阿赫杜马领导的抗法斗争、索科多王国的反英斗争等。那些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部落同样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军人也参加和领导了抵抗运动,例如奥拉比领导的埃及抗英斗争。非洲的传统宗教和伊斯兰教在反帝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一些国家的反帝斗争就是直接在宗教领袖领导之下以伊斯兰教圣战的形式展开的,如苏丹马赫迪运动。

除了埃塞俄比亚以外,在 1876—1900 年间的一切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是由双方的综合国力的悬殊对比所造成的。欧洲列强都已开始向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非洲各国还停留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有的甚至尚处于无国家的原始社会。欧洲国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远远超过了非洲。当时欧洲列强都由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来从事殖民战争,而非洲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常备军,大多数国家则临时动员人民参加防御和战斗。欧洲军队是用当时最新式的武器装备起来的,例如新式的海军舰艇、连发枪、格林和马克沁机枪、重炮等等,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军队用的是传统的武器,即使从欧洲进口的武器也是老式的、不合用的旧货,只有萨摩利和孟尼利克获得了少量新式的欧洲武器。更何况在 1890 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上,列强一致同意,不向非洲出售武器和弹药,至少是先进的武器和子弹①。

在此期间,欧洲处于相对稳定与相对和平的时期,而非洲国家却被分裂和内部冲突所困扰,不仅各国(各族)之间有冲突,而且一国之内也有地方和中央、族与族之间的冲突。这些内部矛盾被帝国主义充分利用来实行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因此,在面对民族存亡的关头,非洲各族人民未能显示出

① 巴兹尔·戴维逊:《现代非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81 页。

① 《国际条约集(1872—1916)》,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5 年,第 115—117 页。

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精神,反而使英雄史诗般的斗争变成了地方性的甚至是孤立的战斗。殖民主义者还充分利用了非洲各族之间的民族、地域和宗教矛盾,组建土著部队,以达到用非洲人打非洲人的目的。事实上,征服内陆的许多殖民军都由非洲人充当士兵、由少量欧洲人指挥,例如法国人组建的塞内加尔土著兵团、卢加德指挥的西非边防军、德国人组织的“奴隶雇佣兵”。北尼日利亚是由西非边防军征服的,乌班吉是由四连塞内加尔土著兵团和当地辅助军占领的。非洲人长期固守在以村社为基本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建立在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互相隔离的均势之上,而罪恶的奴隶贸易和猎奴战争更加深了这种互相敌视和互相隔离。因此,当时他们对不同部落、不同宗教的人遭受侵略、杀戮可以无动于衷,而不能形成同仇敌忾的统一和团结的意识。例如,尼日利亚的蒂夫人看到基督教徒猛攻贝努埃河以北的穆斯林时,他们拍手称快,因为穆斯林不是他们的朋友;而当他们自己遭到英国的侵略时,他们的反抗也是孤立无援的。

非洲人从战斗的实践和血泊中认识到国家主权的极端重要性。在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形态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孟涅尼克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保家卫国” 的口号,他在告人民书中说:“敌人从海外入侵,他们破坏了我们不可侵犯的国境,并妄图消灭我们的信仰,消灭我们的祖国。⋯⋯我准备采取行动, 捍卫我们的国家,回击敌人。”①即使在那些尚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形态的酋长们也表达了强烈的主权意识,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的维特波伊对德国人说:“上帝在世界上建立了各种王国。所以,我知道并且相信,我愿意仍然做我的国土和人民的独立的酋长,这不是罪过。”①正是列强瓜分时期非洲人民的大抗争,开始逐步形成了非洲各族的民族主义意识,它的核心便是主权意识。它不仅直接影响到 20 世纪初年非洲民族主义的形成,而且一直影响到当代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恢复主权的解放战争。许多当代的民族解放组织认为自己是 19 世纪反殖斗争的继承者。例如,安哥拉的自由战士断言,他们的民族解放战争与过去的抵抗运动一脉相通,人民群众的权力被说成是拜隆杜(Bailundu)战争的积极精神的复活②。19 世纪末年非洲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优秀传统,对非洲民族复兴的影响是持久的、不可估量的。

欧洲列强把非洲瓜分了,但他们争夺非洲领土的斗争并未结束,继之而来的是一轮再瓜分的斗争。根据列宁的界定,在重新分割殖民地的时候,其目标首先是小国占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③。在非洲,英布战争和意土战争属于第一类,摩洛哥危机则属于第二类。英布战争的结果是英国夺占了布尔人占据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意土战争则使利比亚从土耳其手中转到了意大利名下。两次摩洛哥危机,以德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告终,而法国则将法属赤道非洲的一块领土转让给法属喀麦隆。到 1914 年, 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政治独立以外,其他所有非洲国家都已沦为殖民地。在非洲占有殖民领土的国家中,法国所占面积为最大,英国所占地区的人口最众(参见附图和附表)。然而,列强在大角逐中由于分赃不均,争夺并未结束。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非洲又成了帝国主义

① 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非洲史(1800—1918 年)》,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507 页。

① Adu Boahen ed.,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vol.7,p.49.

② Adu Boakened,op.cit,vol.7,p.57.

③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级》,《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801—802 页。

列强重新瓜分和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表一列强在非洲所占殖民地的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国别

殖民地面积

占非洲总面积

与本国相比

英国

9 , 020 , 920

30%

大 37 倍

法国

10 , 387 , 521

35%

大 18.8 倍

德国

2 , 447 , 018

8%

大 6.8 倍

意大利

2 , 397 , 206

7.9%

大 7.9 倍

比利时

2 , 345 , 809

7.9%

大 77 倍

葡萄牙

2 , 061 , 720

6.9%

大 20 倍

西班牙

0 , 330 , 000

1%

表二列强在非洲各殖民地的人口单位:人

国别

所占殖民地的人口数

国别

所占殖民地的人口数

英国

51 , 660 , 000

德国

11 , 527 , 000

法国

38 , 500 , 000

葡萄牙

8 , 352 , 000

比利时

15 , 003 , 000

意大利

1 , 368 , 000

三、殖民政治制度的初创

西方列强在瓜分和侵占非洲各国的同时,便着手建立自己的殖民统治机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些殖民统治机构大体都已建立起来,但还有待于完善。

在瓜分非洲之前,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都对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制度。直接统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废黜非洲各国原有的统治者,抛弃原有的权力机构,由欧洲官员直接把持所有政府机构,非洲人只能担任办事员之类的低级职务。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英国在黄金海岸和塞拉利昂都是如此。在瓜分非洲高潮期间,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都广泛地在其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但是少数白人殖民者突然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地区,况且非洲人民的抵抗斗争此起彼伏,这是殖民列强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间接统治制度和保护国制度应运而生。

间接统治是英国人在印度推行过的。曾在印度服役的卢加德代表英国东非公司征服乌干达时,即设想利用其固有的行政机构来治理这个国家。1890 年缔结的协定保留了布干达国王(卡巴卡)的统治权,国王则承认英国东非公司至高无上的权力,英国派一名驻节长官执掌其事。当卢加德调往北尼日利亚征服该地时,他把间接统治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制度,并在全尼日利亚加以推广(参见本卷第二十五章)。间接统治制度实质上是在间接统治名义下实行直接统治,也就是说,一切被保留下来的土著首领(哈里发、素丹、埃米尔和各级酋长)不是独立的统治者,而是唯殖民列强的驻节官之命是从的附属统治者,他们在行政、司法和税收上仅有的一点权利也是殖民者赋予

的。由于间接统治制度对节省行政经费和人员、特别是分化非洲人的反殖斗争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卢加德在全尼日利亚加以推行,而且德国人在喀麦隆北部、布隆迪和卢旺达也加以推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在更广的区域中得以推广。

保护国制度也是广为采用的一种殖民统治制度。埃及、桑给巴尔、巴苏陀兰、斯威士兰都被先后宣布为英国的保护国;摩洛哥、突尼斯则被宣布为法国的保护国。保护国制度同间接统治十分相似,这些保护国的军事、外交、财政、司法大权都在条约(或协定)中明确规定由宗主国掌管;两者的差异只是实行保护国制度的国家还保留着名义上的中央政权,而在实行间接统治的地方过去的统治者却变成了地方一级的土著官员。保留下来的中央政权也是有名无实的。例如,确立摩洛哥保护国制度的 1912 年的法摩条约规定,法国常驻总专员有权代表法国政府批准和发布摩洛哥素丹批准的一切法令①。实

际上,摩洛哥素丹只是法国殖民者的傀儡。

不论欧洲列强在非洲各国推行哪一种殖民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非洲各国的政治决策和实际统治权掌握在宗主国相应的机构手里。英国早就设有管理殖民地事务的殖民部,但瓜分和占领非洲的事务,长期归外交部管辖;直到非洲瓜分完毕后,外交部才陆续将尼日利亚(1900 年)、德圣士瓦、奥兰治、斯威士兰(1902—1903 年)、尼亚萨兰(1904 年)、乌干达、肯尼亚、英属索马里(1905 年)、桑吉巴尔(1914 年)转交殖民部管理。法国在 1894 年成立殖民部,但它只负责法属西非、赤道非洲、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的事务,突尼斯和摩洛哥由外交部分管,阿尔及利亚由内务部分管。德国于 1907 年组建殖民部,管理德属非洲事务。意大利于 1912 年建立殖民部, 负责利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事务。殖民地的事务由有关各部决定,下达给殖民地总督或总专员、总领事和驻节官执行。总督或总专员之类的殖民官员是宗主国君主或总统的代表,是各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又统率一批地方殖民地官员,或直接行使权力,或监督土著首领按殖民者的意志行事,非洲人完全被剥夺了主权。这种主权体现在军事、外交、税收、立法、司法等等方面。

宗主国从占领一开始,就攫取了外交和海关大权。有的用条约或协定明文规定宗主国在外交事务上代表殖民地。他们接管殖民地的海关,或设立海关,征收海关关税。控制通货也是其主权的一个标志。宗主国着手控制殖民地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例如在尼日利亚,以 1 便士兑换 300 贝币①,但在购买食物时由于面额太大,未能将贝币逐出流通领域。1908 年,殖民者铸造了一种铜和锡的地方硬币,有眼,币值较小,可以购买价格较低货物,方才得以流行。又如在法属马达加斯加,通行一种五法郎的银币。

军队和警察是国家权力的主要部门,殖民者是依靠军队征服非洲的,征服之后在各殖民地首都和战略要地都驻有军队,镇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在实行间接统治制度的地区,保留了原有的少量土著军队,但它的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是一支保卫本国主权的军队了。

各宗主国的殖民政权,在本质上是维护宗主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而压迫非洲人的政权,但也各具特色。这主要是由宗主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 《国际条约集(1872—1916)》,第 479 页。

① peter wickins,Africa(1880-1980),An Economic History(非洲经济史),Oxford1986,p.67.

及其殖民经验所决定的,但也受到非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 英国资产阶级具有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它在世界上统治过多种民族,

试验过多种统治形式,从不拘于一格。其殖民统治手段狡猾和权变的特点在非洲再一次得到了体现。英国根据非洲各国的不同历史、社会和人种特点,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战略地位,实施它认为最合适的政治制度。例如,它在埃及实行保护国制度,在南非联合布尔人实行一种半自治状态的联邦制度,在乌干达和尼日利亚推行间接统治制度,在罗得西亚和塞拉利昂则实施直接统治。这些权变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英国殖民者在各该地区统治的安定,最大限度地掠夺当地的资源和剥削土著居民。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统治形式下的政策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帝国政府、主要是首相和殖民大臣手中,英国内阁才是最高决策机关。但各殖民地的大总督、总督对其所辖地区事务的政策可施加重大影响,不理睬“在任者”(man on the spot)的事例是罕见的①,特别是罗得斯、卢加德、喀麦隆和米列尔等人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内阁和殖民部的高度重视。

英国殖民政治制度的权变和狡猾,还表现为它在许多殖民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立法机关,基本上都由高级殖民官员组成,也有几个由总督指定或选举的土著成员。把此类机构说成是“自治政府发展的胚胎”是难于令人信服的。其实,这些土著成员是为殖民统治装饰门面,欺骗非洲人,并不能决定任何政策。

与英国不同,法国在非洲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法国一直坚持的“壮大法兰西民族”的同化理论。他们认为,法国所创造的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法国人应该把法兰西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因而主张殖民地与法国在政治、经济上完全保持一致,非洲土著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法兰西文化,最终自然同化为法国公民②。为了给这种殖民主义理论披上漂亮的外衣,他们把同化的思想渊源追溯到爱尔维修、伏尔泰和卢梭等主张的所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但是,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反对封建专制压迫的,与殖民主义的同化理论可谓南辕北辙。

为推行同化政策,法国在其殖民地强制推行法语,普及所谓法国生活方式。一旦土著接受了法语和法国生活方式,便可以成为法国公民,被赋于一切法国人所享有的政治权利。正如戴维逊所指出:“同化只是一种幻想”①。依据 1912 年颁布的《入籍法》,凡任公职十年,拥有财产、受法国教育或服

军役获奖者,才可以取得法国公民权。但到 1918 年,获得公民权者仅为 24997

人,其中 22711 名住在塞内加尔。俾斯麦不无讥讽地说:“法国殖民地是没

有殖民地人民的殖民地。”②当时,法国殖民地总人口近 4000 万,而获得公民权的连千分之一都不到。这些没有获得公民权的殖民地人被视为法国的“隶民”,他们担负法国公民的义务,却享受不到法国公民的权利,实际上是法国的殖民奴隶。

① Ken smith and F.J.Nothling,Africa,North of the Limpopo(《林波波河以北的非洲》),Pretoria 1985, p.209.

② M.Crowder,Senegal,A Study of French Assimilation Policy(塞内加尔:法国同化政策研究》),London

1967,p.2.

① 戴维逊:前引书,第 100 页。

② Ken Smith & F.J. Nothling,op.cit,p.225.

专制集权和同化政策是一对孪生兄弟。法国人为了推行同化政策,坚持认为殖民地是法国的一部分,除摩洛哥、突尼斯、马达加斯加以外,把非洲各国的领土任意合并为几个大行政区,如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等等。这些殖民地原有的统治者被流放、关押和杀害,原有的土著制度被撇在一边。各殖民总督有权任命和更换下属官吏,殖民地的官吏都来自法国,他们在所管区域实行专制统治。

葡萄牙殖民者也奉行同化政策。他们认为,非洲殖民地是葡萄牙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葡萄牙的海外省,非洲殖民地是卢西塔尼亚文明的一部分。其同化政策早在 1761 年和 1763 年的王室法令中已有详细规定:假如莫桑比克人接受了基督教的教养就有选举权,就被赋予平等的权利。但当时还是贩卖黑奴的猖獗时期,莫桑比克人民毫无平等权利可言。葡萄牙的同化政策还带有重商主义旧政策的特点,这就是在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在瓜分非洲时期,葡萄牙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领地急剧向内地扩张,但这一统治政策的基本特征到 20 世纪初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柏林会议后,德国在非洲殖民地的统治为时不长,但也颇具特色。它在西非的多哥和喀麦隆、东非的坦喝尼喀和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实行直接统治,通常任命军人担任总督。在卢旺达、布隆迪和布科巴(喀麦隆北部), 德国人保留了原有的非洲人行政机构,德国总督通过驻扎官进行间接统治。不论是直接统治或间接统治,都具有军事专制的特征。德皇委派的殖民地总督集立法、行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直接对内阁首相负责。总督、驻扎官和各区行政长官多由军人担任,所有的战略要地都驻有军队,德军还设立“感化营”,用来惩罚反德的土著居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殖民地被英、法、比等国所瓜分,因此德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对非洲产生重大影响。

1885—1908 年,刚果盆地(扎伊尔)成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并冠以“刚果自由邦”之名,实际上它毫无自由可言。利奥波德派总督进行直接统治,重要行政人员都是欧洲人(并不全是比利时人)。1908 年,刚果自由邦由比利时政府接管。

无论帝国主义列强采用何种统治方式,其首要目的都在于保证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所以,间接统治,保护国制度与直接统治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实际上,也不存在纯粹的直接统治或间接统治,因为其直接统治也不能不用一些当地上层阶级分子,而间接统治下的国王或酋长们如果违反殖民当局的意志,也必遭废黜和流放。

四、殖民地经济的初步

帝国主义疯狂瓜分非洲,其根本目的是要把非洲各国变成其获得超额利润、垄断地占有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地方。他们建立各种殖民统治形式的政权,也是为着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欧洲列强把非洲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于 19 世纪初年, 当时由于贩卖黑奴仍在大规模进行,也由于欧洲列强所占领土不大,因此进展缓慢。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帝国主义把非洲瓜分殆尽之后,非洲大陆才被强制纳入欧洲——东方经济圈,像中东一样成为这个经济圈的附属部分。

在大角逐的初年,帝国主义在各自占领的地区,大肆掠夺自然生长的资

源,如野生橡胶、象牙等等。但是,这些资源毕竟有限,产量迅速下降。于是,掠夺土地并建立生产出口作物的农场和种植园,遂成为殖民者早期剥削非洲人民的关键。

在占领之初,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宣布土地为宗主国所有,或者通过各种法律,让各殖民公司和欧洲移民占据大片肥沃土地。在阿尔及利亚、刚果、南非、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赞比亚)、尼亚萨兰、肯尼亚、坦噶尼喀、喀麦隆、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殖民者占领了大片良田沃土。到 1892 年,法国大地主和公司在阿尔及利亚已占有 40.2 万公顷土地,

其中 24.6 万公顷分属 114 个大农场主①。在 1901 年,约有 15.1 万名男性农业工人在欧洲农场工作,占农村总人口的 13%,1914 年增加到 21 万人,其中41%的农业工人种植葡萄②。在南非, 1913 年白人占有 80%的土地,而全部非洲土著只许占有 20%的土地③,且为贫瘠之区。在欧洲白人占有的土地上, 建立了生产出口产品的农牧场。在肯尼亚白人占有的土地中,1/10 辟为种植园,栽培棉花,一部分作为牧场,其余则任其荒芜。在南罗得西亚,全部土地被宣布为英王所有,1914 年 23%的土地划为土著保留地,约 32%的土地让给欧洲人和欧洲人公司①。白人农场主种植玉米、养牛,对外出口。在德属东非,两个大棉花种植园各占有 3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在坦喝—潘加尼地

区,橡胶种植园占有 1265 公亩土地②。这样,在非洲许多国家,由于殖民者掠夺土地、种植经济出口作物,形成了殖民大农场(种植园)所有制。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土著居民,或者被驱逐到保留地,或者沦为欧洲白人的雇工和佃农。

但是,在另一些国家,特别是西非,由于非洲人的强烈反对,殖民者大规模强占土地的企图未能得逞。英国在黄金海岸曾于 1894 年抛出一项土地条例,准备把一切荒地、森林和矿藏转归英国王室所有,后因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反对而作罢。1897 年,英国又颁布《公共土地法案》,企图把村与村之间尚未开垦的土地和丛林划为公共土地,又因遭到反对而告吹③。最后,英国只得代之以 1900 年的租借法令,规定土地出租应由法院裁决,所租土地只能

用于开矿、伐木、采集橡胶,而不能用于农业,期限不得超过 99 年。在法属西非,法国殖民者早就企图夺占非洲人的土地。1887 年,法国殖民当局在塞内加尔宣布土地是殖民地财产,可以出租给欧洲人。1900 年,法国颁布法令, 宣布法兰西国家是一切未占和未经营土地的所有者。1904 年,法属西非成立后颁布的法令,把全部土地分为不可出让的公地和可以出让的私产两类,总督和大总督有权处理出租事件;1906 年又公布《土地登记法》,规定土地占有者可依法申请登记,公布三个月后如无争执,土地即归申请者私有,以便为法国殖民者购置土地准备条件①。但这同样遭到非洲人民的抵制和反对,申

① Morsy,North Africa,1800—1900(《1800—1900 年的北非》),Longman,p.280.

② Peter wickins,Africa, 1880—1980, An Economic History(《非洲经济史》),Oxford1986,p.88.

③ Gideon swere,A History of South Africa(《南非史》),New York 1978,p. 139.

① 廷德尔:《中非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第 375 页。

② Peter Wickins,op.cit.,p.89.

③ AduBoahen,Ghana:Evolution and Change in the Nineteeth andTwentieth Centuries(《19 世纪和 20 世纪加纳的变革》),London 1875,p.81。

① 上述各项法令,均引自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428 页。

请登记者为数不多。到 1915 年为止,经登记而发出的土地契据仅 1267 件,

共 12000 公顷土地。1894 年法国殖民当局在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把 500 万公顷的土地租给康格公司,引起了象牙海岸人民的大起义,最后不得不取消该项租约②。

西非人民的反对是殖民者未能占据当地大量土地的主要原因。此外,非洲人村社土地制度的凝固性,使欧洲种植园难于获得大量劳动力;西非气候炎热潮湿,不利于吸引大批欧洲移民。殖民当局认识到,西非沿海有长期对外贸易的经历,只要垄断收购权,同样也可以使之成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因此,在西非,除沿海小规模的欧洲人种植园外,白人大规模农场(或种植园) 经济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但是,宗主国在西非地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为了把西非变成农业原料基地,他们采用市场导向,鼓励西非种植经济作物,或采用税收,行政干预强制农民改种出口作物。黄金海岸在 1879 年试种可可成功,1885 年开始出口,1911 年产量达到 8840 万磅,价值 600 万英镑,占其出口总额的 40%,跃居世界首位③。尼日利亚早就生产和出口棕榈产品,英国占领后产量和出口量逐年增长,1900—1904 年间平均每年出口棕榈油 5.3 万公吨,棕榈仁 11.9

万公吨;1910—1914 年分别增加到 7.7 万公吨和 17.1 万公吨④。

塞拉里昂也是以生产和出口棕榈产品为主,1913 年棕榈产品和柯拉的出口价达 137.5 万英镑⑤。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主要种植花生,花生的出口占冈比亚出口总值的 9/10。

经济作物的发展,对村社和土地公有制起着侵蚀和破坏作用。农民的生产不再是单纯为自身的消费,而是生产商品向世界市场出售,同时换回自己所需的粮食和日用工业品。这种为交换目的而生产的商品愈多,村社成员的财产状况就愈加不平等,旧的土地公有制就被埋葬得愈深,村社也就愈加迅速地瓦解。西非各国经济作物区在被卷进世界商品交换的洪流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虽然土地名义上仍然属于公有,但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买卖、出租、侵占公地、开辟荒地据为己有的现象屡屡发生。黄金海岸的殖民当局公开承认其合法性①。铁板一块的村社成员开始分化成富农、自耕农、分成制佃农、雇农、长工、短工等等。其中占优势的是自耕农和分成制佃农,他们构成了西非小农经济的主体。但是,这些小农也逃脱不了宗主国垄断资本家的剥削和控制。可可、棕榈、花生的价格、收购、运输和出口,都操纵在宗主国资本家成立的各种公司及其代理人手中。例如,世界市场的可可价格是在英国伦敦定价的。西非小农所需要的日用工业品、生产所需的资金和生产资料,依赖宗主国的公司及其代理人供应。不等价交换、高利贷是剥削小农的主要手段。

应当指出,小农经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规模和范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有限的。这里占优势的(不计南非)既不是小农经济,也不是白人农场(或种植园)经济,而是传统经济和土地所有制。

② 杨人楩:前引书,第 425 页。

③ Adu Boahen,op.cit.,pp.99.

④ Peter Wickins,op.cit.,p.77.

⑤ 费奇:《西非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第 379 页。

① Robert,lyetad,The Asanti,A Proud People(《自豪的阿散蒂人》),1958,p.137。

在封建生产关系已很发达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殖民当局保留并充分利用原有的封建结构。他们与地主阶级狼狈为奸,发展单一出口作物,共同剥削农民。英国占领埃及后,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削减其他作物的生产。棉花和棉籽的出口价值,由占领开始时(1882 年)占全国总值的约 75%上升到 1914 年的 90%以上①,其中大部分输往英国。英国资本家利用压价的办法,加紧对埃及农民的剥削,1882 年,每堪他尔棉花输出价为 14.28 里亚尔,1897 年跌至 7.18 里亚尔②。由于大量植棉,挤占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例如,

1879—1913 年间,小麦的播种面积由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 20.6%下降到

16.9%,大麦由 11.5%下降到 4.8%③,结果使素有“粮仓”之称的埃及不得不靠进口粮食度日。

总之,殖民者在其占领初期,使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掠夺土地,发展单一作物经济,把非洲农业引上了殖民地经济的轨道。

殖民者掠夺的另一个领域是采矿业。英、法、德等国资本家大量投资开采黄金、钻石、锡、锰和铜矿。自从南非发现钻石之后,其产量和出口量迅速增长。钻石工业在比属刚果、黄金海岸、塞拉利昂、安哥拉和西南非洲相继兴起。1913 年,南非的钻石产量接近 600 万克拉,达到巅峰。西南非洲的产量 1908 年为 38275 克拉,1913 年接近 150 万克拉④。

黄金生产在非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殖民者踏上非洲大陆以来一直追逐的主要目标。在占领非洲各国之后,宗主国用近代技术装备这个古老行业,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矿区。非洲黄金的主要产地是南非、南罗得西亚、黄金海岸、比属刚果、马达加斯加和坦喝尼喀,1913 年其产量分别为 273.7 公吨、21.5 公吨、11.9 公吨、1.3 公吨和 0.4 公吨。

锡的重要产地是尼日利亚,但在拉各斯——卡诺铁路建成之前,矿石的运输很困难,到 1911 年才超过四吨的水平①。铜的主要产地是比属刚果、西南非洲和北罗得西亚。比属刚果的铜矿用近代技术开采,1911 年首次出口。德国于 1906 年在西南非洲开采铜矿,当年出口 46877 马克,1913 年增至

792.9 万马克②。北罗得西亚铜矿的开采,在坎散希开其端,继而于 1912 年在布瓦纳——姆库布瓦作了第一次试验性生产。英国人还在尼亚萨兰开采铬矿(1906 年)和石棉(1908 年),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开采铁矿和磷酸盐。

非洲可资通航的河流里程不长,要把殖民者所需的矿产品和农产品从内地运往沿海,将开矿所需的机器设备从沿海运往内地,靠头顶运输和独木舟显然是不行的,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便是修筑铁路。当然,这不是殖民列强修铁路的唯一动因;修建某些铁路的最初动因是实现军事占领,镇压非洲人民的抵抗运动,例如:法国人修筑的科纳克里至康康的铁路和英国人修建的从埃及到苏丹的铁路。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部分从沿海伸向内陆的铁路都已筑成。南非是

① Peter Wickins,op.cit.,p.78.

②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第 2 册,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317 页。

③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第 244 页。

④ Helmuth Stoacker,German Imperialism in Africa(《德国帝国主义在非洲》),London 1986,p.146.

① petrt Wickins,op.cit.p.96.

② Helmuth Stoecker,op.cit.,p.147.

修建铁路最早的地区之一,到 1912 年约有 2600 英里铁路线③,大都是从海港城市开普敦、德班、东伦敦等伸向钻石和黄金产地的。随着英国向北扩张, 铁路线也随之向北伸展。1897 年,以南非马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修到了南罗得西亚的布拉瓦约,而后又从布拉瓦约修到了煤炭产地万基,1907 年延伸到北罗得西亚的矿区布罗肯希尔,最后于 1910 年伸展到了比属刚果的伊利莎白维尔(今卢本巴希)。在东非,英国建成了乌干达铁路;在德属东非,中央铁路从达累达斯萨拉姆到吉戈马于 1914 年建成,北线于 1911 年从坦喝修到

了莫希。法国人修筑的吉布提到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于 1906 年通车。在西非,英国人修筑的铁路有拉各斯到卡诺的铁路(1906—1911 年)、塞康第到库马西的铁路(1903 年完工)、弗里敦到彭登布的铁路(1896—1906 年); 法国人修建的有达喀尔到巴马科的铁路。在中非,比利时和英德资本合作修建了马塔迪到利奥波德维尔的铁路。非洲的铁路建设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的特征,铁路主要连接内陆的矿山、经济作物产区和海口,而不是非洲各区域的互相连接;修建铁路的设备、技术由宗主国输入,由欧洲人进行管理; 而劳动力主要依赖强迫劳动,无偿征用土地,例如在达荷美(今贝宁)铁路工地劳动的达 5000 人,他们都是强制征发来的①。因此,非洲的铁路建设并未带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是服从于宗主国的掠夺。当然,它客观上对促进内地同沿海的联系、活跃商品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建立大型种植园经济、开发矿山、修建铁路所需要的资金,是由宗主国输入的。本来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占有投资场所,但并不是任何一块已被占领的土地都可以成为投资场所,许多地区在占领初期缺乏交通、动力和通讯设施。因此,当时欧洲资本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北非, 以及东非和西非的沿海地带。投资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在 1902—1910 年间, 英国输入非洲的资本虽未始终保持同等高的水平,但仍然是大量的,1914 年高达 1290 万英镑②。其投资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私人投资,例如建立农场、开采黄金、钻石和铜铁等矿藏;二是殖民政府的借款,例如法属刚果1909 年借款 2100 万法郎,1914 年借款 17100 万法郎③。殖民政府的借款主要用于建设铁路、公用设施等。宗主国在殖民地相应建立了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一方面是适应融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控制和垄断殖民地的金融和经济命脉,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三个黄金海岸的企业家 1890 年在奥布瓦西着手开采金矿,1895 年就被斯密斯——凯德公司收购,成立了阿散蒂金矿有限公司,黄金海岸的黄金生产就被英国人垄断。到 19 世纪末,加纳人已被外籍矿业公司完全排挤于采矿业之外。

宗主国在非洲造成的这种生产布局以及他们掌握的殖民政权,为解决劳动力提供了基础。一类地区是为欧洲资本家创造利润的采矿和经济作物生产区,它占全非很小的面积,却是欧洲资本的聚集之地;另一类是面积很大、但仍保持着传统生产方式的地区,它们很少生产或者根本不生产出口作物, 而为第一类地区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殖民政府采取经济的或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迫使非洲人到欧洲农场、矿山和铁路建设工地劳动。一种办法是殖民当

③ 巴兹尔·戴维逊:前引书,1989 年,第 123 页。

① Peter Wickins,op.cit.,p.73.

② Peter Wickins,op.cit.,p.102.

③ Peter Wickins,op.cit.,p.100.

局,用法令的形式规定强迫劳动的时间,例如 1899 年葡萄牙殖民者在莫桑比

克和安哥拉颁布法令,规定凡 14—60 岁的土著居民每人每年必须至少服劳役

6 个月。殖民当局又以契约劳工的形式向圣多美种植园和南非金矿输送劳工。1909 年以后,从莫桑比克征发的劳工一度达 10 万人①。葡萄牙政府得到的征发费是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德属东非,殖民当局规定的劳役时间,1906

—1910 年为每人 180 天,1913 年提高到 240 天②。在乌干达,英国殖民当局

规定,每个非洲人每年必须无偿劳动 30 天。劳动力的征发一般由土著酋长负责;如果酋长抵制,殖民当局便指定他人取而代之。这便形成了所谓“效忠型酋长”。1909 年,在列入殖民当局名册的基库尤人酋长中,“似乎差不多全是通过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效忠政府而不是凭借其在基库尤族社会中的地位才保住官职的”①。另一种办法是征收现金税收。这一方面是保证殖民当局财政收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劳动力的长期供应。贝专纳殖民当局从1899 年起征收茅屋税,每人每年收 10 先令,1909 年增加到 20 先令②。非洲人为了缴纳现金税,被迫到欧洲人农场和矿山当苦力,或者流入西非的出口作物产区。例如许多中非和西非内陆的非洲人涌入塞内加尔、黄金海岸等经济作物产区,受雇于当地的酋长和商人,种植可可和花生,成为受保护人和流动农工。概而言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非洲流动工人的数量一直在增长,这是殖民者统治非洲制造出来的一个悲剧。许多流动工人往往葬身异乡。1901—1910 年间,莫桑比克在矿山劳动的流动劳工死亡率高达 67‰。

帝国主义在占领非洲初期所创建的完全依附于欧洲的殖民地经济体制。虽然到 20 世纪 30 年代才最终成熟,但在当时就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无数非洲人在强迫劳动中死去,许多国家的农民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乡,迁到荒漠之区的土著保留地上,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被摧残, 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近代工业又未建立起来。但是,这一时期却是非洲社会变革的开始。千百年来因循停滞的村社组织受到冲击,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同时,在沿海的矿业中心,近代化的大城市开始兴起,资本主义农场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已出现,非洲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一些较先进的非洲国家中,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出现,使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有了变化。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第一批知识分子在埃及、马格里布诸国最先发起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族主义组织,如埃及祖国党、青年阿尔及利亚运动、青年突尼斯运动。随后在南非、尼日利亚、黄金海岸、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等地,相继成立了民族主义组织。1912 年,南非成立了非洲人国民大会。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阶级结构的变化,对非洲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运动的兴起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① Peter Wickins,op.cit.,p.75.

② Peter Wickins,op.cit.,p.76.

① 戴维逊:前引书,第 113 页。

② 戴维逊:前引书,第 1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