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殖民地

1863 年宫廷政变终止了拉达马二世的亲法卖国政策,马达加斯加从此在

赖尼莱阿里沃尼为首的新贵族集团领导下,经历了 20 年的相对和平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朝着民族国家的方向迈进,遗憾的是很快被法国殖民入侵所打断。在 1883 年和 1894 年,法国先后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最终吞并了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岛屿。但是,马达加斯加人民不甘沦为殖民奴隶, 从法国殖民者踏上岛屿的那天起,他们便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殖斗争,起义连绵不断。20 世纪初期出现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揭开了马达加斯加民族解放斗争新的一页。

一、赖尼莱阿里沃尼改革

拉达马二世被处死后,马达加斯加的王权政治发生了变化,君主专制开始让位于首相专权。继位的拉梭赫里纳被首相架空,不过她仍是马达加斯加王国的精神领袖和民族象征,任何人见到她都必须弯腰鞠躬,高唱专门的颂歌,女王每年一次的沐浴标志着一年的开始。国家大权起初掌握在首相拉哈罗手里。拉哈罗又称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霍尼,1852 年其父赖尼哈罗去世后继承了首相职位。1864 年 7 月 14 日,女王和以赖尼莱阿里沃尼为首的青年军官不满拉哈罗的专权,联合起来将其废黜,赖尼莱阿里沃尼接任首相兼军队总司令。从这时起直到 1895 年 10 月法军占领塔那那利佛,尽管马达加斯加先后经历了拉梭赫里纳(1863—1868 年在位)、拉纳瓦洛纳二世(1868— 1883 年在位)和拉纳瓦洛纳三世(1883—1897 年在位)三位女王的统治,但朝政始终掌握在赖尼莱阿里沃尼手里。他前后执政 30 余年(1864—1895 年), 在马达加斯加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赖尼莱阿里沃尼出身安德里安戚拉沃家族,代表一个新贵族集团。从 19 世纪初拉达马一世时起,历届国王为了同具有离心倾向的各地奴隶主贵族作斗争,限制这些传统贵族的权力,有意起用一些非贵族出身的自由民(“霍瓦”),赐给他们免税领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封建官僚集团。在腊纳瓦洛纳一世统治时期,一个与安德里安戚拉沃家族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把持了朝中全部重要职位,女王的宠臣赖尼哈罗任首相,此职从此便由该家族的人所世袭。

赖尼莱阿里沃尼是在国家极度困难时期出任首相的。当时,在边远地区一些旧贵族趁拉达马二世下台之机进行分裂活动;首都等地的人民起义尚未平息,广大的奴隶和劳役制下的自由民对旧制度的不满日增,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危机也日益加重,拉达马二世下台后,欧洲列强对新政府猜疑不定,特别是法国准备随时入侵马达加斯加,重建亲法政府。针对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赖尼莱阿里沃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紧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改革活动。

赖尼莱阿里沃尼上台后,首先平息了首都等地的起义,镇压了边远地区旧贵族的分裂活动,并流放了企图发动政变的哥哥拉哈罗和重臣赖尼约哈里。1868 年 4 月,拉梭赫里纳病逝,他又及时粉碎了一些贵族密谋让王子拉萨塔继位以推翻首相政权的阴谋,将王子与阴谋者流放到边远地区,立女王堂妹腊莫马为女王,史称拉纳瓦洛纳二世。首相政权得到巩固。

在内政上,赖尼莱阿里沃尼极力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从地方到中央的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全国除伊默里纳地区外,分为 27 个省,由直接向首相负责的省长管辖。省下设若干个区。中央各部的设置仿照欧洲,1881 年设立了内政、外交、国防、司法、法令、财政、工商和教育八个部,各部下设若干办事机构,配置大臣和秘书。重大事务由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在广大乡村, 1878 年 7 月,首相开始启用由退伍军人组织的“萨凯扎姆一博希特拉”(意为乡村之友,后改称“安蒂利”,意为监视者),充当政府与人民的中间人和公民权利的监护者,负责出生、结婚和死亡登记。他们有权监督地方官吏和领主,保证中央政府各项法令的贯彻实施,并担任征税、摊派劳役等事务。1884 年 11 月,首相决定恢复村社人民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实行法制,稳定社会秩序,是赖尼莱阿里沃尼内政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从拉达马一世时起,马达加斯加的司法权一直掌握在地方贵族手里,由他们组成中央法院和各地方法院。这些人常常公开受贿,根据行贿数量的多少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没有明确的量刑标准。从 1863 年起,为革除以前司法中的弊病,政府先后颁布了《六十八条法典》(1863 年)、《一○一条法典》(1868 年)和《三○五条法典》(1881 年)以及零星颁布的一些法令。这些法典和法令除保留了某些原来的习惯法外,在行政、民政、司法等方面作了许多新规定。如把死刑限为一项故意杀人罪和 12 项叛国罪,放火、盗窃、贩卖人口、

巫术活动等改为徒刑或罚款,用符咒害人者判刑 20 年,盗墓或未经首相批准

私购武器者判刑 10 年,犯通奸罪者处 100 皮阿斯特的罚款;取消了多妻制和

单方休妻制,如有违犯者处以 10 条牛和 10 个皮阿斯特的罚款;禁止肉刑, 改善在押犯生活待遇;过去的连坐制也被取消。在首都设立三个不同类型的法院,各由 13 名法官组成,包括 11 名王室官员和 2 名地方贵族,由他们进行初审,然后报女王,实际上是首相作最后判决。

在军事方面,拉达马一世开始的军事改革到拉纳瓦洛纳一世时便停止了,军饷被停发,部队纪律松弛。为了使军队现代化,首相在 1876 和 1879 年先后颁布了两个关于军队的法令,大幅度削减军队中人浮于事的副官,遣返了年龄较大的士兵,并恢复两周一次的军事训练。1879 年起,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除贵族和奴隶外,凡年满 18 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为期五年, 士兵每年接受一次身体检查。政府还用高薪和优厚待遇聘请英法军事教官, 并从欧洲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增强军队战斗力。

赖尼莱阿里沃尼还十分重视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惜花费巨资扩充教学人员和购置教材。1876 年,政府决定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规定 8—16 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鼓励欧洲传教士在城市和乡村设立学校,发展教会教育,并派人去英法留学。国内创办了女王医学院和两所医科学校,培养医务人员。至 1892 年,共培养护士 31 名,1894 年在各类教会学校就读的学生达 137000 名①。政府还鼓励出版事业的发展,1882 年用英文和马尔加什文两种文字刊印了《马达加斯加时代报》。

在社会制度方面,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奴隶制被明令废除。从 19 世纪中期起,随着东非奴隶的大量输入,马达加斯加奴隶人数激增,1869 年奴隶占塔

① M.Brown,Madagascar Rediscovered:A History from Early Times to Independence(《马达加斯加再发现, 从早期至独立的历史》),London 1978,pp.212,214.

那那利佛人口总数的 2/3①,他们大多集中在宫廷贵族门下,有的占有 3000 多名奴隶②。奴隶处于社会最低层,他们从事采矿、冶炼、搬运、种田和充当家内奴仆等各种劳动。自由民则担任各种官职和服兵役。赖尼莱阿里沃尼此时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原因,首先在于打击奴隶主旧贵族集团的势力,巩固以首相为代表的新贵族集团已获得的地位。女王拉梭赫里纳即位后,政府内部分成两派,以赖尼约哈尼为首的一派代表旧贵族利益,他们出身安得里安那阶层,看不起霍瓦出身的新贵,反对首相的现行政策,主张杜绝与欧洲人往来,禁止基督教信仰,恢复马达加斯加的传统社会。由于他们在政府中处于少数派地位,得不到女王的首肯,只得走密谋推翻现政府的道路。赖尼莱阿里沃尼粉碎了他们的阴谋后,通过废除奴隶制、释放奴隶,彻底摧毁了他们赖以存在的基础。其次,自拉达马一世改革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马达加斯加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欧洲一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基督教文明的陆续传入,不可避免地对马达加斯加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冲击,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863 年颁布的《六十八条法典》宣布禁止一切贩奴活动,这与拉达马一世禁止把奴隶输往海外相比前进了一步。1868 年的法典又进一步规定取消债务奴隶,严禁把罪犯的妻室变为奴隶,使一些霍瓦人重新获得自由。1874 年10 月,首相公开宣布解放 1865 年以后买来的或出生的非洲籍奴隶;释放后的奴隶取得国籍后享有与马尔加什人同等的权利;1878 年 7 月,又决定取消赎奴职业,禁止通过买卖奴隶使其子女与父母分离,违者判处终身监禁。在上述政策下,大批奴隶得到释放,1877 年约有 150000 名奴隶被释。被释放的奴隶由地方当局安置在指定的村庄里或返回故里,从事各种劳动。赖尼莱阿里沃尼的废奴措施是马达加斯加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奴隶制的彻底废除是在 1879 年法国殖民当局颁布《废奴宣言》之后。

政治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 世纪 70—80 年代,马达加斯加出现了经济繁荣。东部沿海地区从留尼汪和毛里求斯引进咖啡和香子兰等品种,并很快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在伯戚列奥和伊默里纳,定期集市的数量激增, 带动了整个马达加斯加的进出口贸易。塔马塔夫、马仍加和马南扎里成为主要的外贸港口,不断向马斯克林群岛出口牲畜和粮食,向欧洲出口蜂蜡和酒椰,但进口的物品较少,包括供上层需要的服装、家俱、印花布、铁器和甜酒等。据 1888 年的不完全统计,这三个港口进口总值达 400 万法郎,出口总

值为 411 万法郎①。在政府的奖励下,国内手工业门类日益齐全,除制革、制鞋、锻铁、木工、制砖和肥皂等行业外,玩具业、缝纫业、首饰业也兴旺起来,1890 年建立了第一个冻肉加工厂。赖尼莱阿里沃尼还实行租让制,主要是把森林和矿山租让给外国公司,发展建筑业和采矿业。

在外交政策方面,赖尼莱阿里沃尼改变了拉达马二世的丧权卖国政策, 在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关系,实际上是在欧美列强之间寻求均衡,使他们彼此互相牵制。1863 年 11 月,他派外交使团去

① Gwyn Campbell,Slavery and Fanompoana(《奴隶制和劳役制》),in Journal ofAfrican History,no.29(1988), p.475.

② Gwyn Campbell,Madagascar and the Slave Trade(《马达加斯加和奴隶贸易》),in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no.22(1981),p.213.

① 黄丽英:《赖尼莱亚里沃尼》,载《外国历史名人传》近代部分下册,重庆出版社,第 531 页。

英法两国,希望修订拉达马二世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经过长期谈判,1865 年 6 月,英马条约在塔那那利佛王宫签订。条约规定英国人不得在马达加斯加享有土地所有权,双方进行平等贸易等。1868 年 8 月,法国与马达加斯加也签订了类似条约。在此之前,1865 年 8 月,女王同意以支付法国 120 万法郎的代价取消《朗贝尔特许状》,迫使法国宣布尊重马达加斯加的独立,承认女王对全岛的主权。

为了削弱和限制法国天主教在马达加斯加的势力,赖尼莱阿里沃尼在1869 年 2 月与女王一起改信基督教新教,并与原配夫人离婚,与女王举行了基督教结婚仪式。从此,新教被定为国教,传统的偶像被烧毁,基督徒的数量剧增。1867 年,马达加斯加约有 27000 名基督徒,主要是贵族和青年人。1869 年有 16000 人接受了洗礼①。到 1890 年马达加斯加全岛的教堂增加到

1223 所,神职人员有 59615 名,信徒达 248108 人②,影响范围从伊默里纳扩展到全国各地。

赖尼莱阿里沃尼的改革是拉达马一世改革的深化,它对近代马达加斯加的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统治机器被纳入了近代轨道。尽管奴隶劳动没有被杜绝,但奴隶制已被明令废除,开始趋向衰落,整个国家朝着民族国家的方向发展。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间接地保证了赖尼莱阿里沃尼的较长统治,为后来的抗法斗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殖民地

法国在 1868 年虽然承认马达加斯加为独立的君主国,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该国的领土要求。1878 年法国人拉博德在塔那那利佛病逝,它标志着法马关系缓和时期的结束。拉博德在马达加斯加期间(1832—1878 年)曾占有大笔财富,其中有些是女王对他的赏赐,包括大片田产。拉博德死后,他在法国的两个侄子要求继承这些财富,法国政府也明确表态支持他们的要求。按当时马达加斯加的法律,土地属国王所有,不得转让,并且只有当外国人活着时才能享有在马达加斯加的财产,死后将归王室所有。因此,首相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但答应提供 25 万法郎的补偿。双方没有为此达成协议。

1881 年 5 月,法国船“托莱”号在马达加斯加西北海岸与萨卡拉瓦人从事军火走私时,同当地人发生武装冲突,结果船上几名阿拉伯人被打死。法国政府借机索要 6000 法郎的赔款。在马达加斯加政府拒绝了这项无理要求后,法国决定发动武装侵略。

遗产纠纷和“托莱’号事件只是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的一个借口,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缓和法国国内的尖锐矛盾,自普法战争失贩后,法国政坛一直不稳,君主派与共和派争持不下。1882 年邦图银行倒闭,引发了法国第一次资本主义危机,失业率剧增。法国工业巨头和政客把向海外扩张看成是解决国内矛盾和发展经济的出路之一。在留尼汪岛上的法国殖民者对本国政府和舆论界的影响也是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留尼汪殖民地从建立起就与马达加斯加有密切联系,早年依赖后者输入奴隶以不断补充劳动力,19 世纪中叶后改为依赖粮食输入。赖尼莱阿里沃尼采取的贸易垄断

①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剑桥非洲史》),vol.5,p.416.

② M.Brown,op.cit.,p.211.

政策,令留尼汪法国商人极为不满,他们一直寻机鼓动政府占领马达加斯加。赖尼莱阿里沃尼为了避免发生战争,1882 年 10 月派了一个使团去欧洲

进行外交活动,争取和平解决眼前的危机。使团由外长、女王顾问和两名翻译组成,他们首先抵达法国。在谈判中,法国提出要临时占领马达加斯加西北部,直至马达加斯加政府强大到能维持当地秩序为止,后又提出为时 99 年的租借期。在没有得到满足后,法国粗暴地宣布马达加斯加使团不受欢迎, 限令他们出境。使团转而来到英国,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阻止法国的侵略, 结果也未能如愿。此时,英国正同法国就埃及控制权问题举行谈判,为了赢得法国对英国控制埃及的承认,英国不可能为马达加斯加而与法国发生新的争端;并且自 1873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马达加斯加岛在英国通往东方航线上的战略地位已大大降低。随后使团又去了美国、德国和意大利,企图寻求新的支持,最后均告失败。就在使团出访意大利时,国内已传来法国武装入侵的消息。

1883 年 5 月 7 日,法国印度洋海军舰队总司令皮埃尔奉命炮轰贝岛附近的两个马达加斯加哨所,第一次法马战争爆发。16 日,法舰驶达马仍加,威逼驻军在一小时内撤走,被拒绝后炮轰了这座港口城市,大批无辜平民遇难。6 月 1 日,法国侵略军又来到东海岸的塔马塔夫港,向女王政府下了最后通

牒,要女王承认法国对马达加斯加南纬 16 度以北地区的保护,废除禁止向外

国人出售土地的法令,向法国赔款 100 万法郎,并限令在八天内答复,否则将占领塔马塔夫。

此时,法国武装入侵的消息早已传到首都。女王召集卡巴里大会,号召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领土完整而战。6 月 7 日,赖尼莱阿里沃尼发表告人民书:“我向你们宣告,我的父母生我,是要我保卫祖国,促进它的繁荣,因此我准备同你们一起战斗,使自己成为马达加斯加的堡垒。如果战争是不正义的,我们就会觉得害怕,但战争是正义的,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

①在首都的所有法国人被限令在五天内离境。马达加斯加掀起了抗法斗争高

潮。

6 月 10 日,法国侵略军炮轰塔马塔夫后将其占领。马达加斯加驻守总督事前已率军撤到内地数英里处的法拉法蒂。这里易守难攻,四周有濠沟。他们打退了法军的数次进攻,有时还主动发起袭击。7 月 13 日,女王拉纳瓦洛纳二世去世,22 岁的公主拉扎芬德拉赫蒂继位,称拉纳瓦洛纳三世。在加冕典礼上,她表示决不割让一寸土地给外国侵略者。此时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马达加斯加军队武器低劣,一时难以收复失地。法国殖民军原以为占领了沿海的重要港口后,马达加斯加政府会接受他们的要求,但这一梦想破灭了。1883 年 10 月,法国指示加利贝尔上将接替病故的皮埃尔任侵略军总司令, 并同马达加斯加政府举行和谈。谈判在塔马塔夫举行,法国提出将岛上西北部地区中立化,并要求马达加斯加支付巨额赔款;马达加斯加代表仅表示可以考虑出租两个小岛和赔偿 100 万法郎。谈判持续几个月未果。1884 年 3 月,

米奥特接替加利贝尔,他提出要赔款 300 万法郎,没有被马方接受。谈判宣告破裂,战争再次爆发。

同年 12 月,法军占领了北部的迪埃戈—苏阿雷兹港,并炮轰沿海其他地区。马尔加什人没有被敌军侵略气焰所吓倒,政府不断组织军队去前线,购

① 赖芒德·腊伯马南扎腊:《马达加斯加》,三联书店 1958 年,第 63 页。

买和制造武器,更新装备,还聘请英国陆军上校迪格比·威卢比为马尔加什军队司令副官和首相军事顾问。1885 年 9 月,马尔加什军队在法拉法蒂大败法军。12 月 15 日,双方在塔马塔夫再次举行和谈,17 日签订了停战协议。协议规定,法国获得对迪埃戈—苏阿雷兹港的占有权;马达加斯加支付法国赔款 1000 万法郎;法国在塔那那利佛设政治特使,负责马达加斯加的外交关系;法国承认女王对全岛的统治权。条约对马达加斯加是屈辱的。在此之前, 1885 年 8 月,赖尼莱阿里沃尼曾向法国表示,愿意在割让迪埃戈—苏阿雷兹、

从西北部撤走默里纳人驻军、赔款 250 万法郎的基础上停战①。该建议之所以没有被马方谈判代表坚持,与威卢比有很大关系。当时他作为马方参加谈判的三代表之一,竭力主张接受法国的要求,尽快结束战争。法国首席谈判代表帕特里蒙涅奥在给国内的报告中称,威卢比“在这件事上为我们服务得很好,他不需任何报酬地向我们提供帮助”①。塔马塔夫条约在塔那那利佛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尤其对法国政治特使的权力感到担忧。首相为此要求法国代表就条约内容作进一步说明。1886 年 1 月,法国代表回信称:政治特使的作用仅限于外交关系中的政治方面,马达加斯加政府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进行商务谈判;法国占领的地区将限于迪埃戈—苏阿雷兹港和周围几英里地区。马达加斯加政府随后批准了该条约,并把信件中的内容也作为条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法国政府拒绝承认由其全权大使签署的信件。

为了筹集 1000 万法郎的赔款,使法国侵略军早日撤出被占领地区,1886

年 5 月,赖尼莱阿里沃尼派威卢比去伦敦要求贷款 400 万美元(折合 2000 万法郎),其中一半支付赔款,另一半用于购买一艘军舰、各种武器弹药以及制造枪炮的机械设备。结果,伦敦银行家辛迪加集团同意贷款,条件是利率 7%;在塔那那利佛建马达加斯加皇室银行;贷款将以海关关税偿还。1886 年 6 月 23 日,双方签订协议。马达加斯加向英国借款遭到法国强烈反对,法国政府当即宣布拒绝接受从英国借来的赔款,否认马达加斯加政府同其他国家有直接经济交往的权利。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宣布不支持本国商人同马达加斯加达成的协议。这样,马达加斯加被迫接受了法国贴现银行提供的1500 万法郎贷款,允许他们在首都设银行和征收海关关税。马达加斯加自此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一步步沦为法国殖民地。

塔马塔夫条约只是暂时满足了法国的殖民要求,带来了 10 年的相对和平时期。1894 年 10 月,法国政府又一次要求马达加斯加政府签订新的条约, 内容包括:由法国控制内外一切事务;马达加斯加政府未经法国同意不得与任何国家建立关系;给外国人的所有租让协定都必须经法国政治特使同意; 法国有从事一切公共工程和征税、驻军权利。这实际上是要马达加斯加接受法国的殖民统治,遭到了首相的严辞拒绝。

1894 年 11 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向马达加斯加派远征军的决议。远征军由杜切森率领,包括 13 个步兵营、1 个骑兵中队、2 个炮兵连和 4 个工兵连,共有陆军军官 658 名、士兵 14773 名,外加一个海军混合舰队①。同年

12 月 12 日,法军炮轰并占领了塔马塔夫,开始了第二次法马战争。1895 年

1 月 14 日,法军又占领了马仍加,从东西两面向内地进犯。马尔加什军队作

① M.Brown,op.cit.,p.230.

① M.Brown,op.cit.,p.231.

① M.Brown,op.cit.,p.243.

了英勇抵抗,先后在马罗沃埃②(5 月 2 日)、马埃瓦塔那那(6 月 9 日)、察拉萨奥特拉(6 月 28—29 日)和安德里巴(8 月 21—22 日)等地进行了一系列血战,但均未能挡住法军的入侵。9 月 30 日,法军抵达首都城下,与近万名马尔加什守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法军用重炮轰开城门后,占领了离王宫不足一英里的制高点,女王被迫下令向法军投降。

1895 年 10 月 1 日,杜切森与女王代表签订了停战条约,迫使马达加斯加接受法国保护,内外事务均受法国控制。女王虽暂时保住了王位,但赖尼莱阿里沃尼被罢免了首相职位,监禁在首都郊外的寓所里,1896 年 2 月被流放到阿尔及尔,同年 7 月逝世。首相职位由更加年迈的赖尼戚姆巴扎菲(赖

尼约哈尼之子)担任。1896 年 8 月 6 日,法国议会正式宣布吞并马达加斯加, 使它成为法国海外殖民地之一。

马达加斯加之所以沦为法国殖民地,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是19 世纪末马达加斯加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外部形势看,马达加斯加是欧洲列强间肮脏交易的牺牲品。赖尼莱阿里沃尼执政以来,对欧美列强一直实行均衡政策,希望各国之间能互相牵制,以便在夹缝中求生存。但是他没有看清欧美列强的侵略真面目。1890 年 8 月 5 日,英国为了获得法国对它在桑给巴尔岛保护权的承认,与法国缔

约,承认法国对马达加斯加的保护。同年 11 月 18 日,德法两国也签订协议, 德国承认马达加斯加应受法国的保护。而美国则采取不干涉政策。到第二次法马战争爆发时,马达加斯加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状态,法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大举入侵。

其次,从实力对比来看,法国与马达加斯加两国相距悬殊。法国在 1789 年大革命后,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强国,军队配备了榴弹炮、75 毫米口径的速射炮(每分钟发射 20 次)和勒贝尔式步枪等先进武器,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侵马战争中,法国的混合舰队包括深入内地的 12 艘炮艇和 48 条机动驳船, 在海面上巡逻的 2 艘巡洋舰、2 艘护航舰、3 艘炮艇和 3 艘运输船。相比之下, 马达加斯加经过数次改革活动,虽然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它的生产力水平和政府、军队中的人员素质都比较低,广大农村还存在奴隶制残余,城市中雇佣工人阶层尚未形成,特别是军队缺乏正规训练。赖尼莱阿里沃尼在战时可指挥的 45000 名士兵,大多是临时征集的,少数接受过英国军官的训练;他们使用的武器也比较低劣,据英国传教士记载,在保卫首都战役中主要使用的是矛剑和刀,枪枝很少①。

第三,赖尼莱阿里沃尼在执政晚期越来越专横,也采取了一些错误政策, 直接影响了抗法斗争。第一次法马战争结束后,为了偿付巨额赔款,政府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发行新的金币,并把森林、矿山等资源租给外国公司。外国公司需要的劳动力统一由政府提供,劳动报酬也全部归国家。为此,许多人一年中有半年以上从事无报酬劳动,甚至连政府中许多官员的工作也无报酬,他们便转而在普通百姓身上榨取钱财。农民的负担剧增,贫困潦倒的乡民只好逃离家园结伙打劫。在首相统治的最后几年里,社会秩序相当混乱,

② Marovoay,马尔加什语中“许多条鳄鱼”之意,得名于该战役。战争结束后,战场上留下无数具尸体, 吸引了数百条鳄鱼前来吞食。

① M.Brown,op.cit.,pp.243-244,248-249.

政府不仅控制不了岛屿南部荒漠地区和西北部萨卡拉瓦人居住的地区,连中部高原地带的法哈瓦洛匪帮也平息不了。

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加剧了。赖尼莱阿里沃尼为了巩固本家族的地位,竭力从自己子女中挑选未来的首相。他的结发妻子曾给他生下11 个儿子和 5 个女儿,但他们不是夭折就是沉湎于酒色之中。长子拉赖阿里沃尼最受宠爱,也是最初的候选继承人,不幸在打猎中被他弟弟误伤致死。其后,首相把希望寄托在次子也是酒鬼和法盲的马里阿维洛身上,1878 年任命他为驻巴黎大使,回国后被授与 16 枚勋章并任军队总司令。这引起外交大臣拉沃尼那希特里尼阿里沃等人的不满,策划了一起企图推翻首相的阴谋, 事发后外交大臣被流放。1891 年马里阿维洛病死,这对年迈的首相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他开始变得忧柔寡断,记忆减退。他又立外孙拉泰利费拉为继承人,这在他家族内部引起轩然大波。1893 年,他儿子拉约埃利纳联合妹婿拉贾奥纳等人策划新的政变,失败后都被流放。

赖尼莱阿里沃尼晚年不能任人唯贤还表现在战争期间的军官任命上。由于他不敢放松兵权,对那些曾表现出杰出军事才能的人,或弃而不用,或给予种种束缚。如在 1883—1885 年法拉法蒂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赖南德里

阿拉姆潘德里被命令驻守原地,不准离开法拉法蒂;在 1889 年远征西南部的英雄拉马哈特拉则被驾空,处于有名无实的地位。相反,那些在宫廷里游说和行贿的人被委以重任,有的被任命为军事指挥官。就在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之时,首相还给他的一个孙子授予 15 枚勋章。碌碌无为的人被重用授勋,挫伤了许多人的爱国热情。

政策的失误导致赖尼莱阿里沃尼及其政府威信的下降。1895 年 5 月,在塔那那利佛的街头已出现了一些反政府的标语,甚至号召人们处死女王、首相和他们的家庭成员。赖尼莱阿里沃尼无法有效地组织和发动人民起来抗战,幻想用和平手段阻止法国入侵,这是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反殖斗争

马达加斯加人民不甘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政府与法国签订屈辱和约后不久,他们就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1895 年 11 月 22 日,一支起义军攻占了位于首都西部 40 公里的阿里沃尼马莫城,处死了投靠法国殖民者的地方官员和外国传教士,随后同前来镇压的法国军队进行了激烈战斗。与此同时,在瓦基南卡腊特腊地区也爆发类似战斗。翌年 3 月底,在伊默里纳南部和北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起义, 其领袖是三个区的原总督(北部的拉伯扎瓦纳、东北部的拉伯扎卡和南部的赖尼伯戚米萨拉卡)。在他们的领导下,起义者驱逐法国侵略者和外国传教士,恢复传统宗教信仰,拥戴马达加斯加原政府。由于起义军穿着统一的红外袍,这场起义被称为“梅纳朗巴运动”。法国殖民者在武装镇压失败后, 采取焚烧村庄、毁坏稻田等措施,企图使起义者在弹尽粮绝、无处藏身的情况下自动投降。结果恰得其反,那些失去房屋和粮食的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壮大了起义力量。到 1896 年中期,起义军已控制了岛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塔那那利佛成了一座孤城,法国在岛上的殖民统治已岌岌可危。

1896 年 9 月底,富有殖民统治经验的加列尼被派往马达加斯加,取代镇

压起义不力的拉罗什。加列尼到位后,把法国殖民军全部集中到首都附近, 对起义军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镇压措施,当时任内政部长的赖南德里阿拉姆潘德里和女王的叔叔拉戚马莫加被指控支持起义军而遭处死。加列尼还把亲法的拉桑吉扶为首相,并胁迫女王号召人民放下武器接受法国统治。在这一切均未奏效后,加列尼于 1897 年 2 月 28 日下令取消马尔加什王朝和首相职位, 把女王流放到留尼汪岛,自己为马达加斯加总督。这项措施产生了一定效果, 许多忠于女王的起义军将领顿时对抗法斗争丧失了胜利信心,拉伯扎瓦纳和赖尼伯戚米萨拉卡相继投降,只有拉伯扎卡率部坚持到 1898 年初。但是在边

远地区的起义一直坚持到 20 世纪初,如西南部萨卡拉瓦人梅拉博地区的起

义、南部巴拉人和东南部一些部落的反征服斗争都坚持到 1904 年。

加列尼在镇压起义的同时,着手在马达加斯加建立殖民统治体系。他把全国重新分成若干省,省下设区和县,各省的总督及其官员由当地的大酋长担任。经过稍作修改的 1881 年《三○五条法典》在各地实施,但欧洲人沿用法国法律。

在经济方面,加列尼在马达加斯加建立了依附于法国的殖民地经济体系。岛上发行法国货币,采用法国的关税率。在新的关税制度下,马达加斯加只能从法国进口货物,而从其他地区输入的商品将课以重税。1898 年,马达加斯加进口货总值是 2164.1 万法郎,其中法国占 1616.8 万法郎①。在此之

前,马达加斯加主要从英国和美国进口商品,其中每年从英国进口货物达 100 万法郎②。马达加斯加输往法国的原材料价格被降低。加列尼还把马达加斯加大片良田租给法国移民,发展热带作物生产。1895 年战争结束后,一些法国士兵和留尼汪岛上的法国人移居马达加斯加,他们分别获得几十公顷至上千公顷的土地不等。至 1908 年,欧洲移民共获土地 406333 公顷左右①。加列尼还鼓励发展原有的手工业,如制革、纺织、养蚕业、染色和小型冶金工业等, 开办了邮政业务。为了便利塔那那利佛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他修筑了塔那那利佛到塔马塔夫的公路,连接这两地的铁路也已开工。为了保证获得必要的劳动力,1896 年,殖民当局颁布了强迫劳动法令,凡 16—60 岁的男子每年必须劳动 50 天,每天工作 9 小时,一天工资为 20 生丁②。

为了削弱英国人在岛上的影响,加列尼除了在经济上采取措施外,在宗教方面则压制和排挤新教,发展天主教。他把英国传教医院改为法国军人医院,将教会学院改成法庭,又把男生高级中学改成政府办公地,迫使许多英国传教士离开回国。他还特别注意控制马达加斯加的教育事业,创办的学校以职业教育为多,如勒·米尔·德·维勒学校、农业学校、医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等。初级教育由各种教会学校负责。所有这些学校均以法语为教学语言, 内容以传布法国文化和推行法国人生活方式为主,力图培养法国化的知识分子。

加列尼在马达加斯加统治的时间有八年之久,初步建立了法国在岛上的殖民体系。他的继任者基本上遵循加列尼所定下的原则,只是更加侧重经济掠夺。1913 年,全岛的输出总额为 5600 万法郎,比 1905 年增加 125%;输

① 腊伯马南扎腊:前引书,第 92—93 页。

② M.Brown,op.cit.,p.255.

① 腊伯马南扎腊:前引书,第 103 页。

② 一生丁等于百分之一法郎。

出为 4600 万法郎,比 1905 年增加 200%③。巨额经济利润主要落在马达加斯加·马赛公司(1897 年成立)和马达加斯加·里昂公司(1897 年成立)等几家法国大公司手里。

法国在马达加斯加的殖民政策,剥夺了贵族阶层在政治上的传统特权, 使他们降为殖民者的依附民。由于关税提高、各种物品价格上涨和肥沃良田丧失,大批农民陷于破产境地,有的沦为白人的佃农。殖民统治在知识分子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不愿意忘却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在20 世纪初掀起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运动,把反法斗争推入新的阶段。

1913 年初,拉维洛贾奥那以《日本和日本人》为标题写了一系列文章, 号召马尔加什人向日本学习,走民族自强道路,这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同年 7 月,首都医科学校的 7 名学生建立了第一个民族主义

秘密组织“维瓦萨”①,成员很快发展到 500 人,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和天主教、新教的牧师。他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组,彼此互不了解,从事的主要活动是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反殖宣传,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殖民当局以战时管制为由对维瓦萨进行残酷镇压。1915 年底,该组织的大批成员被捕,其中 8 名领导人被判处终身劳役,另外 26 名服长期劳役,

200 多人遭拘留,41 名 16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被关在教养院中受为期 1—5 年的教养②。1915 年 2 月初,在麦那朗德拉河左岸爆发了农民武装起义,史称萨迪阿瓦赫运动,起义很快扩展到安帕尼赫和戚洪伯两个区。他们 10—40

人为一队,四处袭击殖民者,截断电报线,斗争持续到 1917 年。

法国殖民当局的镇压措施只是暂时压制了马尔加什人的独立愿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征调 4 万多马尔加什人服兵役,其中 80%以上被送到欧洲战场;此外,还征调了 5535 名劳工,赴法国担任劳役③。这些人在欧洲接受了许多新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战后的马达加斯加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重要的宣传与组织作用。

③ 拉法斯:《法国现代史》,第 386 页,转引自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604

页。

① Vy ,Vato,Sakélika ,在马尔加什语中指铁、石和网,意为象石头和铁一样坚强的组织。

② M.Brown,op.cit.,p.260.

③ Boitean,Contribution àL ′historie de la Nation Malagaehe(《马尔加什民族史稿》),Paris 1958,p.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