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马达加斯加的统一和改革

马达加斯加岛进入 16 世纪以后,社会的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先后出现了一些奴隶制王国。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抗击外族入侵的需要,马达加斯加逐渐统一于伊默里纳王国。在拉达马一世统治时期,开始了近代化改革,引进欧洲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腊纳瓦洛纳一世统治时期,为捍卫民族独立,成功地抵制了西方的殖民入侵。至 1863 年拉达马二世被政变推翻时止,马达加斯加经历了近代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生产力水平出现较大发展。

一、统一前的马达加斯加

19 世纪以前,马达加斯加岛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区已建立奴隶制王国,如中部高原地区的默里纳人,西部沿岸的萨卡拉瓦人等;有的建立了部落联盟或形成了国家的雏形;还有些地区仍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如南端的牧民马哈法利人和安坦德罗伊人等。

默里纳人约在 14 世纪建立了伊默里纳王国。根据传说,在女王兰吉诺①

(约 1500—1520 年在位)统治时期,长子继承制被确立下来,王位世袭。她的继任者是长子安德里亚马内洛,他开始了伊默里纳历史上的安德里纳王朝时期,结束了“霍瓦”(Hova,意为平民、自由民)统治时代。在他统治下, 掌握了炼铁技术,制造铁制武器,如标枪、弯刀和斧子,用它们装备和训练了一支作战能力很强的军队,彻底战胜了当地的瓦赞巴人,巩固了伊默里纳王国。此时的首都设在阿拉左腊,它实为一所村庄,修建在一座小山上,四周被壕沟和城墙环绕,仅留有一个出入口,人们每到夜晚用一块巨大的圆石滚到门前堵死。山丘上除了住房外,尚有可灌溉的水稻梯田,土地仍然按照习惯由农村公社分配。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贵族占有大片土地和奴隶,享有免税特权,他们主要由国王的宗族成员和亲信组成;平民称为自由民,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商人;奴隶被称为“安德沃”,他们分三类:一是战俘及其后代,二是因负债、犯法而沦为奴隶的霍瓦及其后代,称“扎扎—霍瓦”, 三是输入的黑奴及其后代。

在安德里亚马内洛的继任者拉兰博(约 1575—1610 年在位①)统治时期, 大力发展同西部地区萨卡拉瓦人的贸易,用大米、牛和奴隶为默里纳人换回了第一批武器弹药。在贸易中开始使用货币哈西那(意为“神圣化”),一个哈西那的重量相当于一粒米重的银子。由于稻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拉兰博着手组织在平原地带种稻,修建水利工程,把河水引进稻田。为了保持门第的纯洁性,拉兰博推行贵族阶层的族内婚制度,他自己便娶了嫡系侄女为妻。王国的疆界得到扩大,从伯扎诺扎诺东面的森林到安卡腊特腊的支脉, 从阿纳拉曼加到阿姆博希戚塔卡腊特腊,并在阿姆博希德腊比比建立新都。据说伊默里纳王国的名称也是由拉兰博命名的,此后该国的居民便称“默里

① 又称拉福伊(Rafohy),参见P.U.Mutibwa,The Malagasy and thd Europeans(《马尔加什人和欧洲人》), Makerere 1972,P.6.

① 一说 1575—1615 年在位。Mutibwa,op.cit.,p.7.

纳”人②。

拉兰博去世后,安德里安贾卡(约 1610—1630 年在位)继任为安德里纳王朝第三任国王。在位期间最辉煌的业绩是派兵占领了阿纳拉曼加,并改名为塔那那里佛(tananarivo,意为“千人地”),以纪念驻扎在这里的 1000 人的军队,随后迁都于此,这里成为伊默里纳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在他之后的统治者安德里亚戚塔卡特兰德里安纳,由于无能,被以兰德里亚马姆潘德里为首的贵族废黜,改立他的弟弟腊扎卡纳瓦郎达姆博,即安德里亚马集纳瓦洛纳(约 1670—1700 年在位,意为“神圣的领主”)。

安德里亚马集纳瓦洛纳通过组织一支独立的奴隶军队,征服中部高原地区那些不驯服的小国国王,并用联姻的方式第一次实现了伊默里纳王国的统一。但是,在其晚年又把王国分成四块,由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治理。结果在他死后王国陷入内战,四个儿子及其继承人为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混战,国力由此受到削弱,并常常受到四邻其他王国的攻伐。

到 18 世纪下半期,在马达加斯加的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国家或

酋长国。在东部,安通纪尔湾附近的扎芬德腊米左阿族在 17 世纪末建立贝希米萨拉卡王国,一度控制了安德沃兰托、大马达威、富耳普恩特和费内里夫等沿海地区,国王是腊赫纳公主与英国海盗之子腊戚米拉霍①;在东南沿海的温甘德拉诺地区,16 世纪晚期安德利阿米萨拉建立了泰萨卡王国;在南部, 巴拉人在 16 世纪上半期在拉巴拉塔沃科卡领导下建立了巴拉王国,至 17 世

纪初,巴拉王国已控制了马达加斯加的南部②;在西部,萨卡拉瓦人在 17 世纪后半期建立了默纳伯和博依拉两个王国,强盛时控制了乌尼拉希河以北的整个西部地区,占全岛的一半。

默纳伯王国的创立者是安德里安达希福戚,他不断向北扩张自己的版图。1663 年派军队袭击了圣奥古斯丁湾,击败并处死了当地三名大酋长,至1666 年向北已扩展到萨迪亚。据法国人德斯布罗瑟在 1671 年看到的情形,

国王拥有 120000 头牲畜,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人数多达 12000 人③。约

在 17 世纪 80 年代,安德里安达希福戚去世,王位由长子戚马龙加里福继承。次子戚马拉东那在贵族的支持下,率领一支萨卡拉瓦人军队继续向北挺进, 最后征服了西北海岸,在 17 世纪末建立了博依拉王国。在萨卡拉瓦人扩张过

程中,从欧洲奴隶贩子手中换来的枪枝弹药起了重要作用。早在 16 世纪初, 欧洲人便来到马达加斯加西海岸贩运奴隶④,此时他们用枪枝弹药换取奴隶运往巴西、加勒比地区和北美。1719 年,默纳伯国王已拥有 4000—5000 名配备滑膛枪的战士,他们的使用技能非常娴熟,竟令来此的荷兰船员大为吃惊。到 18 世纪中期,博依拉国王在沿海修建的一个要塞竟配备了 30—40 门火炮

② 默里纳(Merina)源于马尔加什语词根“埃里纳”(erina,突出的、高的),意为“高地人”,伊默里纳即“高地人之国”的意思。

①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剑桥非洲史》),vol.4,p.467.

② 后改名为腊马罗马诺姆波,所建王国又称腊马罗马诺姆波王国。参见赖芒德·腊伯马南扎:《马达加斯加》,三联书店 1958 年,第 31 页。

③ R.K.Kent,Early Kingdomsin Madagascar,1500—1700(《马达加斯加的早期王国》),New York 1970, p.200.

④ Gwyn Campbell,Madagascar and the Slave Trade,1810—1895(《马达加斯加和奴隶贸易》),in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no.22(1981),p.205.

①。默纳伯和博依拉两国的统治者为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对欧洲人输入的枪枝

严格控制,特别是禁止运往中部的伊默里纳王国,这点也许是 19 世纪以前默里纳人不如萨卡拉瓦人强大的一个原因。

萨卡拉瓦人在经济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扩张过程中,由于在被占领区夺得大量牲畜,畜牧业在默纳伯和博依拉日益兴盛,相反,原有的混合农牧业经济却衰落下去。占有牲畜头数的多少成了衡量国王富有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英国人德罗里曾在戚马龙加里福国王的畜牧场看到有成千上万头牲畜;国王的一位老牧官过着优越的生活,拥有 8000 头牲畜和 300 名奴隶②。戚马龙加里福还用占有的牲畜奖励有功之臣和那些从其他地方投奔过来的人。对外扩张战争的胜利,使萨卡拉瓦诸王国富裕一时。1741 年,荷兰奴隶贩子赫米在博依拉王国首都马罗沃依发现有数千座房子,人口非常拥挤;王宫比开普总督的城堡还要大,内有几所仓库,藏着几百个装满了各种物品的箱子和碗橱;还有一些派兵看护的房子,里面藏有枪炮、宝石、各种银器, 珍贵的花瓶,以及一个由法国商人专门从中国带来给国王的御座③。萨卡拉瓦人的军事扩张使西部沿海地区原有的贸易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奴隶贸易日益占据主导地位。默纳伯和博依拉的国王们不断地用战俘同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交换枪枝、布匹、彩色玻璃饰品和黄金等物品。到 18 世纪晚期,马达加斯加岛尽管被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王国和部落联盟,但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联姻、迁徙、战争和交往,在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性,为全岛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萨卡拉瓦人、默里纳人、马哈发利人,伯戚列奥人和安塔诺西人等族虽然生活在岛上的不同地区,但他们说的是不同方言的马尔加什语。农业是他们的主要生产部门,种植小米、芋头、白薯、香蕉、各种豆类和水稻,使用锄头和耕牛,狩猎、捕鱼和采集只是辅助性的生产部门。居住的房屋基本上是尖顶长方形的草屋,坐北朝南,大门向西。在穿戴上,男人腰间缠布,外穿长袍,妇女穿紧身衣,质地有棉的和丝的,在东部沿海地区也有用芦苇叶子编织而成的。他们使用的容器包括陶器、葫芦,以及竹、木做成的桶、瓢等。他们搬运货物用肩扛,这有别于非洲许多地区用头顶物品的方法。在信仰方面,除了承认造物主扎拉巴里外,他们普遍供奉祖先神灵,社会生活方式按祖先的习惯确定,并且使用源于阿拉伯人的泥土占卜法预言吉凶。

在商业活动方面,随着农业(尤其是水稻种植业)和冶铁业的发展,马达加斯加的内外贸易得到了发展。除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同欧洲人、阿拉伯人的贸易外,内地也出现了一些定期集市和长途贩运,后者以贩运牲畜和食盐为主。局部地区还由此产生了商业城镇,如博依拉王国的马仍加就是一个商业中心,在此经商的不仅有本国的阿拉伯化的商人,还有来自东非、科摩罗以及阿拉伯人在马达加斯加的后裔。国内市场的初步形成,是促进国家统一的一个内在因素。

促使马达加斯加统一的外在因素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欧洲人抵达马

①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4,p.463.

②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4,p.464.

③ G.Grandidier,Collection des Ouvrages Anciens Concernant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古史汇编》),Paris 1903,vol.6,pp.114-117.

达加斯加始于 16 世纪初。1500 年①,一艘葡萄牙船在去印度的途中被风暴吹到这里。1524 年,两艘商船上的法国人在该岛登陆,被当地人击退。1540 年,葡萄牙人曾在沿岸建立商站,从事传教和奴隶贸易,1548 年被驱逐。荷兰人在 1598 年占领毛里求斯岛后,为了掳掠奴隶,也曾一度袭击马达加斯加沿岸地带。1591 年,英国船第一次驶抵马拉加斯加;1640 年左右,约有 400 名英国人企图在沿岸建立殖民地,后被歼灭。至此,在 100 多年时间里,欧

洲人在马达加斯加人的抵抗下没有在岛上建立牢固的据点。但从 17 世纪中叶起,由于英、法、荷等国在印度洋上的殖民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好望角至印尼航线的开辟,欧洲前往亚洲船只日益增多,马达加斯加在东西航线上的战略地位也日益重要。法国率先想侵占马达加斯加,作为它向印度洋扩张的基地。1643 年,法国通过东方公司占领了南部的多凡堡,并沿着海岸向北扩张。1648 年,公司派弗拉库尔任这里的殖民总督,该人后著《马达加斯加岛史》(1658 年),为法国全面入侵马达加斯加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图和详细的资料。1644 年东方公司改称法国东印度公司后,开始向岛上移民,屠杀土著居民,勒索贡赋。结果,激起了马达加斯加人民的武装反抗,1674 年将他们赶出多凡堡。一个世纪以后,法国试图再次占领马达加斯加,1768—1771 年莫达夫重新占领多凡堡,贝内奥斯基于 1774—1776 年在安通吉尔湾建立殖民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增强了马达加斯加人民团结御敌的意识; 新式武器的输入,也为全岛迅速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马达加斯加的统一

18 世纪晚期,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促进下,马达加斯加的统一已势所必然。当时存在着三股较大的统一势力,一是东部腊戚米拉霍建立的贝希米萨拉卡王国,试图从东部统一全岛;二是中部的伊默里纳王国;三是西部萨卡拉瓦人建立的诸王国。其中贝希米萨拉卡王国在 1750 年腊戚米拉霍逝世后, 国家分裂,加上同博依拉王国之间屡次发生冲突,以及法国人的入侵和从事奴隶贸易,使国力受到削弱,一时无法统一全岛。萨卡拉瓦人建立的默纳伯王国和博依拉王国势力最强大,控制了整个西部和西北部地区,但是在 18 世纪后期也开始走向衰落。其根本原因在于萨卡拉瓦人建立的是一种军事国家,财富的激增靠的是征服战争中的掠夺,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一旦征服战争受挫或缺少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国王,就难免要走向衰弱。扩张势头很猛的博依拉王国在向东北部扩张时,受到了贝希米萨拉卡王国成功的抵抗,就此停止了萨卡拉瓦人的远征。从 1780 年起,博依拉王国的王位也开始由女王接任。与此同时,阿拉伯和印度穆斯林商人在宫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在 18 世纪末连国王也改信了伊斯兰教,从而削弱了萨卡拉瓦人传统宗教对王权的支持,国内离心倾向增大。此时,中部高原地区的伊默里纳王国面临的情况恰恰相反。

在 19 世纪以前,伊默里纳王国所占的面积不足全岛的 1/20,军事力量也不如萨卡拉瓦人强大,并常常受到他们的入侵。但是,伊默里纳王国位于中部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从 17 世纪中叶起,这里便建立了一种

① 一说 1506 年。

以水稻为代表的农业经济①,实行梯田集约耕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岛居领先地位。

约在 1783 年,分裂后的伊默里纳王国最东边的安博希曼加国王的侄子拉姆博阿萨拉马在平民(“霍瓦”)的支持下登上王位,取名安德里亚纳姆波印伊默里纳(“伊默里纳心灵之主”),简称纳姆波印纳(“希望者”)。他先同其他三个王国签订了为期七年的停战协定,以便从沿海购买枪枝,加强防御。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寻找宣战的借口,占领另外三国。1796 年, 他占领了塔那那利佛,定都于此。经过四次战役后,他彻底征服了西南各族。到 1806 年,伊默里纳重新统一,恢复了以前的边界。接着,他又通过谈判和战争,合并了邻近的伊马莫和瓦基南卡拉特拉两个小王国,获得了自由穿过贝扎诺扎诺地区前往沿海的权利。在与西部强大的萨卡拉瓦人关系方面,他通过互相交换礼品,与博依拉王国女王之间达成和平协议,而中部的伯戚列奥人的几个主要王国则成了他的附庸。

在向外征服的同时,纳姆波印纳也加强了自身的政权建设。首先,他强化王权,规定神圣的国王掌握最高土地所有权,领主只能从国王那里得到封地。氏族首领特别是那些拥戴他登上王位的首领成了王室顾问,但由于土地的重新划分,氏族的重要性已大大削弱。纳姆波印纳还派遣使节去附属国, 直接监督原有的国王行使管理权。未开垦的山丘和沼泽地被分配给参战的士兵,以取代过去瓜分战利品作为报偿的方法。在经济方面,国王实行土地改革,在国王管辖的六个区域里,根据人数多少平均分配稻田,定期交纳土地税;对于集市贸易,规定由国家管理,并统一了度量衡,规定了货币的交易及其使用规则;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纳姆波印纳实行劳役制,修建排水和防洪等巨大水利工程,开发沼泽地。

纳姆波印纳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伊默里纳王国在 19 世纪的强大奠定了基础,被人们誉为“伊默里纳王国之父”。1810 年他病重弥留之际,把王国贵族和继承人拉达马叫到身边,要他完成自己未竟的统一大业。1810 年拉达马继位,称拉达马一世。早在他 16 岁时,父亲纳姆波印纳为了训练他的作战能力,便让他率军进行远征。纳姆波印纳去世后,各地相继发生叛乱,全国再次面临分裂的局面。拉达马迅速镇压叛乱, 彻底征服了伯戚列奥人,使王位得到巩固,并为统一全岛做准备。

拉达马一世十分注意训练和强化军队。他通过同英国签订禁止奴隶贸易协定,从英国人手里得到枪枝弹药,并被承认为“马达加斯加国王”。拉达马还骋请前英国士兵哈斯蒂①、法国逃兵布拉迪和罗班三人担任教官,对军队进行欧式训练。新兵从富裕者中征召,自备武器和军服。这支使用新式武器的正规军达 15000 人,他们在同使用标枪和旧式武器装备的各王国军队作战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在统一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

1822 年这支军队先攻入萨卡拉瓦人的默纳伯王国,修建了长期设防的军事据点,国王成了傀儡,并把其女儿嫁给了拉达马。翌年,拉达马亲自率领13000 人向东攻占了沿海的塔马塔夫;接着向北进军,征服了戚亚拉那国王;

1824 年,又先后征服了戚米赫蒂地区和西哈拉卡人。另一支默里纳军队征服

① Gerald M.Berg Riciculture and the Founding of Monarchy in Imerina(《稻谷栽培与伊默里纳君主制的建立》),in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no.22(1981),p.

① 哈斯蒂原是牙买加的黑白混血儿,后来参加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军,退役后来马达加斯加。

了塔马塔夫以南的东部沿海地区,安提莫罗人诸国王成了阶下囚。

1824 年拉达马从东北部凯旋归来后,又立即转向西北的博依拉王国。此时拉瓦希妮女王已去世,她的孙子安德里安梭利由于改信伊斯兰教,在国内不得人心,所以在默里纳军队到来之前便逃走了,马仍加也失守。在西北沿海城镇进行抵抗的阿拉伯人首领大都被杀,拉达马派同父异母的兄弟拉马赖塔卡在此设军驻防。1825 年,博依拉和默纳伯的酋长举行起义,但被驻守在马仍加的拉马赖塔卡击溃,叛军首领安德里安梭利逃往北部的阿诺隆桑加那,重新集结力量,翌年被彻底击溃,逃往科摩罗群岛。

1827 年,拉达马派远征军前往东海岸,征服了安提莫罗王国和巴拉人北部地区,在伊胡西建立了军事据点。但是,巴拉人的大部分地区、南端马哈发利和安坦德罗依的全部、以及默纳伯和安邦古的西北部沿海地区仍然保持独立。未被征服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属未开发的荒野之地,居民好战而迁移不定,很难将其一一征服。不过这些地区对伊默纳王国已不构成任何威胁, 到 19 世纪末也被纳入统一的马达加斯加王国。

拉达马也进行了收复沿海法国殖民据点的斗争。1823 年,他率领 13000 人的军队夺回了塔马塔夫;1825 年,又出动 3000 人收复了多凡堡。除圣马丽岛还留在法国人手中外,他实现了不许欧洲人占有土地的诺言。

拉达马一世继承父业,用十余年时间统一了马达加斯加岛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结束了伊默里纳王国被孤立在中部高原的状况,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马达加斯加王”。为巩固统一,消除各地文化上的差异,拉达马广泛实行武装移民,把伊默里纳人迁到新兼并地区,同时把一些被征服的人带回伊默里纳,建设大型工程。这个移民政策促进了马尔加什民族的最终形成。

三、早期改革活动与反殖斗争

拉达马一世在实行统一的过程中,认识到国家强盛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特别是在接触了欧洲先进的物质文明后,更加深了他改革的决心。在他统治的 18 年时间里,除了前述的军事改革以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均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上,拉达马打破传统的安德里纳(贵族)、霍瓦(平民)和安德沃(奴隶)三级划分。除奴隶外,自由民被分成“密那米拉”(士兵)和“博里扎诺”(普通百姓)两大类。人们在社会中的名誉、地位不以其出身为依据,而是看他对王国作出的贡献。官职不许世袭,这充分调动了霍瓦阶层在王国统一战争中的积极性,减缓了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在征服地区,他对已建立王国、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采取军监制,仍然由原国王进行统治, 但要听命于伊默里纳王国派驻的军事首领;对落后地区则完全吞并。这改变了以前以掳掠财物为目标的征服战争,巩固了已统一的地区。

为了吸收欧洲先进的技术,拉达马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允许西方传教士到马达加斯加传教,开办学校。1818 年初,伦敦传教协会牧师大卫·琼斯来到塔马塔夫,两年后他与格里菲思定居在这里,开办了一所仅有三名学生的教会学校,但得到了拉达马的重视和支持。到 1820 年底,这里已有 23 所学校、2300 名学生,其中 1/3 为女生。学校教学使用马尔加什语,但是, 当时除了北部安蒂莫罗方言使用阿拉伯文字外,该语种尚无书写文字。在罗班的建议下,拉达马决定实行文字拉丁化,由琼斯负责利用英语的辅音和法

语的元音字母拼写马尔加什语,并结合当地语言的特点作了某些修改,使其简单又富有条理。至 1827 年,已有 4000 多名马达加斯加人掌握了拼写技能①。

《圣经》也被传教士译成马尔加什文,在当地基督教徒中传阅。拉达马一世还派遣贵族青年到英国和毛里求斯学习,最早是在 1816 年派出国王的两个兄弟。

国家经济繁荣是拉达马改革的重点和主要目的。在派往英国和毛里求斯的青年学生中,有许多就是学习生产技术的。一些欧洲技术工人也被聘请到塔那那利佛,传授生产技能。其中苏格兰传教士卡梅伦传授了制土坯、肥皂、硫磺和皮革以及新的锻铁和木土技术;法国人路易·格罗建造了全木结构的绍尼埃拉那宫,该技术后被广泛模仿;1826 年卡敏斯输入了第一台织布机, 发展新式纺织工业。马匹和蚕也被引入马达加斯加,自此出现了一批锡匠、木工、欧式的铁匠和织工、石匠和制革工等行业的手工业工人。拉达马还组织人修建道路,打扫和规划首都。

在对外贸易方面,拉达马变传统的奴隶输出为粮食、牲畜输出。从马达加斯加岛向外输出奴隶,初由阿拉伯和印度商人经营。从 16 世纪起,欧洲商

人也加入贩运行列,并逐渐排挤了阿拉伯和印度奴隶贩子。到 19 世纪初期, 马达加斯加奴隶通过三条路线被运往美洲、阿拉伯、印度和马斯克林群岛等地:一是越过大西洋直接运往美洲,主要是巴西;二是经过科摩罗、东北非、运往红海沿岸和波斯奴隶市场;三是直接运往印度。马达加斯加成为大西洋和印度洋奴隶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奴隶贸易也一度刺激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量输出奴隶阻碍了马达加斯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身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特别是一些王国和地方统治者通过用奴隶交换欧洲人的武器,构成了对拉达马一世统一事业的严重威胁。为此,1817 年10 月 23 日,拉达马同英国驻毛里求斯前任总督法夸尔签订了废除奴隶贸易

的协定;1820 年 10 月 11 日,再次签订了同样内容的协定。拉达马一世的此

项改革为马达加斯加奴隶制在 19 世纪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向外输出奴隶并没有在该岛立即停止,一些欧洲奴隶贩子转向岛的西部,即伊默里纳王国统治较弱的地方继续从事走私贩运,连法夸尔本人也暗地支持贩奴活动。直到 19 世纪末,奴隶贸易才真正被禁止。

拉达马一世的上述改革措施,是马达加斯加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遗憾的是他未能完成这项改革事业,由于长期征战和饮酒过度,在 1828 年 7 月 27 日病逝,终年仅 35 岁。拉达马生前未明确指定继承人,结果王后在显贵们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 称拉纳瓦洛纳一世。

拉纳瓦洛纳一世统治的基础主要是安博希曼加诸族的首领,她们的祖父和父亲曾拥戴纳姆波印纳登上了王位。她的辅佐大臣主要是赖尼哈罗和赖尼约哈尼,以及一些霍瓦军事首领和旧贵族。新政府继续实行拉达马一世的改革政策,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此时,经济改革主要是在法国人让·拉博德帮助下进行的。他是因乘船在东海岸遇险而于 1831 年到马达加斯加的,早年受过良好教育,精通技艺和富有智谋。1832 年,女王政府雇佣拉博德制造枪炮,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 后来在曼塔索阿建立了一个工业中心。这里位于塔那那利佛东部的森林地

①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5,p.405.

区,有丰富的木材、水源和铁矿资源,上千名工人在这里制造枪枝、火药、军刀、玻璃、陶器、肥皂、染料、丝织品、照明工具和各种生产工具,烧制砖、瓦、石灰、水泥,并使用了鼓风炉和机器生产。在工业中心旁边,还修建了公园、动物园和湖泊等娱乐设施,人们可以欣赏音乐和斗牛表演。在王国其他地区,开始开采铁矿、磷酸盐矿和金矿。随着手工业人数的增多,还建立了铸铁、印染、纺织和搬运等 18 种行会①。此外,在离曼塔索阿不远的悬崖下,还建立了热带农业中心,包括试验田、甘蔗种植园和蔗糖厂,引进了许多新作物和牲畜,如香草、葡萄、各种水果、肉牛和美利奴绵羊等,农业和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拉博德还引进了第一辆双轮马车,在塔那那利佛山顶上为女王建筑了一座全木宫殿,其中央顶柱高达 39 米。后来,苏格兰人卡梅伦在宫殿周围砌了一道石墙,四周修建了塔楼。

在文化教育方面,拉纳瓦洛纳一世强调加强世俗教育,培养民族意识, 反对欧洲人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传播基督教。自拉达马一世允许基督教会自由传教以来,基督教各个教派在马达加斯加发展很快,如 1830 年在塔马塔

夫一地便有 200 名狂热的基督教徒②。一些王室贵族子弟出于新奇也改信基督教,抛弃了对祖先的崇拜。王国的统治基础因此面临严重威胁。1832 年,女王禁止传教士举行洗礼;1835 年,颁令禁止国人改信基督教;翌年,又将传教士驱逐出境。这项政策在当时就遭到一些人特别是欧洲传教士的反对和指责,有些史学家甚至就此认为拉纳瓦洛纳一世实施的是“反动的政策”,是重新过闭关自守的生活③。这种评论很不全面。其一,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国王,拉纳瓦洛纳一世完全有权采取措施保卫民族的独立和完整,维护国王的权威。其二,女王反对传播基督教,并不排斥和打击从事正当事业的外国人,反而高薪聘请他们参加马达加斯加的经济建设,允许他们继续通商。如拉博德被委以重任,在马达加斯加过着优裕的生活,娶了当地妇女,还先后被女王政府授予 15 枚勋章,被看成是王国显贵之一。法国人戴·拉斯泰勒和美国人马克斯分别掌管塔马塔夫和马仍加两地的对外贸易,前者还拥有一个甘蔗制酒厂。其三,女王的改革措施如果说有所收缩的话,这也是从拉达马一世统治的最后两年开始的,并非始于女王上台之时。由于废除奴隶贸易和其他开放措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英国没有履行给拉达马以财政补助和帮助统一全岛的诺言,到 19 世纪 20 年代,王国已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和货币短缺。为此,拉达马一世从 1826 年起开始对贸易实行控制,加强民族工业的发展,减少对欧洲产品的依赖等等①。因此,拉纳瓦洛纳一世实际上是继承了丈夫未竟的事业。

欧洲国家从一开始就对这个由王宫贵族选出来的女继承人抱有敌意,屡次出兵进行殖民入侵。对此,拉纳瓦洛纳一世毫不畏惧,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829 年,法国派古贝尔率六艘军舰来到马达加斯加,再度攻占塔马塔夫和重建廷廷古堡垒,企图利用女王登基伊始之机,恢复法国在岛上的殖民地。

① 腊伯马南扎腊:前引书,第 79—80 页。

②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5.p.407.

③ Mutibwa,op.cit.,p.29.

① Gwyn Campbell,TheAdoptionofAutarkyinImperialMadagascar,1820—1835(《马达加斯加帝国采取闭关自守政策》),in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no.28(1987),pp.406-411.

但这一企图没有得逞,在女王军队的围攻下,法军于 1831 年被迫撤出该岛。马达加斯加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为了给改革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1836 年 7 月,女王派特使前往法国和英国,向它们解释新政府的内外政策,希望缔结商业友好条约。特使在法国受到冷遇后,很快转赴伦敦。1837 年 3 月 7 日,他们与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帕麦斯顿进行了交谈, 后又拜见了国王威廉四世。特使们虽未能缔结成任何友好协定,但此事在马达加斯加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该国首次向外国派出正式使节。这件事本身也说明女王希望同欧洲人保持良好关系,印证了她所说的:“我这里没有敌人,在大洋的彼岸,所有人都是我的亲人,不管他们的出身如何。”①

拉纳瓦洛纳一世的和平建议没有被欧洲列强所接受。1842 年,法国人在西海岸占领贝岛作为基地,对马达加斯加的西北角进行骚扰。1845 年 6 月, 英法两国组织联合舰队。在凯利和罗曼—德福瑟的率领下武装入侵塔马塔夫港,炮击之后强行登陆。侵略军遭到马达加斯加军队的顽强抵抗,最终留下多具尸体登舰逃走。女王政府对此事大为震怒,下令禁止所有欧洲人入境, 封锁东海岸各港,停止同欧洲人的一切贸易以及与毛里求斯和留尼汪等岛屿的商业往来,从而切断了英法在这些岛屿上殖民地的粮食来源。在英国赔偿了 15000 美元以后,女王才准许继续通商。

法国武装入侵失败后,改为通过被女王信赖的法国人在宫廷内部策划颠覆阴谋。1857 年,朗贝尔、拉博德等人秘密策划宫廷政变,准备推翻女王政府,拥立王储腊科托上台。此事被赖尼约哈尼发觉而流产,所有欧洲人包括拉博德在内被全部驱逐出境。

拉纳瓦洛纳一世在位时期还继续和巩固马达加斯加的统一事业。在西北部,拉达马一世去世后,原博依拉国王安德里安梭利立即从科摩罗群岛卷土重来,严重威胁马仍加港,但不久被女王军队击败,只身逃往马约特岛;1832 年,他的王位被其姐姐奥安蒂戚取代,成为女王政府一位驯服的傀儡。在南部,女王四次派军远征伊孔果、塔那拉、巴拉等部落;1852 年,首相赖尼哈罗之子拉哈罗率军征服了安泰萨卡人,将其许多妇女掳为奴隶。但南部和西部有些地区仍保持独立,被统一的部分占全岛面积 3/4 以上。

1861 年 8 月 18 日,拉纳瓦洛纳一世年老病死,终年 73 岁。她在位 33 年期间,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同欧洲列强建立平等互惠关系,反对外族以任何方式的入侵活动,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四、拉达马二世的短期统治

拉纳瓦洛纳一世曾指定她与拉达马一世所生之子腊科托为王位继承人, 腊科托继位后称拉达马二世。他的上台被西方人看成是“辉煌时代的开始”①,他本人及其追随者也被誉为“改革时代的人”②。

腊科托在出生 13 个月时父亲就已去世,后在母亲拉纳瓦洛纳一世的宠爱下长大成人,少年时代接受了一些教会教育,其后由拉博德和朗贝尔担任他

① 腊伯马南扎腊:前引书,第 45—46 页。

① W.Ellis,Madagascar Revisited:Describing the Events of a New Reign and the Revo-lution which Followed(《重访马达加斯加》),London 1867,p.2.

② Mutibwa,op.cit.,p.45.

的教师,被灌输了许多基督教知识和对法兰西帝国尤其是对拿破仑三世的崇拜。1855 年当他还是王子时,就同朗贝尔签订了一个秘密文件,答应接受法国的保护,授权朗贝尔成立一个开发马达加斯加资源的公司。该文件后被称为“朗贝尔特许状”,在女王的反对下没有实施。两年后,他又参预了企图推翻女王政府的政变,失败后在女王的庇护下依然保住了王储身份。

拉达马二世在位期间(1861—1863),完全执行亲西方的政策。他的对外政策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解除对基督教的禁令,让传教士返回马达加斯加,重新实行西方教育;二是与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希望得到它们的支持,以加强他在国内的地位;三是吸引外国投资,开发马达加斯加的资源,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拉达马二世即位后,马上声称宗教信仰自由,邀请流亡在外的本国基督教徒和西方传教士返回。在写给旧友、英国埃利斯牧师的信中,拉达马二世告诉他:“新教徒可以在马达加斯加传授和传播他们的教义,⋯⋯我将保护新教徒,不管他是欧洲人还是马尔加什人;所以如果谁杀死或伤害了他们当中的任何人,我将把他抓住,根据我国法律惩罚他。”①拉达马还写了一封类似的信给罗马教皇,邀请天主教徒到马达加斯加来,并要求教皇支持他的政府。与此同时,拉达马把朗贝尔召回塔那那利佛,派他去巴黎和伦敦活动, 送信给毛里求斯和留尼汪的英法殖民总督,告诉他们自己登位的消息,并颁布了保护外国人的法律,修建塔马塔夫到首都的道路。

英属毛里求斯殖民当局对拉达马二世的新政策反应最快,他们迫切需要从马达加斯加源源不断地得到粮食和牲畜。1861 年 10 月 16 日,总督史蒂文

森派遣的代表团在米德尔顿率领下抵达塔那那利佛,这是 1829 年以后西方来访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1862 年 1 月,法国政府也派科比根到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与英法之间恢复了官方交往。1861 年 9 月和 1862 年 6 月,法国天主教会和英国新教教会派出的传教士分别到达塔那那利佛,恢复了在马达加斯加的传教事业。

英法两国并非希望在平等关系上同马达加斯加建立和平外交关系,而是各怀不可告人的企图。法国外交大臣在给驻马首任大使拉博德的指令中,明确强调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不得割让给其他国家,也不能接受英国的保护,法国保有对马达加斯加西北沿海的“古老权利”①。法国海军官员以及在留尼汪的殖民者则力主将该岛纳入法国势力范围,在适当时机加以兼并②。英国政府在给其驻马首任大使帕肯汉的指令中,强调英国希望保持马达加斯加的独立,在鼓励基督教传播的同时,反对其他国家独占该岛,对岛上的资源要共同开发。但是,拉达马二世一直受法国人的直接教育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亲法倾向。

1862 年 9 月,拉达马二世与法国签订条约,规定法国人不受马达加斯加法律的约束,有权在马岛拥有土地和其他不动产,法国商人可以免交进出口关税;承认法国与地方酋长缔约而获得土地的特别权;法国承认拉达马二世是马达加斯加国王。1855 年秘密签订的“朗贝尔特许状”,经过修改后于 1862

年 9 月被拉达马二世正式批准,决定授权给法国冒险家朗贝尔组织马达加斯

① Mutibwa,op.cit.,p.49.

① 拉纳瓦洛纳一世期间,法国与萨卡拉瓦人叛乱首领签订协定,声称对西北沿海地区实行“保护”。

② Mutibwa,op.cit.,p.59.

加地产工商业公司。该公司享有开发马达加斯加所有矿产的特权,可以获得木材以及沿海和内地的可耕地,可以修筑道路、水渠、广场和其他公共设施; 有权征选公司需要的马达加斯加任何地方的土地,并为马达加斯加铸币;它的进出口货物免除税收,公司支付国王 10%的纯利润③。英国在得知法国获得上述特权后,立即指示其驻马大使获得类似权利。结果,在 1862 年 12 月签订了英马条约,英国如愿以偿,并获得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武海马尔地区。

允许外国人占有土地,严重违背了马达加斯加自拉达马一世以来形成的传统;取消关税,不仅使国家丧失了一笔最主要的收入和保护本国工业的能力,而且是一种丧权辱国的行为。为此,拉达马二世引起了公愤。在对内政策方面,拉达马二世宣布废除死刑,大赦所有已被判刑的人,减少 3/4 的军事人员,禁止强迫劳动和取消传统义务,恢复基督教徒已被没收的财产,也触犯了一些上层的利益。于是,1863 年 5 月 8 日,数百个贵族和民众首领公开反对国王,首相拉哈罗和其弟军队司令赖尼莱阿里沃尼也站在反对者一边。5 月 11 日,拉达马二世被勒死,其妻被拥上王位,称拉梭赫里纳。拉达马二世实施的这些政策,由于不是朝着有利于马达加斯加民族利益的方向发展,结果,不仅没有巩固自己的统治,反而在位不足三年时间便被推翻。

③ Mutibwa,op.cit.,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