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掌握学科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科学地进行学科教学中 的德育和美育
学科德育和美育是蕴含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特殊的德育和美育过程,既有与一般德育和美育过程相同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在一般德育(包含美育)原则和方法及一般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学科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学科德育(包括美育)的基本原则是: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学科德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向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正确地解释和说明客观世界,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其本身就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思想性是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用思想性来保证科学性。
- 目标性和方向性统一的原则
在寓德过程中,要确定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学科德育目标,形成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德育目标系统,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科德育目标——根据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学科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章节德育目标——根据各课时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和章节德育目标所确定的课时德育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找准教学中的寓德点,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了解各寓德点在整个学科德育目标系列中的位置,并能科学地设计寓德方法,提高寓德的实效。
- 主动性和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寓德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气氛,能够自觉探索,独立思考, 不断产生内部动因。教师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应抓住寓德的最佳时机,以目标为导向,采用灵活的方法渗透德育,包括观念的渗
透、情感的渗透和行为规范的渗透。4.示范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寓德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用自身言行和人格去影响学生,在行为规范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对于学生,教师除了进行直接的德育和美育,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和训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和言行统一。
要想科学地进行学科德育和美育,就必须在寓德过程中体现这些原则, 并且依照寓德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完善寓德过程。学科德育过程是施教与受教双方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教师的施教过程包括设计、寓德、检测评估和强化矫正四个环节。与此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反应过程包括起始、迁移、自我评价和逐步内化四个环节。(见下图)
在设计环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德育内含,有的放失地筹划和安排寓德过程,包括确定德育要点,选择德育途径,确定检测的方法、手段以及评估形式和内容,并写出设计方案。在寓德环节,教师应实施设计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寓德的切入点应不拘一格,意在引导学生经过接受和认同等心理活动,实现道德迁移。在检测评估环节,教师应及时检测和评估寓德效果,获取反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获得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进行判断。在强化矫正环节,教师应根据获取的反馈信息,“长善救失”, 及时调整寓德方法,强化积极作用,进一步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促进学生向“内化”发展。这一德育过程应以课时或教学内容的“节”为单元完整实施,并且循环反复。
在寓德环节,教师可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
说理教育法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提高认识,方式有讲解、谈话、讨论、阅读、参观访问等。
-
情感陶冶法利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各种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方式有教师的熏陶、环境的陶冶等。
-
实际锻炼法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锻炼意志和训练行为,方式有布置具体任务、组织社会实践、执行规章制度等。
-
榜样示范法运用典型事例影响学生,如竺可桢、李四光、詹天佑、秦大河等科学家和同学中的优秀生,特别是教师的言行。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是一个尚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广大地理教师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把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引向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