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族的习俗及其融合

远古时期所谓的南蛮和百越,其实都只是一种泛称,实际上都并没有形成统一民族。史料记载的所谓“南蛮六国”,更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只不过是6个较大的部族。

但是,南蛮和百越都是庞大的远古人类共同体。尤其是越人,他们的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有着共同的族称“越”或“粤”。

甲骨文中已有“戉”字。据考,当指越人,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有一定的分布地域,即从长江一直到越南北部;很可能已有较共通的语言;善于种植水稻或习于水上生活。

特别是他们具有许多相似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如断发文身、喜用铜鼓、善用舟船、居住“干栏”、流行二次葬、悬棺葬和拔牙风俗。

在遗址中常见有尖石器、段石器、石铲、石钺、几何印纹陶器等,其中尤以断发文身最具广泛性,也最具特色。除南越人崇尚椎髻箕踞外,几乎所有的百越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人都崇尚此俗。

所谓断发文身,就是剃光头发,刻画整个身躯,我国古籍屡谈及此,那是对中原华夏族的束发笄冠而言的。《逸周书·王会解》就说“……越沤,发文身”。

这种习俗,原是处于江湖海滨,多以捕鱼为生的百越人,在谋生中祈求避免蛟龙侵害的一种做法。蛟龙当指鳄类。

《淮南子》说:

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鳞虫。

《史记》的注释者应邵说得更清楚: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加害”。

后来由此逐渐生发了对鳞虫类的图腾崇拜,才使断发文身带上了神秘色彩。

古代潮汕到处都有青龙庙,所祀皆蛇神,人们称之为龙,拜蛇之风甚古。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上载:

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游大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祝必致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纠结,不怖人亦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

这正是断发文身所生发的对龙、蛇的图腾崇拜。

二次葬,也称迁葬、洗骨葬,这是古越族特有的葬俗。如《墨子·节葬下》就有“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骨而弃之,然后埋其骨”的记载。这里楚之南,就是指诸越。

在广东此类遗址发现不少。如潮安陈桥的贝丘遗址,发现过大量的染成红色的人骨。可证潮地的越族人也流行二次葬风俗。

公元前214年,秦朝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汕的首创者。

根据揭阳梅岗、云路、埔田等地已分别有铜剑、铜矛、铜钺、铜镞等兵器发现,特别是揭西河婆内森的一把铜刀,器上镌有“秦”字铭文的情况,看来秦朝大军确实曾进入潮汕地区。

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

[旁注]

铜鼓 一种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全部铜铸,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在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曾以占有铜鼓的多少,作为代表自己统治权力大小的象征。

二次葬 又称迁葬。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专门用来盛尸骨的陶瓮,有些地方称之为“金罂”;二次葬拣骨的过程也相应的被叫做“拣金”。

墨子 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史禄 即临禄,秦朝水利家。监即监御史,名禄,亦称史禄,姓失传。在秦始皇南定百越的统一战争中,他负责转运军需,曾在广西兴安附近开凿运河,沟通湘江和桂江的支流漓江,以便利军粮运输,后世称为灵渠、兴安渠或湘桂运河。

[阅读链接]

自秦代以后,除三国时期的“山越”,以及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

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后汉书·南蛮传》还将南蛮分为瓠蛮、巴郡南郡蛮、板蛮三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