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丝竹精品潮州弦诗乐

潮州弦诗乐是民间丝竹乐。“弦诗乐”原指潮州古乐诗谱的演奏,后来逐渐成为潮州民间丝弦、吹管、弹拨等乐器独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的总称,是潮州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弦诗乐流行地域主要是潮汕地区诸县,但在闽南龙岩、龙溪地区,广东客家五华、大埔、兴宁等地,南部陆丰、海丰诸县等地均有流传,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弦诗乐以潮州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是最具群众性的演奏形式。乐器组合可大可小,大者有10件以上乐器的合奏,小者有三五件乐器的小组奏。

潮州弦诗乐最早是以竹弦、洞箫、月弦3件乐器演奏的丝竹细乐逐步取代古老的古琴,近300年来改用发声尖高的二弦为主奏乐器。

其他拉弦乐器有椰弦、竹弦、二胡、大胡弦;弹弦乐器有大三弦、月琴、秦琴、皮琴、葫芦琴、扬琴,吹管乐器有小横笛、大横笛、洞箫、小唢呐、大唢呐;打击乐器有小鼓、中木鱼、小木鱼、木板等。

其中小横笛、大横苗、小唢呐、大唢呐亦分别可作主奏乐器,而三弦、琵琶、筝是室内细乐常用的组合形式,亦可分别用于独奏。

弦诗乐一般以板击节。板式节奏灵活多变,传统演奏习惯是由慢到快、层层推进,采用曲速三变的变奏手法,即从头板开始,接二板、拷拍、三板直至高潮急煞告终。

同时,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还运用约定俗成的单催、双催、双叠催以及其他变体的催奏形式,把乐曲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弦诗乐往往通过旋律音高的微妙变异,使宫调产生“似转非转”的艺术效果,赋予乐曲以特殊的韵味和情趣。

潮州弦诗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演奏风格,分为“儒家乐”、“棚顶乐”两种。

“儒家乐”的演奏者,一种是由上层社会资助豢养的乐队,另一种则是自发性的群众自由集社组织,演奏风格纤细、雅致,重神韵,除自娱外,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

“棚顶乐”则主要用于戏曲舞台,为渲染剧情服务,亦独立演奏,其风格简朴、粗犷。

民间流传的弦诗乐,多为“儒家乐”的风格特点。

传统潮州弦诗用古老的二四谱演奏,其演奏特点可根据二四谱的各种调式如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来进行转换和变奏,达到旋律色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轻三六调式特点旋律多轻快明朗;重三六调式则深沉含蓄;反线与轻三六同,但旋律高四度;活五调式最富有待点,善于表达哀怨或悲愤的情绪。

将一首乐曲用不同调式色彩转换变奏时,一般规律为:轻三六乐曲可以转为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重三六乐曲可转为轻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活五乐曲可转为重三六、轻三六。

潮州弦诗所奏曲目,传统乐曲多沿用中州古调传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兼蓄了各地民间小调、佛曲、笛套和民间戏曲音乐中的外江调、正字调、粤调等,甚至有时还吸收民间艺人漂洋过海从东南亚各国带回来的民歌、小曲之类。

著名的潮州弦诗十大名曲是《昭君怨》、《小桃红》、《寒鸦戏水》、《黄鹂词》、《月儿高》,以上五曲均为重三六乐曲;《大八板》、《平沙落雁》、《风求凰》、《五连环》、《锦上添花》,以上五曲均为轻三六乐曲。

其他流行的乐曲还有《柳青娘》、《浪淘沙》、《狮子戏球》、《千家灯》、《粉蝶采花》、《红梅头》、《粉红莲》、《画眉跳架》、《深闺怨》等。

[旁注]

秦琴 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音箱由6或8块硬质木板胶接成边框,呈梅花形、圆形、六方或八方形,两面蒙桐木薄板。琴杆窄而长,用硬木制作,上嵌19品,按12平均律排列。琴头雕有梅花、如意、蝙蝠或铲头为饰。

三六 又名《三落》、《梅花三弄》,原系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乐曲旋律华丽清新、流畅活泼,常于民间喜庆场合演奏,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中州古调 俗称“河南板头曲”,流行于河南地区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其主旋律多是《八板》的变体。根据节奏速度,中州古调可分为快板、中板、慢板,原是说唱音乐河南大调曲子的前奏,据说原来有歌词演唱,后由于唱词过于文雅,不易被人们接受,也就逐步演变成纯器乐曲。

[阅读链接]

潮州弦诗乐和细乐演奏都以情趣为尚,以神韵为佳。参加人数则可少可多,少时由三五人组成一组,多时十几、二十人合成一伙。

有的地方还有固定的乐友,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流派。演奏时各自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在一定规范内自由发挥。

这种重大拍而不拘小节的演奏风范,充分显示出潮乐的内在张聚力,常常使潮乐演奏变得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