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精美的潮州陶瓷
潮州的枫溪陶瓷,植根于潮汕的沃土。在潮州古城的北、西郊,明清时代称北厢、西厢,而西厢就以枫溪为中心,这里先后发现了陈桥村、池湖村凤地两处新石器时代的贝坵遗址。
在这两处遗址,分别发现一批石器、骨器、陶瓷及残片。前者为粗砂陶、胎质有灰、红、黑,纹样有螺旋纹、绳纹;后者多为夹砂陶,据研究为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且,它不局限于城郊地带,此外,还有桑浦山默林湖贝丘遗址、饶平浮滨遗址等。陶瓷文化,在潮州燃起灿烂之光。
到了两晋、南北朝,逐步趋向瓷化。归湖神山山冈遗址,海角山、石尾山贝丘遗址的发现,一批粗砂红陶、夹砂陶、印纹陶和二塘龟山西汉印纹陶遗址,归湖“黄峰采花”晋“泰元十一年十月一日”纪年墓的青釉陶碗、盂、纺轮等,无一不脉络清楚地“记载”了潮州陶瓷发展的历程。
早在1000多年前,枫溪人便利用当地蕴藏量丰富、品味上乘的飞天燕瓷土生产各类陶瓷器皿,并逐步远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
唐宋时代,潮州城四郊窑场遍布,古城四周有南郊的洪厝埠、竹园墩,北郊的窑上埠、北堤头4处。
至于宋代窑址,从东郊笔架山峌南郊洪厝埠,竹园墩。再至北郊的田东园、窑上埠、瓮片山、竹竿山、象鼻山、凤山等,方圆断续10多千米。
古时凤山赤岭一带,有窑灶36条之多。这些窑口若同时点火生产,环城四周,炉火正红,该是多么煌煌赫赫的场面!
当时的陶瓷产品有碗、盘、碟、炉、壶、罐、洗、盒、佛像、动物、西洋人头像等,其中的鲤鱼壶,承唐遗制而加改造,广东仅此一家。釉色有青白、绿、黑、酱黄、酱褐、白等,装饰手法划花、印花、刻花、点彩、捏塑、雕、贴等。
其中,尤以笔架山古窑址最为集中和著名,这里绵亘2000米,窑场栉比,古称白瓷窑、百窑村等,无论从窑灶、产量到瓷艺,潮州,都为宋代的广东瓷都。
而且,这里发现的西洋人物、动物形象说明了潮州陶瓷的“外向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羊鼻岗的一个地下窑藏中,发现了5件瓷器,这是4件佛像和1件莲花座,那佛像座上,分别刻有年、月、日、地名、窑名、供养人、制作者的款式。
这5种款式齐备的宋瓷,为国内所仅有,这是价值连城之瑰宝,其“水东窑”及匠人周明,证明了原来百窑村的窑址。
由于建于韩水之东,而宋时有水东窑之名,而器物于羊鼻岗发出,其山前村为周姓聚居村落,又为笔架山窑神秘熄火之后,潮州瓷都的西迁枫溪,隐约提供了历史的足迹。
城西、南、北三方的瓷窑,却因其他客观原因,逐渐向枫溪及周围的村落靠拢,与那里原有的瓷业相融合。至明代,一个新的瓷都便于潮州府城之西厢枫溪崛起。
枫溪陶瓷,正是在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孕育而成。她以地域优势、原有瓷业经济和技术基础、原料来源丰富、水陆通畅,产品运销便利等诸多因素,在这里绵延发展。
枫溪陶瓷在发展中同时又吸收、融化了潮州金漆木雕、泥塑、抽纱等民间艺术,在全国各瓷区中,逐步形成了有自身鲜明艺术特色的艺术风格。
潮州的枫溪瓷器,以艺术雕花瓷为王牌,瓶的枝、叶、花都是浮雕,而且“薄如纸、细如丝,是永不凋谢的鲜花”。
枫溪瓷艺利用雕、镂、塑、捏、贴、刻、划、印、压等技法,镂空瓷、寄花瓷是最具特色的产品,充分展示了枫溪瓷的玲珑剔透、清雅、华丽的艺术风格,令人赏心悦目。
枫溪陶瓷的人物瓷塑、动物瓷塑有写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光彩照人,神韵独具。通体镂空艺术瓷彩通花瓷,与捏塑瓷花结合而成通花瓷花技艺,在国内外瓷坛独步,多层次镂空和寄贴立体瓷花,技艺卓绝。
[旁注]
夹砂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为使陶坯烧制受热时不易裂开,特意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所以称这种陶器为“夹砂陶”。陶胎含砂能提高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不但能耐高温焙烧下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可作炊器,如陶罐、陶鼎、陶甑、陶甗、陶鬲等。
莲花座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
抽纱 刺绣的一种,亦称“花边”。抽纱不仅花色品种多,制作精细,而且美观实用,它是艺术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
[阅读链接]
潮州瓷器成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已经远销罗马和埃及了。
枫溪镇官窑、民窑相连,商铺临街,作坊在后,特别繁荣。枫溪瓷制品除日用瓷、卫生瓷,以及工艺瓷等6000多样花色品种。陶瓷的装饰,有潮彩、粉彩、釉下彩、贴花、印花、装饰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