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七样菜和正月烧龙
潮汕地区的揭阳,历史上经历了三次中原大移民,从而奠定了潮汕文化的基础。而中原移民的迁移,势必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及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带到潮汕。
如过人胜节,揭阳人在正月初七要吃七样菜,就是吃七样不同的青菜。
正月初七其实是古中原的人胜节,据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一书记载: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羊,初四为猪,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方为人。意谓神先造六畜后造人类,所以在古时,人们初一不杀鸡,初二不宰狗,初三不剐羊……初七不行刑,不杀犯人,即使人犯原判在初七那天行刑,也要押后一天再行刑,因为那天是人胜节,是人自己的节日。
初七那天,妇女用金箔剪成人形,插在鬓上,即“人胜参差剪”,与同伴争妍斗艳,庆祝人胜节。另外,人胜节那天要吃斋,不能吃荤,慢慢地演变成了后来的吃七样菜,算是一个简单的完斋过程。
烧龙也是揭阳乔林乡的一项历史颇为久远的民俗活动,也是揭阳最隆重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
按其传统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开始游龙迎春,至初十晚烧龙。彩龙身上装满烟火,由一群青壮男子托举,点火烧龙时,伴随锣鼓声,爆竹声,彩龙腾跃飞舞,口吐火球,身喷烟火,五彩夺目,极为壮观。
另外,烧龙时天气尚寒,而舞龙者仅身着短裤,身涂植物油,烟火映照之下,全身红光发亮,成烧龙时又一奇景。
烧龙活动是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个习俗,在乔林乡有一个古老相传的故事:
相传明末清初,当地盗贼四起。有一年贼寇对乔林乡大举进犯。驻守乔林乡的官兵一面派人向县衙告急,一面部署防守和退敌之策。
这伙强盗为首的叫刘国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他纠集了数百人,进犯乔林乡。乔林乡军民虽奋力抵御,但渐渐力不能支。
在这危急之际,从寨门口右边哨棚上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大胆刘国华,还不快快退走,若不悔改,让你性命难保!”
刘国华抬头见是一个小孩,不以为然地说:“小小年纪,不知死活等会儿我冲进寨去,把你五马分尸!”
这个小孩子气得眉头一挺,张弓搭上火箭,大声说:“看我烧掉你的黄龙战旗!”
刘国华手下有一认得这个孩子,上前小声对他说:“他就是远近有名的神箭手林小龙。”
刘国华吩咐手下把黄龙旗左右摇摆,心想这样林小龙就难以射中。
但只听见“呼——”的一声,火箭不偏不斜地射在刘国华那黄龙战旗的旗杆上,烧去黄龙旗的一大片。刘国华一见大惊失色。
正巧这时有人急报:“县衙派遣的援兵已到!”刘国华这时已无心攻寨,慌忙下令退兵逃命。
自此,“林小龙一箭退贼兵”的传说就传开了。不久,适逢元宵佳节来临,乡人认为:当天林小龙一箭烧去贼寇的黄龙旗,使贼寇大败而逃,使乔林寨获得平安,这是个好兆头。
遂一致公议用“烧龙”的方式来庆祝地方升平、祈求来年五谷丰收。于是“烧龙”这一民俗活动就一直流传下来。
据资料记载,明代,乔林乡就已有舞龙、烧龙的习俗。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十,舞龙活动分几个阶段。初一舞龙拜年:拜年时,由“龙珠”引路,青年壮汉高擎布龙,后面配以锣鼓八音,笙歌弦乐。一路上,擎龙者左右腾跃蟠旋,来回摆动环绕,每到一处,喜炮轰鸣,长老迎接,大吉待客。
正月初四夜间游龙灯,是用粗竹篾扎成骨架,能灵活转动的彩龙。各节点上灯烛,龙身通体透明,色彩鲜艳夺目。游龙在前面游动,龙后锣鼓、弦乐队伴奏,穿街过巷,乐曲悠扬。
路上,爆竹噼啪,锣鼓铿锵,唢呐声喧,笛音悦耳。每当停下来时,便奏贺春乐曲,诚心的妇女就到龙前上香,恭请龙头烛回家添丁发财。这晚,好几条龙灯游遍全乡,场面壮观,到处喜气洋洋。
正月初十:经过烟花工匠“武装”后的彩龙,显得气宇轩昂,英姿风发,充满生机。20多位体格魁梧强壮青年的舞龙队,很早就把巨龙抬到旷场上。按传统习俗,擎龙的壮汉,当晚须斋戒沐浴,以视崇敬。
擎龙者还须赤膊上阵,只穿短裤,头戴无叶小竹笠。短裤和小竹笠也必须经过长时间浸透了水,这样,才不易引燃烟火。龙头还配一名既强壮又有经验者,手执三股钢叉托住龙颈,于烧龙时助龙头活动。
夜幕降临,烧龙埕场四周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艳装丽服,肃静屏气。忽听一阵礼炮响起,烧龙开始了!穿长衫的乡中长老点燃火线,每节龙身一人,同时点火。烟火喷发了。
彩龙徐徐绕场三周,场边鞭炮齐鸣鼓劲助威。健儿们高擎神龙,在龙珠的招引下,绕场旋转奔跑,边跑边模拟游龙腾跃的动作。
人越跑越快,烟火越烧越旺。于是,彩龙口吐五光十色的金珠,龙身四周喷射出五彩缤纷、光芒万丈的星火;龙尾一摆,只见“火箭”冲天,“明坠”闪烁,“火斗”旋转腾飞盘旋。场面火树银花,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旁注]
人胜节 是指每年正月初七,亦称“人日”、“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八音 广东八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最古老乐种之一,属民间音乐。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现。因使用8类乐器而得名,即: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等。
唢呐 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明清以来民间经常使用。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称作碗的喇叭口。闽语、潮语等语种称为的禾、吹或鼓吹,或称“八音”。
斋戒 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减少娱乐活动。斋是取“齐”的意义,戒是戒除欲望,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
[阅读链接]
乔林乡所游、舞、烧的龙,由最早的10多米长发展到30多米长,场面也越来越壮观,烧龙时在旷场设3个烧龙场,烧龙场中央安放着各式各样烟花,四周挂着一串串鞭炮。
当3声巨炮响后,烧龙场内各式各样烟花大显英姿,夜空,顿时变成一个花园。整个烧龙场笼罩在一片光怪离奇、五颜十色的幻境之中。
由锣鼓队和弦乐队伴送来各色各样填满火药、烟花的龙,在绕场三周后,点燃龙上各式火药、烟花,彩龙口吐火星、火珠,龙眼射出青色光束,龙身四处频频直冒火星,龙尾横喷五光十色的火花,响声如雷、烟雾缭绕、火光闪闪……远远望去酷似真龙在腾云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