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的传统民居

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很多,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等。

“四点金”是潮汕独特的村居,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

“四点金”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

“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4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称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

如果有“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遍,整座格局形成前低后高,因此得名。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

“下山虎”因为门路出入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大门而只开两边门的称为“龙虎门”,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

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

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辆由4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

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或向祖宗“告别”;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

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

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

“四马拖车”规模庞大,为大官宦、大富豪人家所建。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如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

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

[旁注]

天井 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

反照 即照壁,是我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龛 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是神龛式,小龛又称椟。各大佛教遗迹中,四壁皆穿凿众佛菩萨之龛室。后世转为以石或木,作成橱子形,并设门扉,供奉佛像,称为佛龛;此外,亦有奉置开山祖师像。

[阅读链接]

潮州民居从外到内极重装饰,而且追求豪华、典雅,为了达到效果甚至不惜代价。这使得潮汕的民居建筑外观十分富丽壮观,厅堂更是金碧辉煌。

屋脊之装饰,屋顶之龙风及仙人走兽的嵌瓷,精美绝伦之木雕、石雕工艺等,都是潮汕民居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