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扬州三城

宋扬州三城主要指南宋的堡砦城(后改为宝祐城)、夹城和宋大城。堡

① 《济南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① 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275-297 页,281 页《图》,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② 乾隆《晋江县志》卷 2《规划志·坊亭》。

③ 《泉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砦城在蜀冈之上,宋大城位于蜀冈下的平原地带,二者相距 1 千米左右。冈下的夹城以长桥把二者联系起来,形成两头大、中间细似蜂腰的平面格局, 故称为“蜂腰城”。北宋时,由于江岸南移,冈下平原广阔,城池重心已完全移到蜀冈之下。宋室南渡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先后在蜀冈上筑堡砦城和宝祐城。并筑夹城联结冈上、冈下二城。后来李庭芝为控制平山堂这一制高点,又筑大城包平山堂于城内。

蜀冈上的宝祐城是截唐子城西部改筑而成的略成正方形的城池。它的四周围有宽达 100 米的深濠,城垣也十分坚固。根据考古资料和《宋三城图》, 设有五座城门和一座水门。城内有三条主干道,一条东西向和一条南北向道路仍沿用唐代道路。北城一条东西向的街道是新辟的道路。城内多为营寨, 居民和工商业很少。

平山堂城在宝祐城西门南缘外,平面略呈圆形。从《宋三城图》可知, 它有高墙和深濠各两重,外有月河围绕,城墙上有敌台。城内除营寨、仓库等设施外,还有一些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夹城在宝祐城正南 150 米,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城。南北长约

2 里,东西约 55 米,四周有 100 米宽的深濠。城内与城门相连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大道,南北两门有长桥与冈上城池及宋大城相通。

宋大城本名州城,位于夹城之南。平面形状为南北长、东西狭的长方形。北以柴河(今漕河)为界濠,东、西两面又以运河为城濠,城墙砌以青砖, 十分坚固,共有城门 7 座。从图中还可见城内有连接东西和南北四门的两条干道,相交于开明桥东,把城区分成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部分。市河连接南北水门,与南北街道平行,纵贯西城。同时四个区域中心又有十字街交叉,并与不规则的街巷相通,形成扬州城内街巷曲折、密集的特点。城内西北区,主要为州衙等官署所在地,西北角还有许多军寨,如水军寨、装发营等,这与当地地势较高、便于防守有密切关系;西南区主要为文化教育机关,有教授厅、密儒坊、城隍庙等,沿城墙及市河附近为营寨、仓库所在地; 东北区沿东西、南北大街分布着众多的酒楼、坊、市,为繁华的居民区和工商区;东南区中沿两条主干道也是繁华的工商、居民区。

宋代扬州城的功能分区十分明显,蜀冈上的城池只是军事堡垒,而大城的西北部为官衙所在,西南部则为文教、寺庙等,而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则沿东西、南北大街布设,已完全成为开放式的城市。①城市重心向东部转移,也同运河东移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