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园林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县城以东的东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园林之一,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

东湖原名“饮凤池”。相传周文王时有凤凰来此池饮水,遂以为吉祥之兆,取名“饮凤池”。今凤翔城南有秦雍城,城东南为秦橐泉宫,“穆公冢在其下”。隋代也曾于城内建岐阳宫。周代的饮凤池可能为上述都城或宫室

①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文物出版社 1976 年版。

的风景区。北宋嘉祐七年(1062 年)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引凤凰泉水注入凤池,疏浚扩展,种荷树柳,置亭设阁,改名东湖,遂为一方名胜。凤凰泉位于凤翔城西北,东西绕城分流,犹如凤凰展翅飞翔, 凤翔城即以此得名。两水在东湖西南的凤尾桥合流,从五孔桥眼飞流而下, 酷似凤尾,桥也因此得名。

从北宋算起,东湖的历史已有 900 百余年。后来虽几经沧桑,屡修屡坏, 但终究被保留下来,成为我国北方园林的优秀代表。明嘉靖,清道光、同治、光绪,民国 9 年、12 年,曾多次重修,建筑物不断增多,湖体也有所扩大。清光绪年间开辟了南湖,称为外湖,原湖则称内湖,统名东湖。湖的面积约14 公顷。曾在东湖先后建立起来的著名亭阁有宛在亭、君子亭、喜雨亭、凌虚台、会景亭、莲池亭、三公祠、苏公祠、不系舟、洗砚亭、来雨轩、一览亭、八卦亭、鸳鸯亭、春风亭、小娇亭、望苏亭、雁南亭等。其中喜雨亭、莲池亭、会景亭、凌虚台,都是当年苏轼修建或同苏轼有关的建筑物。明代的东湖“莲盈二三亩,余三方植竹万杆,翠盖红芳,摇金戛玉”。前者出污泥而不染,后者傲霜斗雪,挺拔独秀,因在湖南岸建亭,以莲花、翠竹喻君子,故亭以“君子”名。湖中景物为纪念苏轼而修建的有苏公祠,位于湖北岸三公祠(周、召、太三公)旁;洗砚亭相传为苏轼当年曾在此吟诗作画; 因苏后来去江南作官,疏浚过西湖,故修雁南亭、望苏亭,遥望江南,以表思念之情。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东湖进行了疏浚、整修,恢复了东湖的主要建筑物。修复后的东湖,古柳环周,水明如镜,荷花吐艳,莲叶飘香,亭台楼阁五彩缤纷,并增设展览室、娱乐室、茶社等。千年东湖,重放异彩,游人倍增。十几棵古柳仍然合抱难围,垂丝依依。新植杨柳也添枝吐丝,生长茂盛。重建的长堤、石桥,把主要风景点连成一个整体,游人沿堤观赏,指点江山如画。

东湖二期修建工程,除恢复南湖外,向西扩展,并以西门、坡道、百鸟朝凤为一轴线,形成左右对称的格局,而且将陆续兴建百鸟朝凤、土山、花木、展厅、儿童游艺场、花坛、草坪等,逐渐把东湖改造成建筑物较稀,湖面宽广,花木草地占有更大比例的游乐胜地。

今天,湖北文化馆内所藏苏轼腊梅菊竹画石刻两块,《普门寺诗》石刻两块,临摹吴道子画五幅,石刻两块,都是稀世珍宝,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