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武汉三镇

元代的武昌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明初拓修武昌城,扩大了城区。扩大后的武昌城东至今大东门、小东门一带,北达沙湖之滨,南临巡司河岸,西迄于江,城周 20 余里,并在城的外围保留十余丈的空地,目的是为了阻滞敌人接近城墙。明洪武时,楚王季埱登临蛇山,“下顾军民之居,则见灶井排连, 人烟稠密,而闾阎扑地”,反映城内房屋骈联,建筑密集;“俯瞰江汉之渚, 则见商贾辐辏,桅樯比栉,而船舰迷津”,反映明代初年南市仍很兴旺②。楚王季埱在蛇山中峰高冠山南麓,修建楚王府城。楚王府城坐北朝南,“前临

① 万历《江都县志》。

② 雍正《江都县志》。

③ 焦循:《扬州足征录》。

① 《扬州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② 楚王季埱:《长春山记》。

大朝街(今复兴路),左阅马场,右长街宫(今解放路一带),广二里,袤倍之,瓦石为城”③。楚王府城辟有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等门,府内还有梳妆台、金鱼池、长春寺、御菜园等。楚王府城的建成,在武昌形成城中有城的局面,楚王府成为武昌城的核心,各级官僚衙署都环布在府城东西,集中蛇山南麓及西麓。楚王府的东边为演武厅,即后来的阅马场,是操练、检阅军队的地方。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在汉阳门内,都司署在文昌门内, 府署在蛇山西麓。居民区主要集中在城北、城东。明代武昌城的市场格局与南宋时差别不大,以南市为主,但到明代末年,由于鹦鹉洲逐渐消失,南市的商业走向衰落,原南市地域主要演变为居民区。

清代武昌城基本沿袭明代的形制和规模,城周约 20 余里,东西宽 5 里,

南北长 6 里,由于地形的影响和制约,整个城垣呈不规则的浑圆形。在城周

围环布的 40 座兵营,也主要分布于城的东部、南部。清代武昌城的官署衙门, 仍以蛇山为依托,但不像明代那样猥集蛇山南麓、西麓,皇殿与清军府在蛇山南麓,藩司与武昌府在蛇山北麓。总的来说,行政衙门集中在山北,军职衙门则集中在山南今阅马场一带。明楚王府城在明末毁于兵燹以后,到清代同治年间,只剩下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几个城门和梳妆台、金鱼池等几个遗址。因此清代武昌城既不存在城中之城的现象,也不像明代武昌城那样整个城市的平面布局都以楚王府城为中心。清代江夏县治也在武昌城内,位于城西南一隅。江夏县学、县城隍庙等都位于蛇山以北。武昌丰徭仓, 位于城西北角地势较高的地方,管理粮食的机构——粮道就设在附近,大致位于今粮道街一带。武昌城内的市场,主要集中于长街(今解放路),城外的南市已经完全衰落,演变为居民区,城北门外的塘角市场一度兴旺,但也好景不长,中心市场由城外移入城内,今司门口一带成为商业中心。

南宋汉阳城毁于元代,明代初年重修汉阳城,城周 6 里,地跨凤栖山, 在城的东、南、西三面各开辟一座城门,北门旋开旋废。明代汉阳城的官署衙门集中于城北,背山面泽,座北朝南。朝宗门与凤山门之间有东西向干道相通,并与通南纪门的南北向干道相接,沟通了城内外的交通联系。城北为官署集中区,城南为仓库、祠庙、医酋斋等机构所在地。城北又以汉阳府治为中心,向东西展开,形成主要的行政区。汉阳城规模很小,布局也较简单。城内市场主要沿横贯东西的干道(今显正街、西大街一线)和南北向干道(今北城路一线)两旁布设,临街设店形成商业街。居民区均位于城外。因为“此城成于创造之初,单砖甃砌,未筑里墙,不通人行”,每遇贼警,险要不足。

①明嘉靖三年,千户朱凤奏修汉阳里城,顺应地势,形成城中之城。汉阳里城

北依龟山,位于城北中间位置,辟设一座城门,大致与鼓楼、南纪门成一条直线,但汉阳城区并不是以这条线为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因为汉阳里城修建较晚,只不过巧妙地利用了鼓楼与南纪门的相对位置。鼓楼大概位于汉阳城的中心位置,城内的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在鼓楼附近相交。汉阳城的东南部大部分为郎官湖,为城内官宦、士民、工商游玩之所,今天的莲花湖,就是古郎官湖的一部分。明代初期汉阳城外江滨地带,尤其是龟山以南的汉水入江口附近,由于航运条件较好,形成市场。汉水成化年间改道以后,港口、市场北移,但汉阳江滨仍是重要的市场之一。

③ 同治《江夏县志·疆土·古迹》。

① 嘉靖《汉阳府志·创置志·城垣》。

清代汉阳城的布局仍保持了明代汉阳城的基本格局。汉阳内城囊括了汉阳府、经历司、粮厅、刑厅、照磨所等机构在内。内城西边有府学、衙门、汉阳县治,东边为武昌道、分司、城隍庙,城北几乎全为官署机构占据。汉阳城的西南为县学、医学、阴阳学所在地,通济仓设在城的西南角,因为这里靠近凤栖山麓,地势高亢干燥,易于防湿避潮。汉阳城的东南为郎官湖, 但面积已大为萎缩,仍为城内商民游憩之所。汉阳的免溺堤(又名杨柳堤, 明正德年间修),清代也成为商业街,“襟江而带湖,盖汉镇居民入城孔道也,舆马之所践,负贩之所息,春秋祈赛士女之所追逐,舍路无由”,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十分兴盛。②清末因修建拦江堤,杨柳堤被废弃,改建为条石街道,称为高公街(即今晴川街)。清雍正年间,自龟山尾至汉水南岸修建郭公堤,把月湖隔成东西两半,后也逐渐形成街道,现为联系汉江桥与钟家村的纽带。明末清初的汉阳鹦鹉洲一带,更是平时以堤为街,汛时以街为堤,堤与街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此外拦江堤、月湖堤、腰路堤等也先后演变为街道。随着汉口商业的兴起,汉阳的手工业迅速发展,手工业作坊散布于城内外,相对集中在几条交通干道附近,多以临街设店、屋后开作坊的形式出现。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汉阳铁厂,厂址在龟山北麓,今武汉国棉一厂的厂址上,长六百丈,宽一百丈,南枕龟山,东临大江,北滨汉水,与汉口隔汉水相望,既能很便捷地将钢铁制品运至汉口,藉汉口以为销场,又便于将矿渣、煤渣运往汉口后湖, 填筑湖身,以免后湖水、汉口上流水浸淹之患。①汉阳铁厂充分利用了汉阳兼得长江、汉水航运方便,又紧临商业中心汉口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汉阳城区向工业中心转变的先声。

汉口最初的居民点出现在汉江河堤上,因为汉江堤防减缓了汉口的渍涝灾害,堤防本身相对地势较高。初期的汉口城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居民区、港口建筑和商业市场。由于拥有天然良港和优越的交通条件,汉口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商业中心。明末崇祯年间修建袁公堤,为汉口城区向西北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汉口的主要街道为汉正街,建于嘉靖年间,为汉口最古老的街道。

清代时汉口对外贸易出现了飞跃,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东濒长江,南临汉水的地理形势,对汉口的街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街道顺应江河形势伸展,形成数十里的长街。“汉泉风俗最繁华,二十里嚣尘百万家”,“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等著名诗句,都反映了汉口街道沿江沿河布设,成为长街,如汉正街、长堤街等。汉正街西起硚口,东止集稼咀(接驾咀),长达 3194 米,西段最窄处 2.3—3.5 米,下段宽达 5

—6 米;长堤街长 3559 米,宽不足 4 米,它的雏形为袁公堤(即长堤)。① 当时在今民众乐园西南侧的贤乐巷一带,为一个很大的土塘,汛期潴水成湖, 到乾隆年间,在长堤南侧形成独特的半边街(今统一街附近),同半边街相交叉的为东西向的打铜街。相传在清代的米厂和大码头外,还有两条街道,

② (清)陈国儒:《重修杨柳堤记》。

① 魏玉林:《汉阳铁厂的建筑》,《武汉春秋》1983 年 5 期。

① 皮明麻、李权时:《武汉通览》第 111 页,武汉出版杜 1988 年版。

到清道光年间早已崩坍。②汉口的东西向街道又宽又长,南北向街道数量多, 但又短又窄,仅供沟通各东西向干道之用。大街小巷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巷如塍,路窄墙高脚音腾”③,墙高巷深,颇具特色。当时居民按横向,把汉口主要街道分为下路(又称下街,含循礼、大智二坊)和上路(又称上街、含居仁,归义二坊),又依纵向分汉口为三路——正街(汉正街)、中路(以大夹街为主)、中路后(以长堤街为主)。

当时汉口有八个码头,分别为:艾家咀、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咀、大马头、四官殿和花楼。

清代在汉口设置仁义、礼智两个巡司管理汉口,礼智司辖区自金庭店至茶庵,下置循礼、大智二坊,仁义司辖区自硚口至金庭店,下置居仁、归义二坊,四坊所属范围,即为市廛鳞集、人烟稠密之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汉口被帝国主义辟为通商口岸,英、德、俄、法、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英租界南起今江汉路,东达于江,北到今合作路,西迤中山大道,面积达 800 亩;德租界自通济门沿江起(今一元路),

至李家墩(今六合路)止,面积 600 亩;俄租界在英租界以北,到今蔡鄂路,

计 414 亩余;法租界在俄租界北,共 372 亩;日租界位于今六合路以北,面

积 622 亩。①这样,今江汉路以北,黄埔路以南,中山大道以东,长江以西, 面积达数千亩的广大土地,相继沦为租界区,成为国中之国,而获得畸形发展。20 世纪初叶,租界区已成“危楼杰阁,车马殷阗,万里航船,衔尾碇泊” 的繁盛之区②。在租界地盘的选择上,为了实现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的需要, 帝国主义者选中了三镇中作为物资集散地、商业向称发达的汉口。汉口各国租界的分布相对集中,沿长江西岸相互连接,每个租界都占据一段江岸,拥有长江航运之便。当时汉口能同时享受长江、汉水航运之便的老城区,而没有剩余的地盘,若将租界设于老城区以西汉水沿岸,则势必有深居堂奥之嫌。而老城区以北的长江沿岸,既近长江水运之利,又兼得京汉铁路之便,且当时多为荒芜之区,故成为帝国主义设立租界的理想选地。汉口的租界区与老城区风格迥异。老城区长街窄巷,犹如九曲回肠,以木屋、板房居多,作坊、商号错杂其间,且多古旧建筑;租界区街道宽畅,建筑石柱红砖,阳台明窗, 以高层西式楼房居多,洋行、教堂、领事馆遍布,与老城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现在这一带仍是港口、码头、仓库的集中区域, 一些具有西欧风格的建筑物至今还保存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改汉口同知为夏口厅, 汉口始为独立建制,脱离汉阳县的管辖,在城区布局上也改变了以往单一商业市场、港口仓储及居民区的布局形式,开始向小而全的方向发展。到宣统元年(1909 年),在铁路以南,西达硚口,东达刘家庙,南至汉江的空间内, 形成了以 5 条东西向横马路、30 条南北向直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刺激,“由其运输之便,货物起卸之利,仓库特设于汉水沿岸, 遂至形成为自然市场”①。各个市场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油市场在打

②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 1。

③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 1。

① 萧致治:《汉口租界》,《武汉大学学报》1978 年 4 期。

② 张寿波:《近代汉口工商业一斑》第 3 页,宣统三年刊。

① 水野幸吉:《汉口》第 249—250 页,光绪三十四年。

扣巷河街,薪炭市场在集稼咀,棉花市场也在打扣巷附近,米市场在沈家咀, 杂粮市场在汉水上流的杨家河等等。汉口也存在一些作坊与市场合为一体的街巷,汉口的半边街和打铜街,就集中分布着许多铜器作坊和市场,如铜锣坊、徽锁坊、铜境坊、红铜坊、铜盆坊、喇叭坊等;汉口的花布街、白布街、青布街等为土布作坊和集散市场的集中地域。

1929 年建成中山公园,成为汉口市区第一个公园。在当时汉口市政府前还建成府前公园。后来又在汉口湖北街转角处建蠡园,接近市中心,成为市民游乐的主要场所。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