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口集中的所在,城市供水历来受到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不仅城市如此,就是原始社会的居民点也要靠近水源,现在已经发现的关中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无不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就说明这一点。新石器时代遗址大都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除平原开阔、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外,主要是为了就近取水方便。河流的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面 10—20 米,既不易受到洪水的冲击,又能就近取水,自然最为方便。就是凿井技术发明以后,原始社会的许多遗址还是分布在河流的沿岸,证明依靠河流供水仍然是重要的供水形式。中国最早的水井就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仰韶文化遗址和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已处于原始社会的中后期。①由于水井的出现,人类的聚落才可以远离河流、湖泊。但水井水量有限,大的城邑仍分布在河流、湖泊沿岸,夏、商、周三代的城邑就是证明。夏代先后建都的地方有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晋阳(今山西临汾,即平阳)、安邑(今山西夏县)等 10 处,主要位于颍水、汾水、沁水、河水等沿岸。商代先后建都的地方有商(今河南商丘)、亳(今河南郑州)、殷(今河南安阳)等 11 处,主要位于睢水、洹水、河水及其支流沿岸。周代在迁都丰京以前,先后建都的地方有邰(今陕西杨陵西南)、豳(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岐(今陕西岐山、扶风交界地区的周原)等11 处,加上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河西岸)、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河

东岸),合计 13 处①,主要有邰、豳、岐、丰、镐 5 处,位于渭水、泾水、沣水、畤沟河沿岸。由此可见,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大都位于河流的沿岸, 显然同就近解决供水问题有密切关系。至于它们为什么不断迁都,历来有不同说法,恐怕主要还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斗争的形势②,但迁来迁去,都离不开河流,正好证明河流在解决都城供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周是中国城市产生的具体时代,中国城市产生以后,一直对解决水源问题非常重视。这也是中国城市兴旺发达、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又提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中国城市宏观布局的重要原则,值得重视。③

  1. 河流与城址选择

水源丰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水源丰富指地面水和地下水而言,而以地面来水为主,即既有河流,又降水充沛。也只有地面来水丰沛,地下水的开采才有保证,因为地下水往往要地面水来补给,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地下水就会发生危机,供不应求。正因为如此,中国城市的城址多数都在河流的沿岸,几乎少有例外。

都城城址与河流 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多数在河流沿岸,已如上述。从秦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也毫不例外都在大河的沿岸,就是分裂割据王

①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 148 页;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1961 年 4 期。

① 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及民族文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民国二十四年版。

② 马正林:《夏人迁都及原因》、《商人迁都及原因》、《周人迁都及原因》,《中学历史报》1992 年 10

月 1 日,12 月 1 日,1993 年 1 月 21 日。

③ 牟海省、刘昌明:《我国城市设置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研究刍议》,《地理学报》1994 年第 4 期。

朝的都城也绝大多数位于河流的沿岸或靠近河流,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都城发展的必然规律。首都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众多,建设宏伟,园林如画,用水量巨大,如果没有地面供水,仅靠地下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都城城址必须选择在河流沿岸,就几乎成为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今西安建都的有 10 个朝代,亦有 11 朝、12 朝、13 朝、14 朝之说。但只有四个城址,即西周丰镐,位于沣河两岸;秦都咸阳,横跨渭河南北; 汉都长安,位于渭河以南、龙首原以北;隋唐长安,位于渭河、龙首原以南, 灞、浐河以西,沣、潏河以东,都在河流的沿岸。城址愈转移,愈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充沛。在这四座城址中,只有秦咸阳引用渭河, 这就是引渭水入兰池的渠道①。兰池遗址即今咸阳市东的杨家湾。其他城市都不引用渭水,而是引用渭水的支流,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洛阳建都的有 6 个朝代,号称 9 朝古都,即加上隋唐的东都和后梁初

年,亦有 13 朝之说。但只有三个城址,即东周的王城,位于洛水以北,涧水

(即谷水)以东,瀍水以西,也就是今天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洛阳城,位于洛水以北,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 1 千米处;隋唐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区,横跨洛水南北,都离不开洛河。

在今南京建都的有 8 个朝代,有三处城址,即六朝的建业城和建康城, 南唐的江宁府城,明初的南京城。这三处城址均位于今南京市区、长江岸上, 互相重叠或相距不远,但也有一定差异。六朝的城址位于今玄武湖之南的南京市中部,靠近湖泊和秦淮河。南唐时城址南移,横跨秦淮河,靠近长江。明南京城规模宏大,包上述城址于城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在开封建都的有 6 个朝代,只有一座城址,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战国时魏国的大梁城东部、南部与今开封城重合,只有西部、北部迤出今开封城。梁、晋、汉、周和北宋的开封城,大致即今开封城,而北宋的开封外城早已不复存在。上述城址基本重合,位于黄河之南、汳水岸上。

在杭州建都的有两个朝代,只有一座城址。吴越的城最大,南宋次之, 今杭州城较小,是元末奠定的。城的范围虽缩小,但城址却不断向东展出, 更加靠近钱塘江。

在北京建都的有 5 个朝代,三座城址。早在商代,北京地区的两个方国, 一个称燕,一个称蓟。燕建都于今房山县琉璃河(今名大石河)岸上的董家林,蓟建都于今北京西南部的广安门一带。西周时分封的燕国也建都于董家林一带,强大后灭掉蓟国,遂迁都于蓟,蓟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也就是北京最早的城址,位于灅水(今永定河)以北的洗马沟岸上。辽的南京城和金的中都城都是蓟城的延续和发展。元代把城址转移到蓟城东北,另建大都城,横跨高梁河。明代把元大都城北墙内缩,南墙展出,另建北京内城,中叶时又建北京外城,城址南移,不仅横跨高梁河,更靠近洗马沟和灅水。①

六大古都的城址很典型,其他古都也不例外,城址均位于河流岸上。譬如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都城就是如此。

西晋灭亡后,南方为东晋,北方为十六国。“十六国”一名,起源于北

① 《括地志》卷 1 引《三秦记》。

①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10 页图,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年版。

魏崔鸿著的《十六国春秋》一书。十六国是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成汉、后燕、南燕、北燕、后秦、夏、西秦、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实际上还有代、冉魏、西燕等国,不少于 20 个国家。②前赵、前秦、后秦建都长安,也就是六大古都之一的西安,无需再述。成汉建都成都,位于长江(即岷江)岸上;后赵、冉魏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距离漳水不远;前凉、后凉、南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位于谷水(今五羊河)岸上;前燕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17.5 千米处),位于漳水岸上;代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距离黄河不远;后燕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位于泒水岸上;西秦建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位于黄河岸上;北凉建都张掖(今甘肃张掖西),位于弱水岸上;西凉建都酒泉(今甘肃酒泉),位于北大河岸上;南燕建都广固(今山东淄博西),位于淄水岸上;北燕建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位于渝水(今大凌河)岸上;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位于无定河岸上;西燕建都长子(今山西长治),位于浊漳水岸上。几乎无一例外,都在河流的沿岸,或距河流不远。

南北朝时的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南朝指宋、齐、梁、陈,共计 9 个朝代。北朝建都的城市有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长安和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南朝就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其中长安、洛阳、建康均为六大古都中的城市,只有平城位于浑水(今桑干河支流)岸上,邺位于漳水岸上,也都在河流的沿岸。

五代十国指 5 个朝代和 10 个国家,5 个朝代为梁、唐、晋、汉、周,10 国为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吴、南唐、吴越。五代建都开封和洛阳,南唐建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均为六大古都中的城市。前、后蜀建都成都府,位于长江(岷江)岸上;楚建都长沙府,位于湘水岸上; 闽建都长乐府(今福建福州),位于建阳溪(闽江)岸上;南汉建都兴王府

(今广东广州),位于浈水(今珠江)岸上;南平建都江陵府,位于长江岸上;北汉建都太原府,位于汾水岸上;吴建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位于长江岸上;吴越建都西府(今浙江杭州),位于钱塘江岸上。共计 11 个城市, 无一例外,均位于河流的沿岸。

以上三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时期,都城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其他时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中国的都城离不开河流,已成为一条基本规律。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

其他城址与河流 其他城市就是指都城以外的城市,即省、府州、县城。中国历史上的省级城市较少,其次为府州级城市,最多的为县级城市。省级城市以数十计,府州级城市以数百计,县级城市以数千计。

今天的省级城市大都为历史名城,从这些城市的位置也可以看出省级城市选址与河流的关系。上海、天津、重庆为直辖市,也可以按省会城市对待。除北京外,全国共有 31 个省级城市,这就是上海、天津、重庆、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合肥、杭州、武汉、南昌、长沙、福州、广州、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成都、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拉萨、台北。南京、杭州、西安为六大古都中的城市,其余 28 个城的城址都位于河流的沿岸,或靠近河流。上海位于黄浦江岸上,天津位于海河岸上,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岸上,石家庄位于洨河

②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中册 37 页《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岸上,太原位于汾河岸上,济南位于小清河岸上,郑州位于贾鲁河岸上,呼和浩特位于清水河岸上,沈阳位于太子河岸上,长春位于伊通河岸上,哈尔滨位于松花江岸上,合肥位于南肥水岸上,武汉位于长江岸上,南昌位于赣江岸上,长沙位于湘江岸上,福州位于闽江岸上,广州位于珠江岸上,南宁位于邕江岸上,海口位于南渡江岸上,贵阳位于南明河岸上,昆明位于盘龙江岸上,成都位于岷江岸上,兰州位于黄河岸上,银川位于黄河岸上,西宁位于湟水岸上,乌鲁木齐位于乌鲁木齐河岸上,拉萨位于拉萨河岸上,台北位于淡水岸上,几乎无一例外。

府州级城市数量众多,明代有 140 府,193 州,羁縻府 19,州 47,合计399 个府州。清代全国有府州厅县 1700 有奇,估计府州厅(省辖厅)级城市可能与明代相仿佛,也就是三四百数。这些城市的城址绝大多数也位于河流岸上,下面以陕西省为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清代陕西省有府州级城市共 12 个①,除西安外为 11 个城市,即榆林、绥德、延安、富州、同州、彬州、乾州、凤翔、汉中、兴安、商州。榆林位于榆溪河岸上,绥德位于大理河岸上,延安位于延水岸上,富州(今富县)位于洛水岸上,同州(今大荔)位于洛水岸上,彬州位于泾水岸上,乾州位于漠谷水岸上,凤翔位于雍河岸上,汉中、安康均位于汉水岸上,商州(今商州市)位于丹水岸上,也无一例外。

清代全国的县级城市有 1500 左右,雍正时陕西省有 59 个州县,以关中地区为例,同样可以证明县级城市的选址也多在河流沿岸。雍正时西安府辖有耀州(今耀县)、长安、咸宁、咸阳、兴平、临潼、高陵、户县、蓝田、泾阳、三原、周至、渭南、富平、礼泉、同官(今铜川)等 16 州县;凤翔府

辖有陇州、凤翔、岐山、宝鸡、扶风、眉县、麟游、汧阳等 8 州县;同州府

辖有华州、朝邑、合阳、澄城、韩城、大荔、华阴、蒲城、潼关、白水等 10

州县;乾州辖有武功、永寿等 2 县;彬州辖有三水、淳化、长武等 3 县,共

有 39 个州县。②其中长安、咸宁、咸阳、兴平、渭南、宝鸡、眉县、华州、华阴、潼关等均位于渭水岸上,耀州、同官位于同官川岸上,临潼位于潼水岸上,户县位于涝水岸上,蓝田位于灞水岸上,泾阳位于泾水岸上,淳化、三原位于冶谷水岸上,周至位于黑水岸上,富平位于石川水岸上,礼泉位于甘谷水岸上,陇州、汧阳位于汧 水岸上,凤翔位于雍河岸上,岐山位于潢河岸上,扶风位于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1水岸上,麟游位于杜水岸上,朝邑、大荔位于洛水岸上, 合阳位于金水岸上,澄城位于县西河岸上,韩城位于涺水岸上,白水位于白水岸上,武功位于武亭水岸上,永寿位于漠谷水岸上,三水(今旬邑)位于三水河岸上,长武位于鸦儿沟岸上,只有高陵、蒲城二县不在河流岸上,证明绝大多数县级城市的城址同样离不开河流。高陵、蒲城二县地处大平原的中心,为适应中心位置的需要,城址离开河流也是应该的。

陕西省府州县级城市的城址多数在河流沿岸,可以说是全国府州县级城市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进一步证明府州县级城市的城址选择,与省级城市一样,同样离不开河流,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城址与河流关系密切的原因

中国城市的城址大多数位于河流的沿岸,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城

①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

② 赵泉澄:《清代地理沿革表》第 101—104 页,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市城址选择的普遍规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实体出现于中华大地,它具有不同于农村的特殊功能,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以后才定下来的。既然经过精心选择,其城址就必须符合城市发展的一切必要条件,对地理条件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在中国,只有河流沿岸地理条件最优越,城址多选择在河流沿岸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

土地平坦 中国的大平原都在东部,而西部则多大山、高原,从总体上说,平原少,山岳、高原、丘陵多,这对中国城市城址的选择具有极大的制约性。但山高水高,中国的河流遍布祖国大地,几乎无处不有处处有,大小河流无计其数,《水经注》记载的 1252 条①,恐怕也不是全部。河流沿岸大都有平坦的土地,只是面积有大有小而已。这就为城址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只有具备一块平坦的土地才能筑城建邑,兴起城市,对西部的城市来说尤其如此。从古到今,把县级以上城市修建在山顶之上的确实为数甚少, 山西的保德县、陕西的吴堡县城等原在山顶之上,现在也下到平川,只有陕西佳县城仍在山顶之上,这在全国来说恐怕仅此一例了。县级以上城市都需要较大的地理空间,而河流沿岸的平地恰好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中国多数城址都选择在河流的沿岸,应该说是符合中国城市城址选择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

物产丰盈 中国的河流沿岸不仅土地平坦,而且往往又是物产丰盈的所在。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是最早的农业地区。农业经济虽然不是城市兴起的支柱产业,但中国的城市一直未能同农村脱离关系,城内居住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因此,中国城市就多在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兴起。城市人口众多, 粮食销量十分可观,就近供应是中国多数城市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方法。农业经济发达就不能不成为中国城市兴起的重要支柱。当然,物产丰盈不仅仅指农业,河流中的水产也应包括在内。

供水方便 城市离不开水源,没有水源的城市是无法生存的。而靠近河流是城市解决水源的主要途径。原始社会的村落遗址多数都在河流沿岸,目的就是为了取水方便。村落的人口较少尚且如此,城市出现以后,成为人口密集的所在,城址选择就更要接近水源,就近解决供水问题。河流犹如条条银白色的乳带,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供养了城市。小城市可以采用地下水,而大城市仅靠地下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建国以来西安等大城市供水的经验教训都是证明。由此可见,有了深井技术开采地下水尚且不能满足需要,而在没有深井技术的情况下,大城市供水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中国的多数城市离不开河流,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交通便利 城市是全国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址必须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不言自明。交通条件有陆路和水路交通之分,而河流及其沿岸往往二者兼得,既陆路交通方便,又水路交通方便。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在平原地区以距离近、最为便捷为原则,形成许多习惯线。而在山岳、高原、丘陵地区,则沿河流展开,伸展到很远的地区。同时,许多河流又有舟楫之利,是水路交通线的干道。正因为河流及其沿岸是水陆交通最便利的所在,城市城址离不开河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交通是城市兴起的杠杆, 中国所有城市都位于水陆交通线之上,河流既有水路之利,又为陆路交通提供了方便,城址与河流自然会结下不解之缘。

① 《大唐六典》卷 7。赵永复认为总数当超过 3000 条,见《历史地理》第 2 辑 115 页。

  1. 湖泊与城址

中国的湖泊数以万计,仅 1 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 2800 多个,面积 8 万多平方千米。著名的大湖有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青海湖、赛里木湖、呼伦池、松花湖、镜泊湖、滇池、洱海、纳木湖、罗布泊等。其中青海湖、赛里木湖、纳木湖、罗布泊等为咸水湖,湖水难以引用,湖岸也就无法兴建城市。其他都为著名的淡水湖,湖岸也少有城址,却是值得研究的。像岳阳位于洞庭湖岸上,昆明位于滇池岸上,巢县位于巢湖岸上,洪泽、盱眙位于洪泽湖岸上,高邮位于高邮湖岸上,微山位于微山湖岸上等, 实在很少,与湖泊星罗棋布的形势极不相称。实际上岳阳、洪泽、盱眙、高邮、微山诸城市,都是洞庭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膨胀以后才位于诸湖岸上,原来并非如此。譬如今天的岳阳就是西晋的巴陵郡,而西晋时巴陵郡距洞庭湖还有相当距离。后来由于洞庭湖的膨胀,巴陵才位于洞庭湖岸上。在上述县级以上城市中,真正位于湖岸上的只有巢县和昆明。今天的巢县即南朝的蕲县,位于巢湖岸上。昆明市即元代的昆明县,位于滇池岸上。巢湖、滇池都为地质构造时期的断陷湖泊,湖盆深陷,范围清晰,既有入湖之水, 又有出湖河流,水位比较稳定,巢湖与长江相通,滇池与金沙江相通,水位稳定就成为自然之势。位于湖岸上的巢县、昆明城址稳定,当与不受湖水水位升高的威胁有密切关系。

从总体上说,位于湖岸的城市比较少,几乎屈指可数,其原因就是中国多数大湖沿岸不适宜于兴建城市。首先是湖面盈缩不定,洪水威胁城市安全。中国的著名大湖几乎都有这个问题。像鄱江湖、洞庭湖、洪泽湖等,都是湖面盈缩最剧烈的湖泊。注入鄱阳湖的大河主要有赣江、抚江等,为江西境内诸河的蓄洪湖,可减轻长江汛期洪水的压力。这是由于鄱阳湖口地势较高, 长江很难倒灌入湖。但由于湖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南部沉降明显,湖区不断向南扩大。汉代的鄱阳湖只有湖口一段,南宋时周回达 200 余里,明清时更

扩展到 500 余里,今天又有缩小的趋势。注入洞庭湖的主要河流有湘、资、沅、澧等,并受长江灌注,南北朝时“湖水广圆五百余里”①,元明时周回达“八九百里”②,而现已分割成许多小湖,只有岳阳市西南的湖体较大,仍保留了洞庭湖的名称。洪泽湖本来是淮河以南的几个小湖,称为破釜塘、白水塘。明清两代修筑高家堰,“蓄清敌黄”,借湖水济运,终于使洪泽湖膨胀成今日的规模。仅以此三湖为例,就可以证明大湖水体盈缩不定,威胁城市安全,是大湖沿岸城市稀少的根本原因。其次是水质差,无法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像青海湖、赛里木湖、纳木湖等,水体广阔,但却是盐湖,无法饮用。青海湖面积达 4583 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一大湖,湖岸上没有一个县级以上城市,就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的。青海湖周围地势虽高,但较平坦,自然环境还是比较优越的,湖岸上未能形成城市,只能用水质差来解释。

  1. 水源与城市发展

水源是城市兴起与发展的生命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没有水源的城市是无法想象的,中国历史上被废弃的城市很多,除战争破坏外,由于缺水而终止了生命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位于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城市更是如此。西汉时位于今新疆地区的许多城邦国家,后来销声匿迹,未见于史册,

① 《水经注》卷 38《湘水注》。

② 嘉靖《常德县志》卷 2《地理志·山川》。

成为废墟,固然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河流改道,水源奇缺, 绿洲消失,城址废弃。内地的城市也有这种情况,譬如西汉的美阳县,位于陕西扶风法门镇,东临美阳河。由于河流下切,地下水愈来愈深,供水困难。东汉时美阳县只好迁址,迁于今武功县西北重建。中国历史上县级城市的迁徙最为频繁,除自然环境变迁、人为破坏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源不足, 城市无法延续和发展。水源对城市发展所以如此重要,因为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对城市来说也不例外。

城市人口众多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的所在,现在如此,古代亦然。县级城市规模较小。但就一个县来说,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国的县城大多在1 平方千米左右,人口也就是数万人。县级以上城市规模都比较大,尤以首

都规模最大。从春秋战国起,中国首都的规模绝大多数在 10 平方千米以上, 尤其是统一王朝的首都更多在数十平方千米以上。人口数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和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几乎代代都有。这么多的人口集中在一起,既要吃水,又要生活用水,没有充足的水源是不可想象的。缺少水源的城市寸步难行,更不要说向前发展了。

城市建设宏伟 中国的县级城市数量众多,县级以上城市为数也不少, 建设宏伟则是每一个城市的基本特色。县级城市财力有限,市政建设也有一定限度,而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首都的建设宏伟壮观,则无一例外。城市基本建设除石、木、土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水了,水资源丰富。不管是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砖木结构,离了水都是无法建成房子的。城市是建筑群集中的地方,城市建设中用水量巨大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 一个城市的建筑群能够拔地而起,水源丰富正是建设宏伟的基本条件。

城市风景区壮阔 中国的县级城市未必都有专门的风景区,但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首都则有众多的风景区。中国城市的著名风景区,无不取山水之美,叠山理水,依托山水,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山水交相辉映,相谐成趣,造成犹如天仙胜境的壮丽风景区。古今中外,没有水的风景区只能死气沉沉,谈不上天仙胜境。中国城市要建造最壮丽的风景区,就必须解决水源问题。事实上,中国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都有丰富的水源。丰富的水源是城市披上绿色盛妆、壮丽无比的基本条件。

城市水路交通方便 中国城市往往都是陆路交通的中心。县、府州、省级城市也就是一个地区的陆路交通中心,而首都则是全国陆路交通的中心。但是许多城市千方百计开辟水路交通,使城市成为水陆交通的中心。尤其是地处内陆的城市更是如此。汉、隋唐建都西安时期,先后四次开凿漕渠,把长安的水路交通与全国水运干线贯通,使长安成为全国水运网的起点。就是西安失掉国都地位以后,渭河水运一直断断续续维持到本世纪 30 年代,1934 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以后,渭河水运才彻底衰败下去。由此证明,城市靠近河流,开辟水路交通,使城市成为水陆交通的中心,将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内陆城市尚且如此,位于河网地区的城市不言自明。水源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生命线,由水路交通也可以得到证明。事实上,有水路交通的城市和没有水路交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城市风貌各异,二者是大有分野的。因此,凡能开辟水运交通线的城市,无不力争开辟水运交通线,使水源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 中国城市的供水

由于水源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大小城市无不

重视城市供水问题,只是在开辟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上略有差异而已。中国的都城规模宏大,人口众多,历来以开辟地面水源为主,地下水源为辅。一般城市则恰好相反,以开辟地下水源为主,引用地面水源为辅。这是由于首都往往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选择城址的余地较大,可以争取到地面来水;一般城市则不然,选择城址的余地较小,人口也少,仅用地下水供水已能解决问题,不一定都要争取地面水供水。因此,中国的都城供水与一般城市的供水采用不同的供水形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1. 中国著名都城的供水

地面水供水 中国的著名都城无不以地面水供水为主,地下水供水为辅,使城市水源丰沛,供水源源不绝。下面仅举数例,以窥豹之一斑。

西安 西安是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城市地面水供水系统十分完备,开创了中国都城地面供水为主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为中国都城解决水源树立了样板。

周代丰镐横跨沣水,自然靠沣河供水。秦咸阳横跨渭水,引渭河水开凿兰池①,兰池位于今咸阳市东杨家湾。从当地地形判断,兰池既为风景区,秦始皇曾微行夜出,“逢盗兰池”②,又是咸阳的人工蓄水库,可能供给咸阳城东南地区用水。作为咸阳重要组成部分的阿房宫,位于西安西郊大古村和赵家堡之间,恰好西临滈水,东濒潏水,“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为阿房宫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秦咸阳地面水供水不足是它向渭河以南转移的根本原因。

西汉长安城开辟了中国都城地面水供水的新格局,第一次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都城的供水问题,是亘古以来的重大事件,开始了中国城市供水的新纪元。西汉初年,长安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潏水,同时凿井,引用地下水。到了中叶,长安城人口大增,才不得不大规模地开辟水源,开凿渠道,引用地面水。

由于龙首原呈西南、东北走向横卧在长安城南,从长安城的东南引水自然受到阻隔,因此,只有从长安城的西南着眼才能解决长安城的水源。长安城西南有潏、沣、洨三条河流。在这三条河流中,潏、沣为渭河的支流,只有洨河为沣河的支流。沣河为渭南大川,洪水量大,西汉不选作水源,完全是为了长安城的安全。洨河距离长安城较远,又有细柳原的阻隔,选作水源是最为合适的。细柳原北侧又有良好的库址,能够拦蓄丰富的水源。开源和拦蓄是长安城解决水源的成功经验,创造了人间奇迹。

汉武帝元狩三年(前 120 年),“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发谪吏穿昆明池”①。“故吏皆适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②。由此证明,西汉开凿昆明池完全是为了解决长安城的水源。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南,即今斗门镇东南的一片洼地,经过实测,面积达 10 平方千米。

昆明池的水源来自洨水。西汉中叶,在今长安县西堰头村修筑石闼堰,

《水经注》称为“石堨”,堰洨水北流,穿过细柳原,流入昆明池。经笔者调查,洨河在西堰头村向北弯曲,距离细柳原最近,又可利用河道向北弯曲

① 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卷 1 引《秦记》。

② 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卷 1 引《秦记》。

① 《汉书》卷 6《武帝纪》。

② 《汉书》卷 24《食货志》

的自然之势,顺势拦截,导引北流,故在此筑堰当了无疑义。石闼堰是一座滚水石坝,当洨水平水期可尽拦截入昆明池,洪水期则漫顶而过。它的高低与昆明池的水位基本相平,设计十分科学。《雍录》认为“并城疏为三派, 城内外皆赖之”。经黄盛璋先生考证,昆明池实际上有四个口,四条渠道。① 南侧之口与渠为进水口和进水渠,西侧之口与渠为溢洪闸和溢洪道。经笔者调查,西口闸门就在堰下张村,闸门石堰犹如一道长堤,至今巨石仍不断被挖出。在昆明池北还修了一道土堤,称为“眉坞岭”,位于落水村之南。北口和北出的渠道,东口和东出的渠道才是长安城的供水渠道。

从昆明池北出之渠,《水经注》称为昆明池水,流经今南丰镐村、镐京乡之东,秦阿房宫遗址之西,在三桥镇西南注入堨水陂。堨水陂位于今车张村西南,是一座调蓄水库,既可控制水流,防止昆明池水直泄入渭,或威胁长安城,又可抬高水位,引水入城。从潏水陂北出之水有二:一条从陂北部东出,称堨水陂水,东北注入潏水;一条北出,东北绕建章宫东南,于凤阙

(今北双凤、南双凤村,建章宫东阙)南注入潏水,仍称昆明池水。潏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称为潏水枝津,一水西北流进入建章宫太液池

(今太液池苗圃),为潏水正流。潏水又北出太液池,北经神明台东(今孟家寨北),又出宫入渭。在章城门西南引潏水入城之水,《水经注》称为潏水枝渠,“飞渠”入城。“飞渠”也就是渡槽,入城后在未央宫前殿西汇为沧池,然后出池北流,经未央宫、武库、长乐宫之北称为明渠,在清明门(东墙中门)附近出城注入王渠,即护城河。从王渠东出之水,与昆明故渠相会, 再东北流与漕渠相会而东。

从昆明池东出之水,《水经注》称为昆明故渠。昆明故渠流经今河池寨北,又东北横绝潏水,又东北经汉明堂(今大土门)南,又东流而北屈,在安门(南墙中门)之东注入王渠。在霸城门(东墙南门)之南,又从王渠东出,与潏水支渠会。昆明故渠又东北至今张家堡西北与漕渠相会而东。笔者实地调查,昆明故渠与王渠相会,再东出王渠与漕渠相会的渠道历历在目, 纠正了《水经注》记载的错误。长安城南部地势较高,把渠道布设在东南和西南十分得当,有利于自流供水。

昆明池选址得当,闸坝设置和渠道布设也恰到好处,为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石闼堰、堨水陂、飞渠的设置,都可以称为奇迹。汉长安城把开辟水源与储备水源,把城市供水与风景区的建设,把供水干渠与运输渠道相结合,对今天的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隋唐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远远胜过了周丰镐、秦阿房宫和汉长安城,因此,水源十分丰富,城市供水渠道密如蛛网。隋唐长安城恰好东距灞、浐,西距潏、沣,南距洨河等均不甚远,为开辟更多的水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把开辟水源与储备水源相结合,湖泊星罗棋布,水域十分广阔,使长安城的水源更加充沛。唐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兴庆宫的龙池、大明宫的太液池、东内苑的龙首池、太极宫中的东、西、南、北四大海和山水池、东西市放生池、永崇坊放生池、永宁坊池、宣义坊池、安业坊池、大荐福寺放生池、兴化坊池、崇仁坊池、修德坊万花池等等,大都与引水诸渠相通,起着调蓄水库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唐长安城的水源所以充沛,是

① 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与开发》,《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同开辟更多的源流和大量滞蓄有密切关系。

隋唐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仅可以从东西两面同时引水,而且地形有利,向北自流供水势若建瓴。同时还充分利用低地布设渠道,使供水诸渠密如蛛网。主要供水渠道有龙首渠、黄渠、清明渠、永安渠和漕河。

龙首渠是从今秦沟村堰浐水入渠,亦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583 年) 开凿。这是解决城东半部以北和兴庆、大明,以及皇城、宫城东部用水的主要渠道。龙首渠北流至长东坡分为二渠:东渠北流,绕城的东北角折向西流, 入东内苑龙首池,再出池东北流,绕过龙首原头,再西北注入大明宫太液池①; 西渠曲而西南流(应为西北),经通化门南(应为北)入城,又分为三支: 一支南流入兴庆宫龙池;一支西南流入皇城,又曲而北流入宫城,注为山水池和东海;一支西北流入大宁坊太清宫②。

黄渠是从大峪引潏水经少陵原北流,至戎店分为二支:一支西北流,经大兆、曹村、鲍陂、东五村、五殿陂(即五典坡),至春临村西北入曲江: 一支北流经新庄、三兆、缪家寨至黄渠头又分为二支:一支西入曲江,一支继续北流③。黄盛璋先生认为北流的黄渠未见于记载,以地望度之,恐非黄渠故道。出曲江之黄渠,一支西北流入晋昌坊慈恩寺;一支东北流入升道坊龙华尼寺④。流入慈恩寺的一支还可能继续北伸,一直到永宁坊,与永崇、永宁坊池相通①。黄渠主要是为增加曲江池的水源,同时也供给城东南部用水。唐长安城东南部地势较高,如果不抬高曲江水位,从曲江池引水入城,城东南一带的供水就会发生困难。

永安渠亦名洨渠,隋开皇三年(583 年)开凿。它是从今香积寺西南引洨水经赤兰桥、第五桥,由丈八沟西北东流入城②。入城地点已经探明,是从南山门口村东南角以 30 度斜度入城,向北流去。③它流经大安、大通、敦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六坊之西,又经西市之东,又北流经布政、颁政、辅兴、修德四坊之西,然后北流入苑,注入渭河④。渠水丰沛,两岸垂柳依依, 是长安城西半部南北向的供水干渠。“宫松叶叶墙头出,渠柳条条水面齐”, 就是反映“渠水皆在城西”的情况。⑤

清明渠也是隋开皇初年引潏水西北流,屈而东流入城。其引水地点在今朱坡东南,循坡而西,经牛头寺(今杨虎城将军陵园)下,穿韩符庄,西过韦曲,至渠北村(地点不详),西北流入京城。⑥《唐两京城坊考》和嘉庆《长安县志》等书,都认为清明渠至丈八沟后,才折东入城。经黄盛璋先生考证, 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明渠在永安渠之东,丈八沟又在永安渠之西,历

① 郭声波:《隋唐长安龙首渠流路初探》、《人文杂志》1985 年 3 期。

② 《唐两京城坊考》卷 4。

③ 嘉庆《咸宁县志》卷 25。

④ 《长安志》卷 9。

① 《唐两京城坊考》卷 2。

② 嘉庆《长安县志》卷 14《山川志下》。

③ 陕西省文管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资料》,《人文杂志》1958 年 1 期。

④ 《长安志》卷 10。

⑤ 王建:《早春五门西望》。

⑥ 张礼:《游城南记》。

史上没有二渠入城前相交叉的记载。今韦曲以南的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2河,实际上也就是清明渠的故道。清明渠的入城地点在今北三门口村以东 200 米处①,正好是唐长安城安化门的紧西。清明渠入城以后经大安坊东南,又屈而经安乐坊之西,又北经昌明、丰安、宣义、怀贞、崇德、兴化、通义、太平诸坊之西,又北经布政坊之东,屈而东南流入皇城,经大社北(皇城西南角)、将作监内侍省东(皇城西北角),从永安门(宫城南墙西门)入宫城,注入南海、西海和北海②。清明渠除供给城内西部用水外,还供给皇城、宫城西部用水。

漕渠是唐天宝二年(743 年),京兆尹韩朝宗从今韦曲西南引潏水西北流,再北流东折入金光门。以运输南山木材而开凿的。永泰二年(766 年), 黎干又把漕渠从西市向东伸延,经光德、通义、通化、开化、崇义诸坊,北至务本坊国子监东,由皇城东南角折北逾景风、延喜门入苑。渠阔八尺,水深一丈。③漕渠亦称漕水、漕河,也就是今天的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3河,漕、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4音近而转。④所不同的是唐代的漕渠从丈八沟向北去,至金光门折东入城,而今天的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5河则从丈八沟折向西北去,然后北注于渭。漕渠虽然是为运输薪炭而开凿的,但与永安、清明、龙首诸渠相通,实际上是长安城内横贯东西的供水干渠。

唐长安城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引水入城,渠道密如蛛网,使西安地区诸河大都被加以利用,为解决西安城市发展中的供水问题,奠定了东、西两个方向供水的格局。

洛阳 洛阳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 又是隋、唐等朝代的陪都,城市供水历来受到重视。

东周的王城位于谷(即涧水)、瀍二水之间,距离谷水最近,当以谷水为主要水源。

东汉、魏晋的洛阳城,位于瀍水之东,是东周下都城的延续和发展。它北倚邙山,南临洛水。为了解决漕运和城市供水问题,建武五年(29 年), 王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①。也就是说, 引谷水东流,经过洛阳城下,在今巩县附近东注于洛。这条渠道历史上称为阳渠。阳渠的开凿,本来可以解决洛阳的供水和漕运问题,由于水源不足和坡降太小,未能成功。建武二十四年(48 年),张纯重开阳渠,从洛阳西南堰洛水东北流,横绝谷水,流经洛阳城南,又东南流,在今偃师县南再会注洛水②。由于增加了水源和增大了坡降,漕运畅通,公私称便。由此可见,阳渠是东汉洛阳的主要供水渠道和漕运的必由之路,也是洛阳的护城河。③

曹魏建都洛阳时,曾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令博士马钧“作司南车,水转百戏”④,成为新的游乐场所。谷水被引进皇宫,除开辟游东场所外,也同样有解决城市供水的意义在内。

① 陕西省文管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资料》,《人文杂志》1958 年 1 期。

② 《唐两京城坊考》卷 4。

③ 《唐两京城坊考》卷 4;《新唐书·地理志》的时间为大历元年。

④ 嘉庆《长安县志》卷 14《山川志下》。

① 《后汉书》卷 52《王梁传》。

② 《后汉书》卷 65《张纯传》。

③ 《洛阳历代城池建设》21 页。

④ 《三国志》卷 3《明帝纪·注》引《魏略》。

北魏的洛阳城规模宏大,紧濒洛水,以洛水为主要水源。洛水上有永桥, 桥南有四通市、四夷馆和四夷里,证明洛水已横穿市区,不仅有舟楫之利, 而且也为城市提供水源。

隋唐东都城址西移,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城及其附近郊区。隋唐洛阳城规模宏大,洛水横贯全城,伊、洛、瀍、涧(即谷水)尽为所用,水源极其丰富。洛水以北主要靠谷水、瀍水、泄城渠、漕渠供水;洛水以南主要靠通济渠、通津渠、伊水、运渠供水,形成完整的供水渠网。①实际上是以洛水为基干,所有渠道均与洛水贯通。洛阳城址的西移,就是为了争取更充沛的水源, 控制各个河谷,成为水陆交通的中心。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和永济渠,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先驱,其水运中心就是洛阳。

邺 曹魏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西南 17.5 千米处。除曹魏建都外,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建都。历史上称为邺城北城。

邺城位于漳水之南,战国时西门豹治邺,大兴水利,就曾修建了引漳十二渠,邺城一带,“咸成沃壤”。曹魏建都邺城后,曹操即循旧迹,开凿渠道,引漳水入城,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他“堨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磴,磴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

②。磴就是滚水坝。堰漳水东注,伏流从铜雀台下入邺城,谓之长明沟,横贯

全城,皇宫、街里皆用此水,“东出石窦堰下,注之湟水”。邺城供水充沛, 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在开白沟运河的同时,还引洹水北流,绕邺城西、北两面与漳水相通,使邺城的航运、供水更加充沛。洹水即安阳河,位于邺城之南,“洹水又东,枝津出焉,东北流迳邺城南,谓之新河”,就是指曹操所开的运河。① 这条新河又分为南、北二水,南水东北流通白沟;北水北流,“迳东明观下⋯⋯又北迳建春门⋯⋯其水西迳魏武玄武故苑。苑旧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孟梁、钓台、竹木、灌丛,今池林绝灭,略无遗迹矣。其水西流注于漳”②。可见新河北水不仅有舟楫之利,而且灌注玄武池,解决了邺城供水和风景区的用水问题。曹魏邺城壮丽无比,“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③, 显然同城市供水充沛有密切关系。

平城 平城是北魏的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如浑水(今御河) 纵贯全城。今大同盆地为高寒地区,水源较缺,但在北魏建都平城期间,还是尽量引用地面水,以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平城城址恰好位于“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的地方,使二水能够纵贯平城全城。“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迳平城西郭内⋯⋯屈迳平城县故城南⋯⋯其水夹御路南流⋯⋯出郊郭⋯⋯一水南迳白登山西⋯⋯ 其水又迳宁先宫东⋯⋯其水又南迳平城县故城东⋯⋯其水自北苑南山历京城

① [日]平冈武夫:《长安与洛阳》第 40《图》。

② 《水经注》卷 10《浊漳水注》。

① 《水经注》卷 9《洹水注》。

② 《水经注》卷 9《洹水注》。

③ 《水经注》卷 10《浊漳水注》。

内⋯⋯又南迳藉田及药圃西。”④郦道元所描绘的如浑水分为东、西二水纵贯平城,历历在目,平城水源充沛,不言而喻。有人认为“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是指从西而出之水,向东来会如浑水的河流,完全没有根据,也不符合《水经注》的惯例。①《水经注》中的“水南出”、“水西出”是指从某水相出之水南向或西向,也就是分出之水的前进方向,上之所引“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内”,就是指由北向南流之水,而不是“南出” 北流之水。

平城的另一水源就是如浑水的支流武州川水。武州川水从“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出山,“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一水自枝渠南流, 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又东注武州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②。证明北魏为了增加平城的水源,自武州塞口导引武州川水,“枝渠东出入苑”,分为几枝,供给平城园林用水,使平城诸园渠水清流,湖泊星罗棋布,犹如北国江南。

南京 南京是六朝的古都,位于长江南岸的今南京市区。江南为水网地带,但六朝时除利用自然河流外,也不断开凿人工渠道,以解决建业和建康城的供水问题。

位于宁镇山脉小盆地的南京城,虽然北滨大江,南有秦淮河,但水源并不丰富,必须开渠引水,才能解决漕运和城市供水问题。吴“赤乌三年(240 年)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③ 仓城也就是建业宫城内的太仓,位于西华门内道北。可见这条运渎是从城西南引秦淮水北流,进入宫城太仓,既解决了漕运问题,又为京城、宫城提供了水源。

赤乌四年(241 年),“诏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沟”。注云: “潮沟亦帝所开,以引江潮⋯⋯东发青溪,西行经都古承明、广莫、大夏等三门外,西极都城墙⋯⋯南出经阊阖、西明等二门,接运渎,在西州之东南流入秦淮。其北又开一渎⋯⋯北至后湖,以引湖水,至今俗为运渎。”①青溪本为一条南北向的自然河流②,为秦淮河的支流,流经建业城东,重新开凿后,与潮沟、运渎相贯通,成为建业城东部、北部的主要水源。潮沟名为“以引江潮”,实际上是从城东北引青溪向西,绕城北墙、再折南绕西墙,在城的西南注入秦淮河。另外还有一条引后湖水入潮沟的渠道,“俗为运渎”。由此可见,孙吴所开凿的运渎、青溪、潮沟、“运渎”,以及后湖(玄武湖)、前湖(燕雀湖)等互相贯通,使建业城的供水十分充沛。③

为了把都城与富庶经济地区相沟通,六朝时还开凿了两条运河,即破岗渎和上容渎。赤乌八年(245 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通会市,

④ 《水经注》卷 13《灅水注》。

① 要子瑾:《魏都平城遗址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 年 3 期。

② 《水经注》卷 13《灅水注》。

③ 《建康实录》卷 2《太祖下》。

① 《建康实录》卷 2《太祖下》。

② 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223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年版。

③ 郭黎安:《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作邸阁。”④也就是说,这条运河西接秦淮河,东到云阳(今江苏丹阳)西城, 凿开茅山之麓的岗身,使建业以东的水网互相贯通,既便于通航,又为建业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埭也就是坝,蓄水通航,相似于后世的船闸。梁避太子讳,“改为破墩渎,遂废之。而开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 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后陈高祖即位,又堙上容而更修破岗。”⑤上容渎位于破岗渎之北,从句容县东南向西南、东南分流,设埭更多,故陈重开破岗渎。从破岗渎和上容渎交替使用说明,这条运河是首都和吴、会漕粮基地的主要交通线,也是与六朝首都渠道贯通的重要供水线。

开封 开封是梁、晋、汉、周和北宋的首都,地形平坦,河流密集,城市供水十分充沛。

开封城址位于豫东平原,北临黄河,城市供水以地面水为主。到了北宋, 四大运渠横贯开封城,不仅使开封成为全国水运的中心,而且城市供水也源源不绝。

汴河也就是隋代开凿的通济渠,唐宋称汴河,唐代曾改名广济渠,但一般仍以汴河相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①,横贯开封城的中部,从外城西墙开远与顺天门之间入城,再入里城,经开封府、大相国寺之南出里城,趋向东南出外城。这是解决西城、东城和里城用水的主要渠道。

五丈河亦名广济河,“自新曹门北入京”②,横穿外城东北部,经开宝寺北(今铁塔),从外城东墙北段出城。这是外城东北部供水的主要渠道。

蔡河亦名惠民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自东南陈州门出”,环绕外城南部,经过里城朱雀门南,太学之北,贡院之东,繁塔寺之西,曾“展惠民河,欲便修城”③,为外城南部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天源河亦名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④,除供宫苑洒扫和灌溉宫中花竹外,还“南注晋王第”。后来又导引“历天街,东转缭太庙,入后庙,皆甃以硥甓,植以芳木,车马所经,又累石为间梁,作方井,官寺民舍,皆得汲用”①。可见天源河是皇宫、里城的主要水源。天源河是从今郑州以西导京、索诸水,水流清沏,故成为皇宫的主要水源。

由于北宋开封城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都城中水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杭州 杭州是吴越和南宋的首都,城市供水主要依靠西湖。

杭州位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隋初始称杭州,州治位于凤凰山麓的柳浦, 就是现在的江干一带。今天的杭州市就是在隋代杭州城的基础上向西湖以东的平原不断扩展而发展起来的。隋城所以位于今市区南部地区,就是因为山

④ 《建康实录》卷 2《太祖下》。

⑤ 《建康实录》卷 2《太祖下》赤乌八年《注》。

① 《东京梦华录》卷 1《河道》。

② 《东京梦华录》卷 1《河道》。

③ 《宋史》卷 94,《河渠志·金水河·蔡河》。

④ 《东京梦华录》卷 1《河道》。

① 《宋史》卷 94,《河渠志·金水河、蔡河》。

麓富于井泉,解决了当时湖东平原不易解决的饮水问题②。今杭州市区大部分土地是由浅海发展而来,土地咸卤,又易受到咸潮的内侵,当时尚难解决饮水问题。

唐大历年间(766-779 年),李泌任杭州刺史,开凿六井,引用西湖水, 使西湖成为杭州的主要水源,湖东的大片平原得到迅速开发。大井即小方井

(今小车桥附近)、白龟井(今龙翔桥西)、方井(白龟井东南)、金牛井

(方井东南)、相国井(今井亭桥西)和西井(相国井西南)③。从此以后, 六井就成为杭州市区的主要水源。在吴越、南宋建都杭州时期,西湖不仅是主要的名胜风景区,而且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除专一撩湖外,还“修湖六井阴豆水口,增置斗门水闸,量废水势,得其流通,无垢污之患”④。纵贯全城的大河,又称盐桥运河,市河位于大河之西,又称小河,西河位于城西部,茅山河位于城东部,四条南北向的河流,均与西湖和城外运河贯通, 既解决了航运问题,又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湖水溢于桥下暗沟,注于曲阜桥下,流出西河”①,证明西湖暗沟除供给城市用水外,也为运河提供了水源。

另外,杭州从隋代起就是江南运河的终点,江南运河又与城内诸河贯通, 使杭州城的水源更为丰富。

北京 北京是金、元、明、清建都的地方,今天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金代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城市供水主要利用洗马沟水系。金人扩建中都城时,有计划地把发源于城西一片天然湖泊(即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小河圈入城内。同时开凿护城河和引入宫苑②,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为了漕运,金代又从今石景山重开车箱渠(三国时刘靖开),引芦沟河

(今永定河)入北护城河,称为金口河,又从护城河引水向东,注入潞水(今潮白河),称为闸河③。这条运河的开通,本来可以解决漕运和为中都提供丰富的水源,但由于芦沟河洪水凶猛,又不得不闭塞金口河口,另找水源。这就是后来高梁河和玉泉山水源的利用。

元代的大都城城址转移到金代中都的东北,使大都城的水源更为丰沛。这就是充分利用了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水系中的瓮山泊,也就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为明清北京城的水源奠定了基础。

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为了解决大都的漕运问题,实地勘查,由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会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东南流入大都, 汇为积水潭(今什刹海),然后循金代运河东至通州(今河北通县)高丽庄入白河①。这就是通惠河。今天已在王府井大街东侧发现了元代大都城内南北向运河的遗迹②。为保证通惠河有充足的水源,在大都西北修了长达 30 千米

② 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267-269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年版。

③ 《中国六大古都》270 页。

④ 《梦梁录》卷 12《西湖》。

① 《梦梁录》卷 7、卷 12。

②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第 19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年版。

③ 侯仁之、金涛:《北京史话》第 57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① 《元史》卷 64《通惠河》。

② 《西安晚报》1998 年 4 月 16 日第 8 版报导。

的白浮堰③,使西北诸河、泉水尽入积水潭。积水潭位于大都城的中部、红门阑马墙之北,既是漕运的码头,又是大都的人工蓄水库。并与西御园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相通,为宫廷提供水源。

除此而外,为了宫廷园林的用水,还开凿了一条叫金水河的渠道,从玉泉山引水入城④,使大都城的供水更加充沛。

明初北京城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由于扩大了皇城,供水渠道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时的白浮泉已经断流,主要靠汇集玉泉山诸泉的瓮山泊供水。自积水潭南下的渠道已被圈入皇城之内,出皇城经南城墙水关,会护城河东注

⑤。积水潭仍然为主要的蓄水库,并与西苑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

相通,为皇城、宫成(紫禁城)提供水源。

清代北京城的供水格局依如明代,直到乾隆时才发生了变化。乾隆十六年(1751 年),为增加运河水量,开拓瓮山泊,把西山碧云寺、卧佛寺的泉水经玉泉山麓也导引入泊,建成了北京西北最大的人工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昆明湖⑥。从瓮山泊到昆明湖,使北京城的水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北京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昆明湖为乾隆皇帝赐名,周 30 余里,“置桥闸,以时节宣,⋯⋯万世永赖之利也”①。由于乾隆时把西山和玉泉山诸泉水尽导入昆明湖,使昆明湖水量剧增,成为北京城巨大的人工蓄水库,成功地解决了北京城的供水问题,也为今天的城市供水提供了榜样。

地下水供水 中国的著名都城尽管以地面水供水为主,但并不排斥开采地下水,为城市供水提供多种水源,使城市供水更加丰沛。

周、秦、汉、隋、唐建都西安期间,城市供水以地面水供水为主,以地下水供水为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一个城市范围很大,湖泊只是一个点,渠道只是一条线,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只有以地面水供水为主, 地下水供水为辅,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不仅西安如此,其他著名都城也有相似的情况。秦咸阳供水比较困难,采用密集的井群,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汉长安考古中,在未央宫椒房殿(前殿遗址北 200 米)遗址中,发现西汉用弯形砖砌的水井一眼,证明皇宫中有水井,那么离渠道较远的居民区的水井就更多了。汉长安城内外有九市,《管子·小匡》: “处商必就市井”,可见市与井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人对“市井”有不同解释,颜师古认为“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 尹知章则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不管怎么解释,市场有井则毫无问题,证明汉长安城井的分布十分普遍。这是由于凿井比开渠容易得多,是解决小范围供水的最好方法。

隋唐长安城范围广阔,人口众多,渠网密集,湖泊星罗棋布,但也有不少水井。最典型的就是醴泉坊。该坊“本名承明坊,开皇二年缮筑此坊,忽闻金石之声,因撅得甘泉浪井七所,饮者疾愈,因以名坊”①。醴泉坊在永安

③ 侯仁之:《步芳集》第 26 页,北京出版社 1962 年版。

④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第 32 页。

⑤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第 33 页。

⑥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第 33 页。

① 嘉庆《一统志》卷 2《京师二》。

① 《长安志》卷 10《醴泉坊》。

渠西侧,引水方便,仍撅得“甘泉浪井”,距离渠道较远的坊,水井更多, 自不待言。兴庆宫(原为隆庆坊)中的龙池,也因“旧井忽涌为小池”而形成②,证明隆庆坊也有井。

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上,在北宋建都期间,有四条运河流经开封城,是六大古都中水源最丰沛的城市,但地下水供水也很普遍。宋代皇宫大内就有井,直到明代水甘甜③。另外,仅相国寺东门街巷(内城御街以东)就有小甜水巷、第一条甜水巷、第二甜水巷、第三条甜水巷等四条甜水巷。醴泉观, 在东水门里。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上述醴泉、甜水巷,都是水源旺盛、清水甘甜的井泉所在。开封城内,供人役使的各种杂工都有,也各有自己的特长。“其供人家打水者,各有地分坊巷”,就是专门打井的民工。另外, “夏月则有洗毡淘井者,举意皆在目前”④,随叫随到,十分方便。既有打井、淘井的专业户,证明开封的水井是很多的。由此可见,即使在地面水供水十分充沛的城市,地下水供水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废弃。

南宋杭州主要靠西湖供水,但井泉也很多,故《梦梁录》有专章记载井泉,据说“杭城内外,民物阜蕃,列朝帅臣,常命工开撩井泉,以济邦民之汲,庶无枯涸之忧”⑤,可见凿井汲饮也是普遍现象。仅见于记载的著名水井如吴山井、天井、四眼井、乌龙井、沙井、八眼井等四五十眼,未见记载的就更多了。譬如祥符寺中,“吴越王于寺内开井九百九十眼,后改创军器所湮塞,仅存数井耳”,就是典型例证。

泉主要在市郊,“城外两赤县有冷泉、醴泉、温泉,并见武林山”①。另外还有玉泉、真珠泉、灵泉、金沙泉、萧公泉、法华泉、参寥泉、颍川泉、喷月泉、白沙泉、虎跑泉等三四十处,皆水源旺盛,甘冽可口,既为一方名胜,又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元明清的北京城,尽管不断开渠引水,使城市供水从未间断,但遍布全城的水井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源泉。今天北京城内的无数条胡同,就是居民区的地域名称。据考证,“胡同”一词来自蒙文,也就是蒙文“水井”的意思②。如果此说可靠,则遍布全城的胡同,也正好是水井遍布全城的确凿证据。事实上,直到现在,北京胡同中仍有不少水井存在,就连明清故宫中的“珍妃井”,也供游人凭吊。据说这眼井就是光绪皇帝的爱妃——珍妃被暗害的地方,成为历史的见证。

中国著名都城的供水,都以争取地面水供水为主,以地下水供水为辅, 开创了中国大城市供水的基本格局,对今天的城市供水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著名地方城市的供水

地面水供水 中国著名的地方城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尽量争取地面水供水,不断开凿渠道,引附近河水入城,以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蓟城 蓟城也就是今北京的前身。三国时,刘靖于嘉平二年(250 年),

② 《大唐六典》卷 7《兴庆宫》。

③ 《历代宅京记》236 页。

④ 《历代宅京记》236 页。

⑤ 《梦梁录》卷 11《井泉》。

① 《梦梁录》卷 11《井泉》。

② 北京史研究会编:《北京胡同丛谈》46 页。

在梁山(今石景山)修戾陵遏,堰灅水(今永定河)东流,注入高梁河,再出高梁河东流,注入潞水(今潮白河),称为车箱渠①。车箱渠主要是为灌溉农田而开凿的,但流经蓟城西北,又与高梁河贯通,当与蓟城供水也有一定关系。

成都 成都城为战国时张仪所筑,“以象咸阳”,自古以来就是成都平原的中心,也是水利条件最优越的所在。《水经注》说:“江水又东迳成都县⋯⋯具有二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者也。《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②也就是说,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江水分流为二,犹如耳环一样绕过成都城的两侧,为成都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两江就是郫江和检江,前者绕成都城北、东两则,后者绕成都城西、南两侧。③另外,“张仪筑城,取土处去城十里,因以养鱼, 今万顷池是也。城北又有龙堤池,城东有千秋池,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 津流径通,冬夏不绝”④。这些位于城东、北、西和西北和五大湖,犹如一链明珠镶嵌在成都城外,“津流径通,冬夏不竭”,使成都城的水源格外充沛。实际上,五大湖与两江贯通,成为成都城的天然蓄水库,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城南锦里位于江岸,“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他江,则锦色弱矣”⑤。证明成都最早解决了手工业用水问题,蜀锦所以名扬天下,也和成都城市供水丰沛有密切关系。

晋阳 晋阳位于今太原市西南的晋水之阳。“《山海经》曰,悬瓮之山, 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东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渎于石塘之下伏流,迳旧溪,东南出迳晋阳城南。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

①从上文可知,晋水被储蓄以后,分为南、北两渎,北渎即智伯旧渠,成为晋

阳城的供水干渠;南渎为晋水故道,成为蓄水库的排水渠道。由于晋阳城有自己的蓄水库,并有横贯全城的干渠,供水丰沛当了无疑义。魏晋北朝时期晋阳城中出现了“太液池”、“九曲池”等面积可观的水面,美化了城市环境。这条曾入晋阳城中“通流街衢公馆”的渠道,直到明代“渠道俱存,而水不行”②。

唐代晋阳城规模扩大,城区拓展到汾河以东,城市供水也有新的变化。由于东城一带地多盐碱,井水无法食用,贞观十三年(639 年)并州长史李勣“乃于汾河之上引决晋渠,历县经廛,又西入汾水”③。这项称之为“晋渠” 的引水工程要架设渡槽,跨越汾河,水工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晋渠

① 《水经注》卷 14《鲍邱水注》。

② 《水经注》卷 33《江水注》。

③ 郑连第:《六世纪前我国的城市水利》,《水电科学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 12 集,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2

年版。

④ 《水经注》卷 33《江水注》。

⑤ 《水经注》卷 33《江水注》。

① 《水经注》卷 6《晋水注》。

② 嘉靖《太原县志》卷 1。

③ 《新唐书》卷 39《地理志》。

除供水外,东城居民“取晋渠用剩余水,抑斗掣灌”④,用来浇灌农田园林。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年),并州长史马燧“以晋阳王业所起,度都城东面平易受敌⋯⋯乃引晋水架汾而注城之东,潴以为池,寇至计省守陴者万人。又决汾水环城,多为池沼,树柳以固堤”⑤。马燧引晋水入城除供水外,主要为了军事目的。唐代这两次引水工程,都使用了很高的水工技术,满足了城市的供水。①

历城 历城即今济南市,战国时称历下,历城因位于历山之下而得名。济水从城北流过,宋末升齐州为济南府,“济南”之名始流行于世。

历城的主要供水为泉水,泉源旺盛,溢流为河,为历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趵突泉位于历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俗谓之为娥姜水”②,这就是泺水的源头。“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即指趵突泉。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③。也就是说,从大明湖东出之水,进入历城西北部,又北流出城,成为历城西部的主要供水干渠。另一条供给城东部用水的渠道则为历水。“陂水上承东城历祀泉下,泉源竟发,其水北流迳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迳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证明历水发源于历祀泉下,北流汇为流杯池, 又分为二水,一水北注,一水西流汇为陂,再与泺水相会,为历城东部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水经注》以后,济南城的供水有了新的变化,应该是河流变迁的结果,最明显的就是趵突泉水不再注入大明湖。

寿春 寿春位于淮河之南,战国时楚国曾迁都于此,由于军事地位重要,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为安徽寿县。

相传楚相孙叔敖曾在寿春以南修建芍陵,既发展了农田灌溉,又为寿春城提供了水源,芍陂实际上就是寿春的人工蓄水库。“陂水上承涧水于五门亭南⋯⋯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城北(南),迳芍陂门右,北入城⋯⋯渎水又北迳相国城

(刘裕筑)东⋯⋯又北出城注肥水。(肥水)又西迳金城北,又西,左合羊头溪水。水受芍陂,西北历羊头溪,谓之羊头涧水⋯⋯侧迳寿春城西⋯⋯北注肥渎。”①不难看出,寿春城处在水网中心,南有芍陂,东、北有肥水,西有羊头溪水,纵贯全城的就是芍陂渎。城东还有东台湖,城北有船官湖、横塘等,湖、河贯通,水网密集,寿春城供水充沛自不待言。芍陂渎和羊头溪水都是引芍陂水北流为寿春城提供水源的人工渠道②。船官湖就是航船停泊和修造的场所,证明肥水为淮水支流,寿春的水运交通也十分方便。由于寿春

④ 嘉靖《太原县志》卷 1。

⑤ 《旧唐书》卷 134《马燧传》。

① 《太原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② 《水经注》卷 8《济水注》。

③ 《水经注》卷 8《济水注》。

① 《水经注》卷 32《肥水注》。

② 郑连第:《六世纪前我国的城市水利》。

水利发达,河网密集,在南北战争中往往会堵水灌城③。但寿春城防坚固,防洪设施是城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万无一失。

武汉 今武汉市是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其中武昌、汉阳兴起较早,汉口晚到明代才兴起,但后来居上,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镇

(景德镇、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之首。

武汉三镇夹长江、汉江鼎足而立,长江、汉江既为武汉三镇通航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为武汉三镇供给了丰富的水源。长江、汉水既拥有便利的航道和天然良港,充足的水资源,又能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武汉城区附近较大的湖泊有东湖、沙湖、南湖、墨水湖、月湖、紫阳湖、莲花湖等,为城市供水储备了丰富的水源。武昌市区的主体部分位于东湖、沙湖、南湖与长江所围绕的区域内。汉阳市区则受月湖和墨水湖从南北两个方向的制约,显示出武汉城区与湖泊的密切关系。像月湖、沙湖、紫阳湖、后湖、墨水湖、东湖、南湖之滨都分别成为汉口、汉阳、武昌城区的主要地域,正是为了供水方便。由此证明,武汉三镇的供水是以两江和主要大湖为水源①,城市供水源源不绝。

南阳 南阳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汉宛县,王莽改名南阳县。南阳城位于淯水(今白河)之侧,淯水“南迳宛城东⋯⋯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②。淯水绕城东、南两侧,不仅为南阳城提供了舟楫之利,而且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水源。距城三里的石䁓,实际上就是淯水上的滚水坝,使“淯水环流,为一城之胜”,既可“以御水患而障城郭”③,又可以抬高水位,使城市供水源源不断。

怀远 怀远有旧、新二城,旧城位于汉延渠旁,为西汉农都尉冯参修建④, 唐仪凤二年(677 年)被洪水冲毁。次年西迁到唐徕渠东、今银川老城城址上重筑新城,称为怀远新城。怀远县城由汉延渠畔迁到唐徕渠畔,除唐代银川平原的经济重心已由汉延渠两岸转移到唐徕渠畔,而要求政治中心(县治) 也同时西迁外,主要是今银川老城东距黄河达 14 千米,西离今银川火车站以西的荒滩也有 11 千米,位置适中。在这里建设新的城市,既可避免黄河的威胁、重蹈覆辄,又可防止贺兰山山洪的袭击,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结果。这里不仅是银川平原南北的中心点,也是平原东西两面地势最开阔的所在, 交通十分便利。另外,今银川老城位于唐徕渠东、红花渠西,两渠构成天然的护城河与供水源,使城市防御和供水有充分的保障。加之两渠淤泥的堆积, 这里地势较高,选作城址是再好不过的了。正因为怀远新城城址优越,西夏建都和元、明、清几代建府,城址再未转移,使这里成为唐以后银川平原、宁夏地区,乃至大漠南北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①证明银川城位于两条干渠之间,可以左右逢源,城市供水一直很充沛,为城市的延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③ 《梁书》卷 18《康绚传》。

① 《武汉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② 《水经注》31《淯水注》。

③ 《读史方舆纪要》卷 51《南阳府》;《南阳城市历史地理述论》(油印稿)。

④ 《水经注》卷 3《河水注》。

① 《银川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扬州 扬州即今扬州市,不过今天的扬州城仅是宋代扬州大城的南半部,唐代的扬州罗城比宋代的扬州大城更大。

唐代的扬州罗城主要靠运河供水,运河纵贯全城,不仅航运方便,而且水源丰富。当时扬州城内的运河,自齐浣开伊娄河把它的流向基本固定下来。杜亚于贞元四年(788 年)因官河填淤及侨寄衣冠、工商等侵衢造宅,行旅拥滞,又疏浚了运河②。宝历二年(826 年)王播又因扬州官河水浅,从城南阊门西七里港开河,自东屈曲,至禅智寺桥通旧官河③。运河自南而北过扬子津纵贯罗城到蜀冈下,沿邗沟故道折向东,再横贯罗城到禅智寺,接湾头通扬运河,再折而北去④。另外,沈括在《梦溪补笔谈》中记载了城内自南而北的两条水道和折而向东的一条水道。纵贯南北的两条,据考证,一条直对衙城(即子城,位于蜀冈上)南门、偏宋大城之西,宽约 30 米,即官河;一条

直对衙城东濠,纵贯宋大城南、北两门,宽约 15 米;东西向的一条紧邻蜀冈, 与古邗沟相会东去。这三条运河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①,由于有纵向和横向的运河通过城内,扬州城的供水自然以运河为主要水源。

明清时扬州城内仍有纵向的三条运河,今天仅有一条城河纵贯城的西部。城河以西的运河,即唐代的运河,今为汶河路;城河以东的运河,今为国庆路。这种巨大变迁主要是城市供水发生根本变革的缘故,即由地面水供水改为地下水供水,运河自然被废弃。同时,京杭大运河从扬州城东通过, 已成为扬州水路交通的主干道,城内也无需再留更多的运河。

苏州 苏州即今苏州市,是太湖平原最早兴起的著名城市。城址以运河为骨架,自春秋吴国建城至今,历时两千余年,城址从未转移过。运河既是航道,也是城市供水的渠道。

苏州城的运河体系有三横四直,实际上支渠很多,密如蛛网。运河体系不断变迁,清代的三横四直是:第一横河,自阊门水关桥起,经至德桥、张香桥至娄门;第二横河,自吴县学前渡子桥,经太平桥、顾庭桥至城河;第三横河,自孙老桥起,经织里桥、望门桥至葑门水关。第一直河,自皋桥起南行,经黄牛坊桥、来远桥南下稍东至盘门水关;第二直河,自单家桥起, 经都亭桥、查家桥西行至杉渎桥转南至葛家桥,西行至新桥;第三直河,自齐门赌赛桥起,经北新桥、跨塘桥往东与第一横河交汇,南行经任蒋桥、顾家桥稍西行与第二横河交汇,南行过金母桥、夏侯桥与第三横河交汇至仓桥南行往东,经帝师桥、砖桥至葑门水关;第四直河,自华阳桥起,经通济桥、苑桥西行会第二横河,过尽市桥、望信桥,自此稍东南行会第三横河,过望门桥出葑门水关。

清代嘉庆元年(1796 年)重修了城内河道,开通了联系全城水系的城心河道,城心河西自普济桥,南行第二直河,由范庄前玄妙观往东,经四通桥至悬桥,穿过第三直河,又东至新桥,过第四直河,往东入城濠,出娄关。城心河居城中心,开通后,三横四直河水,左右逢源。明清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第二直河淤塞。现在苏州城内只有三横三直河道轮廓,全长 25 千米。

② 《旧唐书》卷 146《杜亚传》。

③ 《唐会要》卷 87《漕运》。

④ 《广陵通典》。

① 《扬州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苏州内城河道伸入市区,奠定了苏州城市的格局。苏州的街道与河道平行,凡属横河,街道大多在它的北岸;凡属直河,则街道位于其东,水道陆衢相结合,成为苏州城市的有机系统。

商业街也沿河分布,河道交叉处与道路交叉的桥头及渡口等处,往往形成交通及商业中心。居住区的布局沿河道成带形发展,住宅前门临街,后门滨河,河与路之间为带形居住地段。河道既是饮水之源,也是洗衣淘米所在; 既是交通航道,又是城市生活空间的延伸。但是,历代城市建筑的兴废也使市区地面有不同程度的抬高,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地形,造成内外城河水体不易自然交换。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内河面狭窄, 如今最窄处不足 2 米。许多河段堵塞,河流流量小,流向又顺逆不定,造成苏州市排水困难。①但是,由于现在采用地下水供水,除几条运河仍为航运干线外,大部分运河已不受到重视。而且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后果十分严重。

西安 西安即今西安市。唐以后失掉了国都地位,城区也随之缩小,地面水供水也不受到重视。但由于地下水咸卤,曾多次争取引用地面水,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 年),陈尧咨首先疏凿龙首渠,导浐水入城①。但陈修复的只是唐代的龙首西渠②,元初又淤塞。元代在疏凿龙首西渠导水入城并灌注兴庆池的同时,还疏凿了龙首东渠,导浐水入安西王宫。宋元两代的龙首渠,渠首已高悬浐岸,进水十分困难。

明成化年间,项忠、余子俊在疏凿龙首渠时,把渠首由秦沟村上移至留公,供水充沛。龙首渠入城后分为三派:一从玄真观南流转羊市过咸宁县府

(今县门北街)西流,转北过马巷口;一从真武庵(东门里往南)北流;一从羊市分流过书院坊西入秦王府(今新城)③。与此同时,还在城西开凿了通济渠。通济渠是从丈八沟(亦名丈八头)引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 图6河水北流,至南窑头又转向东北流,从西门入瓮城。入瓮城内南流,由水门出瓮城外,沿城而南过一敌楼, 复入城,东南流至白鹭湾,折而东北流,至牌楼南又正东流入地下砖渠,分三派:一从长安县府(今西安教育学院)东流过广济街,又东过大菜市(今大差市)、真武庵出城,注入东城壕;一从广济街北流,过钟楼(今迎祥观), 折而西,过永丰仓前入贡院(今儿童公园);一从广济街直北过麻家十字街口,汇入莲花池(今莲湖公园莲湖)④。通济渠的三派主要供给西城用水。

清代对龙首、通济渠还多次疏浚过,但上游截水灌溉,入城之水甚微。加之康熙时西瓮城甜水井的凿成,水源旺盛,对引用地面水已不是十分迫切, 故对渠道的疏凿多不及时,时修时坏,不能正常供水。清末,龙首、通济二渠水仅注入城壕,护卫城墙,入城之道早已淤塞。①

地下水供水 中国著名地方城市除开渠引水外,地下水供水也从未间断,

① 《苏州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① 《宋史》卷 284《陈尧佐传·附》。

② 雍正《陕西通志》卷 39《水利一》。

③ 雍正《陕西通志》卷 39《水利一》。

④ 雍正《陕西通志》卷 39《水利一》。

①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 57。

而且,随着凿井技术的发展,愈到近代,则多数以地下水供水为主,以地面水供水为辅,成为中国地方城市供水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地方城市财力有限,开渠不易,加之城区地面来水较少,就更不愿从较远的地方寻找水源, 开渠引水。

宋代重建的太原城,就采用地下水供水为主的方针。宋代废毁晋阳城后, 于晋阳城东北的唐明镇另建新城,也就是北宋以后的太原城。地下水是宋以后太原城的主要水源,太原城市位于东西山之间,西有汾河,地下水极为丰富,且埋藏浅、水质好。太原城内著名水井有丹井,位于晋府东城门内,上有楼,味极清冽;龙王庙井,在文庙西北隅大新街龙王庙前,“有数孔,味极甘美,为晋省第一”;星聚泉,在学宫前;八角井,在恭将府街北②;东园水井③;水西关太平寺清初建有甘泉井,“清冽逾常”④。直到 1941 年前,太

原市内北仓巷、松花坡等街有水井 11 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形式。

此外,汾河也是城内水源之一。宋代并州知州陈尧佐因汾河屡涨,有冲破太原城的危险,于是筑堤引汾水潴成周五里的湖泊。清代太原知府王觉民“募挑文昌庙后积土引水入长海子,又循南城墙古水口,疏导入汾”①。汾河也成为供水水源,但不占主要地位。②

今济南市自古以来地下水就十分充沛,水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多泉著称于世。在老城区约 2 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泉眼密如繁星,泉水竟发,溪流横生,有“七十二名泉”之说,实际上数以百计,故济南别名“泉城”。泉水深刻地影响了济南的地表景观。发源于舜井的历水曾经长期纵贯城市中部, 到宋代才逐渐淤平。历史时期地势低洼的西部吞纳了众多泉水和南部山区径流,汇成浩翰的鹊山湖,范围北至鹊山,东抵华不注山,水面颇为壮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古大明湖位于秦汉历城县城的西面③,是一南北狭长的湖泊④。唐《酉阳杂俎》记载的历城北面的莲子湖据称方圆有二十里⑤。今济南城内的大明湖在唐以前还不存在,是在修筑了济南城墙后潴集城内诸泉之水才形成的。直到唐代,鹊山还处于湖水环抱之中,李白在诗中写道: “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⑥。大小河流串连着星罗棋布的泉群和湖泊,宛有江南之胜。金元以后,由于刘豫开凿小清河以资盐运,导水东流,湖水才逐渐消落。湖泊和泉群为居民生活和城市的兴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同时对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⑦由此可见,由于济南地下水丰富,到处是甘冽的清泉,才获得了泉城的雅号。大明湖和流经市区的河流,都是以泉水为源头,趵突泉汹涌突喷,直到现在仍是济南市的主要名胜风景区,《水经注》的形象记载,脍炙人口,使游人回味无穷。

② 康熙《阳曲县志》卷 2《山川》。

③ 道光《阳曲县志》卷 15《文征》。

④ 道光《阳曲县志》卷 1《舆地图上》。

① 光绪《山西通志》卷 29《水利》。

② 《太原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③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

④ 《济南市志资料》第 4 辑。

⑤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一》。

⑥ 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⑦ 《济南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油印稿)。

西安城内地下水咸卤,但当地面供水断流后,便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康熙年间西瓮城甜水井的凿成,解决了官府和富豪人家的供水问题,而绝大多数居民依靠咸水井供水。直到建国前,六个辘辘一个井就成为西安的一大景, 沿街叫卖甜水者到处皆有。尽管西瓮城甜水井水源旺盛,但仅此一井,无法改变居民饮用咸水的状态。

杭州尽管依靠西湖供水,但凿井也很普遍,已如上述。南宋以后的杭州城,主要靠井泉供水。建国后,虽然杭州采用深井供水,建成了完整的自来水网,但普通井水供水仍不可忽视。1981 年,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杭州市恢复了一般水井 1280 口就是一个典型例证。①

北宋以后的开封城,也以井水供水为主。但“城中井水悉苦卤难饮,汴人率于城外汲水饮之。惟周王府太庙井水甘,盖宋大内旧井也”②,证明开封在明清两代以井水供水为主,但甜水井少,苦水井多。

实际上,中国的地方城市绝大多数以井水供水为主,尤其是小城市更是如此。因为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以前,城市供水主要是生活用水,用水量有限, 一般多凿井就可以解决问题。加之中国的城市绝大多数都在平原地区,地下水源丰富,能够为城市供水提供水源。另外,凿井比开渠简单易行,容易收到功效,故多以井汲为主要供水手段。

在没有大工业的近代以前,中国地方多数城市以地下水供水为主要手段,应该说简单易行,是一种成功的供水形式。尽管一些著名城市也争取引用地面水,但并不占中国地方城市供水形式的主流。就是有地面供水渠道的城市,由于渠线经过的地方有限,井汲仍是普遍现象。由此可见,中国丰富的地下水源为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城市供水的丰富经验。

近代以来,随着大工业的出现和深井技术的发展,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开凿深井,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作为解决城市供水的主要手段。中国城市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始于上海、天津的租界区,建国后扩展到全国所有城市。由于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凭藉,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确实对推动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加之地下水质优越,易于开发,也为城市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

但是,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地面来水和地下水资源又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充足的地面来水,地下水就会枯竭。由于没有把握这种辩证关系,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丢掉了开渠引水的优良传统,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就是井越打越深,水位下降漏斗区越来越大,造成地面不均衡下沉,严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首都北京市尽管有官厅、密云水库,仍是严重缺水城市。1981 年时,北京市有多类机井 4 万眼,年开采地下水约 25 亿立方米,城郊区已形

成 1 千平方千米的水位下降漏斗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4.3 米,中心区最大

降深 20 米左右。①现在北京市早已终止官厅、密云水库的农用灌溉用水,供水仍然十分紧张。解决北京供水的途径,不外开源和节流,也就是说既要节约用水,又要扩大源流。扩大源流的办法,就是修建水库蓄水,以及在平原地区进行地下水回灌,补给地下水。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问

① 《杭州市修复水井一千余口》,《人民日报》1981 年 1 月 15 日。

② 《历代宅京记》236 页。

① 张光斗:《北京的水资源问题》,《人民日报》1981 年 2 月 9 日。

题,还是要在开发地面水上做文章。

大连为海滨城市,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海水内侵,地下水咸苦, 农田禾苗枯死。①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恢复地面水供水。青岛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青岛也是缺水城市,1993 年山东引黄济青工程发挥了极大的效益。黄河水进入青岛,不仅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也阻止了海水内侵。② 天津引滦入津工程的成功,更引人注目。因为滦河是一条大河,开渠引水工程量大,但天津人民不畏艰险,在短期内建成了这一大型引水工程,解决了天津的水荒。西安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达五六十平方千米,地裂缝愈来愈多,使许多建筑物处于危险状态。仅 1960 年到 1978 年,地面累计沉降 25-40 公分,市中心的钟楼下沉 11 公分,东南郊达到 40 公分。尽管开足马力,西安的供水严重奇缺,每当炎夏,城东南部一带全天断水,每日缺水达三四十万吨,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 西安市政府才不得不下决心从周至黑河引水进城,以解决燃眉之急。黑河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距离西安市 85 千米。黑河引水工程从 1986 年开工,已

完成 80 千米的主要干渠工程、曲江水厂以及市区管网,目前石砭峪、田峪河已向市区供水,大大缓解了供水的紧张状态。将来黑河金盆湾水库建成后, 可保证最大日供水量 80 万吨,平均日供水 60 万吨的需要①,等于把目前的日供水量提高了一倍。黑河引水工程造福子孙万代,利国利民,为西安城市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建国后,随着深井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开采地下浅层水,而且可以开采地下深层承压水,使地下水供水的水源更为丰富。然而,四十余年来的经验证明,无限制、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这就是地面不均衡下沉,威胁建筑物,海滨城市造成海水内侵等,已经到了非改变供水形式不可的地步。现在许多缺水城市已经猛醒,只有恢复地面水供水的老传统,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因为地下水要靠地面水来水补给,断绝了这个基本源流,地下水供水就成为无源之水,总有一天要发生危机。现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青岛等城市已经恢复地面供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值得其他城市效仿。上海虽然没有开渠引水,但黄浦江水源充沛,每年冬天采取回灌的办法,以地面水补充地下水,不仅使地下水丰富,而且还使地面略有回升,解决了地面下沉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城市供水应以地面水供水为主,既可以避免过量开采地下水带来的麻烦,又可以使城市供水十分充沛,扩大城市水域,把城市绿化、装扮得更加美丽。虽然开渠引水工程量大,花费也大,但从长远看却是一劳永逸,造福万代,还是值得的。靠近大河的城市,必须以大河为源流,解决城市供水,像历史上的兰州就一直靠黄河供水,黄河横贯全境,为兰州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今天的兰州市要持续发展,应该继续以黄河为源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济南泉源旺盛,流经市区的河流也以泉为源头, 但必须截流储蓄,建设人工蓄水库,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不然,继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失去趵突泉美景的怪事还会发生。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约有 300 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

① 中央电台 1993 年 3 月 3 日晚新闻报导。

② 中央电视台 1993 年 4 月 11 日晚新闻报导。

① 《当代西安城市建设》第 111—114 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①,而中国的城市多数又在河流沿岸,应该以河流为城市供水的基本源流,彻

底改变依靠地下水的供水方式。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将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也是中国城市生命力强盛的具体表现。河流日夜奔腾呼哨从城市旁边而过,呼唤着为城市提供水源,如若不加以拦截利用,让其白白流掉,实在太可惜了。每个有条件的城市,或者可以创造条件的城市,都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拦截河水,为城市发展开辟水源。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后走过的曲折道路教育了我们,城市供水再也不能仅仅依靠地下水供水这一唯一形式了,要广开水源,以地面水供水为主,为中国城市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