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武昌城

唐代宝历初年修筑的武昌新城,不仅包括了夏口故城所在的整个地域, 而且向东、向南有较大扩展,但城内房屋破乱不堪,街道坎坷不平,城内建筑、城区布局并没有大的改观②。州吏将佐的官署和住地,因地势低洼,难免渍涝之患。唐代舒元舆《鄂政记》记载:城内“土势大凹凸,凸者颇险,凹者潴浸,不可久宅息,不可议制度。”后来削凸堙凹,整修街道,扩宽闾巷, 疏理沟渠,调整城市平面布局,“南面北向立射侯军容佐,西翼东向立牙门料将院,东翼西向立门佐六椽院”③。城区布局的主体——射侯军容佐、牙门料将院、门佐六椽院等均为军事机构或军事设施,表明唐代的鄂州城(即武昌)主要是一个军事性城市。鄂州当时驻扎军队 3 万,为避水患,军队移驻

武昌城东门外,选择高亢之地,修建营房 1500 所(合 3000 间),使东门外的城市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所以把军营设在城东,是因为武昌城三面环水, 惟有向东陆地面积较广,地势也较平坦,既能防潮避水,又提供了充足的营房用地和军训用地。一般平民的住地,布设在城内北区,因为城南、东、西三面均为行政官署,及将佐府第,与平民住地严格区分。由于坊制的严格限制,城内市场深受抑制,当时武昌城的市场位于城南门外的套口附近,宋代的南市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武昌城的州署帅府也多以蛇山为依托,既高亢清爽,又能控制制高点。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