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崖葬习俗

崖葬是印度尼西亚多拉惹人中流行的一种葬俗,包括悬棺葬和崖墓两种

形式。如今,从马卡利至兰蒂波公路附近一带的山崖上,还依然保留着不少昔日著名的崖葬遗迹。那里俨然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风光名胜,供游人们饱尝猎奇的乐趣。

不过,参观这种崖葬总有一种特别阴森的感觉。那些暴露于洞外的木棺, 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变成了黑褐色,七颠八倒,相互叠压,东一堆西一片地乱成了一团。最靠石阶的一具木棺,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相当引人瞩目。棺盖不知被谁揭开并翻转了过来,上面堆满了头盖骨;棺内全是散乱的残骸枯骨,令人看来毛骨悚然,心惊胆战。

在陡立的高崖上,凌空悬置了两具陈旧不堪的木棺,它们是依靠峭壁凿孔插入了 3 根横木桩来支撑的。当你翘首向上仰望时,它简直就像是要坍塌下来一样,真叫人提心吊胆!

多拉惹人以木棺作为葬具,要比使用石墓的历史更早。他们一般是把硬木的中心掏空了作为棺身;至于棺盖,其形状可以多种多样,有的类似于牛或猪,有的则像船的形状,但有一点,棺盖必须是可以移动的。每个家庭, 各有自己的木棺,不是一棺埋葬一人,而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死后分先后依次葬入。根据多拉惹人的风俗,祖先遗留下来的木棺,就是同一家庭成员的最后归宿地,如果木棺葬满了尸体,那么就再使用另一具新的木棺。此类木棺的葬法,各处不同,不是葬于山洞或崖下,便是悬棺于崖上。在陡直如削的崖壁上,开凿着无数方形或梯形的洞眼;洞外的“阳台”上放置着许多穿着衣饰的木制人像,人像的脸型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面貌雕刻而成的,它们默默地站在“阳台”上守卫,象征着祖先的灵魂永远存在,永远保佑着后代子孙们。

那些尚未长牙的婴孩一旦夭折了,一般是不能把尸体葬入这类家庭成员合葬的木棺内的,必须埋葬在树木里。即在一棵生长着的大树上挖洞为“棺”, 把孩子尸体放进去并封好洞口。这样做是希望婴孩再转世时,能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大多数多拉惹人都相信,人死了以后灵魂不灭,崖墓就是死者的第二个家,灵魂升天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上去了。这种灵魂不灭的观念,对多拉惹人的重视祖先崇拜和举行厚葬仪式,明显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