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传奇色彩的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最有影响的节日之一——端午节,这一天又称为重午节、端阳节。

“端”与“初”的意思一样,表示开始。农历的正月旧称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恰是“午月”,古人又常把五日写成“午日”,这样,“初五”也就可以写成“端午”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中的两个“午” 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还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 也可说成“端阳”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来众说不一,但最具影响的却不外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这一节日与寒食节一样,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

之推功成后不肯受封而被火烧死的故事而形成的;

第二种说法是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据说伍子胥被吴王赐剑自杀以后,满怀冤愤,死不瞑目。他的尸体被装进袋子里,扔到钱塘江中,从此以后,钱塘江便常起怒潮,汹涌澎湃,顶数五月五日的潮水最凶,人们都说那是伍君冤气未消,特意显灵来了,于是都纷纷前去祭奠;

第三种说法是越王勾践战败以后,被俘往吴国,后来又巧计逃回越国, 从此便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他积极操演军队,训练水师,并在公元前476 年的五月五日庄严出师,消灭了吴国。这种知耻后勇、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于是,人们便在五月五日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第四说法盛行于北方,相传在元朝末年,一些饥寒交迫的农民为了推翻统治者,筹划在五月五日这天起义,后因叛徒出卖没有成功。为了吸取教训, 永远记住这一天,就把五日叫作“耽误(当午)”了。

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对 2000 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当时,为了反对强敌秦国的入侵,爱国爱民的屈原积极主张联齐抗秦,但他的正确主张却不能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他本人也屡遭排斥和放逐。在极度的悲愤与失望之余,屈原终于在农历五月五日自投汩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唯恐江里的鱼虾蚊龙伤害屈原的遗体,便自发组织起来在岸上敲锣打鼓,驱赶鱼龙,并从四面八方划船过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他们还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龙虾蟹,以保屈原的遗体无恙。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有的地方还盛行挂艾蒿、挂蒲剑或洒雄黄水,据说这样做可以驱虫避邪、消毒杀菌、驱散瘟疫毒气、保持自身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