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火葬仪式
火葬,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一种丧葬仪式,但由于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地的火葬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上所举行的规模盛大的火葬乃是该岛的一大奇观。隆重的葬礼以前,人们先用食盐、米粉、醋和香料混合成的液体来浸泡尸体,然后用白布裹起来放在大竹筐里风干,等待火葬。若是经济贫困的人家,则先把尸体埋葬,待筹足资金以后再将尸体挖出来进行集体火葬。火葬时,全岛人都踊跃参加。焚烧时,不但火化尸体,还要火化该民族特有的祭祀木塔和雕成各种动物形状的棺木。祭祀塔有高有低,视死者的身份而定; 棺木有牛形、狮子形、半象半鱼形等等。其含意是将死者藏进受崇拜的动物肚子里。火葬时,乐队高奏乐曲,人们随之疯狂地呼叫。送葬队伍必须走弯弯曲曲的路线,使死者灵魂找不到回来的路。死者亲属不能过于悲痛,否则就会使死者留恋人间,妨碍其灵魂升天。进入火葬场以后,人们把尸体从祭祀塔上移进木棺,并割开裹尸布,将尸体暴露。然后,祭司登上祭祀塔的平台,向死者诵念最后的祷词,把“圣水”洒向尸体并撒些铜钱。然后引火烧尸。火葬后,亲属们将尸骨灰烬放在空椰壳内抛进大海。等到第 42 天(人们通常认为死者灵魂在这个时候才离开躯体),亲属们还要举行一个名叫“穆古尔”的净化仪式,用白布包裹原装过骨灰的椰子壳作为死者的替身再来一次“火葬”。火化替身的顺序与火烧祭祀塔、棺木和尸体时间完全相同。最后仍将灰烬装入另一个椰壳内抛进大海。从此,死者才算与生者正式永别。
印度最小的少数民族托达族,火葬仪式也很复杂,须分前后两次才能完成。第一次火化时,取下死者的头盖骨和一束头发,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 再举行第二次火化。他们设有专门的火葬场,并在其附近建有一间小茅屋, 这是火化前停放尸体和保存遗物用的丧房。丧房是举行丧仪的最重要场所, 男女有别。男人的丧房是同族男子共用的;女人的丧房则是每死一位妇女就新建一间,因为这间丧房要随第二次火化头盖骨和头发时一起烧掉。在举行前后两次火化仪式时,都要宰杀水牛祭丧。当地人认为,即使死者去了阴曹地府,也应让他们像在世一样过着衣食不愁的生活。
巴西印第安人的火葬习俗非常原始。人死了以后,其亲朋好友一起把死者及其一切遗物放在一只草编的长方形筐内抬着,其家人和送葬的人边走边哭边唱,领班的人边走边述说死者生前的品德和业绩。到了“火葬场”以后, 将尸体放在干柴上焚烧。烧毕,便把遗骨扒出放在臼中捣碎,然后拌入用香蕉做成的糊中,分给送葬者食用。据说,食者可以继承死者的本领和高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