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住宅

诸葛帽式楼 缅甸掸族村寨里多是木结构、顶铺草排的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之后,留下一批士兵在中甸边界屯垦,士兵怕得“瘴气”不肯留下,诸葛亮就照自己的瓦板式帽子设计了

这种房子。士兵住进去果真不得瘴气。至今人称这种小楼为“诸葛帽式楼”。长屋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伊班族,习惯于聚居在长达十几米,乃至一

二百米的长屋里。这种长屋顶上覆盖着椰子叶,屋顶曲折,如长龙盘旋在山岭之间。同一长屋内住七八十户人家之多。房屋全是木结构的,分成好多小房,前有长廊。长屋已有数百年历史,同屋居住的人大都有血缘关系或宗教信仰相同。一个长屋一般推出一位最有经验的长者当头人,平均 20 年把长屋翻修一次。

鬼房,缅甸克钦族的村落多建在高山峻岭上。他们的住房,一侧是火塘, 一侧是客房和安放鬼神、祖先牌位的“鬼房”。鬼房柱子上挂着红绿巾和牛头。陌生人不得入内。房子有前后两门,前门走活人,后门走鬼神。如果客人误走鬼门,就要被罚杀牲祭祀,以安鬼神,并为主人雪耻。

水居 文莱部分居民习惯水居,以可耶水乡最为有名。居民们把许多圆木扎成木排,漂浮于水面,再在木排上建造木制房屋。许多这样的木排房屋连在一起,就形成了街道。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动的木排已由水泥柱桩所代替,形成了高出水面之上的固定的房屋了。

无门茅屋印度托达人的茅屋呈弓形,屋顶与墙壁连成一体,多用竹子建成,上面铺苇草。这种茅屋没有门,只在前面留一个窄缝,人们进出必须侧身才行。

堡垒屋 阿富汗的帕坦族中盛行血族复仇,经常发生族间械斗。为了适应械斗需要,每一家的住房都不单是食宿之所,而且也是作战堡垒。院子高墙森严,四周还有“了望塔”,专门用于观察“敌情”的。

三石屋 埃塞俄比亚的萨拉姆村,当地人叫它“三石村”。村中居民的房子,都是用 3 块石板当墙,3 块石板当屋顶。门口没有大门,只用 3 块石板挡住,开两缺口,一个是门,一个是窗子。现在,三石村的石屋已成为旅游者的游览热点。

树上屋 印度尼西亚伊里安岛的阿斯马牧人,是 2 万人的原始部落。他们在 10 米多高的树干上搭盖树皮房子,覆盖树叶防雨。这种房子既防野兽, 又隔潮湿。每所房屋前,都挂着人的头盖骨,挂得越多越显得主人高贵、富有。

水上村庄 非洲贝宁南部名城科托努附近,有个座落在天然深湖上的水上村庄。这个村庄名叫冈维埃,有 12000 居民,数以千计的茅草屋屹立在高出水面一米多密密麻麻的木桩上。居民们出门、串户或赶集时,都要乘船。蛋形屋非洲乍得人居住在一种像鸡蛋形状的房子里,被誉为“蛋形屋”。

蛋形屋高 5—7 米,墙壁用泥糊造成,外形似鸡蛋。屋的最上部有一小口,作为通口。屋内没有柱子,但因为设计合理,非常坚固。

蚕茧屋 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部生活的马萨伊人,居住着一种蚕茧式房屋。房子用树枝编织为墙,上盖茅草树枝,用牛粪拌粘土抹墙。屋顶是椭圆的半拱形,长约五六米,宽为 4 米,高 1.5 米左右,出入时要弯腰低头。整个房屋的形状如蚕茧,故称“蚕茧屋”。

雪屋 在终年为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居住着 6 万多加拿大的因纽特人。因纽特人就地取材,建造出了雪屋居住。他们用锐利的刀把坚硬的积雪切成大块雪砖,然后用雪砖砌成半球形的雪屋。屋内也是用雪块做床,睡觉时钻入一只皮制的大袋中,往床上一躺就睡。

活动房屋 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大型载重汽车装着偌大的一座房子在高

速公路上奔驰。这种房子多用木板、铁皮制成,漆上乳黄、苹果绿等柔和色彩,外观很漂亮,里面设备齐全。这种房子搬家十分方便,一辆大型平板车就可以把房子连同里面的所有家具一起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