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为什么吃面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大约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左右。冬至在民间称作“交九”,也叫“数九”,是寒冬的开始。从此以后,北方便进入“一九二九棒打不走”、“爹亲娘亲不如火亲”的真正寒冷季节了,所以有人说“冬至未来莫道寒”。
冬至日盛行祭祖先、赶庙会、多吃面食,特别是长寿面、肉馅馄饨和饺子更是必不可少的,据说吃了它们可以消寒驱冷、增长身体。北方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吃了冬至节的饺子,不冻耳朵”、“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的说法。
关于冬至为什么吃饺子还有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哩:相传汉朝末年有个“医圣”叫张仲景,他原本在长沙一带做官。告老还乡以后,他发现有许多穷人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而把耳朵冻烂了,于是便萌发出施舍治耳药给穷人治冻伤的念头。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研制出一种特效药叫“祛寒娇耳汤”。这种药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熬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每个耳朵冻伤的人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了以后,顿觉浑身发暖,两耳起热,慢慢冻伤全被治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一种食品,为了与“祛寒娇耳汤”中的“娇耳”区别开,就把它称作“饺耳”、“饺子”、“扁食”等。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从此,就在民间流传起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于是在冬至这一天,到处都忙着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