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山脉

教材内容分析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大多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地形而言,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是其他地形的分界线。这就是说,要认识我国地形的具体分布,首先要了解山脉的分布;要掌握我国地形的分布,关键要记住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因此,教材专列一节重点讲述我国的主要山脉,为第三四节讲述我国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区创造条件。

本节教材由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两部分组成。其中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分布是教材的重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是难点。教材安排了“读一读:珠峰探险”,主要介绍了我国登山的成就,与此同时简介了珠峰的气候、冰川等自然特点。安排这部分阅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开扩学生的眼界,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求知欲。

本节识记的知识点有:各种走向的山脉及其名称。

理解的知识点有:山脉及其走向的概念,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使学生形成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是本节能力培养的重点所在。

教学纲要一、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1. 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

  2. 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4. 其他走向的山脉

二、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 各种走向的山脉相互纵横交织分布,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 山脉常成为地形区的界线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就知识而言没有难点,但要使学生形成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是难点所在。在教学的始终必须训练学生利用地形图学习地形知识的能力,即从读图中获得知识,又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指形成山脉空间分布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山脉是地形骨架的观点,抓住主要山脉分布这一环节精讲多练。

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复习山脉与走向的概念,然后导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的教学。

一、关于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的教学:这部分的教学,应以主要

山脉的名称及走向为纲,抓山脉的空间分布。关于山脉的分布,应明确在全国的部位,并能从地形图上读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的名称,读出山脉所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部位。为此,必须充分利用地形图进行教学,一定要精讲多练,让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各主要山脉的名称,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读图得出其名称及走向,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来获得知识。在学生每学习一种走向的山脉后,教师若能随后就在中国政区板图上用彩色粉笔(一种走向用一种彩色)画出山脉,再由学生回答山脉的名称,并能读出山脉主要位于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巩固,极有利于山脉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而且最后得出一张各种走向山脉相互纵横交织分布的地图,为讲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也打下了基础。

本部分教材中“做一做”的提示: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二、关于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的教学:首先通过读图分析,采用归纳法教学。利用不同走向山脉分布的知识,就可归纳出各种走向的山脉在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即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地形区,山脉常成为地形区之间的界线,所以说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然后通过读地形图,找出教材中所列主要山脉两侧不同地形区的名称(大兴安岭的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太行山的东侧是华北平原,巫山的西侧是四川盆地,横断山的西侧是青藏高原,天山的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的南侧是青藏高原),从而为三至四节讲述各地形区的分布打下基础。

“做一做”的提示:在我国山脉分布填充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目的是通过地图巩固学生所学的山脉分布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我国山脉的分布图。在填图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注记的准确与规范, 即所写山脉的名称,应紧靠山脉的符号,字的排列或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 随山脉的走向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