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习俗

早年,东北地区盛产珍珠,珠子粒大、色美、品种纯正,号称“东珠”, 主要用来给朝廷进贡。每年一进阴历四月,“打珠子”的人(又叫“打牲丁”),在采珠的头人——“珠轩达”的带领下,乘船开往珠子采捞地区,一千就是半年,到八月末九月初方可回家。

江河采珠是很苦的活计。北方江河水凉水深,采珠又在夜里。当月明如昼、天上挂满星星之时,就到了采珠的时刻。“打牲丁”要乘船来到江上, 用木棍插入水流中,探寻蛤蜊在什么地方,水性好的“打牲丁”还要腰系绳子,潜进水中捞取河蚌,提回船上。潜水很危险,弄不好就受伤丧命。时辰一过还不见潜水人有动静,船上的人就要赶紧拉绳救人。

据《吉林旧闻录》记载:“前清时,乌拉总管旗署,设有珠子柜,采取者有专役,名曰珠轩,十人或人为一排,腰系绳索,每当仲秋人河掏摸,以备贡品。”私人下许采珠,如被巡查河口的兵丁发现,就要打入死牢。朝廷每年派人在盛产珍珠的松花江上游和壮丹江上游巡查,一发现有蛤肉和蛤蜊皮就立刻追查,被查获者往往全家被抄斩,定罪为“私采罪”。

当年,关东江河里蛤蜊甚多,一到采珠季节,江底的沙地上,蛤蜊一排一排地插在那儿,“打牲丁”依次拾起来就是。拿到岸上用热水轻轻一烫, 蛤蜊张开就可取珠了。一般的蛤蜊里都有珠子,多的可达数颗,但往往小珠居多,大且圆润的珠子,几十个蛤蜊里方能碰上一两颗。

据《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载:一次,一个猎户在暖江旁发现干旱了的河床突然涨水,波浪滔天,又听水“鼓叫聒耳”,甚觉惊奇。猎户追赶水势走了一段,水不见了,只见江底里有一个大蛤,其大如箕。猎户不敢靠前, 用枪打,蛤不动。入取,里有一明珠,长有一寸大。”当年,关东水域每每发现此类大珠。

吉林“东珠”的质量远比“岭南北海”产的珠子要好,所以,“东珠” 无论大小,都要进贡朝廷。宫廷里的嫔妃宫女,专以“东珠”做装饰和入药等。因而,每年“东珠”的贡量最大。从乾隆年间到清末,朝廷每年都增加“打牲丁”的人数,收珠数量屡屡加大。据《打牲乌拉典志》记载,乾隆九年(公元 1745 年),朝廷下令“将挖参之三百人裁撤,归并捕珠丁内。”

东珠的美名早已传遍世界,闻名西方。据说慈禧太后头上戴的那颗“紫靺鞨”珍珠就是吉林的“东珠”,慈禧还把一颗圆润、硕大的乳白“东珠” 赠送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年,每当关东进贡的“贡车”一进紫禁城内保和殿,奶奶娘娘们早打发亲信等在那里,都想为自己挑选出一些心爱的“东珠”。

今天,很多人只知关东盛产人参、貂皮,很少有人知道吉林还盛产“东珠”。我们只要听一听那些“珍珠河”、“珍珠门”等地名的来历,就会对富饶的关东有更深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