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丢了没人找

在关东的民间俗语中,还有一句叫做“姑娘丢了没人找”。姑娘是爹娘的心头肉,怎么会丢了没人去找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说法的来龙去脉。这句俗语的由来,大致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指姑娘大了,到了该找人家的年龄啦,留在家也没用,是“祸害”,所以“丢”了也不用找。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有一农家,老俩口只有个闺女。老爹一年到头老想着庄稼,娘一年到头光想着炕上炕下、锅台灶坑,结果一晃姑娘到了 18 岁,该找婆家了,可是老俩口给忘了。

这一年的年三十晚上,老俩口在桌上摆上祭祖宗的供品和香烛,然后跪下磕头。一抬头,看见闺女坐在祭祖宗的供桌上。

爹说:“哎呀祖宗,你这是干啥?” 娘说:“哎呀奶奶,你这是反啦!”

闺女说:“你们都不想着我,我就一辈子留在家,你们供着我得了!” 老俩口气坏了,以为闺女疯了,好歹才把她从供桌子上劝下来。后来,

老俩口把这事对隔壁的邻居说了,又加了一句:“她准是疯了。”邻居说: “你们哪,真糊涂呀。闺女大了,你们咋还把她留在家里。”一句话提醒了老俩口。老俩口赶快给闺女找了个人家,闺女的病一下子就好了,嫁了出去。

从此,关东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姑娘大了,留在家是祸害。姑娘哪去都别问,丢了也别找。这成为东北民间人们的一种共识。东北人说话往往很风趣和幽默,把姑娘急于找“情人”、找“婆家”说成是“丢”,而且还风趣他说“姑娘丢了没人找”。一句普通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道理,是关东民众智慧的表露。用这种风趣的语气说一个道理,容易流传和被民间重视, 这真是一种聪明的办法。

这个俗语由来的第二个原因,是和关东的村落居室布局有关。关东村落, 无论是山中老林还是平原,往往是三五户住在一处,这三五户人家前后左右往往不出几十米远,在深山老林中更是如此。从前,关东地带人烟稀少,山里的行帮之人居住的“窝棚”往往也是三五一群的。冬晚夏夜,孩子们无处可去,就去串门。由于周围就这几家,所以出门上谁家不会走错,也不会出事。“姑娘丢了不用找”中所说的“丢”是指姑娘出去走走、串门唠喀去了, 当然也不排除去和相好的情哥哥约会了。

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使用精彩的传承方式把重大的民族、民俗、天文、地理方面的形态和特征保留和记载下来。分析这些俗语和文化, 对研究和探讨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是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