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江碑”与“鳇鱼圈”

源于长白山天他的松花江,浩浩荡荡穿过千里林海,穿过高山峻岭,经由古老的“船场”进入吉林、九台、德惠、扶余等平原地带,最后汇入黑龙江。

松花江流入平原地带,江水平缓、江面宽阔,两岸生长着茂盛的杂草水柳。到了严冬季节,河面结了厚厚的冰,而在冰下的水中生长着龟、鱼、蚌⋯⋯ 这蚌中的珍珠号称“东珠,在国内外声名遇迩。江中还生长着过去专给朝廷中帝王将相食用的“鳇鱼”。

1953 年,在修筑松花江第二大堤时,在距德惠县朝阳乡沿江村生家坨子屯一公里处,发现了“鳇鱼圈”和“贡江碑”(当地群众叫“鳇鱼圈碑”)。所谓“鳇鱼圈”,是设在主江道连通的宽阔江湾地带,方圆大小不等,如德惠和农安的“鳇鱼圈”水面约 20000 平方米。人们在“鳇鱼圈”四周插柳埋栅,并留有赶鱼换水的闸门。

鱼圈中的鱼儿多是捕鱼人从江中捕来的又鲜又美的上等鱼,放在圈中放养。过去每年刚交腊月,专管给皇帝上贡的侯爷,就要把东北的名贵特产人参、貂皮、珍珠、鳇鱼、松籽等,用黄绩子包好,装满一辆辆小车子送往京城。

赶贡车的老板子三天前就不让回家了,他们每个人都洗了澡,从头到脚换上新穿戴。小车上的马具也都换了新的,每辆车的枣木车辕上插着一面三角的杏黄旗,旗上绣着贡字。车子排成一队,人马走成一行,要走一个多月才能到北京。贡车走到哪里,不论多大的地方官,就是吉林将军也得下马站到一旁,弯腰低头迎接。德惠出土的“贡江碑”就记载了捕迭鲤鱼的起因、要求和有关条文,是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清代时德惠属于郭尔罗斯蒙古公的游牧地。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同蒙古郭尔罗斯公,常因捕鱼、垦荒发生争执,经当时吉林协领全福、乌拉翼领富庆会同蒙古二品顶戴花翎梅楞吉祥等勘查后议定,于光绪十三年四月双方达成分界协议,不久,遂于鳇鱼圈处建碑分界,碑立于江西岸的“鳇鱼圈”。

一块“贡江碑”记载了多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此碑为汉白玉质地,通高

3.1 米,正面上部阳刻楷书“铭刻万代”,背面上部楷书“铁案千秋”。碑文在记述松花江富饶的同时,也透露了世世代代“打牲乌拉”、“捕鱼丁” 的辛酸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