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孩子吊起来
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风;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俗。“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关东的独特民间风俗,也是关东的八大怪风俗之其实,此俗说怪也不怪,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指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地睡觉。
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还有的地区叫炕车子、晃车子的,其实就是“摇篮”。过去,关东人家一般都是砌南北炕,媳妇或婆婆往往坐在炕沿上,手里一边纳着鞋底子,一边推着悠车,嘴里还哼着风趣的《摇篮曲》。
“悠啊悠啊,
快点睡觉别哭啦。 狼来啦,虎来啦, 黑瞎子背着鼓来啦: 老虎妈子跳墙啦, 舌头伸出老长啦; 正在窗外望你哪。 咬羊啦,咬猪啦, 宝宝你可别哭啦。”
边悠边唱,真是一幅关东的农家乐图画。
这种有趣的悠孩子工具,是聪明的关东妇女发明的解放自己的工具。东北的妇女劳动量很大,她们往往是手里干着活,嘴里哼着摇篮曲或唠着喀。为把自己解放出来,琢磨着创造一种工具,既能让孩子睡觉又能干活,悠车子应运而生了。这里还有一个有关悠车子的故事呢。
据说,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有一个媳妇,丈夫常年在外,她带着孩子过日子。每天还要下地干活, 没办法,就把孩子装在一只筐里背着下地。地边上有一棵树,到了地头,她把装孩子的筐挂在树上,然后才开始干活。
一天,她正在干活,听到有动静,循声望去只见树下有一只小鸟在打滚。她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小乌鸦从树上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媳妇是个好心人,就扯块破布把小乌鸦的伤腿包扎好,又送到树上的乌鸦窝里。
转眼到了夏天。这一日,她照样到地里干活,把孩子睡觉的筐挂在树上就忙开了。突然,草丛里跳出一只大兔子。媳妇想,要能抓住它,给婆婆做一顿兔肉吃,那该多好啊!想到这儿,她扔下手里的工具就在后边撵开了。免子走走停停,她也追追站站,不知不觉追出二里多地。兔于没抓住,
这才想起孩子,她急急忙忙往回跑。
离老远她就听孩子哇哇的哭声,她打眼一看,啊呀,可不好了!只见一条花脖大蛇盘在树上,伸着长长的脖子,吐着红红的信于,直往筐里扑。只见装孩子的筐沿上,站着一只大鸟,蛇一扑,那鸟就用尖嘴啄蛇,护着孩子。
媳妇急坏了,不容多想,抄起一把锄头就扑了上去,一下子把蛇打跑了。她哭着背着孩子口了家,把这事对婆婆说了,可婆婆也老了,抱不动孩子了, 媳妇决心不再带孩子到地里去了,于是就想出了个主意:把装孩子的筐挂在屋里的房梁上,让婆婆坐在家里悠着。这样既安全还省力,孩子也舒服。
一来二去,人们见这个法子好,就都这么学,于是关东地区就有了“悠
筐”。后来,妇女们又发现,孩子放在筐里只能坐不能躺,于是就做个长形的筐,使孩子能在里边睡了。
有了悠车子,妇女们真是方便多了。有的妇女悠一下悠车子,还要跑到外屋去烧火贴大饼子,或是到院子里给猪鸡添食。悠车子悠一下,到车子自己停下来,大约需要十几个来回。麻利的女人还可以乘机去挑一趟水呢。当然,传说是传说,但悠车子的产生和关东的游牧民族有关。
实际上,悠车于的产生,最早出自关东的少数民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是勤劳勇敢的狩猎民族。据《东蒙风俗志》载:这些狩猎的民族,如蒙族、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妇女,外出狩猎时,把兽皮吊在树权上做成篮让孩子睡觉、目前尚能见到的资料是 1240 年成书的《蒙古秘史》,其卷一云:“帖木真九岁,拙赤合撤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 帖木格斡惕赤斤三岁,帖木伦女方在摇车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比“摇篮”进步了的育儿工具。这是因为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林,来到草原,他们便把吊起来的摇篮改为左右摇晃的“晃车”(即摇车),挂在勒勒车上,开始了草原上游牧育儿的时代。
北方的汉族先民,看到兄弟民族这个育儿方式很好,也就采用了,还有定居下来的其他少数民族家庭。
做悠车子,要由家里的“能人”动手,能人指手巧的男人或妇女。材料是用薄木片,先用锅的汽水薰软或用开水煮软,“弯”成一个案子面大小的长方形,接头处用皮绳或铆钉对死,拼扎牢靠,再上好底,悠车于就成形了。
这时,外面还要涂上色彩。有的是红地画黄花,有的是黄地画红花,还有的是黄地画杂花。不管画什么花,在上下边缘要画上“云卷”,表示孩子长大了能升官,能“飞黄腾达”,还有的画的是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如“四郎探母”、“王小捕鱼”什么的。也有画上松竹凤鹤的,图个吉庆。绳的上方往往挂个玩物,如彩色的鸡毛鹅毛、纸糊的小葫芦、小风轮等,这些是孩子临睡前逗孩子玩的民间玩具。
悠车子因它高高地悬挂在屋里的大梁之上,狗猎鼠之类不易上去抓挠孩子。悠车子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飞开,婴儿睡着了,也少受或不受它们的叮咬。另外,当悠车子一动,还能生出一股小凉风,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热汗,使孩子睡得舒但。由于悠车的四周大约有半尺到一尺高,晃动时虽然有风,但不会直接吹到孩子脸上身上,孩子不会感冒。
另外,由于悠车子前后一动(吊在梁上,就是人不推动,它也会自然地微微摆动),使睡在里面的孩子不至于总躺在一个位置上,这就不会使孩子“睡偏了头”。关东地区的女人常说:“睡悠车的孩子,长大了漂亮,好看! 容易找人家。”
做悠车子,选什么木料很讲究。最好选用结籽多的树木做料,如榆木、松木、隐喻着多生儿育女。也有专门选用柳木的。这因为“柳”和“留”音相近,取其“留”意,是希望把这个孩子很平安地“留”在世上,不至于被灾祸夺走。
还有的专门用雷击木来做悠车子。据说,遭雷击过的东西,恶魔已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就有了避邪的作用。用它来做悠车子,便可保孩子平安健康。
悠车子的使用,也有一些说道。
一般的人家不愿意自己做悠车子,往往是向一些日子过的“红火”的人家去借。据说这样,孩子也能像这家人一样,长大了能光宗耀祖。
借悠车子时,一定要选对方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家庭;孩子没病没灾的;特别是谁家小孩子睡了此悠车子中了状元,当了秀才举人的。这样人家的悠车子,便十分的金贵。
谁家子女多,长得都挺俊俏、好看,这样人家的悠车于也常常被别家借去。这样人家的悠车子,往往也成了这家主人的骄傲。和谁家关系“靠”(特别的好),那家一生了孩子,这家主人就会主动找上门去,说:“把我家的‘那个’拿去吧!”
“真心哪?” “咱俩谁跟谁!”
“啊呀,叫我咋谢你呢!好吧,等我们‘宝儿’懂事了,过年去给你们祖上磕头⋯⋯”
于是,借到悠车子的人家十分感谢,并且记一辈于对方的好处。甚至这个孩子长大了,当老人的也会常常叮咛孩子:“别忘了×××的恩情。你小时,人家借给咱们‘车子’!”
上述情况是人们乞求平安、吉祥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类对疾病和死亡的惧怕而产生的一种对平安幸福的追求心态。“悠车子”体现的是关东民间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北方民族朴实善良、憨厚大度的品格和心绪的再现。
多么神奇的小悠车! 在神秘的关东
在人们的童年摇动着
摇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