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烟习俗

早些年关东人抽旱烟,烟袋很有讲究。烟袋由烟袋嘴、烟袋杆、烟袋锅3 部分组成,另外还有附属物——拴在烟袋杆上的烟口袋。烟袋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一般是琉璃或铜的。讲究的有紫玉、玛瑙,其中以玛瑙为最佳。烟袋杆一般用空心柳制作,近代也有用竹子的。烟袋锅是黄铜铸的,这些与中原地区没什么两样。烟口袋又称烟荷包,有的用熟好的鹿皮做,也有的用鱼皮或布来做,绣上各种花卉和图案,大多拴上小核桃、玉石球等点缀物。男女结婚,新娘都要给男人绣个烟荷包,仿佛定情信物。

关东人的烟袋分长、中、短 3 种。最短的不过 1.3 厘米,最长的可达 1 米以上,这就是关东的大烟袋。烟袋的长短与吸烟人的年龄和身分有关。年轻人用小烟袋,吸完烟把烟口袋缠到烟袋杆上,别在裤腰带上。超过 50 岁的人就用中等长度的烟袋,若再用小烟袋就显得不庄重。老年人一定要用长烟袋。原来关东人家里都有火盆放在炕沿前的杭子或凳子上,老年人倚墙壁或侧卧抽烟,就把烟袋锅抵到火盆里,既可把烟灰磕进火盆里,又可避免火灾的发生。这火盆无论冬夏,总放在屋里。夏天即使不生火,也放在炕沿前。火盆有铁铸的,殷实一些的家庭也有用铜铸的,但大部分是黄泥做的。姑娘出嫁,娘家一般都陪送个铁火盆或铜火盆。黄泥火盆是这样做的:用麻刀、兽毛掺黄泥沤沥,然后做成带腿的泥盆。泥盆在阴干过程中要不断用碗碴的光滑面蹭拭,把盆外蹭得挣光明亮,干透后即可使用。这样的泥盆保温效果好,坚固耐用,潘起的《昔日吉林民间习俗》一书对铜火盆作了详细介绍: “大铜火盆长七八十厘米,像个大洗衣盆,火盆底下是三足鼎立,放在专为放置铜火盆的油漆木雕底座上,铜火盆加上底座的高度,恰恰与一般地桌相同,都是放在南北炕的地当中。”平时火炭埋在灰里,用火时,用火筷子夹起火炭吹几口,就可引人。因此火盆又是保留火种的重要器具。富育光《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中说:吉林乌拉街满族人家过去有接火神习俗,“用神火烧邪气,清宅净院,讨一年吉利。各户主人还要将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妇要天天添火,使之常年不灭,叫‘常明火’。家人严忌往火盆里吐唾沫。这些习俗,乃是古代先民们重视保存火种观念的遗存。”可以说关东人在灶膛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视保存火种外,也是对火崇拜的表现。拉法格认为:“火的崇拜的产生与最初原始人发明火,并能以此得到香甜可口的食物,和防御严寒的袭击有关,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直接取决于火⋯⋯很自然地有了对火的恐惧和敬爱心理。游牧部落在迁居另一地时,有的部落的妇女将灰烬包裹着火种随同迁移,有的是部落安居后重新钻木取火。部落停止游牧之后,开始营造房屋,火就从野外搬到了家中。这样,安设在住宅中央的炉灶成为民族的中心⋯⋯还属于母系社会,炉灶是女人的特有财产⋯⋯”“供做饭用的炉灶是母亲的财产,当她死后就传给她的长女。”(徐华龙:《拉法格之民俗观》)。据《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载:东北的赫哲人也有这种宗教礼仪。清代赫哲人也被编入旗籍,设协领以统之。赫哲族不仅族源、语源与满族有关系,而且笃信萨满教。赫哲族也崇拜火神,但他们的火神指雷火而言。由此可以说关东的火盆是火崇拜的表现物,是灶塘、炉灶的变异和残留。

还要补充说明,关东长烟袋风气的形成还与满族的礼仪、习俗有关。满族的子女非常孝敬父母。父母在睡觉之前,儿媳要给公婆装袋烟,这叫倒头

烟。老人侧卧炕上吸烟,烟袋锅柞在火盆里,这也是老年人喜用长烟袋及离不开火盆的又一个原因。

大烟袋现在几乎绝迹,只是在偏僻的村落偶有发现。而火盆在长白山地区村落里倒是比比皆是。

火盆与大烟袋既表现了关东的地域特点、习俗民情,也可以看出满族孝敬老人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