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尚较优越。不过,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加上某些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冲击和破坏。

解放后,本市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合理、保护不当、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很多。

  1. 森林覆盖率低,风沙危害严重

北京地区的天然林和绿化造林成活的人工林约为 1251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 7.5%,加上果树等经济林和四旁散生树木,郊区的林木覆盖率约为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 22%的水平相差更远。

北京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低,对降低风速,抑制风沙的作用小。每到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因气候干旱多风,加上地面裸露面积大,常出现扬尘、浮尘以及沙尘暴天气;其中,以扬尘天气为最多,沙尘暴天气比较少见。据监测,多风的 4 月是全年降尘量最多的月份,市区 4 月份的降尘量每平方公

里达 80 吨左右(包括一部分人为污染尘);就连植被条件较好的十三陵地区,

4 月份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也约有 20 吨。在历史上永定河、潮白河两大水系泛滥地区,因地质构造及河流切割作用形成地形缺口(成为风口,风速大) 地区,经日积月累形成的几处沙源地,风沙危害更为严重;其中最严重的有五大风沙危害区,即永定河沿岸、潮白河沿岸、雁栖河与白河之间、康庄和

南口地区。造成北京地区冬、春季风沙危害的沙尘,有 85%以上是来自当地的扬尘,外来尘的数量很少。因此,加快本地区的绿化造林步伐,尽快扩大林木覆盖面积,增加市区绿地,并使山区的绿化造林与河北坝上地区和内蒙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带结合起来,形成首都西北部的绿色屏障,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防治风沙危害的根本途径。

  1. 耕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建国以来,随着城乡、工业和交通等各项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据土壤普查资料,全市耕地已由 1949 年的

5310 平方公里下降到 1981 年的 4258 平方公里,三十几年来共减少耕地 1052

平方公里。平均每年约减少 33.33 平方公里。由于过去耕地面积减少过多、速度过快,已影响到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近郊区大量肥沃的老菜田被侵占,对市区居民的蔬菜供应已出现紧张状况。

解放以来,郊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已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过去长期实行单一经营,使本来就很少的天然次生林和稀疏的植被受到很大破坏,加上农田基本建设标准不高,低产田未能有效地改造,保持水土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水土流失以及干旱、风沙、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很严重;郊区多数地区历来以作物秸杆为主要燃料,能还田的数量不多,绿肥的种植面积也不大,致使有机肥的数量不足,质量较差,土壤肥力偏低,随着产量的提高,用地与养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外,由于不合理的大量施用化肥和有机氯农药,部分农田施用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作肥料,以及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使土壤物理性质变坏,氮、磷、钾比例失调,部分土壤及农作物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益虫、益鸟减少,从而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总之,严格控制基本建设用地,有效地制止乱占、滥用、浪费耕地的现象,搞好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本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水源不足,供水紧张

解放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北京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1980 年全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已达 17 亿立方米,比解放初期增长 40 多倍。若遇枯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近些年来,北京市城乡总用水量已超过本地区实际可利用水资源的最大限度,不足之数主要是靠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和超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的。由于多年超量开采和连年干旱,北京可利用的地下和地表水资源逐年衰减, 致使供水日趋紧张;而用水浪费和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供水紧张的程度。因此,狠抓节约用水,加快污水资源化处理,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解决本市水源不足、缓和供水紧张的当务之急。

总之,本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多方面的,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总的来说是严重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环境保护, 已成为北京市城乡建设中的一项迫切任务。